雅威聖會 聖經真理研究院

辨明真理、認真遵行

使用者工具

網站工具


commentary:mar:mar_c0v0_c16v20_20100420

《馬可福音註釋》林義勳著

作者:林義勳 LYX; 初版:2010-04-20

本書目錄

0. 前言

0.1. 序論

  (1:1)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源頭。經文本身序言即表明作者寫作的中心。

  「源頭」(G746):在古典希臘語中即有三種意涵:

  • 一、「起始、本源」
    • 表示福音的開端為何,就經文的先後次序可指約翰即是福音的先鋒、開創者。
  • 二、「基礎、原則、要素」
    • 表示福音的元素為何,就是耶穌基督宣傳神的福音的第一句話「時機成熟了,且神的國近了。」福音的本質就是關於神的國。
  • 三、「王權、統治權」
    • 表示福音的權柄要如何彰顯出來,基督的來臨就是將神國的權威宣示於地。

  神國的臨到在耶穌時代,在以後每一個世代,都是一個福音(原文意指美好的信息)。

  「神的國」出現在《馬可福音》十四次 (1:15; 4:11,26,30; 9:11,47; 10:14,15,23,24,25; 12:34; 14:25; 15:43),是七的雙數,貫穿全書。他所要對抗的,由(3:24)的指示,是「撒但的國」。至於今世的國(6:23希律的國,11:10大衛的國,13:8國與國的爭戰),不是作者所要強調的,雖然羅馬帝國在寫作時對教會逼迫、大衛之國是以色列民所期盼的、希律的國是虛偽的,但這些不是基督首臨(首次臨到)所要為之建立而爭戰的對象。

  神國建立,首在工人身上,因此神國的先鋒約翰出場,即指出戰爭的戰場是在人(身和心),透過心思的轉向(悔改的本意),而導出戰爭的元帥:神的兒子、基督。

  • 「神的兒子」出現七次(1:1,11; 3:11; 5:7; 9:7; 14:61; 15:39)。
  • 「基督」也出現七次(1:1; 8:29; 9:41; 12:36; 13:21; 14:61; 15:32)。

  兩者共同出現於(1:1)序言,(14:61)耶穌的證詞,和(15:32,39)耶穌的受難。三次的組合,將福音爭戰的元帥証顯出來,就是透過先知預言,用靈施浸,神親自的見證(耶穌受洗時的聖靈降臨、聲音見證,和變貌山上雲彩臨到、聲音見證),受撒但的試探合格,最終受難,死亡的得勝,成為神國子民得勝的確據。然而爭戰之事持續不歇的,耶穌呼召他的門徒承續神國的爭戰,就將爭戰的訓練、軍隊的篩選,透過第四章撒種的比喻講明了。門徒也一再被訓練、教導,成為下一場戰事的先鋒。

  神國的子民,就是他所要拯救的對象,是不分猶太和外邦的,因此耶穌的足跡踏遍加利利、猶太、底加波利、敘利亞,當時巴勒斯坦地區的幾個省份。作者不斷地透過耶穌在地點上的遷移,來描述耶穌服事世人的廣泛情況。

  在耶穌的教訓和醫病趕鬼中,將神國的得勝關鍵:「堅決的信心和苦難考驗中的盼望」(耶穌的同在、憐憫和他十字架的最終拯救),教導門徒學習並親身經歷之。並且在維繫神的國上,神子民彼此間的關係、幫補,當如何建立之,也是耶穌教導的主題之一。

  神的國爭戰的兵器,就是對神的話真正意義的認識。耶穌透過對神的話講解,帶來神的權柄,因此在對當時宗教領袖的爭論,誰解釋神的話(及律法書)是正確的,誰才是擁有神的權柄。當時對律法的解釋權,主要掌握在文士手中,《馬可福音》中文士出現二十一次,除了四、五、六、十三、十六章外,每一章都有耶穌與他們之間的比較、辯論與對抗。明白神的話語正確意義者,才是接受神國者。

