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威聖會 聖經真理研究院

辨明真理、認真遵行

使用者工具

網站工具


commentary:job:job_20220731

神的名「雅威」與「全能者」的意義與關係

作者:林義鴻 LYH; 初稿日期:20220731。

前言

有關神的名字,被多人竄改、誤解或忽略,以至於連自己的父神的名字都不認識、認清的人,可真是神國裡的「不肖子」阿! 之所有如此「認賊作父」的情況,乃是因為被盜取、收養、自小受盜取者教養的結果。

如今要當真正的肖子,就不能再繼續愚昧無知。 還古歸真

雅威此名,字根是希伯來文動詞 hayah,意指「存在、生成、生效」。他不是一般的繫動詞,如希臘文的 Eimi,或英文的 Iam 。此字根原意與探索,可參見『兩希』一書。

全能者,不是神的名字,希伯來原文 shadday,一般譯為「全能者」,可能是受 LXX 本的譯本(伯 5:17; 8:5; 11:7; 15:25; 22:17, 25; 23:16; 27:2; 27:11; 32:8; 33:4, 10b; 34:12; 35:13)影響,以及新約的聖經,希臘文指 ho pantokratoros(pantokratoor)。

其實,LXX 的譯文分歧,一般譯出幾種譯文,多次譯為 ho theos(詩 91:1b,),kurios(伯 13:3; 21:20; 22:23, 26a; 27:13b; 31:35),或 ho ta panta(伯 8:3),或 hikanos(伯 21:15; 31:2 與至上或從上頭、至高者並列;40:2),或代名詞他 aotou(伯 27:10),甚至 huloodees lian(伯 29:5),省略不譯(37:23; 結 1:24 原文眾水、全能者、軍隊鬨嚷並列)。有一處是「音譯」Zaddai(結 10:5);以及珥 1:15「好像毀滅從全能者來到(hoos talaipooria ek talaipoorias hexei);賽 13:6 卻譯為”suntribee para tou theou hexei”。)」

以上譯法,可知 LXX 的翻譯水準與隨意迻譯的程度。 另一譯詞是「毀滅(者)」,引用賽 13:6,毀滅與沙代並提”好像毀滅 kishad、從毀滅者 mishaday 來到”。以及珥 1:15「好像毀滅從全能者來到(hoos talaipooria ek talaipoorias hexei)。」(LXX,又賽 13:6 卻譯為”suntribee para tou theou hexei”)。原文皆同。

創 6:3 的說詞,導致許多人誤認為「雅威此名」不為亞伯拉罕等三祖所認識,只認識所謂的「全能者」神。直到摩西質問神名時,神才說出「好像不是神名」的:我就是我,別再多問了的好笑譯文。(出 3:13)。人家再問神的名字,好能回答百姓對他的質問:誰差你來的?世間的神以及神的名字多如汗毛,神的選民若不能明白是他的神差派他來,正如耶穌不斷被當代猶太人質疑一樣。那麼,是那一位神還拯救選民的,選民的神,他的名字若不為受差者摩西所認識或清楚知道,那真是開天大的玩笑。同樣,「雅威」此一名,若也不為亞氏三祖所認識,只是認知他是所謂的 shadday(毀滅者或全能者),那麼,外邦人的人也就可以取而代之了。

論到雅威的字根 hayah 含意,出 3:12「我必與你同在」的「在」字,點明,雅威就是摩西的「存在者」,這位「存在者」不但跟祂同在,也一直都跟他的列祖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同在,跟他們啟示立約,所以牠被稱為「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制為「立約的神」因為要守曰師見愛,拯救他的選民,就對摩西不斷強調他就是這樣信實「守約」、紀念「這名」的神(出 3:14-16)。名、約、紀念,三者並提,點明,雅威此名就是跟祂自己以己名起誓和誓言(即誓約)連結相關,不能分開,不可背約。

因此,我就是「那位過去存在、現在生成、將來未必生效」的「全能者神」。(出 3:13)。所以,七世路的作者明白「雅威」此明得真義,故以「習在、今在、以後要來的」全能者,作為神名字的「本意」(啟 1:8; 4:8)。而當他來到加以審判刑罰惡人時,也就是以「毀滅者」的角色出現時(當初逾越節的滅命天使,差可比擬,出 12 章),牠便省略稱呼「將要來的」,只稱之為「昔在、今在」的主(雅威原名)神、「全能者」(啟 11:17),以後便只稱為「主神、全能者」(啟 15:3; 16:7, 14; 19:6, 15; 21:22)。

