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威聖會 聖經真理研究院

辨明真理、認真遵行

使用者工具

網站工具


topic:foundation_of_belief:08_one_lord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topic:foundation_of_belief:08_one_lord [2020/06/11 03:10 -0500 Thu. (5 年前)] – [原因二、經文版本差異] lyxtopic:foundation_of_belief:08_one_lord [2024/04/04 20:44 -0500 Thu. (12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外部編輯 127.0.0.1
行 3: 行 3:
 ──《信仰要道》系列文章── ──《信仰要道》系列文章──
  
-作者:林義勳 LYX、吳忠明 +作者:林義勳 LYX 
-日期:20200609+編修:WCM; 
 +初稿建立日期:20200609
  
  
行 26: 行 27:
   * 「教會的頭」(林前 11:3; 弗 4:15; 5:23; 西 1:18; 2:19)。   * 「教會的頭」(林前 11:3; 弗 4:15; 5:23; 西 1:18; 2:19)。
  
-以變貌山上摩西、以利亞二人的地位喻指之。 +以變貌山上摩西、以利亞二人的地位喻指之。當初以色列選民要聽摩西、以利亞所說律法、先知之言,現在門徒也當聽耶穌的話。但他們都是神所差的僕人,所宣傳的是一致的,不會彼此衝突或矛盾。
 ==== 二、在會幕、聖殿中 ==== ==== 二、在會幕、聖殿中 ====
  
行 39: 行 39:
 ==== 三、在受造者中 ==== ==== 三、在受造者中 ====
  
-  * 「首生者」用於(羅 8:29)「在弟兄中」;(西 1:15)「在受造物中」;(啟 1:5)「在死人中」。+  * 「首生者」用於(羅 8:29)「在弟兄中」;(西 1:15)「在受造物中」;(西 1:18:啟 1:5)「在死人中」。
   * 「王、君王」(羅 5:17; 林前 15:25; 啟 11:15; 17:14)   * 「王、君王」(羅 5:17; 林前 15:25; 啟 11:15; 17:14)
  
行 48: 行 48:
 === (提前 3:16)經文,到底是誰在肉身顯現呢? === === (提前 3:16)經文,到底是誰在肉身顯現呢? ===
  
-== 譯作「神、上帝、天主」之流 == 
  
 +原文直譯:並且這敬虔之事的那奧祕乃是眾所公認地偉大,就是他在肉身中顯露出來,在靈中被稱義,被眾天使看見,在外邦中被宣傳,在世界中被相信,在榮耀中被接上去。
 +== 譯作「神、上帝、天主」之流 ==
   * 《和合本》**神**在肉身顯現   * 《和合本》**神**在肉身顯現
   * 《中文標準譯本》**神**以肉身顯現[註:神——有古抄本作「那一位」]   * 《中文標準譯本》**神**以肉身顯現[註:神——有古抄本作「那一位」]
行 114: 行 115:
  
   * 《雅威聖經譯本》為要牧養神的教會,就是透過**所親愛的那位的血**,為自己買來的。   * 《雅威聖經譯本》為要牧養神的教會,就是透過**所親愛的那位的血**,為自己買來的。
 +  * 原文原意是指神透過基督的血,買贖教會;卻被譯成神成為基督,用神自己的血買贖教會。
  
