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威聖會 聖經真理研究院

辨明真理、認真遵行

使用者工具

網站工具


commentary:num:num_c7v1_c7v89_20230407

(民數記 7 章)(民 7:1-89)註釋

作者:林義勳 LYX; 時間:20230407; 編修:WCM。

壹、出埃及和曠野行程記事

  • 第一年一月十四:定逾越節(出 12:2)
  • 第一年一月十五:出埃及(出 12:41)
  • 第一年二月十五:到以琳和西乃中間汛的曠野(出 16:1)
  • 第一年三月初一:到西乃山(出 19:1)
  • 第二年一月初一:立起會幕(出 40:1, 17; 民 7:1; 9:15)
  • 第二年一月初一:祭壇奉獻開始(民 7:2)(未定)
  • 第二年一月十二:祭壇奉獻結束(民 7:78)(未定)
  • 第二年一月十四:守第二個逾越節(民 9:2)
  • 第二年二月初一:數點男丁人頭數(民 1:1, 18)
  • 第二年二月十四:延誤者的逾越節(民 9:11)
  • 第二年二月二十:雲彩上升,離開西乃曠野(民 10:11)
  • 第四十年一月:米利暗死亡(民 20:1)
  • 第四十年十一月初一:摩西在亞拉巴宣述昔日事蹟(申 1:3)
  • 第四十一年一月初十:過約但河(書 4:19)
  • 第四十一年一月十四:在吉甲守逾越節(書 5:10)
  • 第四十一年一月十五:嗎哪止住(書 5:12)

貳、《民數記》寫作上的技巧

一、按教導意義的次序,而非按事件發生的次序

《民數記》七至九章(民 7-9 章)是和《出埃及記》四十章(出 40 章)同時發生的記事,但中間插入《利未記》祭祀條例和《民數記》前六章(民 1-6 章)內容。

就教導意義,先知道會幕的設立目的和運作程序,以及人員的選派條件,及獻祭者潔淨的要求,此《利未記》教導主題被告知,才記載服事者:軍隊和聖職者的數點,以及會幕拆卸和運輸次序,最後才記十二支派奉獻會幕運作所需物資。

此種寫作是為預先解釋的技巧,免得十二族長獻祭時,不知獻祭的諸要求,及會幕實際運作的需求。

二、前後文記載次序也附帶教導意味

十二支派首領奉獻,接續在(民 6 章)亞倫祭司的祝福之後,以及會幕各器具被聖別之後,一方面首領的行動就可視為神先賜恩之後的回應,而首領奉獻結束帶來神更多的啟示(民 7:89)。一般學者視為「神賜福——信眾回應——更多祝福」的迴旋模式。

另一方面會幕各器具聖別,即表示會幕可以開始運作,首領獻上的,就成為每日獻祭的材料,且四種祭的材料也備齊,承接祭物的銀碟、銀盤,以及盛香的凹盤也齊全,會幕的運作如同會幕建造所需材料,都由百姓奉獻提供。神不只在會幕立起當日臨到會幕與以色列同在,而是透過會幕持續運作,神永與選民同在。

三、重覆記事,不厭其煩地將十二支派奉獻都記下

此種記事模式在許多項目上都以如此方式呈現,數點上、奉獻上、各節期節日的獻祭項目要求、每站的行程地點,甚至在其他經典的家譜上,類似重複記載,常造成讀者不耐煩。

但聖經描寫如此詳細,與希伯來文學言簡意賅的特色相反,是為凸顯聖殿式的記錄。

一方面表達十二支派在敬拜事奉上是平等,且都全力支持會幕制度,另一方面也表明神對於人的回應一一看在眼中,記在心裏,表達履約的必要性。

參、(民 7 章)詳解

一、(民 7:1)摩西膏抹的相關背景

1、膏抹對象

  • A、膏抹亞倫和他的眾子(出 28:41)
    • 亞倫受膏日子需七天(利 8:33-35; 出 29:35)
    • 膏亞倫和他兒子同時,也要膏抹祭壇,好聖別它(出 29:36-37)
  • B、膏抹會幕和其眾器具(出 30:26-28)
    • 句含:見證櫃、桌子和其器皿、燈檯和其器皿、香壇、燔祭壇和其器皿、洗濯盆和其座。
    • 不含:外院和帷子等器具(即革順和米拉利二族搬運的器具)。