0.2. 背景

  關於寫作者,在教會傳統中認為是約翰馬可。他是猶太基督徒,他母親馬利亞在耶路撒冷有一棟房子,供信徒聚會之用(使徒行傳12:12),他是巴拿巴的表弟(歌羅西書4:10)。當保羅和巴拿巴完成了耶路撒冷的賑災訪問,返回安提阿時,馬可與他們同行(使徒行傳 12:25)。後來他參與了保羅和巴拿巴的第一次宣教旅程,中途卻退出折返耶路撒冷(使徒行傳13:13)。這是引起保羅的不滿。第二次宣教旅程開始時,保羅拒絕讓他同行,而與巴拿巴起了極大爭論,甚至彼此分開(使徒行傳15:36~39)。巴拿巴帶著馬可往居比路(即今日的塞浦路斯)。一直到保羅在羅馬坐監時,馬可與他同在(歌羅西書4:10,腓利門書24)到保羅第二次坐監時,生命已到盡頭,他吩咐提摩太把馬可帶來,「因為他在傳道的事上於我有益處」(提摩太後書4:11)。彼得也稱馬可為「我的兒子」(彼前五13),可見他是彼得的同工。(以上節錄自《活泉新約希臘文解經卷一》)。

  本卷中的用詞,極少引用舊約經文,只出現七處是直接套用(1:2; 7:6; 9:13; 11:17; 12:10,24; 14:27)。並對猶太傳統詳加說明,且在耶穌的說話上(當時為亞蘭語)多加註解、翻譯。時間的用語也按羅馬時刻來分,軍隊的述語多有出現。對舊約人物只記以賽亞(1:2),以利亞 (6:15; 8:28; 9:4,5,11,12,13; 15:35,36),摩西(9:54; 7:10; 10:3,4; 12:19,26),大衛(2:25;10:47,48;11:10;12:35,36,37)四人。「律法」一辭都沒有出現,「聖經」只出現四次 (12:10,24; 14:49;15:28)。「先知」也只出現七次(1:2; 6:4,15(二次); 8:28; 11:32; 13:14)。「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12:26)是荊棘篇上的,也特別註明。因此可以總結,作者是寫給外邦基督徒,按他們對舊約的認識不深,引用經文多為聖經晚期編輯成書的經卷,重點著重於對福音的解釋,因此作者的用詞上,多與保羅和其同工的書信,雷同的多,差異的少,所解釋角度和羅馬書有諸多相同的意義。正如羅馬書是寫給羅馬的信徒,《馬可福音》也當是寫給羅馬人。

  作者是猶太人,寫作上也按猶太文士傳統,用詞上以三和七出現次數為主,強調他所要闡明的真理。

0.3. 內容分段

I. 按整體分段

  • 1. 施洗約翰的傳道及被囚禁(1:1-14a)
  • 2. 耶穌的傳道直到差遣十二門徒(1:14b-6:13)
  • 3. 施洗約翰職事的終結(6:14-29)
  • 4. 耶穌持續到各地傳道,直到被拿、被害、埋葬和復活(6:30-16:8)
  • 後記:據信為後人所添加(16:9-20)

II. 按地理上的結構

  • 1. 福音工人的職事和傳承(1:1-20)
  • 2. 耶穌以會堂為主,在加利利的傳道、醫治、趕鬼(1:21-3:6)
  • 3. 耶穌第二次巡廻的傳道、醫治、趕鬼(3:7-6:6)
  • 4. 耶穌第三次巡廻的傳道、醫治、趕鬼(6:6-8:26)
  • 5. 耶穌由該撒利亞腓立比,直到耶路撒冷的教導(8:27-10:52)
  • 6. 耶穌在耶路撒冷,受難前的考驗和教導(11:1-14:11)
  • 7. 耶穌在耶路撒冷,一天中完成最後職事:受難(14:12-16:8)
  • 後記:據信為後人所添加(16:9-20)

每一段又都可分成七小段

1. 福音工人的職事和傳承(1:1-20)

  • ① 福音的開端(要素、權威)先知的預言(1:1-3)
  • ② 施洗約翰的職事(1:4-8)——在曠野,約但河
  • ③ 耶穌職事的記號:受洗,接受聖靈和見證(1:9-11)——在約但河
  • ④ 耶穌的受試驗(1:12-13)——在曠野
  • ⑤ 耶穌職事的開始(1:14-15)——在加利利
  • ⑥ 耶穌首先呼召西門、安得烈兄弟(1:16-18)——在加利利海邊
  • ⑦ 耶穌其次呼召雅各、約翰兄弟(1:19-20)——在加利利海邊

2. 耶穌以會堂為主,在加利利的傳道、醫治、趕鬼(1:21-3:6)

