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威聖會 聖經真理研究院

辨明真理、認真遵行

使用者工具

網站工具


commentary:joh:joh_c20v16_c20v31_20240928

《約翰福音》20 章(約 20:16-31)查經 20240928

經文:《雅威聖經漢譯本》; 本大段看法作者:CCY Ken; 編修:WCM; 日期:20240928。

影片資源

經文、看法

Joh 20:16 耶穌對她說:「馬利亞!」那婦轉身後,用希伯來語對他說:「拉波尼!」這是說:「老師!」

  • Q:拉比和拉波尼有沒有不同意思?有人認為拉波尼比拉比傳達了更尊敬之意,可譯作「我親愛的拉比」?
  • 耶穌自稱是好牧人時說:「而那些羊持續聽他的那聲音,且他一直按著名字呼喚那屬自己的羊,且持續引領牠們出來(約 10:3)」。當耶穌用她的名字呼喚她時,馬利亞認出了耶穌。
  • 因為馬利亞更愛主,所以她是基督復活的首先見證者。

[討論]

  • Q:拉比和拉波尼有沒有不同意思?有人認為拉波尼比拉比傳達了更尊敬之意,可譯作「我親愛的拉比」?
    • Thayer’s Expanded Definition
      • Ῥαββονί (so Rec. in Mark 10:51) and ραββουνι (WH ῥαββονει, see references under ῤαββί, at the beginning) (Chaldean רִבּון, lord; רַבָּן, master, chief, prince; cf. Levy, Chald. WB. üb.
        • 譯文:(所以 Rec。 在 馬可福音10:51)和 ραββουνι (WH版經文  ῥαββονει,請參閱 ῤαββί 下的參考,在開始所部份)(加勒底文 רבּון,主; רבָּן,主人,酋長,王子; cf。列維,查爾德。WB。üb。

Joh 20:17 耶穌對她說:「切勿再緊拉我,因為我尚未升到那父那裏;然而你應當持續前去我的那些弟兄那裏,並對他們說:『我正升到我的那父那裏,就是你們的父,也是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

  • 因為耶穌尚未升到那父那裏,所以馬利亞以沒有必要緊緊抓住他,好像以後再也見不到他一樣。
  • 稱神為「我的父和你們的父」而不說「我們的父」,暗示了他與父之間的關係與門徒與父之間的關係之間有某種區別,而且耶穌將門徒與自己一同視為神的兒女而不是神本身。

[討論]