  
 ==== 原因二、經文版本差異所造成 ==== ==== 原因二、經文版本差異所造成 ====
  
-  * (羅 9:5) +  * (羅 9:5)原文直譯:列祖是他們的,那按肉體說,基督也是從他們出來的。那存在萬有之上的神,是當被稱頌直到萬世,阿門。和合本:他是在萬有之上,永遠可稱頌的神。 
-  * (約壹 5:8) +  * 因對於句子斷句上的爭議,而有諸多不同的譯法,和合本只是其中一種。問題爭執點在於二項,一為將神一詞由主詞變成述詞所造成;二為將原是完整句子,拆成兩半所造成。然而"那存在萬有之上的神,是當被稱頌直到萬世"此句是一絕美的頌辭。 
-  * (彼後 1:1)+  * ὁ ὢν…… ἐπὶ……   πάντων…… θεὸς…… εὐλογητὸς…… εἰς…… τοὺς-   αἰῶνας 
 +  * (定冠  分詞)  介詞…  形容詞……    名詞……   形容詞……    介詞……  (定冠     名詞)  
 +  * 本句用詞分析,是呈現ABCDCBA對稱架構,不可將其斷句,應當視為對神的讚美辭。 
 +  * (約壹 5:8)原文直譯:因為那持續作見證的是三樣,那靈和那水和那血,並且這三樣是為了那一件事。 
 +  * 據諸多學者考證,本節乃是後人所添加,不是原文。另有古抄本添加成"作見證的是三者,父、道、和聖靈,並且這三者是一致的"(KJV)。  
 +  * (彼後 1:1)原文直譯:西門彼得、耶穌基督的奴隸和使徒,致那些在我們那神——就是耶穌基督的救主——(或譯:我們的那神和救主耶穌基督)的義裡,拈鬮得到與我們相等價值的信心的人。 
 +  * 有些版本省略連接詞"和",和合本即在小字中注明。另有譯者因句型只用單一定冠詞,而將"和"視為"就是"。然而若以單一定冠詞論本句,應當譯為"我們那神——就是耶穌基督的救主"
  
