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num:c21v21-c21v35-20210601
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目錄表
(民數記 21 章)(民 21:21-35)註釋:額外的賞賜、得河東之地 20210601
壹、21-25擊敗亞摩利王西宏,奪佔其地業
- 1.亞摩利人:
- a.先前住在約但河西(創14:7),現卻到約但河東,攻佔摩押人之地。
- b.先祖曾與亞伯拉罕結盟(創14:7),現今卻阻擋以色列人進迦南的途徑,且主動迎戰。
- c.西宏與噩兩王都屬亞摩利人(申4:47;31:4)
- 2.西宏與噩在聖經出現的經文:
- a.民21:21-35;32:33;申1:4-4:46;29:7;31:14;書2:10;9:10;12:2-6;13:10-27;士11:19-24;王上4:19;尼9:22;詩135:11;136:19-20;耶48:45。
- b.西宏:字義勇士,字根掃除。噩:字義長頸的,是利乏音人後代(書13:12;申3:11,13)。
- 3.亞嫩河:位於約但河東,由東向西流入死海,原為摩押與亞摩利人之間的邊界,後為以色列人佔領,成為流便支派分配之地的南界,也是以色列人在河東地應許產業的南界。
- 4.以色列人由曠野繞道到約但河東,預備進入河西取得神應許之地,因此神禁止他們去攻打以東、摩押、亞捫,佔為產業,因那些是神分配給他們的。唯獨約旦河西亞摩利人佔領之地,神未提及禁止攻佔,按創15:16亞摩利人的罪孽還未滿盈,直到現今神藉以色列人的手追討其滿盈的罪孽。因為此公義的行為,神答應兩支派半的請求,將之賜給他們作為產業。
貳、26-32.比較亞摩利戰勝摩押,而以色列戰勝亞摩利
- 1.摩押人失敗的原因:
- a.他們擁有眾多的邱壇(28節):為偶像崇拜的象徵。利26:30;王上11:7。
- b.他們拜基抹:如同摩洛神,獻子為祭。王上11:7;王下3:26-27。
- 2.以色列人得勝的原因:(30節)
- a.我們向他們射箭:射箭一詞在出19:13與用石頭打死併用,是代表刑罰的一種。
- b.我們使變荒蕪:變荒蕪一詞在利26:22,31,32,34,35都表達是神刑罰罪民的方式。
- 3.歷史重複、結局相反:
- 亞摩利人戰勝摩押,正如13-14章中,以色列人懼怕迦南地有巨人的原因,他們面對亞摩利的巨人也會失敗。但在本書第二代以色列人殺了亞摩利二王,其中有巨人後代噩。其間關鍵差異:在本章以色列信神應許(34節),而在13-14章他們不信神的話。
- 4.以色列中常用箴言者(27節另譯):
- a.詩人從歷史中學得教訓,而以詩歌、箴言表達爭戰得勝的契機。
- b.詩詞中心:摩押有禍了。此為22-24章,摩押王巴勒呼召巴蘭,要咒詛、好得勝以色列,埋下伏筆。也預告日後摩押與米甸的敗亡。
- 5.戰場的延伸:
- a.30節之前以色列得勝以希實本為主的西宏,攻佔希實本以南的土地,直到底本(亞嫩河的北岸)。
- b.32節,摩西乘勝追擊,攻擊希實本以北的土地,直到雅謝(雅博河南邊的城市)。
- c.以上表達對西宏的勢力全然滅絕,正如35節未留一人。
參、戰勝第一個巨人:噩
- 1.先前戰勝亞得拉王(1-3節),是因以色列人受攻擊,被擄走一些人,而向神許願後,神聽其聲音而交付仇敵(給他們)。
- 2.戰勝西宏王,由經文用詞表達他們是成為神刑罰的工具,經文未提神向其應許。
- 3.本段特提雅威對摩西的應許,表達延續對西宏的得勝,也得勝噩,其背後原因應是相同的,成為神對巨人族刑罰的工具。
- 比較民21:21-35/申2:26-3:11
- 民21:21-35,簡略記述,但多插入亞摩利王西宏與侵奪摩押的「詩歌」(21:26-30),有關摩押失地。這跟民22-24章的摩押王請巴蘭咒詛以民有關。
- 民21:21-32 攻佔西宏地
- A.21-22借道/申2:26-29
- a.稱呼不同:亞摩利人的王/希實本的王
- b.特提借道的方式:買糧水(28),
- c.「西珥的以掃子孫和亞珥的摩押人」和目的(29)。
- B.23.西宏的反應/申2:30-33a
- a.民數記簡略記載「人事」,申典強調神事:強調雅威介入是拒絕原因並應許交付為業
- b.增加河東地為應許地(31),與河西應許地(29)相對。
- C.24-25/申2:33b-37
- a.民只記殺王、奪地境界與城鄉;申典強調殺他和「他眾子與眾民」(2:33);
- b.民未記:奪城後的屠城與奪取掠物(申2:34-35)
- c.申典強調奪取城邑區域與雅威交付「無一城高得無法攻取」(2:36)*對比加低斯
- D.26-32.
- a.民插入亞摩利王西宏與侵奪摩押的「詩歌」(21:26-30),有關摩押失地。
- b.住在亞摩利人之地(31)
- c.窺探雅謝與佔領、趕出「亞摩利人」(32);申典強調亞捫人之地:靠近雅謝…雅威禁止地,都沒挨近(2:37)
- 民21:33-35/申3:1-11
- A.民強調巴珊王敵對態度(21:33);申典強調爭戰地點「以得來」(申3:1)
- B.雅威的安慰與吩咐、應許(21:34);申典完全相同(3:2)
- C.選民的殺伐與得地(21:35);申典強調
- a.「神的交付」(3:3a),以及一大堆描述如下:
- b.奪取城邑數目、巴珊王國的全境:亞珥歌伯(4);
- c.堅固城門栓和鄉村(5);
- d.屠城與掠物(6-7);
- e.再總結河東兩王的區域與巴珊王的城邑(8-10);以及附註說明(9/11巨人族,與現址)
commentary/num/c21v21-c21v35-20210601.1622688871.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3 -0500 Thu. (12 個月前) (外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