  • Q:耶穌要他去說的話,使用了四個 καὶ 「而且」,是否有特別用意?
    • LYH:使用 kai,但不同用詞之例子:
      • |Eph 1:3 |配得稱頌之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和那神!——用 kai
      • |1Pe 1:3 |可稱讚之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和神——用 kai
      • |Rom 1:7 |對所有住在羅馬,是神所愛的,是蒙召者,是聖徒。願美福和安泰,由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
        • 「神我們的父」這是同位語,不用 kai
        • 「和主耶穌基督」這使用了 kai,故與上句的「父」有所區分。
    • 《古希臘語漢語詞典》(LS)認為,kai 有強調的意思,可譯作「尤其」。
      • WCM:認為是在連接詞意義的基礎上,使用多重連接詞,形成強調意義。
    • (約 8:41)卻不用 kai,所以是同位語。
      • Ἡμεῖς ἐκ πορνείας (韋:οὐκ ἐγεννήθημεν )(聯:οὐ γεγεννήμεθα )·
      • 「我們不是從淫亂生的;
      • ἕνα πατέρα ἔχομεν
      • 我們有一位父,
      • τὸν θεόν.
      • 就是上帝。」
    • LYX:
      • |2Co 1:3 |配得稱頌之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和這神,就是憐憫的父,和各項安慰的神。||
      • 在一個定冠詞之後,使用 kai 來補充那個定冠詞對象的意義
        • ὁ θεὸς καὶ πατὴρ τοῦ κυρίου ἡμῶν Ἰησοῦ Χριστοῦ,
        • 上帝─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
        • ὁ πατὴρ τῶν οἰκτιρμῶν καὶ θεὸς πάσης παρακλήσεως,
        • (他是)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上帝
    • (太 28:19)這是人為添加的文本內容,但可以看出其意義就是「三位,又是同一個名」,等於就是「三位一體」。這三位都有 kai,且有定冠詞,表明是獨立的個體,但又是同一個有定冠詞的「名」。
      • εἰς τὸ ὄνομα τοῦ πατρὸς καὶ τοῦ υἱοῦ καὶ τοῦ ἁγίου πνεύματος,
  • 歸於父、子、聖靈的名,
  • WCM:
  • [註約20:17 「我的那父」:這是有定冠詞的「父」,後接的三個 kai 連接詞子句,均是補充說明此父的意義。]
  • Q:「拉住」之意?
  • 《古希臘語漢語詞典》①栓住;②纏住;⋯⋯
  • 聚會所的看法:耶穌在暗地裏升天,之後再下來顯現給弟兄們看,然後才公開地升天。——這是值得探討的。
  • WCM:由耶穌所說的原因看,馬利亞的持續的摸、拉、纏住耶穌,會導致耶穌無法離開,所以耶穌提出理由,因他還沒有升上去見那父,另一理由是,這也會導致馬利亞不想離開去告訴其他門徒。
    • 耶穌所講的原因,只是談到「還沒有升天」,並未明確「他馬上要升天」,因此,「耶穌在暗中先升了天」的說法,是不可信的。
    • 這樣的說法,類似於「耶穌升了天,又下到地獄中,去傳道給地獄中的靈聽」,這是天主教的錯誤遺傳,造成了他們重要的教義「煉獄說」!因著少數不明確的經文,就形成了重要的教義,錯誤影響至極。
    • 而新教改革人士,對於天主教的錯誤,有極深入的研究更正。然而,對於新教成立之後,內部形成的錯誤,卻又無力去更正,以致於又「重蹈覆轍」,新教又如同舊教一樣,敗壞了。
  • Q:經文特意對比馬利亞和多馬嗎?
  • LYH:的確,由此可看出,馬利亞的信心和愛心,及多馬的不信。

Joh 20:18 那抹大拉的馬利亞正前去向那些門徒報告:「我現已看見那主了。』而且他對她說了的那些話。

  • 耶穌除了向馬利亞顯現之外,也對她說話,只是門徒不相信馬利亞的見證,以為是胡言亂語(路 24:9-11)。
  • 伊甸園的夏娃為世人帶來了死亡的訊息,人可從死裡復活的消息也是由一個女人傳來,而且地點也是在園子中。

結構分析(約 20:19-23)耶穌向門徒顯現

  • A、(20:19a)門徒害怕猶太人
    • B、(20:19b)願平安歸與你們
      • C、(20:20a)他將那雙手和那肋旁指給他們看
  • A’、(20:20b)門徒看見那主就歡喜
    • B’、(20:21)願平安歸與你們
      • C’、(20:22-23)他就吹了一口氣,且對他們說

說明

  • AA’:門徒的反應
  • BB’:願平安歸與你們
  • CC’:耶穌的行動

結構分析(約 20:24-29)耶穌和多馬

  • A、(20:24-25a)我們現已看見那主
    • B、(20:25b)若不見那雙手釘痕,將指頭探入,並那肋旁,總不信
      • C、(20:26)願平安歸與你們
    • B’、(20:27)將手探入我的那肋旁,勿成為不信的,總要信
  • A’、(20:28-29)我的那主啊!且我的那神啊!

說明

  • AA’:那主
  • BB’:不信與相信
  • C:願平安歸與你們

結構分析(約 20:30-31)本書的目的

  • A、(20:30)那耶穌
    • B、(20:30)這些不是早先被寫
    • B’、(20:31)這些早先被寫下來
  • A’、(20:31)那耶穌

說明

  • AA:那耶穌
  • BB’:被寫

經文、看法

Joh 20:19 於是,在那一(特定的)日子黃昏時,在那安息週的第一天,而那門早已被關上了,就是那些門徒所在的地方,是因著那猶太人的懼怕緣故;那耶穌來到了,且站在那中間,並對他們說:「願平安歸與你們。

  • 雖然耶穌以復活的身體出現的時間是安息週的第一天(周日),但這並不代表安息日已經被周日所取代。
  • Q:門徒關門是因「那猶太人的懼怕」,事實上,文士、法利賽人在五旬節聖靈降臨前好像從沒想過捉拿門徒?
  • Q:聖經的「平安」概念是神和人及人與人之間的和好狀態,應該與現代人強調的內心平穩安靜沒有聯繫?

