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表

(希伯來書 4:14-5:10)耶穌基督是天上的大祭司

〖以下僅為內容摘記。請聽錄音,以免錯過完整內容。〗

總論

(來 4:14-16)2個假設語氣動詞 + 2個說明——這和(來 2)的句型一樣。

(來 2:18)這大祭司能救我們,因他受試探而得完全。同於(來 4:14-16)。

(來 2:2-18)和(來 4:14-5:10)相同用詞:

詳論

(來 4:14-16)

「所承認的」(道:原文無)  這關聯於(來 3:1)所認為使者、為大祭司的耶穌。

「升入高天」  譯為「穿越過諸天」更妥。表示耶穌不是停留在諸天,而是來到神的寶座前。

「耶穌是大祭司」  《希伯來書》從來不談論耶穌的神性,也不說他是那位神,而是說他是那位大祭司,是使者。

「同情、體恤」(4:15)  本意是指「一同受苦而同情」,和保羅書信說法相同。

「凡事受試探」  用二個介詞片語:按著每一個面向上,在與我們相似的情況上。就是與我們都同樣有肉體,也按著三個面向受試探(耶穌受試探內容)。

「他沒有犯罪」  應參(來 9:28),意思是「他受試探,與罪無關(的類型)。」介詞片語作副詞,修飾動詞「被試探過,狀況存到當時(現在完成被動)」,副詞是描述動作的類型。如同約伯不是因著罪而受苦。

(約壹 3:9)凡從神生的,不犯罪,也不能犯罪。

耶穌與人同有軟弱、同受苦難,但不同於世人的是他並不犯任何罪(包括可贖之罪),而人間大祭司則會犯可贖之罪,所以耶穌是比人間大祭司更加聖潔,參(來 7:26)。

人間大祭司用牛羊獻祭,並不能除去人的軟弱,是不完全的,然而耶穌作大祭司,為人獻己為祭,能除去人的軟弱,是完全的。

為何耶穌能達到完全,而世人達不到? ——這是「信心」問題,在(來 10-13)所談的內容,就是要在「信、望、愛」上與基督相同。

「得憐恤、蒙恩惠」(16)  這都和「盟約」相關,指得到神約的好處。

「隨時的」  譯得不好,原意是「好時機、及時的」,指在受試探時,得到及時的幫助。

(來 5:1-10)

(1)「替人」  原文是「為了人的緣故」。

大祭司是為了人的緣故被任命。

「體諒」  原字是「衡量 + 痛苦」,意指「考量到對方的痛苦」。

「愚蒙」、「失迷」  意即「無知」、「困惑」。這兩字在《LXX 希臘文七十士譯本聖經》中是談到「贖罪祭的功效只能贖那些因無知和困惑而犯罪的人,而不能贖犯死罪之人。」

「故此他理當為百姓和自己獻祭贖罪」 原文意「百姓如何獻祭贖罪,他也照樣為自己獻祭贖罪。」表示人間大祭司並不完全。

(來 5:4-10)除去其中引用的兩句經文,共有四句話,這是和上一段相同的格式。

(來 5:4)人間的大祭司並非是世襲的,而是神所揀選的,只不過後來人們離棄神,而甘願讓羅馬人來揀選任命大祭司。

「亞倫如何……耶穌也如何」(5)  此句型和(3)「百姓如何,大祭司自己也如何」相同。

引用經文「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你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  耶穌先要完成在地上神兒子要做的,之後要成為大祭司。

「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7)  用猛烈的哭號聲,很多的眼淚來禱求。

「禱告、懇求」  意為「因缺乏、有需要,而來禱告」、「因戰事危急而呼求救助」。

「因他的虔誠」  原意「因著他的畏懼」,指對神的懼怕。

「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  這表示,這樣的人才是對神敬畏的人。此句話是希臘諺語,指人在各樣的苦難失敗之下,去學習順從。

「得以完全」  能力在軟弱上顯得完全,信心在行為上顯為完全。(來 2:10)基督被成全,成為救思的開創者。這是指「基督的行為達到完美」,他才能成為我們救恩的源頭。而後來會再談「律法達不到完美」。

基督學了聽從神,以致於他達到完全,能救那也聽從神的人,使人能達到完全。

基督是那救恩的開創者,救恩的因由。這是我們可以到施恩座前的因由。

基督的學習,也必須是我們的學習。我們要持續地堅持(現在式假設語氣),我們才能成為與基督有份者。

討論

為了完成神的旨意而禱告

(來 5:7)是為了神的旨意,而不是為了贖己罪而禱告,如此是得神心意的,便蒙應允。

再者,這禱告是因著要勝過死亡的苦,而去禱告。就他本人的意思,他並不願意去受如此大的死亡之苦,但是為了神的旨意,去學習順服,絕不因自己的意思而打折扣。

基督做到了以上兩點,也能拯救做到以上兩點的人。這都是在於基督下了極大的禱告的功夫,我們也當要下如此的功夫。

(來 4:16)的禱告祈求是何種情況?

這是指在受試探的情況下,為要不犯罪,而必須要有的禱告。例如在曠野中,缺水缺食等肉體方面的試探,米利暗、可拉黨等爭權位的試探。又有(民 21)因路難走,弟兄不幫助,而厭惡食物淡薄,因此導致火蛇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