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acts:13.1-13.15_20150214
目錄表
(使徒行傳 13:1-15)
- 時間:20150214 安息日
- 地點:嘉義
- 錄音:
【內容摘記】
前言
- (徒 11:30)巴拿巴和保羅一同,呼應(徒 15:36-41)兩人分手。
- 其他前後呼應:傳道之地點……等。
本章內容
(徒 13:1-12)
- 有挫折——約翰(馬可)離開(13);
- 有進展——受邀講道(15)。
- 正面與負面共存
(1)
- 有多位先知,不限於這幾位。
- 經文強調「名字」
- 說明名字意義:巴拿巴、西面、尼法(結)、古利奈、路求……。
- 「同養」本是為養成君王,所安排的同齡人,後指與王親密之人。
(2)
「事奉主」服事;
(3)
- 「禁食禱告」為要專心來到神前、尋求神旨意。
- 「聖靈」具有位格:「要為我……」(3)
- 「打發」有釋放之意,表示不再擔任原先工作。
(4)
- 「差遣」指被特別指派、被設立擔任某職。
(6)
- 「巴·耶穌」拯救者之子(耶穌即拯救者之意)。
(7)
- 「士求·保羅」本意「網子·小」,即小網子。他是個通達人。
(8)
- 「行法術的」就是有能加、能占星之人。
- 「以呂馬」有不同看法,據研究,是「江湖術士」之意。
- 「不信真道」行真道上扭轉出去。
(10)
- 「詭詐奸惡」擅長於行惡。不是初犯者。
經文對「巴耶穌」這人,總共用了七個名字來描述他。
「保羅」這名字出現,是與前述「巴耶穌」相對比。
(12)
- 「希奇」受驚嚇;因驚訝而順服。後接「信」。
「士求·保羅」他是個通達人。
(徒 13:13-15)
- 經文轉變成以保羅為中心,不似先前巴拿巴為中心。
- 當時他們年約四、五十歲,失去了年輕的幫手,想必旅程更加艱辛。他們從低海拔海岸向彼西底的安提阿(位於平均海拔約三千公尺的高原)前進,加此保羅的身體據說也不太好,但仍是堅持。
- 當地的聚會方式是先誦讀經文,再彼此分享。
commentary/acts/13.1-13.15_20150214.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4 -0500 Thu. (9 個月前) 由 12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