[討論]

  • Q:門徒關門是因「那猶太人的懼怕」,事實上,文士、法利賽人在五旬節聖靈降臨前好像從沒想過捉拿門徒?
    • 《古希臘語漢語詞典》①懼怕;②顧慮或疑惑;③(對於神的)敬畏。
    • 「那猶太人的懼怕」這是《約翰福音》的特色,其他福音書不用此詞。
      • 若譯成「那猶太人的顧慮」,則減輕了其程度,不應如此翻譯,否則失去本書特色。
      • (約 7:13)|Joh 7:13 |只是沒有一人直言無隱地為他持續講論,因那猶太人的懼怕〔或譯:顧慮〕緣故。||
      • 但是《和合本》就會改譯成「懼怕猶太人」,如同將「神的懼怕」改譯成「懼怕神」,或是將「耶穌的信心」改譯成「信耶穌」。
        • 這是翻譯者用人的意思認為:神不會懼怕⋯⋯。
  • Q:聖經的「平安」概念是神和人及人與人之間的和好狀態,應該與現代人強調的內心平穩安靜沒有聯繫?
    • 「平安」原意是「健全、完整」,即人與人之間、人與神之間的關係是「美滿」,而缺損的情況,有的可以彌補回來,有的無法彌補,如同「破鏡難以重圓」。
      • 贖愆祭是屬於物質性的損害,如財產上的損害,所以還需要加上物質性的賠償。
      • 贖罪祭是不屬於物質性的損害,如名聲上的損害,所以只能是求神的赦免。
    • 「有福」原希伯來文是 tov,原意是「走在通順的路上」,所以有福就是指「凡事亨通」。

Joh 20:20 而他說了這話後,就將那雙手和那肋旁指給他們看;於是那些門徒看見那主,就歡喜了。

  • 耶穌復活的身體仍保留了被釘木架後的痕跡,他要他們親眼看到,他有著真實的身體而不是鬼魂。
  • Q:為何耶穌要主動將那雙手和那肋旁指給門徒看? 因為門徒如多馬一般沒有親眼看見就不會信?

[討論]

  • Q:為何耶穌要主動將那雙手和那肋旁指給門徒看? 因為門徒如多馬一般沒有親眼看見就不會信?
    • |Luk 24:39 |當要看我的雙手和我的雙腳:『我是我自己。』當要摸我並要看:『靈沒有肉和骨頭,正如你們一直看見我是有著。』」||
    • 是為了證明,耶穌確實復活了,不是靈魂。
    • 耶穌是給門徒看,但沒有叫他們摸。
    • 多馬

Joh 20:21 於是,耶穌再次對他們說:「願平安歸與你們!那父曾經怎樣差遣我,我也怎樣差遣你們。」

  • Q:耶穌在這句話中使用了「再次」一詞,重覆強調平安的重要性?
  • 那父被耶穌大,耶穌被門徒大,差遣者被受差者大,強調神國的治理、次序關係。
  • 這顯示了門徒被賦予了與耶穌相似的使命,即傳講神國的福音。可是,有釋經家認為這句話暗示了三位一體的神學觀,因聖父聖子聖靈都參與了救贖計畫。聖父差遣聖子,聖子完成使命後差遣門徒,而聖靈則在門徒中繼續這一使命。但這些人從來不會說門徒與所謂的「三一神」同等。

[討論]

  • Q:此處所用的兩個差遣,用字不同,但意義是否相同?
    • 這兩字都是在經上使用多次的,意義上沒有太大差異!
  • Q:耶穌在這句話中使用了「再次」一詞,重覆強調平安的重要性?
    • (約 20:19)說了「願平安歸與你們。」但是(約 20:20)的事情插入,而耶穌再次要講下去,就接續再「問安」,目的是要向他們說「差遣」的事,「差遣」才是重點!
  • LYH:
    • 認為 Ken CCY 的感想講得很有理:「聖父差遣聖子,聖子完成使命後差遣門徒,而聖靈則在門徒中繼續這一使命。但這些人從來不會說門徒與所謂的「三一神」同等。」
  • Q:「那父曾經怎樣差遣我,我也怎樣差遣你們。」到底是「怎樣差遣」的?
    • 父是透過賜下聖靈給耶穌,而差遣耶穌;如今耶穌也要透過賜下聖靈給門徒,而差遣門徒。
    • 這是下一節(約 20:22)的前因。

