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威聖會 聖經真理研究院

辨明真理、認真遵行

使用者工具

網站工具


commentary:joh:joh_c18v28_c18v38_20240824

《約翰福音》18 章(約 18:28-38)查經 20240824

經文:《雅威聖經漢譯本》; 本大段看法作者:CCY Ken; 編修:WCM; 日期:20240824。

影片資源

結構分析(約 18:28-38)耶穌在彼拉多面前

  • A、(18:28-32)你們對這個人提出什麼控告呢
    • B、(18:33)彼拉多的問題
      • C、(18:34)這話是來自你自己,還是其他人的呢?
        • D(18:35)彼拉多的問題
          • E、(18:36)我的那國度一直不是出自這一個世界
        • D’、(18:37a)彼拉多的問題
      • C’、(18:37b)你說的(是),因為我一直是王
    • B’、(18:38a)彼拉多的問題
  • A’、(18:38b)我一直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罪狀

說明

  • AA’:彼拉多找不到任何罪
  • BB’:彼拉多的問題
  • CC’:耶穌的回應
  • DD’:彼拉多的問題
  • EE’:耶穌的回答

經文、看法

Joh 18:28 於是,他們持續帶那耶穌從那該亞法往那官廳去;然而那時正是清晨,而他們自己沒進入那官廳,免得自己被汙穢,不能吃那逾越節(筵席)。

  • 亞納將耶穌送到該亞法那大祭司那裏,但約翰沒有記錄那場審判。猶太人他們沒有權力處決耶穌,所以他們把耶穌送到彼拉多那裡去執行這個判決。
  • 猶太人不會進入官廳,他們非常注重禮儀的潔淨以免染污自己,但他們卻把耶穌帶到官廳接受審判。

[討論]

  • Q:為何作者要特別記這件事?
    • Ken:為了讓外邦人明白猶太人的典故。——表示讀者可能是外邦人。
    • WCM:若讀者是猶太人,那麼這就如同先知書中的記載,人們重視對神的敬拜,但卻不行公義,手中滿了殺人的血,如(賽 1:10-15)。

Joh 18:29 於是,那彼拉多出到外面,來到他們那裏,而說:「你們對這個人提出什麼控告呢?

  • 由於猶太人害怕染污自己而不肯進入官廳,彼拉多就出到外面對他們說話。
  • 彼拉多可能知道他們想要除掉耶穌,但這需要找到一個可以被判處死刑的嚴重指控。

Joh 18:30 他們回應而對他說:「若非這人一直是作惡的,我們就不交付他給你。」

  • Q:猶太人沒有提出具體的指控,只是聲稱他「一直是作惡的」?因為這是關乎猶太人的宗教律法,而不干犯羅馬的法律?

[討論]

  • Q:猶太人沒有提出具體的指控,只是聲稱他「一直是作惡的」?因為這是關乎猶太人的宗教律法,而不干犯羅馬的法律?
    • LYX:若按(18:31)彼拉多的話,的確是認為「作惡」並非違背羅馬法律,而是猶太宗教律法。

Joh 18:31 於是,那彼拉多對他們說:「你們應領他去,且應按著你們的那律法審判他。」那些猶太人對他說:「去殺任何人,對我們而言是不合法。」

  • 猶太人給彼拉多提供了一個必須介入的理由:他們要求判處耶穌死刑,而他們沒有執行死刑的權力。
  • Q:在約翰福音中,已經有兩次試圖用石頭砸死耶穌的記錄,因為他被指控亵渎神(約 8:59; 10:31),猶太人真的沒有權力執行死刑?

[討論]

  • Q:在約翰福音中,已經有兩次試圖用石頭砸死耶穌的記錄,因為他被指控亵渎神(約 8:59; 10:31),猶太人真的沒有權力執行死刑?
    • 的確!所以猶太人的說法是假話。
    • 然而「他被指控亵渎神」這是《對觀福音》中審判的主題。而《約翰福音》中卻是從「你是猶太人的王嗎?」這是角度,這是政治的角度,不是宗教的角度。

Joh 18:32 這為要那耶穌的話語能夠應驗,就是他曾指示說,他將要怎樣方式的死而死亡。

  • 耶穌的話的應驗可以追溯到(約 12:32-33; 18:9),其中他提到了他將被「從那地上被舉起」,表示了他將要死的方式。

[討論]

  • 在以色列的律法中,並沒有釘十字架處死的方式。
  • 在律法中主要是用石頭打死,只是在(申 21:22-23)提到,然而,在其前一節(申 21:21)是「用石頭治死」,而後才談到,若治死後,被懸掛在木頭上(樹上),即「懸屍示眾」,律法要求「不可過夜」。這有一實例是「掃羅被殺而將他的屍身釘在伯珊的城牆⋯⋯基列雅比的勇士去取下來。」(撒下 31:10-12)。