 ==== 原因三、解釋錯誤 ==== ==== 原因三、解釋錯誤 ====
  
-  * (約 1:118) +  * (約 1:1)原文直譯:那話語在起初一直存有著,且那話語一直是朝向那神那裏,且那話語一直是神〔或譯:那話語一直是神類〕。此句當和二節"這一位在起初一直存有朝向那神那裏"一起併看,原文構成一循環系統架構,在於強調"朝向那神那裏"意同未帶定冠詞的"神"。 
-  * (約 10:3033) +  * (約 1:18)原文直譯:從來沒有任何人見過神;獨一族類的神(或譯:獨一被生的神;另有版本為:獨一族類的兒子),那一直存在於那父的懷抱裏的,這一位將祂詳細敘述出來。本句為相當複雜的抄本問題,惟由所用"獨一族類的"一詞在一14、三16、18此三節中,都強調是兒子身分,而非是神的身分。 
-  * (約 20:28) +  * (約 10:30)原文直譯:我和那父一直是一致的〔持續存有一(致)〕。」 
-  * (多 2:13) +  * (約 10:33)原文直譯:那些猶太人回應他(說:「我們不是為著良善作為緣故一直要用石頭打你,而是為著褻瀆的話緣故,且因為你是一個人,把你自己當作神。」由34~36節,耶穌為此辯解"神子"之意含,他並非將自己當作神。 
-  * (來 1:8-9) +  * (約 20:28)原文直譯:多馬回應而對他說:「我的那主阿,且我的那神阿!」 [此乃驚呼語,不是稱呼耶穌,而是因驚奇而本能式地呼叫至高者;這樣的方式類似於現代人驚呼「我的天(老天爺)!」或「我的媽!」,絕非認為對方是天(老天爺)或媽。另可視為對耶穌和神的驚呼聲,原文的連接詞“且”不可視同“就是”。] 
-  * (啟 1:8) +  * (多 2:13)原文直譯:是期待著那有福的盼望,並那至大神,和我們的拯救者、基督、耶穌的那榮耀的顯現。此句問題類同彼後一1。 
-  * (啟 21:5-7) +  * (來 1:8-9)原文直譯:另一方面,論到那兒子,「你的寶座,神啊,直到世代的世代,且正直的權杖是你國度的權杖。你愛公義且恨惡違背律法。因這緣故,這神,就是你的神,膏你,就是膏喜樂油超過你的那眾分享者。」[此句上句是一對神的頌讚,下句"膏你,就是膏喜樂油超過你的那眾分享者"才是對子的論述。 
-  * (啟 22:13)+  * (啟 1:8)原文直譯:「我正是那阿爾法和那俄梅戛。」主那神說,就是那今在、昔在、以後永在者〔或譯:正來到者〕、那全能者(說的)。 
 +  * (啟 21:5-7)原文直譯:且那正坐在那寶座上者說:「看啊!我正使萬有成為新的。」又說:「你當要寫下,因為這些話語正是可信賴又真實的。」且祂對我說:「這事已成了,我是那阿拉法和那俄梅戛,那起初和那終結。我從那生命水的泉源中將白白地恩賜給那持續渴了的人。那正得勝者將繼承這些,且我將是他的神,而他將是我的兒子。 
 +  * (啟 22:12-13)原文直譯:「看啊!我正快來,且我的那報償伴隨我(而來),去按他的行為所是的報應各人。我就是那阿拉法和那俄梅戛,就是那首先的並那末後的,就是那起初和那終結。」 
 +以上三節都是神在說話,非指羔羊,22:16節"我,耶穌,差遣了我的那使者祕那眾教會緣故"才是耶穌在說話,後接17節"那靈和新婦說"。 
 + 
 + 
 +==== 原因四、神學定義和文法解釋所造成的錯誤 ==== 
 + 
 +=== 1、根據「我是」,錯誤認定「神子即神」 === 
 + 
 +== 支持者理由 == 
 + 
 +由於(出 3:14)神對摩西說明祂的名,使用的說法是:「我就是那位我存在著的 I am who I am」(直譯)[註:和本譯作「我是自有永有的」。],簡稱為「我就是」,以此對照新約中主耶穌也多次使用「我就是」,都是類似的回答,因此歸納而得到「神子就是神」結論。 
 + 
 +== 反對者駁斥 == 
 + 
 +上述支持者們犯了所謂的「過度概括」之錯誤! 
 + 
 +的確,在(約 8:24, 28; 18:5, 6, 8)主耶穌多次使用「我就是」來回答,然而這是屬於「簡略的回答」,完整的意思必須要參照前文內容。 
 + 
 +  * (約 8:24)「我就是」完整的意思是上文(約 8:23)「我就是從上頭來的」。 
 +  * (約 8:28)「我就是」完整的意思是上文(約 8:25)「我就是那從起初正在告訴你們的」,也是延續(約 8:23)「我就是從上頭來的」。 
 +  * (約 18:5, 6, 8)「我就是」完整的意思是上文(約 18:5)「我就是耶穌,那拿撒勒人。」 
 + 
 +從以上的說明可知,主耶穌回答「我就是」,完全是針對上文詢問的內容而回答,並非要證明他就是那住「我就是那位我存在著的」。如果有人堅持要使用這種解經方式,那麼他將無法解釋下列經文,否則那被醫治的瞎子,也成了「獨一真神」! 
 + 
 +|Joh 9:9     |另有人說:「這人就是。」另有人說:「不,卻又是像他一樣的。」那人說:「**我就是**。」|| 
 + 
 +那痊癒後的瞎子在面對他人的質疑時,也是回答說:「我就是。」難道這人也在表明他就是「至高神」嗎?絕對不是的!他也是使用「簡略的回答」,其實他完整的意思是:「我就是原先那位坐著而乞討的人。」(約 9:8),聽見這回答的人也明白他所說的,他就是原先的那位瞎子,所以後來才問說:「你的那雙眼是怎麼被打開的呢?」絕對沒有人會把「我就是」這樣的話,當作是宣稱自己是「神」。因此,抱持這樣解經方式的人們,實際上犯了「過度概括」的錯誤!也就是說,「我就是」的回答,不可以一概而論,視之為是宣告為「神」的說法,因為有例外存在!
  
  
-==== 神學定義和文法解釋所造成的錯誤 ====+=== 2、同尊、同榮、同受敬拜(徒 7:59-60; 啟 5:13; 7:10) ===
  
-  * 1、神子即神;我是。 +=== 3、單一定冠詞(帖後 1:12; 弗 5:5; 多 2:13; 彼後 1:1) ===
-  * 2、同尊、同榮、同受敬拜(徒 7:59-60; 啟 5:13; 7:10) +
-  * 3、單一定冠詞(帖後 1:12; 弗 5:5; 多 2:13; 彼後 1:1)+
  
  
-   
topic/foundation_of_belief/08_one_lord.1591863047.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3 -0500 Thu. (12 個月前) (外部編輯)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HTML5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