Joh 20:22 而說了這個之後,就吹了一口氣,且對他們說:「你們現在開始要領受聖靈,

  • 雅威聖經釋本「開始要領受聖靈」意味著門徒還未領受。和合本譯作「你們受聖靈」令人誤會門徒在耶穌吹了一口氣時已經領受了聖靈。這引申到後來的人認為當時的使徒受了兩次聖靈(第一次是這節經文,第二次是五旬節聖靈降臨)。
  • 耶穌說,直到他回到天父那裡,聖靈才會永久降臨(約 16:7)。

[討論]

  • Q:「領受」(G2983)λαμβάνω lambanoo 的意思?
    • 釋義:
      • 《古希臘語漢語詞典》
        • ①手抓、手拿。②[中動]擁有。⋯⋯⑤接待;⑥誓言約束
      • 《LSJ, Liddell-Scott-Jones》
        • The word has two main senses, one (more active) take; the other (more passive) receive:
        • 中譯:這個字有兩個主要意義,一是(更主動的)「取」take;另一個(更被動)「收」receive。
      • 《STRONG》
        • A prolonged form of a primary verb, which is used only as an alternate in certain tenses; to take (in very many applications, literally and figuratively [probably objective or active, to get hold of; whereas G1209 is rather subjective or passive, to have offered to one; while G138 is more violent, to seize or remove]): - accept, + be amazed, assay, attain, bring, X when I call, catch, come on (X unto), + forget, have, hold, obtain, receive (X after), take (away, up).
        • 中譯:主要動詞的延長形式,僅在某些時態中用作替代動詞;獲取(在許多應用中,無論是字面意思還是比喻意義上的[可能是客觀的或主動的,獲取;而 G1209 是相當主觀或被動的,是提供給某人;而 G138 更暴力,是奪取或移除]):-接受,+驚訝,測定,達到,帶來,X當我打電話時,抓住,來(X到),+忘記,擁有,持有,獲得,接收(X之後),拿走(離開,向上)。
        • 註:
          • G1209 - δέχομαι
          • G138 - αἱρέομαι
    • 英文譯本幾乎都譯作「receive」
      • 譯作「領受」表示是去得到對方所給予的,不是取決於自己的意志。
      • 譯作「拿取」則取決於自己的意志,因此可能有「搶奪」之意。
    • 各節譯文參考:
    • (約 7)信的人「去領受」聖靈(不定詞)
    • (約 14)這世界的人不能「去領受」聖靈(不定詞)
    • (約 20:22)你們要開始領受聖靈(命令)
      • 和合本錯誤的譯文,讓讀者以為,當下已經「受聖靈」。
      • 《和合本》Joh 20:22 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吹一口氣、說、你們受聖靈。
    • (徒 2:38)你們應當開始領受那聖靈的那恩賜(命令)
      • λήμψεσθε 02983 動詞 第一未來 關身形主動意 直說語氣 第二人稱 複數 λαμβάνω 接受、拿
      • 雖然分析字形是「未來式」,但字形也相同於「簡單過去命令式」,所以,彼得在此節中所說的,是與耶穌的說法相同,是命令。
      • 和合本錯誤的譯文,將第三個命令「當開始領受⋯⋯」改成了必然的結果「必領受⋯⋯」。
        • 《和合本》Act 2:38 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和合本誤譯][原意:你們應當開始領受那聖靈的那恩賜]
    • (雅 5:10)你們當要領受那吃苦受罪

Joh 20:23 無論你們赦免〔原指:遣走、拋棄;下同〕誰的那些罪,他們就被赦免了;你們持續緊抓住〔原指:有權力、征服;轉指:緊抓、掌握、控制;下同〕誰的(那些罪),他們就被抓住了。」

  • Q:有解經家以為耶穌並沒有將赦罪或不赦罪的絕對權力授予使徒們,而是賦予他們傳達寬恕資訊的特權。這種宣告權類似于猶太教祭司在處理麻風病時,宣告人是否潔淨一樣,但這種權柄是宣告性質的,而非實際的赦罪?? 福音傳道者不能赦免罪,而只能宣告罪是如何被赦免的?
  • 但我個人認為這是實際的赦罪,因為耶穌不是神也能赦罪。