Joh 18:33 於是,那彼拉多再次進入那官廳,而叫那耶穌來,且對他說:「你正是那猶太人的那王嗎?」

  • Q:為何問這個問題?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討論]

  • Q:為何問這個問題?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 WCM:
      • 這應該是猶太人所控告的內容。而彼拉多詢問耶穌以取得耶穌的口供。

Joh 18:34 耶穌回應(說):「你現在說這話是來自你自己,還是其他人論及我而對你說的呢?」

  • 耶穌為什麼不直接回答是或不是呢?因為在當時的情況下是不可能的?彼拉多會把「王」這個詞用作凱撒的敵人,是反叛羅馬統治的人。回答「是」,會誤導彼拉多;直接回答「不是」,則是否定了他是「以色列的盼望」。

Joh 18:35 那彼拉多回應(說):「難道我是猶太人嗎?你的國人和那些祭司長把你交付給我,你曾作了什麼呢?」

  • 彼拉多的聲明:「難道我是猶太人嗎?」使他與把耶穌帶給他的猶太人保持距離。
  • 彼拉多的話表明,他不是作為一個猶太人,而是作為一個羅馬長官的身份來斷案。從彼拉多的觀點來看,耶穌是「猶太人」之一;猶太人是他的「自己的人」(約 1:11)

[討論]

  • WCM:
    • 彼拉多的回話,似乎文不對題,然而卻實際上回答了耶穌的問話,即表明,因為他並不是猶太人,他所問的內容不是出於他自己,而是猶太人所控告的。
    • 此處,彼拉多特別指出「你的國人⋯⋯把你交付給我⋯⋯」,表明這一切與他無關。
    • 「你的國人」這一說法,促使耶穌在下一節中去對此發言,更正彼拉多的觀念,表明「國度範圍」不是彼拉多所想的那樣。

Joh 18:36 耶穌回應(說):「我的那國度一直不是出自這一個世界,倘若我的那國度曾是出自這一個世界,我的那些差役就持續要爭戰,使我不被交付給那些猶太人。然而現今我的那國度一直不是來自此處。」

  • 耶穌之前宣稱:「你們一直是出自這一個世界,我一直不是出自這一個世界。」(約 8:23)。耶穌的起源不在這個世界,而是來自那上頭,來自他的父親。
  • 耶穌為他的門徒祈禱,他告訴他的父親:「他們和我一樣不屬於這個世界。」(約 17:14, 16)
  • 耶穌的追隨者沒有有為了阻止他被捕而戰鬥,證明他的國度不屬於這個世界。

[討論]

  • LYH:
    • 我的看法:原文 ek,「出於、出自」,意指來源、根源;譯為「屬於」,意指「歸屬、隸屬」所有權。
    • 源頭與隸屬的區別在乎:神是基督的頭,基督是隸屬神的;基督是男人的頭,男人是隸屬基督的;男人是女人的頭,女人是隸屬男人的。基督是出於神的,不是來自這世界的,也就是說:他的根源是出於父神所造、所生,而非來自「這世界」,即魔鬼為此世界的王。譯為歸屬(所有權),會把「源頭」(來源)的問題模糊掉。先有來源,後有歸屬,先後有別!

Joh 18:37 於是,那彼拉多對他說:「難道你一直不是王嗎?」耶穌回應(說):「你說的(是),因為我一直是王。我是為這事被生下了,且為這事來到了這世界,為使我能夠為那真實作見證。凡是出於那真實的人,持續聽我的那聲音。」

  • Q:彼拉多的問題從「你正是那猶太人的那王嗎?(約 18:33)轉變為「難道你一直不是王嗎?」的分別?
  • 在提摩太前書(提前 6:13)中提到耶穌是:「對本丟彼拉多見證過那美好宣認者」。儘管猶太人不接受他,但他是他們的王(太 2:2)
  • Q:那真實的人的意思?是指屬於神的人?「那一直是出自那神的人,持續聽那神的那些話」(約 8:47)
  •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屬於真實」?「小子們!別再讓我們只在話語和舌頭上愛人,卻要在行為和實際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將會驗知:「我們一直是屬於/出於那真實」(約壹 3:18)

[討論]

  • Q:彼拉多的問題從「你正是那猶太人的那王嗎?(約 18:33)轉變為「難道你一直不是王嗎?」的分別?
    • 由局限的「猶太人的王」成為不限範圍的「王」。
  • Q:那真實的人的意思?是指屬於神的人?「那一直是出自那神的人,持續聽那神的那些話」(約 8:47)
    • 從行為上,可以判斷是否「屬於真實」。

