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威聖會 聖經真理研究院

辨明真理、認真遵行

使用者工具

網站工具


commentary:gen:gen_c1v6_c1v19_20220319

〔創世記註解〕(創 1:6-19)

作者:林義勳 LYX; 初稿日期:20220315; 講解日期:20220319; 輸入:LYH; 編輯:WCM; 英文名:Genesis 1:6-19.

壹、當要逃避對創造的迷思

一、以科學即自然現象為思考模式,而非以律法教導方向的思考模式。

  • 1、這樣的人會考慮六日創造的次序是否符合所接受的自然科學。
  • 2、這樣的人自然反應第一日的光,就是第四日的太陽。
  • 3、這樣的人會先考慮事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的問題,以致先有植物(第三日),還是先有太陽(第四日)的問題。

二、將空間和時間視為美學,人可以嘗試去掌握時空的使用,而未曾思考神在創造時空,是以分隔為主體。

  • 1、這樣的人會想神創造萬有是為人做預備,時間、空間、植物、動物都是為人而造,而未曾思考創造的目的是為神的榮耀而造。
  • 2、這樣的人在成為神的後裔後,會如始祖吃善惡知識的果實,如神般自行決定節期、日子、年歲,掌控時間運用,也會如神般自行操控土地、資源、天空,為己謀更富裕的生活型態。

三、將創世記視為突破西亞古代神話創造,但本質仍是出自其中而來的學者觀點,卻未從創造記載中,看見所要傳達神的心意和行事準則。

  • 1、這樣的人看神是厭惡偶像文明,卻未看見神是從分別中來看偶像。
  • 2、這樣的人看日、月、星都非神明,是神律法中禁止的,卻未看見光體是以何種方式傳達它們是如何為神所用。

四、將創造看為神要傳達生命和次序,卻未真正看見生命是透過隔開、治理,以致得勝。僅強調次序的重要性,卻忽略分別才是次序的由來。

  • 1、這樣的人看神的創造只有滿滿的感恩,卻忽略生命目標是繁殖、增多而非死亡,是使神創造之地充滿神的形像和樣式,以致得勝混沌虛無。
  • 2、這樣的人會尊師重道,看重權柄、次序的重要性,卻缺乏從各樣分別中獲得神給予的權柄。(正如解釋女人蒙頭上,重權柄、次序,卻忽略男女有別的創造原則。)

貳、經文分析與教導

一、(創 1:6-8)第二日的創造

(創 1:6)

穹蒼 HB7549:和合本譯為「空氣」(創 1:6-7),「天上」「天空」(創 1:14-20)。

  • 其字源由動詞 HB7554「踩踏、跺腳、或踐踏後的結果為鋪開、延伸」而來;動詞語態為強調主動或被動時,有「錘打、和錘打後的結果」之意味。
  • 因此,《TWOT》解釋為:金屬板的延伸、鎚出寬廣的金屬板。《NASB》譯為「寬闊」。
  • 在本處指天空、大氣,在(創 1:14-20)更指向太空。
  • 《LXX》可能受埃及傳說影響,而以 GK4733「堅固的物體」,新約出現於(西 2:5)以「堅固」一詞譯之。暗示天空為一堅硬、穩固的構造物。
  • 先知們形容此字:(結 1:22)「可畏的、展開的水晶的面貌」,即表達透明的、像水晶般耀眼。(但 12:3)「智慧人必發光(或譯:指教),如穹蒼的光亮」,亦是相同意涵。
  • 就現今人類可知的物理學,太空、天空並非是空洞的,它充滿各種物質,而以人眼看不見的氣態存在。

「存在」 HB1961

  • 《LXX》將(創 1:6)主要動詞「存在」 HB1961,在第一句中譯成「成為、生成」GK1096;在第二句中譯成「存有」GK1510。
  • 《雅威聖經譯本》都譯為「存有」,則上下兩句是同義補充重複語法。