[討論]

  • Q:赦罪的權柄,在其他經文已經出現?
    • |Mat 16:19 |我將賜給你那諸天之國的那些鑰匙,且倘若你捆綁誰在這地上,他將是早已被捆綁在那諸天裏,且倘若你釋放誰在這地上,他將是早已被釋放在那諸天裏。」||
      • ——這是針對彼得的說的。
    • |Mat 18:18 |我實在地告訴你們:『任何一人,倘若你們捆綁在這地上,他將是早已被捆綁在天上,又任何一人,倘若你們釋放在這地上,他將是早已被釋放在天上。』||
    • |Mat 18:19 |我再實在地告訴你們:『倘若你們之中,兩人在這地上為著一切的行動而合聲,無論他們祈求什麼,將從我的那父,即那在諸天上者那裏,給他們成就。』||
    • |Mat 18:20 |因為那裏存有兩人或三人為我的那名被聚集,那裏我存在他們中間。」||
      • ——此處是針對審判教內人員的聚會,不是一般的聚會。
  • Q:有解經家以為耶穌並沒有將赦罪或不赦罪的絕對權力授予使徒們,而是賦予他們傳達寬恕資訊的特權。這種宣告權類似于猶太教祭司在處理麻風病時,宣告人是否潔淨一樣,但這種權柄是宣告性質的,而非實際的赦罪?? 福音傳道者不能赦免罪,而只能宣告罪是如何被赦免的?
    • LYX:此處指使徒可以將來代表耶穌的權柄,是耶穌將權柄交給他們,這權柄是從神來的。

Joh 20:24 然而多馬,出自那十二位中的一個,那被稱為雙生的,當耶穌來到時,並不同他們一起。

  • 多馬的懷疑代表了人在信仰上的不同經歷帶來不同的反應。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超自然的死人復活。

Joh 20:25 於是,其他的門徒對他說:「我們現已看見那主了。」然而他對他們說:「若非我看見在他的那雙手中的釘子痕跡,且將我的那指頭探入那釘子的地方,並將我的那手探入他的那肋旁,我總不能相信。」

  • 多馬拒絕接受使徒的見證。他要求眼能看見,手能觸摸的證據。對他來說,光是看到釘痕是不夠還要親手觸摸它們。
  • 多馬的懷疑與希伯本書中強調的「信是諸持續未被看見之事實的驗證(來 11:1)」正好相反。

Joh 20:26 而在八天之後,他的那些門徒再次在(屋子)裏面,而多馬同他們一起。那耶穌當那些門都早已被關住時來到了,且站在那中間,並說:「願平安歸與你們。」

  • 耶穌在門關著的情況下出現,這表示復活後的身體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既有物質性也有靈性。
  • 耶穌復活後第三次向使徒們說「願平安歸與你們。」(約 20:19, 21)
  • 第一次顯現主要是為了向門徒證明他已經從死裡復活,而第二次顯現可能是為了多馬的要求而特意再顯現,同時也是為了加強使徒們的信心。

Joh 20:27 然後對那多馬說:「當要伸出你的那指頭到這裏,並看我的那雙手,又伸出你的那手,而探入我的那肋旁。而切勿再成為不信的,總要成為有信心的。」

  • 雖然耶穌邀請多馬探入他的那肋旁,但他最終只是看著耶穌就信了。
  • 耶穌的邀請一方面滿足了多馬對證據的需求,另一方面引申出真正的信心不需要建立在可驗證的證據之上。

Joh 20:28 多馬回應而對他說:「我的那主啊!且我的那神啊!」

  • 基督教朋友認為多馬的回應是確定了耶穌的神性,表明他不僅僅是一個人,也是三位一體的神。
  • 個人認為現代人在面對難以置信的事情時,也會發出驚歎「Oh, my God」!這不就跟當時情況類此嗎?
  • Q:可是有人會反駁,聲稱在當時的猶太文化中,稱耶穌為「我的主,我的神」是對耶穌神性的直接認同。這與日常感歎「Oh, my God!」不同。此外,聖經每一個詞都經過挑選。在這種語境下,多馬的回答是經神所啟示,具有宗教含義,不應被簡化為一個驚歎?