Joh 18:38 那彼拉多對他說:「什麼是真理呢?」而他說了這些後,再次出來到那猶太人那裏,而對他們說:「我一直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罪狀。

  • Q:「那真實」(約 18:37)和「真理」的分別?
  • Q:這個問題是在嘲笑耶穌對真理的聲稱?還是真誠地提出的?
  • 彼拉多現在對耶穌的言論作出了簡短的回應,他沒有進一步追問,也不知道真理在他面前(約 14:6)
  • 彼拉多認為耶穌無罪,但他還是沒有在這個時候釋放耶穌。反而問猶太人是否希望釋放耶穌,他的行為完全不符與他所宣稱的。

[討論]

  • Q:「那真實」(約 18:37)和「真理」的分別?
    • LYH:
      • 我的看法:真實,aleetheia,此陰性名詞源自形容詞 aleethees(真實的、不遮掩的),由「不 a」,「遮掩或隱藏 lanthanoo」二字組成,義為「無隱藏、不遮掩的」。既然不是隱藏的,就會被看見。如始祖聽見神聲,就因看見己身赤身肉體,便以無花果樹「遮身」,而躲藏神的面。這是羞於見人也羞於見神的表現,因為他不能讓神看見他的赤身(本我真相)。因此,真實就是真相。
      • 和合本譯為「真理」,是源自宋明「理學」,心即理。真理,即是真「心」。西方哲學思潮,由「真實」到「真理」也是經過一段「理則學」的辯證過程:『真實』是事物事實的原貌,『真理』是符合此事實或實在的屬性。
  • Q:這個問題是在嘲笑耶穌對真理的聲稱?還是真誠地提出的?
    • LYH:
      • 若是真誠地提出,不會問完後,立刻走人,而不繼續追問。若是嘲笑,他不會對猶太人說:我察不出他有何罪來。因此,他問「真理是什麼。」便馬上停止審問,是因為這種審問,會牽扯到他本身與猶太人的許多問題,故,反問耶穌此句話後,便迅速終結此次審問。
    • WCM:
      • 說出「什麼是真理呢?」,且他不是針對耶穌使用的詞「那真實/那真理」,馬上走人,表示他根本不想聽答案。
      • 這樣的情況,相當於不屑地說:「什麼是真理呢?談什麼真理!」
  • Q:由(約 19:11),「為此,那將我交付給你的那一位正有更大的罪。」那一位是指誰?
    • 彼得的證詞:
      • |Act 3:13 |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就是我們列祖的神,已榮耀他的那位僕人耶穌,一方面你們交付這人,並當判決那人去釋放時,你們於彼拉多面前棄絕這人,||
    • 司提反的證詞:
      • |Act 7:52 |眾先知中的哪一位,你們的列祖沒有逼迫過?並且他們殺了那些預告關於那義人的來臨之人,如今你們成為這人的出賣者和兇手。||
  • Q:是誰將耶穌釘了十字架?
    • 據(約 19:16)「於是,那時他將他交付給他們,好使他被釘木架。於是他們帶走了那耶穌。」
      • 本書作者將此罪責,歸咎於「他們」即猶太人。但實際操作者應該還是羅馬兵丁。
  • Q:殺耶穌的主謀、從犯?
    • LYH:主謀是「該亞法」大祭司(約 11:49)。
      • Joh 11:47 祭司長和法利賽人聚集公會、說、這人行好些神蹟、我們怎麼辦呢。
      • Joh 11:48 若這樣由著他、人人都要信他.羅馬人也要來奪我們的地土、和我們的百姓。
      • Joh 11:49 內中有一個人、名叫該亞法、本年作大祭司、對他們說、你們不知道甚麼。
      • Joh 11:50 獨不想一個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國滅亡、就是你們的益處。
      • Joh 11:51 他這話不是出於自己、是因他本年作大祭司、所以預言耶穌將要替這一國死。
      • ——猶太人、彼拉多、兵丁,都是從犯。
      • Act 3:17 弟兄們、我曉得你們作這事、是出於不知、你們的官長也是如此。
  • Q:「世界的王」是背後主謀!
    • Joh 12:31 現在這世界受審判.這世界的王要被趕出去。
    • Joh 14:30 以後我不再和你們多說話、因為這世界的王將到.他在我裏面是毫無所有.
    • Joh 16:11 為審判、是因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
commentary/joh/joh_c18v28_c18v38_20240824.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08/24 21:10 -0500 Sat. (3 個月前) 由 wcm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HTML5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