壹、創世紀中雅威與全能者

一、雅威先啟示他的名給麥基洗德(創 14:19-20),以致亞伯蘭向這位神「起誓」(14:22),同樣稱之為「天地的買贖者、至高的神」,前者簡稱為「至高的神」(14:20,後者加上「雅威」(14:22b)。雅威是造物主神,是「獨一的」至高者。無任何神可以比擬、同等、並提。雅威既然出現在亞伯蘭的口中,他就不可能不認識「雅威此名」。雅威此名被雅伯蘭認知的更清楚,是他的因信稱義。那時,神跟的應許還未成就,他救信了,故雅威以此算為他的義(創 15:6),所謂「以他的新舊算為他的義」的本意其實是說:我的誓約還未履行實現,你的信心這麼大,馬上就信了這句話:你的後裔將要如此(15:5)。所以,雅威的話,就是他的聖約,亞氏信此聖約,她是被稱為「義人」,而雅威被稱為「義」,也是他的信不廢掉。所以,保羅說,神的信並不因人的不信被廢掉,反而他跟人辯駁時,罷然勝訴(羅 3:3-4),而此種勝訴,是點明神的信實:他的信即是他的真實。而他的真實即是他的義、他的榮耀(3:5-7)。而人就是照著神的榮耀而受造的,也就是說人是照著神的信約、即是以神的信實、真理、正義、榮耀的形樣受造完全的(參見結 28 章對推羅王的描述,等同對亞當受造時的描述)。

二、雅威此名即是盟約用語,首在創 2:4-3:24 中出現,與「以羅欣(眾神)」並提。強調神與亞當立約,既是「造物主神」,又是「立約的神」。因此和 6:6-7 會說以色列人同亞當一樣,詭詐背約,也就是說,神在伊甸園中與亞當立約,可稱之為「亞當之約」。亞當違約被逐出樂園後,亞當後代與神的關係並不改變,因神繼續以「雅威」此名呈現,對該隱亞伯,改因被約被逐出「神面和地面」,薩特生息以挪士之後,「雅威此名」再開始被他所信奉求告(創 4:25-26)。亞當到挪亞的十代,只以「神」呈現,即造物主的身份, 看似不以「雅威」即立約的身分出現。其中緣由,可由塞特的後代(神的兒子),與該隱的後代(人)混婚的結果(參見家譜名稱與 6:1-4)。但是,挪亞的父親拉麥,卻提出「雅威」此名,也提到他「咒詛這地」(5:29),顯然,這是依據亞當之約(創 3:17)。因此,挪亞一出生,拉麥如同塞特生子後,又重提「雅威之名」(創 4:25-26)那樣,存著盼望,希望此子帶來「復合」的安慰,因履約而跟神恢復正常的和諧關係,不再接受亞當違約所受的咒詛。果然,他的盼望實現了(創 8:20-22)。

三、洪水滅頂之災正是「毀滅者 shadday」的再現,正如逾越節時出現的「滅命天使」。神再次以「雅威」此名出現(6:2),神子違約、神靈離開(6:2-3)。雅威又在 5-8 中出現,他的看見、後悔的嘆息、憂傷。他的宣告滅世的計畫(5, 6, 7),以及他的希望在「挪亞」身上(6:8)。亞當的真後代,只在挪亞一人找到。挪亞也在雅威眼前「找到忠誠」。

四、挪亞的後代:以神字出現(6:9-22),如同「以諾時代一樣」的描述方式(創 5:21-24)。首次談到神跟他「堅約」(6:18)。故以後以「雅威」此名出現說話(7:1-5)。挪亞全家遵約而行,雅威依約施堅愛,把遵約者」關入方舟裡」保護生命(7:16)。「神」幾念他的約,也就是紀念方舟裡的人與物(8:1),神依約履行恢復原造,正如當初神創造時的方式(8:1b-5):「神的靈翱翔在那諸水的面上」(1:2b),風即是靈。風吹即是靈運行,使水退回原位。然後,有光出現:挪亞開了方舟的窗(8:6),窗是「透光處」(6:16)。這恢復首日「光」的出現(1:3)。神的的看光是好的,挪亞也是看光是好的,神隔開光暗,挪也在黑暗的方舟裡看到這光,並且與黑暗分開。而再造依次呈現:第二日天的出現、第三日地的出現(8:7-15; 1:6-14)。然後,地上水乾了,就是「正月一日」,又是新的「一」日(8:13)。在經過 57 天(二月 27 日),地就全乾了,有旱地出現了。於是,可以出方舟了,因為天地含其中所有的「萬軍」又整軍完備,可以再次「出戰」。

五、出戰之前,必須先向「立約的神:雅威」獻祭求告(8:20),「雅威」悅納這「聞到那寧靜的馨香氣」,心中大快,馬上宣告咒詛地的話「解除了」(8:21-22),雅威的祝福又隨著來到,吩咐也進行著,正如當初對亞當的祝福和吩咐一樣(9:1-7)。神以「弓約即虹約」在此「堅定」他的聖約,即當初的「亞當之約」。(9:8-17)。