(創 1:6-7)的文意

神造穹蒼,將之置放在諸水之間,造成諸水被分離,而產生出穹蒼之下的諸水,和穹蒼之上的諸水,則

  • a、諸水原是混在一起,充滿在原先整個天地之中,如同黑暗籠罩萬有,一如死亡原是充滿天地中。當穹蒼使之隔離而有空隙時,才使生命得以存活在其中。
  • b、命名穹蒼為諸天,是否也包括諸天的眾掌權者?
  • c、對諸水的行事用詞:隔開、聚集(侷限之)、使之生發生命。比較神在選民身上的行事模式,是相似模式。
  • d、隔開一詞在(創 1:6)是分詞、陽性,故可譯成隔開者,因此穹蒼可被視為有位格的使者,為神所用,故他可被神稱呼(召喚以差派之)作為諸天(創 1:8)。詩人因而說:「諸天傳揚神的榮耀」,不只看為擬人化的寫作,由創一章,它真是神的使者。

(創 1:7)

神「製作」 HB6213:此動詞在聖經中,多用於對事與物形成過程中的動作。

在(創 1:26)時,用本詞造人,在(創 1:27)時,用「創造」HB1254 造人,就經文本身兩者併行、無差別意涵。雖然「創造」一詞在希伯來聖經中,僅出現用於神為主詞的句子中。有學者過度強調「創造」是無中生無,而「製作」則是重製,此等解釋在經文上下文意中,並無有任何明示或暗喻,實無如此譯意之必要。

「諸水之間被隔成穹蒼下與上」:正如分隔光與暗,神視為善,就有斷善與惡之用意,則在本節經文故意省略「神看:美好的」一詞,作者的用意,由(創 1:10)當旱地露出,諸水被聚一處時,才再提此句型,表明(創 1:7)的動作,需由(創 1:9-10)來完成。因此,分隔上下是為成就生命(植物)必要的條件,它的意涵不只在顯示上下次序的問題,而是透過分別才使生命成為有意義的。

「事就這樣成了」:出現六次,分別於第二、三(兩次)、四、六(兩次)日出現。此句型如同「光就存有了」(創 1:3),僅用兩個希伯來文字表達。由首日創造所用動詞「說、存有、看、隔開、稱呼」與次日所用動詞「說、存有、隔開、製作」,可以說第二日等同第一日的重複用法,延續第一日創造的用意和目的。

(創 1:8)

黃昏 HB6153:源自動詞「入夜、變昏暗」,名詞可意指光漸無之意。

早晨 HB1242:源自動詞「割裂、分開、分辨」,名詞意指從黑暗中分離之意。

此二詞被用在時間上的意義,指創造之工在黃昏時結束,正如耶穌所言「當趁有光時工作」(約 11:9; 12:35-36),而新的工作將在翌日早晨展開。故一日的起始和結束,都以「黃昏」為起算。神行事都在光中,耶穌因此說:「在黑暗中行走,必要跌倒」(約 11:10),因他未按神行事準則去行。

(創 1:6-8)結論

  • 1、經文未如其他異教文明,以神話式開天闢地去創造天地,也無神話人物的眾物品、身體部位等引出天地萬有的存在,反是以平鋪直述,無任何神奇模式,去指出天地被造過程。諸天被置放於諸水之間,用以隔開諸水,因此,諸天等同被神召喚出來,用以成就神的計畫。神的選民也是如此,為要成就神的旨意,故此,神選民是屬天般,有分別的職責。
  • 2、諸水被區分成蒼上下,其用意由(創 1:9-10)呈現:
    • a、諸天之下的諸水被聚合,使旱地被看見。沒有隔開的動作,就沒有顯露的事。世上的事物也是如此,神言的用意更是如此。
    • b、在(創 7:11; 8:2)此分隔造成的事物(諸天之上的諸水),成為神刑罰的工具。因此,此隔開,一方面因有符合神心意的,就帶出生命,另一方面因違背神命令,就帶來死亡。分別的意涵由此更加顯明。
  • 3、諸天如同那光被神稱呼、召喚、差派,都成為神使用的使者。

二、(創 1:9-13)第三日的創造

A、架構分析

(創 1:9-12)第三日創造結構分析

  • A、(9a)神說:諸水聚集到一處,且讓旱地顯露出來
    • B、(9b)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 C、(10a)神對旱地稱為地,而對諸水聚處稱為諸海
        • D、(10b)神看:美好的
  • A’、(11a)神說:讓地生嫩草、結種子的植物、結果實的果樹,各從其類
    • B’、(11b)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 C’、(12a)地就出嫩草、結種子的植物、結果實的樹,各從其類
        • D’、(12b)神看:美好的