[討論]

  • Q:可是有人會反駁,聲稱在當時的猶太文化中,稱耶穌為「我的主,我的神」是對耶穌神性的直接認同。這與日常感歎「Oh, my God!」不同。此外,聖經每一個詞都經過挑選。在這種語境下,多馬的回答是經神所啟示,具有宗教含義,不應被簡化為一個驚歎?
    • LYH:「Oh, my God!」這應是日常之驚歎,而非信仰告白!
    • LYH:Ὁ κύριός μου καὶ ὁ θεός μου. 「我的那主啊!且我的那神啊!」
      • 由於這兩個都有定冠詞,中間用連接詞,表示這是兩個對象,而非同一個!
      • 但是一般的譯本都忽略連接詞,且令讀者誤以為是同一個對象!
    • WCM:會誤解,是由於讀者的錯誤神觀所致,心中有成見,就會誤解經文。
    • 我們強調,本節絕對不能用來證明耶穌是「三位一體神」!
    • 本節的原意:
      • 多馬因著親手確認耶穌真的復活了,因而驚呼。
        • 「我的主啊!」是他確認耶穌真的復活了!
        • 「我的父啊!」是確認神使耶穌復活了!

Joh 20:29 那耶穌對他說:「因為你現今已看見我了你才相信嗎?有福的〔或譯:福哉〕!那些未曾看見而已相信的人。

  • Q:耶穌似乎在區分兩種的相信:一種是需要看見才相信的,另一種是未曾看見就相信的。我讀起來好像暗示看見才相信的人是沒福的?
  • 未曾看見就相信是更有福,因為這種人不需要外顯的證據就能信,更能討神的喜悅
  • Q:「有福」的內涵是甚麼?是一種內在的滿足感和喜樂? 得永生? 還是有更深層的意義?

[討論]

  • Q:耶穌似乎在區分兩種的相信:一種是需要看見才相信的,另一種是未曾看見就相信的。我讀起來好像暗示看見才相信的人是沒福的?
  • Q:「有福」的內涵是甚麼?是一種內在的滿足感和喜樂? 得永生? 還是有更深層的意義?

Joh 20:30 一方面,於是那耶穌在那些門徒面前行了許多別樣的記號,這些不是早先被寫在這一書卷上的。

  • 這暗示耶穌曾行了許多記號,而約翰福音中記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這意味著我們所讀到的記號是經過篩選的,可能更貼近作者想要傳達的資訊—那基督,即那神的那兒子正是耶穌。
  • 別樣的記號沒有記載,因為福音書不是百科全書,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記錄。
  • 也有可能令基督徒意識到他們所知道耶穌所行的事跡只是一部份,從而促使他們更深入瞭解基督教信仰。

Joh 20:31 另一方面,這些早先被寫下來,是為要你們持續相信:「那基督,即那神的那兒子正是耶穌。」並為要在他的那名裏你們相信時,持續擁有生命。

  • 「持續相信」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瞬間的事件,沒有所謂的「一信得救,永遠得救」。
  • 耶穌是「生命」(約 14:6),並且他日後顯露出來的時候,門徒也要同他顯露在榮耀中(西 3:4a)。
  • 相信耶穌不僅僅是口裡承認他是主或是他的救贖,真正的相信是要遵行他的教導和實現神的旨意,這種順從被視為獲得永生的重要途徑。
  • 那些沒有在他的那名裏的人,他們在靈性上是死的,沒有神的生命。

[討論]

  • Q:Ἰησοῦς ἐστιν ὁ Χριστὸς ὁ υἱὸς τοῦ θεοῦ 本節句型,主詞如何認定?
    • 有定冠詞的 ὁ υἱὸς τοῦ θεοῦ 是主語,而 Ἰησοῦς 是謂語。
    • 《和合本》譯文「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 神的兒子」是誤譯,因為主語和謂語顛倒了!
  • 另一個對照的例子,以下這節是「信仰告白」,意思不同於上述經文。《和合本》譯文沒錯。
    • 《和合本》Mat 16:16 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 神的兒子。
    • 《雅威本》|Mat 16:16 |然而西門彼得回應說:「你正是那基督,那一直活著之那神的那兒子。」||
commentary/joh/joh_c20v16_c20v31_20240928.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0/09 02:45 -0500 Wed. (3 個月前) 由 wcm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HTML5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