2、膏抹所需時間

  • A、祭司和燔祭壇需七天(出 29:35-37)
  • B、會幕和其器具只一次(利 8:10-11)

3、膏抹會幕和祭司與眾首領奉獻的時間問題

  • A、設立祭司和膏會幕及祭壇應是同時進行。
  • B、首領近前呈獻應是在上述動作連續七天完成後,也有可能是在當天(一月初一)。
    • a、《和合本》(民 7:2)「當天」是譯者所添加,應是譯者本身的解釋而加上。
    • b、兩種觀點解釋,是「當天」或「七天後」?
      • 按「七天後」,是以為會幕和祭司都完全聖別,才可以運作而奉獻。
      • 按「當天」,則以為人的呈獻諸禮物,與會幕是否可以開始獻祭無關,反而是為要提供會幕搬運,以及每日獻祭所需的器皿與祭物,提前作準備(民 7:10, 84)。

二、眾首領兩次的呈獻(民 7:2-11)

1、第一次奉獻:牛車和搬運的牛隻(民 7:2-9)

A、眾被高舉者先呈獻禮物,雅威才啟示摩西如何使用。

  • a、此次奉獻非如建會幕時,雅威透過摩西宣示,百姓才奉獻,而是首領自動自發性的獻祭。
  • b、奉獻的目的應是正如雅威和摩西的安排,則此次奉獻的意義非凡。他們應是知道利未人受託付要搬運會幕的吩咐,才呈獻牛車,此舉正如保羅所說:「在眾人眼前預先籌畫優美的事。」(羅 12:17)。

B、牛和牛車是供物,即「各耳板」(可 7:3)

  • a、奉獻理由有出自人自願獻的,有出自為罪成為代價的(罪祭和愆祭),有為承接聖職所需獻上的,有出自還願而獻的,在此是為神的事工需要而獻上的。
  • b、車輛需費工組成,成本高,每兩位被高舉者獻一輛,公牛每一人獻一隻,則每人獻的份量一致,不分支派大小,人數不同。既是每一首領可承受範圍而獻,也是一視同仁的奉獻。
    • 耶穌評論寡婦的兩個小錢和財主投入的,贊許她投入所擁有的一切,就是好全部維生之資(可 12:43-44; 路 21:4)。
    • 耶穌並非設立一條新律法,要求每人都如此全部維生之資奉獻出來,否則亞拿尼亞夫婦就不必試探主的靈,彼得也不會說:「這是你的權利。」(徒 5:4),參見(林後 8:13)。

C、雅威啟示這些牛車成為服事會幕的事工(民 7:4-5)

  • a、是按各人所接受的事工吩咐內容而賜與,此即(林前 12:4-7)「諸恩賜的賜與是為那益處」,神知事工所需,就按運作項目不同,賜與不同恩賜。
  • b、神接受人主動的奉獻,且將之使用在祂吩咐的事工上,這表明神喜悅人這樣的奉獻,但並非是要顯出神的能力和智慧不足。

D、摩西按利未人不同服事的擔子而分配牛車(民 7:6-9)

  • a、三個家族的事工擔子不同,革順和米拉利按其搬運重量不同,而給予不同數量的牛車,哥轄家族則只能扛抬眾聖物,故不分配牛車。
  • 經文是依據(民 4:4-33)內容,也參照(民 3:25-26; 31:36-37)。這就產生一個啟示先後的問題。
    • 若(民 1-4 章)是在二月初一雅威啟示的,而(民 7-8 章)是在一月初一之後發生的,摩西如何按(民 3-4 章)的規定去分配牛車呢?
    • 作者似乎忽略此問題,因按(民 3:1-9)利未人被派給亞倫來服事他,是在按立亞倫和其子後,且在二子獻凡火而死之後,時間當在一月初八以後,因此推斷首領奉獻的正確時間點是難定的。

2、第二次呈獻:祭壇的奉獻(民 7:10-11)

A、祭壇的奉獻(H2598)