經文呈現上下重複對襯的結構,故解釋文意也要上下彼此連結。

B、字詞解釋

(創 1:9)

聚集 HB6960:主要含意是等候、期待;被動態則為聚集、聯合。聖經中以被動態出現,僅本節和(耶 3:17)「奉雅威名被聚集」;在(賽 60:9)「眾海島要仰望我」,仰望一詞即本詞的強調主動態。

被看見 HB7200:被動態,或譯「顯露出來」。在洪水事件上,(創 8:5)「山頂被看見了」,(創 9:14)「虹在雲中被看見」。挪亞洪水事蹟許多用詞引用第三日創造的用詞,可以視之為再次創造的過程。

旱地 HB3004:原指枯乾之地。(拿 1:9)「雅威、諸天之神、我的敬畏者、造海與旱地者」,即是引用(創 1:9-10)。旱地一詞另出現於(出 4:9),指埃及旱地成為神刑罰之處。在過紅海事蹟,旱地又成為神施恩拯救的地方(出 14:16; 書 4:22; 尼 9:11; 詩 66:6),如同(拿 2:10)約拿從魚腹中得救之地。

(創 1:10)

聚集 HB4723:字根為動詞「聚集」HB6960。因其字根有雙重意義(仰望、聚集),故名詞也有雙意:a、指水聚集之處(創 1:10; 出 7:19; 利 11:36)。b、指盼望、期待(代上 29:15; 拉 10:2; 耶 14:8)。

  • 神稱旱地為地,稱諸水聚集處為海,至此(創 1:1-2)天地的創造與其定義已初步完成,因此,以下經文是其補充說明,為要填充天地的豐滿。神的稱呼(召喚)工作至此結束,不再使用,則天、地、海都成神的使者,(詩 104 篇; 來 1 章),作者們的指稱,即是據此引用之依據。

(創 1:11)

生發 HB1876:或譯發芽、長出,僅本處及(珥 2:22)出現。其延伸用詞「青草」HB1877,指「生發之物」,本譯本譯為「植物」,用以區別本節另一用詞 「青草」HB6212。

青草 HB6212:原指青綠、草本植物,是四種關於菜蔬、青草同義詞中的一個,出現於(創 1:11, 12, 29, 30; 2:5; 3:18; 9:3)。創世記中共出現七次。

果樹 HB6086:是聖經中常用之詞,成為多項的象徵意義,也多延伸出多意,可指「柴、木頭、木料、木杖、槍桿、木杵」等涵意。

  • 青草與果樹是作補充說明「植物」的種類,此兩項植物在(創 1:11-12)中已特別被區分出來,各從其類,而在(創 1:29)成為不同食物來源。

各從其類 HB4327:此字字根難定,惟《TWOT》指其文法使用有三重點:

  • a、都與介詞 le(前置詞)並用,有專門性的計數之用意。
  • b、都以單數形出現,而成一集合名詞。
  • c、後帶代名詞字尾,表達各有所屬。
  • 此字與生物學的綱目無關,僅表達各種生物形態上的區分。希伯來聖經出現 31 次,除(結 47:10)之外,都用於〈創、利、申〉三卷之中。可視為〈摩西五經〉的專用詞,在在表達區分的用意。

(創 1:12)

使長出 HB3318:使役動詞,原指「出來、前往」,使役態則有「帶出、領出」之意。地的帶出,在(創 1:12)和(創 1:24),同時使用,植物與動物成為呼應。此字使役態,在出埃及過程被強調,是雅威使以色列從埃及被帶出,則(創 1:12, 24)的創造等同出埃及的救贖。