  • ① 在安息日的服事(1:21-31)——在迦百農
  • ② 在安息日結束後的服事:醫病、趕鬼(1:32-39)——在加利利全地
  • ③ 醫治大痲瘋(1:40-45)——在加利利某城內
  • ④ 在迦百農房內醫治癱瘓(2:1-12)——在迦百農
  • ⑤ 在稅關上呼召利未(2:13-17)——加利利海邊的稅關
  • ⑥ 對約翰門徒和法利賽人論禁食(2:18-22)
  • ⑦ 在安息日與法利賽人的衝突(2:23-3:6)

3. 耶穌第二次巡廻的傳道、醫治、趕鬼(3:7-6:6)

  • ① 首次因逼迫退到海邊,醫病趕鬼,選立十二使徒(3:7-19)——在加利利海邊,山上
  • ② 進屋辯駁文士和自已親人(3:20-35)
  • ③ 在海邊用比喻教導(4:1-34)——在加利利海邊
  • ④ 在海上平靜風和海(4:35-41)——在加利利海
  • ⑤ 到格拉森,醫治汚靈附身者(5:21-43)——在底加波利
  • ⑥ 在海邊和屋內,醫治血漏和死人(5:21-43)——在加利利海邊
  • ⑦ 回到自已家鄉,被拒絶(6:1-6a)——在拿撒勒

4. 耶穌第三次巡廻的傳道、醫治、趕鬼(6:6-8:26)

  • ① 被拒而周遊各地,差派十二門徒,約翰被殺,十二門徒回報(6:6b-33)
  • ② 給五千人吃飽,耶穌履海面(6:34-52)——在加利利海,山上
  • ③ 在革尼撒勒地方醫病(6:53-56)——在加利利海西岸
  • ④ 與法利賽人辯論潔淨(7:1-23)
  • ⑤ 推羅西頓到加利利,趕出希利尼婦人兒子的鬼,醫耳聾舌結者(7:24-37)——在敍利亞
  • ⑥ 再給四千人吃飽,對變餅的教導(8:1-21)——在加利利海,山上
  • ⑦ 伯賽大醫治瞎子(8:22-26)——在伯賽大

5. 耶穌由該撒利亞腓立比,直到耶路撒冷的教導(8:27-10:52)

  • ① 彼得認耶穌是基督,第一次預言受難(8:27-9:1)——該撒利亞腓立比
  • ② 上山變貎,下山趕鬼(聾啞鬼)(9:2-9:29)——在黑門山
  • ③ 第二次預言受難,教導門徒和睦之道(9:30-9:50)——在迦百農
  • ④ 猶大境內教導接納:夫妻和小孩(10:1-16)——在猶大境約但河外`
  • ⑤ 財主求永生(10:17-31)——在上耶路撒冷途中
  • ⑥ 第三次預言受難,教導門徒為首之道(10:32-45)——在上耶路撒冷途中
  • ⑦ 耶利哥城外醫治瞎子(10:46-52)——在出耶利哥城

6. 耶穌在耶路撒冷,受難前的考驗和教導(11:1-14:11)

  • ① 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11:1-11)——第一次進京
  • ② 耶穌咒詛無花果樹,潔淨聖殿(11:12-26)——第二次進京
  • ③ 祭司文士質疑耶穌權柄(11:27-12:12)——第三次進京
  • ④ 盤問納税、復活、最大誡命三項(12:13-34)——聖殿中
  • ⑤ 耶穌教訓大衞與基督關係,責文士虚偽,稱讚寡婦捐貲(12:35-44)——聖殿中
  • ⑥ 預言聖殿被毀,教導門徒因應之道(13:1-37)——橄欖山
  • ⑦ 被賣前的預備(14:1-11)——伯大尼

7. 耶穌在耶路撒冷,一天中完成最後職事:受難(14:12-16:8)

  • ① 逾越節筵席(14:12-25)——耶路撒冷
  • ② 客西馬尼園的禱告(14:26-42)——橄欖山
  • ③ 盜賣和捉拿(14:43-52)——橄欖山
  • ④ 在公會前受審,彼得三次不認主(14:53-72)——耶路撒冷
  • ⑤ 在彼拉多前受審,兵丁羞恥(15:1-20)——耶跭撒冷
  • ⑥ 在各各他釘十架,猶太人羞恥(15:21-41)——各各他山
  • ⑦ 埋葬與復活(15:42-16:8)

後記:據信為後人所添加(16:9-20)

  • 關於耶穌復活、顯現、吩咐。
commentary/mar/mar_c0v0_c16v20_20100420.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5 -0500 Thu. (7 個月前) (外部編輯)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HTML5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