  • a、「奉獻」一詞解釋:
    • 《TWOT》以為正確譯文為「開啟、啟用」,有教導的含意(箴 22:6),也有某物啟用的含意(王上 8:63; 民 12:27; 但 3:2)。
    • 《LXX》用(G1457)「落成、修繕完畢」譯之。
    • 《BDB》譯「奉獻」。
    • 《Strongs》譯「啟用、奉獻」。
    • 因此本詞應是表達祭壇被聖別完成後的啟用儀式。
  • b、《和合本》譯為「行奉獻壇的禮」,基本意思沒偏失。

B、雅威吩咐,每一天一位首領帶來其供物

  • a、此舉的要求並未在其他事項上有相同例子。
  • b、十二支派首領帶來供物,經文只記他們供物的內容,且是一樣的,雖未記祭司執行祭儀,但每一天的奉獻物共二十一隻牲畜,若只花一天的時間來燒獻完成,是相當急迫的,因此分批獻上是合理的。

三、記錄十二被高舉者的供物內容(民 7:12-88)

1、內容物

  • A、盛細麵的銀碟和銀盤各一個。
  • B、盛滿香料的凹盤一個。
  • C、燔祭牲公牛犢和公綿羊羔各一隻。
  • D、罪祭牲公山羊一隻。
  • E、平安祭牲公牛二隻、公綿羊、公山羊、公羊羔各五隻。

2、用途

  • A、獻祭前需先點香,每日早晚各一次(出 30:7-8)。
  • B、細麵是作素祭材料,每一祭物都必須有同獻的素祭。
  • C、三種祭如同祭司就職的祭,只是祭牲種類不同而區分,則首領代表各支派的百姓,也獻上就職祭儀。

3、整體意義

  • A、祭司就職、利未人就職、會幕和祭壇啟用、各支派首領就職,都在此一一陳明,凡為神所用的,都需透過犧牲、流血而就職,新舊約都是相同原則,天上大祭司耶穌也須如此獻上。
  • B、獻祭的先後次序,等同行軍次序,也正如安營的次序,一切行動都按神命定的次序而行;神是極其重視次序、規律的神。
  • C、以上諸就職、啟用的祭儀都未記載若遇見安息日時,有無中斷。然而按經文含意,並無暫停之意,因此如同以色列人對割禮在出生第八日實施,並未避開安息日,故此,安息日的休息要求,並不妨礙神其他律法的執行。耶穌在安息日醫治,使患者得以安息,並不違背安息日律法,更非廢止安息日律法。

四、結語:摩西和祂相會(民 7:89)

1、摩西主動到會幕與神交談

  • A、按(出 40:34-35)立會幕後雲遮蔽,雅威榮光充滿,以致摩西不能進入會幕。直到眾首領獻完祭壇的啟用禮物後,在時間上是摩西首次進會幕與雅威談論。經文用「祂」而不用「雅威」或「神」,可能指神的使者與摩西交談。
  • B、談論的聲音
    • a、此聲音從蔽罪蓋(H3727)之上,從二基路伯之間出來。
    • b、此描述是應驗(出 25:22)的吩咐。
  • C、「蔽罪蓋」原指「贖罪」,而後成專有名詞,特指約櫃之上的金質板,是雅威在雲中顯現的地方(利 16:2)。
  • D、「基路伯」(H3742),首見於(創 3:24)看守伊甸園,故約櫃如同伊甸園,由二基路伯在其上看守,因其臉朝向蔽罪蓋(出 25:20)。

2、而祂對他談論

  • A、此處延續(民 7:2-11)兩次人的奉獻帶來雅威的吩咐。
  • B、交通的內容由(民 8 章)三次曉諭表明。
  • C、本句話將(民 7, 8 章)兩章結合,眾首領的奉獻對映利未人的奉獻,參見「民數記結構分析」(民 7:1-8:26)經文分析。

(民 7:1-8:26)經文分析

  • A、(7:1-9)眾首領奉獻牛車(為會幕搬運)
    • B、(7:10-89)眾首領奉獻祭壇獻禮(代表以色列民)(祭司每天早晚在壇獻祭)
  • A`、(8:1-4)燈台燃燈模式(為會幕照明) (祭司每天早晚打點燈檯)
    • B`、(8:5-26)潔淨利未人模式(代替以色列民)
commentary/num/num_c7v1_c7v89_20230407.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5 -0500 Thu. (6 個月前) 由 127.0.0.1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HTML5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