(創 1:9-13)結論

  • 1、諸水被召聚、旱地被看見、旱地和諸水被稱呼(召喚)、地帶出植物;本段使用之動詞,將之組合起來,比較用在神選民身上,則一方面,如以色列被救贖出埃及;另一方面如在節期中,選民被召聚到會幕前,為雅威看見,為雅威召喚、差派。守節期本身就有創造新地的涵意,以色列人針對第三日是以為特別好的日子,因神看為好兩次,也因第三日創造,如守節期之暗喻,故在徒二章,神在「五旬節」中,以聖靈再次造出地上新人類。
  • 2、本段兩次的創造,用詞精簡且重複,兩次「神說」連貫出植物生長的由來;兩次「神稱呼」對應地生出兩種不同植物,經文本身傳達神創造的智慧。作者不在表達自已對宇宙運行觀察的結果,而是在啟示神行事的能力與智慧,也在教導生命本質背後運作的根源和型式,既是出於神的厚恩,更是要顯明萬有蒙福的途徑,是:被神召聚、被神看見、被神使用(稱呼)。
  • 3、頭三日為一輪的創造,是針對(創 1:1-2)混沌空無的現象之控制,以生存、分別、聚集、被看見、被差使、使領出等等模式,逐一破除黑暗、深淵、諸水的轄制。使天地按生命法則,被分別出來成為有次序、受管理的完全控制,正如新約基督救贖,保羅詮釋的內容一樣。
  • 光、穹蒼、旱地三樣被創造、成為人生活空間中最直接的感受,人就是生活在光、天、地,三者之中,若無此三項,則人可視為死人,不存在了。(現實與靈意都如此)。
  • 4、前三日的布局是如戰火浮生錄(Les uns et les autres)電影中的音樂與舞蹈,同一主旋律,經由重複演出中,不斷加添內容,使主題意涵更明確。創造的主旋律:光,即代表那人,成為神榮耀形像的彰顯,其他的創造,則如附加的副旋律,使之更加豐滿。

三、(創 1:14-19)第四日的創造

(創 1:14)

光體 HB3974:來自動詞「發光、光照」HB215 的名詞,指光或光體。HB216「光」是陰性名詞,HB3974「光體」為陽姓名詞。

《和合譯本》在〈創世記〉中,和(詩 74:16; 90:8; 箴 15:30; 結 32:8),都譯成「光」、「亮光」;在〈出、利、民〉三卷中,則譯為「燈」。經文故意不用日、月的用詞,僅出現眾星(創 1:16),學者都以為是為避免如外邦人對日、月敬拜模式出現,但外邦人亦拜「星象」,則此話有漏洞。作者故意以大、小兩光體記載,是為區分之意,延續創造生命主題,如上下之別。

諸天的穹蒼:在本段中出現三次,為同義複合詞,等同重述第二日創造內容。

光體成為隔開光暗之間(創 1:18),隔開晝夜之間:一方面等同重述第一日創造內容,另一方面將時間因素插入,則創造不只是在空間上(第二、三日)闡明,更說明時間的起源來自於神。比較(創 1:5)存有晝夜,本次創造更加強調對時間的分別和治理,在(創 1:16-18)充分表達之。

(創 1:4)神隔開光暗之間,卻未言明如何隔開,用何物隔開,直到本次創造再提隔開的工具「光體」,它們成為具體時間的管理者,用以區分諸記號與節期、日子、年歲。

記號 HB226:來自動詞「出現」HB225 的陰性名詞。《和合譯本》在(創 1:14; 4:15; 9:12, 13, 17; 17:11; 出 31:13; 結 20:12)都譯為記號。然而約有八十次被譯為「神蹟」,常與奇事一詞出現。此字亦有被譯為「表徵、跡象、旗號、警戒」。

《TWOT》解釋這字代表不尋常事件本身,或指這記號背後的歷史背景。在本節中記號可視為節期、日子、年歲本身的意義,亦即每一種時間的用詞、計數,都成為神所使用的記號,時間本身的含意也由此字表達,正如空間(諸天、地)的意義一樣。

節期 HB4150:可指某一指定的地點或時間或聚會。在此指時間用法,故譯之節期。〈創世記〉出現於(創 1:14; 17:21; 18:14; 21:2)。此用詞最常與棚幕併用,《和合譯本》譯為「會幕」,實指「指定的帳幕」。其次則指神所指定的節日,故譯「節期」。 *神命定此二光體(即日與月)成為時間的計算者,因此猶太的年曆就由日月的運轉來計算,此為人類文明中唯一以兩種曆法(陰陽曆)結合的時日計算方式,也是聖經各節期的日子計算方式。現今基督教界對於有關耶穌的受難日與復活日,其計算方式並不按聖經的記載,而是自訂年曆計算方式,如同耶羅波安王一樣。