六、挪亞的祝福與咒詛(9:18-28):再次的耕地受神賜福,地長出豐富的土產,得到享受的「醉酒」之樂,卻呈現似乎忘記神,跟日後的以色列人一樣「善忘」,但是驗也臨到他的三位與其後代,「宣揚父醜或遮掩父醜」,就成為是否孝敬父母得到福咒的關鍵(9:24-27)。雅威的名落在「閃」身上,雅威成為「閃的神」,所得得福等同「長子」之福。統治其他兄弟。雅弗也蒙福,但他的福不比閃大。挪亞的福與咒,成為日後雅各、摩西即其他神僕祭司宣告福奏咒的範本或範式(創 49 章; 申 33 章; 約 6:26-28; 民 6:22-27)。

七、挪亞三子的後代:列國出現,巴別塔城的背約,與雅威神的處治,一如當初的洪水(創 10:1-11:9)。但是,分散不是滅世,神的名雅威不容背約的寧錄、含族與迦南族的取代,他要保持當初對「閃族」的應許,閃族希伯的後代也承續此神名,希伯生子,取名「法勒」,類似塞特生息和拉麥生子,以「雅威」為求告紀念他的「名」(10:25)。

八、閃的後代(11:10-26):描述方式一同亞當的後代(5:1-6:8),但省略雅威神的查看與審判的記載(6:1-8)。他拉同挪亞一樣生了三子(11:26; 5:32)。三子中神在揀選其中一人,稱為長子繼承人:閃和亞伯蘭。

九、他拉的後代(11:27-25:18):滿長的家譜記載,以三代:他拉、亞伯蘭、拿鶴、、哈蘭並其所生之子為主,其中更是以「亞伯蘭」作為真正的繼承人。雅威只跟他立約起誓。

十、全能神首次出現,與雅威的關係(創 17 章):亞伯蘭似乎重蹈亞當覆輒:聽了女人的話,娶夏甲為妻生了以實瑪利(16 章; 創 3:17)。割禮之約試音牠被了「雅威」此立約聖名的榮耀。他的不完全,要以「毀滅者」神的角色來提醒他,免得重蹈其他背約者的覆輒。割禮之約是歧出的,它是永約記號,是「因信稱義」的印記(羅 4:11)。這不是原初的聖約。何時存在此約,何時就表明人才不完全。因肉體橫梗,靈生不見。LXX 譯本譯「全能者」為「那神 ho theos」,參見 28:3; 35:11; 49:25;或「我的神」(43:14; 48:3)。亞伯拉罕從未稱神為全能者(shadday),只有以撒(28:3),雅各(35:11; 49:25; 43:14; 48:3)。

貳、約伯記中的雅威與全能者的關係:

約伯記中的「全能者」Shadday

作者:林義鴻 LYH; 初稿日期:20170717。

「全能者」Shadday,此詞在約伯記中,出現 31 次之多,簡直是此詞的最佳註解書。因此,詳論此書中的全能者,可以更加明白神,也更能顯明本書的旨趣和重點所在。

因為,從 1-4 章,以及 40:6-42:17 都不見「全能者」此詞出現,反而,「雅威」此詞只出現 29 次:但出現的位置: 17 次集中在 1-2 章(1:6, 7ab, 8, 9, 12ab, 21ab; 2:1ab, 2ab, 3, 4, 6, 7);1 次在 12:9 註 1;其他 11 次集中在 38-42 章(38:1; 40:2, 3, 6; 42:1, 7ab, 9ab, 10, 11)。

這明顯是把本書的首尾放入「雅威篇章」,把約伯與三友的論述放入「全能者篇章」。此大有編者是雅威的約民(以色列人),而實際論述者則是非以色列人(以東人)的可能性。

雅威此名未曾指示給三族長

神的名是「雅威」。這名未曾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認識(出 6:3)。雅各與神摔跤,他問「你的名」,那人說:何必問我的名?(直譯:這個何必呢?參見創 32:30; 33:15),可見那時,這位神並不願啟示他的名。神自始至終都是以「那使者」來表現是他祖宗與牧養他的神(創 48:15-16),就是「全能的神 Shadday」(創 35:11; 43:14; 48:3; 49:25)。正如以撒祝福雅各,也是稱「全能的神」(創 28:3);像對亞伯蘭顯現、立割禮之約時,也是此種稱呼(創 17:1)。

至於巴蘭術士(民 24:4, 16);拿俄米與雅威平行(得 1:20, 21); 詩 91:1 與「至高者」平行;

詩篇 68 章的七種稱呼

詩篇 68 章是非常特別的篇章,雖提名為「大衛的詩」,卻是屬於非常國際化的作品,使用七種有關於「神」的稱謂:

