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威聖會 聖經真理研究院

辨明真理、認真遵行

使用者工具

網站工具


commentary:joh:joh_c9v1_c9v12_20240203

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約翰福音》9 章(約 9:1-12)查經 20240203

經文:《雅威聖經漢譯本》; 本大段看法作者:CCY Ken; 編修:WCM; 日期:20240203。

影片資源

(約 9:1-12)結構分析:生來瞎眼的人能看見

  • A、(9:1-5)耶穌與門徒的對話
    • B、(9:6-7)瞎子去洗了,就看見著回來
  • A’、(9:8-12)人與被治癒者之間的對話

說明

  • AA’:對話。
  • B:治癒的神蹟

經文、看法

Joh 9:1 而他往前時,看見一個生來是瞎眼的人。

  • 有些人認為這次醫治是耶穌離開聖殿之後立即進行(約 8:59)。然而,措辭過於籠統,無法十分確定醫治的時間和地點。但既然耶穌吩咐瞎子去西羅亞池清洗(7 節),那麼這件事一定是發生在耶路撒冷。
  • 經文沒有說明耶穌怎麼知道這個人生來就瞎了,只知道他在乞討(約 9:8)

Joh 9:2 而他的那些門徒問他說:「拉比,是誰犯了罪,是這人或他的那父母,使他生來是瞎眼的呢?」

  • 對於失明的原因,門徒們認為有兩種可能性──這個人犯了罪或他的父母犯了罪。他們立即假設失明與罪有關
  • 父母的罪有可能影響後代(出 20:5),但不是絕對。
  • Q: 有猶太拉比引用(詩 58:3)(原文 58:4)「惡人一出母胎就與 神疏遠,一離母腹便走錯路,說謊話。」來證明人有可能在母腹已犯罪?

Joh 9:3 耶穌回應(說):「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的那父母,反是為使那神的那諸工作被顯明在他身上。

  • 耶穌在這裡並不是指這個人或他的父母從未犯罪。他的意思是瞎眼不是由特定的罪起的。耶穌將重點放在治愈他的目的–使那神的那諸工作被顯明。

Joh 9:4 我們必須持續作那差我來者的那諸工作,當白天還在時;當黑夜來臨時,沒有一人能夠持續作工。

  • 「必須」一詞意味著緊迫性和必要性。「我們」而不是「我」表示那作那差我來者的那諸工作的人,不僅僅是耶穌,還有他的門徒。
  • 「願平安歸與你們!那父曾經怎樣差遣我,我也怎樣差遣你們。」(約 20:21)
  • 黑夜不是字面上的黑夜,而是一個隱喻。黑夜指的是人的死亡、被提或耶穌第二次降臨時,那諸工作就無法再進行了

Joh 9:5 當我還在這世界時,我一直是這世界的光。」

  • 耶穌在世上的時間是有限的(指的是他被釘十字架之前在世上的時間)。「我是世界的光」這句話讓我們回到約翰福音 8:12。耶穌是世界的光,就是向那些接受他的人提供的救恩。

Joh 9:6 說了這些話後,他吐唾沫在地上,而從那唾沫中和成泥,且將那泥抹在那雙眼上,

  • 那人並沒有求耶穌醫治他,而是耶穌主動醫治他。主動權完全是主的。
  • 耶穌醫治這個人的方法不重要。耶穌會用不同的方法來醫治人。他偶爾會透過不碰人來治癒他們
  • Q: 有人認為耶穌用唾沫中和成泥並抹在瞎子那雙眼上的動作,等同神使用地上的塵土和黏土在人類身上進行創造工作,就像創世記一樣,以此來引證耶穌是造物主???(個人認為單憑這點不能證明耶穌是獨一神,因神的工人也能行神蹟 )

Joh 9:7 而對他說:「你要去到那西羅亞的那池子親自清洗。」於是他去了且清洗了,就看見著回來了。

  • 「西羅亞」一詞的意思是「奉差遣」,正如耶穌也是奉神差遣一樣。
  • 耶穌並沒有應許瞎子,如果他遵守命令,他就會重見光明。儘管如此,他還是服從了。這個人行事為人憑著信心而行。

Joh 9:8 於是那些鄰舍和那些看見他先前是乞食的眾人,他們說:「這人豈不是那坐著而乞討的人嗎?」

Joh 9:9 另有人說:「這人就是。」另有人說:「不,卻又是像他一樣的。」那人說:「我就是。」

Joh 9:10 於是,他們對他說:「你的那雙眼是怎麼被打開的呢?」

  • 鄰舍和那些看見他先前是乞食的眾人看見瞎子得醫治表現出好奇,並詢問得醫治的細節,現在他們想知道這個奇蹟是如何發生的。
  • 盲人的眼睛是彌賽亞的一項工作:瞎子的眼必睜開。 (賽 35:5)

Joh 9:11 那人回應(說):「那人,就是那被稱為耶穌的,他和成泥,且塗抹我的那雙眼,且對我說:『你要去到那西羅亞,且親自清洗。』於是我去了且親自清洗後,我就看見了。」

Joh 9:12 而他們對他說:「那人是在哪裏?」他說:「我從未知道。」

  • Q: 為什麼要尋找耶穌? 求醫治?要控告他?
commentary/joh/joh_c9v1_c9v12_20240203.1706888505.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3 -0500 Thu. (12 個月前) (外部編輯)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HTML5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