年歲 HB8141:源自動詞「重複、再做一次」HB8138 的陰性名詞。也有以為是同一字詞 HB8138 的另一意思「改變」的延伸詞。因此,年歲本身意指時間、季節輪替、改變一次。此為希伯來人對時間的觀點,時間非線性,一直往前,而是重複再重複,由傳道書內容闡明,正如一日的計算由黃昏到黃昏。

(創 1:15)

光體的第二功用,是「光照在那地上」。作者非生物學者,以為植物需要光照才能生長、生存,故需創造發光體。實則作者是要表達:「光照大地」是神的作為,非為自然科學解說。第一日的光如同異象性質,第四日的光體則是具象性質,先有屬靈、屬天的異象,才有屬世、屬地具象的結果。先知受啟示,耶穌受差遣,都是經歷相同過程,才有再傳達給選民們的神旨內容。

(創 1:16-18)的內容是將(創 1:14-15)內容重述一次,而將具體事項再次補充說明,經文架構未如第三日的明確分段,卻已是相同手法呈現。

(創 1:16)

治理 HB4475:源自動詞「管理、統治」 HB4910(創 1:18)的陰性名詞。相似語法出現於(詩 126:8, 9),是對於本節的闡述。詩人並不忌諱日、月的用詞。

星 HB3556:此源自動詞「滾動」HB3522 或「耀眼」 HB3554 的陽性名詞。在聖經中若用眾數,擬人化指選民後裔數量龐大,若用單數,常喻指彌賽亞,也被用在天上眾天使身上,在(摩 5:26)則指外邦崇拜的神明。

(創 1:17-18)

兩節連續使用三個不定詞「光照」、「管理」、「隔開」,作為說明光體被創造的目的。就其文意而言,三詞有相似意義,光照是為分光暗,與在晝夜間管理,在光暗間隔開,都是一致性的。

「光照大地」:聖經僅在本段中出現(兩次),其他經文則用在人、眼、世界等身上。經文未就本句再多作表達,僅能從後二句意思思考。

「神給予它們在⋯⋯」:日月星辰能在諸天中發光,是神給予的,非它們自己產生的。

管理 HB4910:在(創 1:26, 28)相似用詞「管轄」HB7287,「制伏」HB3533 用在人身上。由(詩 8:6)將管理這詞用在人身上,去管理神造的萬有,故三詞實有相同涵意。

(創 1:14-19)結論

  • 1、光體被造的目的,除了將第一、二日的創造內涵重述之外,也為第三日創造的植物做生命輪替的表徵,以三個不定詞對晝夜、光暗的管理與分別;更重要在光照大地,使生命有了源頭,持續供應,正如神是光的源頭,透過基督使人有生命的供應。基督也同樣命令吾等成為光,照亮世人,得著真生命。
  • 2、光體創造的描寫是除了創造人類之外,篇幅最長,內容最多。作者故意不再使用「稱呼」一詞用在他們身上,反而重複強調光體被造的目的,在(14-15)與(17-18)節中,都用不定詞、相似用詞,表達相同目的。而「神說、神造、神給、神看」四個動作又幾乎重複前三日創造的模式。且在個別用詞的意義上,又是重複前二日創造的內容,且無第三日的對襯結構。因此,光體的意義可視為一、二日,光與穹蒼被造,作為隔開之用意的再加強。也表明節期、日子、年歲的分別,時間的管理和意義(作記號),都在乎神自己。
  • 3、光體作為時間的管理者,由第二日未言神看為好,直到第四日諸光職責被安排,才言神看為好,此文章安排模式、為第六日神造人的描寫法、設下伏筆。在造人之後,亦未言神看為好,直到神賜福、並安排其職責、及食物的設立規則,才言神看為好,則人作為空間的管理者、才闡明出來。
  • 4、時間是神交由日月運行來定其年日,並未交由人來定,因此安息日、諸節期都是神定的,人類遵守此時日,表明伏在神權柄之下。
commentary/gen/gen_c1v6_c1v19_20220319.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5 -0500 Thu. (10 個月前) 由 127.0.0.1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HTML5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