  • 稱呼「全能者」一次(15 節),強調在境內趕散列王時,勢如飄雪在撒們。
  • 單稱呼「雅威」二次(4, 16),
  • 稱呼「主」五次(11, 17, 19, 22, 32),
  • 單稱呼「神(複數)」24 次,「神(單數)」5 次(20, 21ab, 25, 36);
  • 兩次是複合詞「雅威神」(18, 26 和合本「主神」)、
  • 一次稱呼「主雅威」(20)。
  • 兩次以雅威的簡稱「雅」(4, 18)出現。

舊約中的全能者

舊約出現總計 48 次,五經(律法書)出現 9 次;

先知書出現不多,只四次出現:

兩次在以西結書,特別形容四活物行走時,其翅膀的聲音,像「全能者」(說話)的聲音,與大水聲、軍隊鬧嚷聲並提(1:24; 10:5)。

約珥書一次,提到雅威的日子臨近了,這日來到,好像毀滅從「全能者」來到(1:15)。

同樣描述也出現一次在以賽亞書,與「雅威」平行(13:6)。

聖卷出現最多,共計 35 次,除了以上路得記 2 次,詩篇 2 次之外;在約伯記中出現 31 次之多。可見這是後期編者的著作,尤其是被擄亡國之後的作品。

約伯記中的「全能者」

茲分列出「全能者」:

一、

  • A 伯 5:17 指…管教(以利法)1 次
  • B 伯 6:4…他的箭(約伯)2 次
  • 6:14 灰心離棄…、他與無「神的敬畏」平行
  • C 8:3,豈能偏離公義?與「神」平行(比勒達)2 次
  • 8:5 向他懇求
  • D 11:7…你能盡情測透?(瑣法)1 次
  • E 13:3 我真要對…說話、理論(約伯)1 次

二、

  • A 15:25(惡人)以驕傲攻擊…(以利法)1 次
  • B 21:15(惡人)說:全能者是誰?我們何必侍奉他?求告他有何益處呢?(約伯)2 次
  • 21:20 飲…的憤怒

三、

  • A 22:3 你行為公義,豈能叫…喜悅呢?你行為完全,豈能使他得利呢?(以利法)5 次
  • 22:17(惡人)向神說:離開我們吧!又…能把我們怎麼樣呢?
  • 22:23 你若歸向…,從你帳篷中遠除不義,就必得建立。
  • 22:25…他必為你的珍寶,作你的寶銀。
  • 22:26 你就要以…為喜樂,向神仰起臉來。
  • B 23:16…他使我驚惶(約伯) 9 次
  • 24:1…他計定期(罰惡),為何不使認識他的人看見那日子呢?
  • 27:2 神奪去我的理,…他使我心中愁苦(約伯)
  • 27:10 他(不敬虔者)豈以…為樂,隨時求告神呢?
  • 27:11…他所行的,我也不隱瞞。
  • 27:13 神為惡人所定的分,強暴人從…所的的產業。
  • 29:5…他仍與我同在。
  • 31:2 從上面神的分,從高處…的業,是什麼?
  • 31:35 願有一位肯聽我…願…他回答我。
  • C 32:8 但在人裡面有靈,…他的氣使人有聰明(以利戶)6 次
  • 33:4 神的靈造我,…他的氣使我得生。
  • 34:10…他斷不致作孽
  • 34:12 神必不做惡,…也不偏離公平。
  • 35:13 神必不聽,…也必不眷顧。
  • 37:23 論到…,我們不能測度,他大有能力,有公平和公義,必不苦待人。
  • 40:2 強辯的,豈可與…爭辯麼?與神辯駁的,可以回答這些!(雅威)1 次

附註

註 1.此節在一些馬所拉本中,「雅威」是以「神」呈現的。

補記

  • 一、輔導學:輔導正在受苦的人,不能以自己的認知與體驗為本,因為具有偏斜的主觀意見,而非正確、週到的真實引導。以利法老道的經驗談並非「普世通用的標準答案」。輔導者要站在受苦的人之角度,體貼他正在承受的苦難,而非一味指責。
  • 二、倒果為因:這是約伯三友以「人有限的認識所作的錯誤推測」的通病,後被約伯譏笑為「庸醫」(伯 13:4)。
  • 三、約伯咒生(伯 3:1-9),望死(3:10-19),生死難題(3:20-26):此乃約伯所恐懼的「白受苦」。光指生命,卻活得無「光」。
  • 四、以利法此人與論點:
    • 1、此人是「靈異經驗者」(4:12-21),或靈感主義者(15:14-16),堅持己見與傳統教訓。
    • 2、論點:惡有惡報(5:1-16)與善有善報(5:17-27)。其他二人亦同。
commentary/job/job_20220731.txt · 上一次變更: 2025/02/21 19:29 -0600 Fri. (39 個小時前) 由 wcm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HTML5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