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st:2023:20230528_pentecost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feast:2023:20230528_pentecost [2023/05/27 19:45 -0500 Sat. (23 個月前)] – wcm | feast:2023:20230528_pentecost [2024/10/21 03:47 -0500 Mon. (6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wcm | ||
---|---|---|---|
行 1: | 行 1: | ||
- | ====== 2023年五旬節聖會 20230528 ====== | + | ====== 2023年五旬節:聖會 20230528 ====== |
+ | |||
+ | 作者:WCM; | ||
+ | 時間:20230528,五旬節。 | ||
===== 經文 ===== | ===== 經文 ===== | ||
行 17: | 行 20: | ||
——《和合譯本》 | ——《和合譯本》 | ||
- | | + | ==== 「五旬節」在聖曆「三月初六日」至「三月十二日」之間 ==== |
- | * 由於首個安息日最早只能是「正月十五」,因此原則上五旬節只能是聖曆「三月初六」至「三月十二」之間。 | + | |
+ | | ||
+ | * 事實上,另有經文稱之為「七七節」,而中文之所以稱之為「五旬節」,是由於中文的「一旬」是十日,因此五十日就是「五旬」。 | ||
+ | * 五旬節只可能是落在聖曆「三月初六日」至「三月十二日」之間。 | ||
+ | * 這是由於逾越節後的首個安息日只能是在聖曆「正月十五日」至「正月二十一日」之間的某一日,不可能超出這七日的範圍。 | ||
+ | |||
+ | ==== 「安息日的次日」解釋不同,以致算法不同 ==== | ||
+ | |||
+ | 現今猶太人計算方式,認為首個安息日是「無酵節第一日」(節期安息日)。 | ||
+ | |||
+ | 但是我們又看到有學者提出,「安息日的次日」這種說法,類似「安息日的前一日」,指的是「預備日」,只是用在每週安息日上,而沒有用在節期安息日的描述上。 | ||
+ | |||
+ | 因此,「安息日的次日」指的應該是指「每週的第一日」,而不是「無酵節第一日」(節期安息日)。 | ||
+ | |||
+ | |Lev 23:10 | ||
+ | |Lev 23:11 | ||
+ | |||
+ | |Lev 23:16 | ||
+ | |Lev 23:17 | ||
+ | |||
+ | * (利 23: | ||
+ | * (利 23: | ||
+ | |||
+ | * 五旬節強調祭司獻搖祭,所獻的是「初熟之物」。 | ||
+ | * 安息日的次日,這一天是強調耶穌基督死而復活,耶穌也成為「初熟之物」。 | ||
+ | |||
+ | ==== 聖日是安息日與聖節期 ==== | ||
+ | |||
+ | * 一般基督教強調在每星期日(安息日的次日)作崇拜聚會,但並不合神的規定,因為神規定要有聖會的日子,是在安息日、或是節期的日子,只有五旬節固定是在安息日的次日。 | ||
+ | |||
+ | ==== 把星期日視為聖日、聖誕節視為聖節期的,是出於異教信仰 ==== | ||
+ | |||
+ | * 「星期日」 Sunday,意為「太陽日」,將此日視為聖日,是起源於羅馬太陽神教(密特拉教)的信仰,該教又是源自同是雅利安人的印度—伊朗的信仰。 | ||
+ | |||
+ | * 根據《基督教會史》(陶理主編,海天書樓,1997),節錄相關內容: | ||
+ | * 康士坦丁聽說馬克森狄已有本領運用魔力,大為震驚,就向「至高無上的上帝」禱告。回應是個異象:正午天空「**太陽上面**」出現了一個**十字架**,還有幾個字:「憑以此征服」。……康士坦丁把這個記號畫在他的士兵的盾牌上,然後向羅馬進軍,與馬克森狄遭遇。馬氏兵力雄大,殊難取勝,但居然會莫名其妙地給引到城防要塞外面來作戰,遂被擊敗。 (頁139) | ||
+ | |||
+ | **【評註:「十字架」並不代表是基督教!十字架在許多文化中有不同意義,是遠古就存在的普遍符號,常代表太陽、巴比倫太陽神,正好符合他所看到的「在太陽上面」。】** | ||
+ | |||
+ | * ……他起初對基督教信仰的瞭解,毫無問題並不完全。康士坦丁自己的確保留羅馬宗教最高祭司長(Pontifex Maximus)的稱號,有十年光景紀念他的硬幣仍然保留異教神祇的圖像,特別是他自己喜愛的戰無不勝的'' | ||
+ | |||
+ | **【評註:此一在主後321年所發出的敕令,史稱「星期日休業令」,是以皇帝的權威強制所有帝國的臣民在星期日休息,以致一向遵守安息日的東方眾教會也因此受影響。】** | ||
+ | |||
+ | * 〔關於聖誕節的由來〕**基督教會吸納了不少異教的觀念和形像。譬如說在十二日二十五日慶祝聖誕,那天是太陽的生日。**……太陽崇拜在羅馬帝國時代的基督教中仍然持續,教宗利奧一世在五世紀中期斥責過那些先向太陽朝拜然後才進聖彼得堂禮拜的信徒。(頁141) | ||
+ | |||
+ | * 根據《牛津基督教史》 (JOHN McMANNERS編,1996版) | ||
+ | * 就整個社會而言,宗教沒有給社會生活帶來太多可見的差別。許多基督徒仍然參加傳統的羅馬慶典;他們就像尋常人一樣,有時候在教堂跳舞,有時候在宗教墓地舉行的儀式上酗酒,有時則請教巫師或運用符咒來治療疾病。(頁64) | ||
+ | |||
+ | 主後380年2月27日,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東部皇帝)與格拉提安(西部皇帝)共同頒佈了《帖撒羅尼迦敕令》,宣佈三位一體的基督教為正統,並為羅馬帝國國教。 | ||
+ | |||
+ | 從政治的角度而言,基督教在公元380年成為羅馬帝國唯一合法宗教,但可想而知,**加入者是並非全是真心接受而加入,就算是真心加入的,也並不全然願意遵照聖經教導**。 | ||
+ | |||
+ | 根據上述史料記載,許多人仍然是按照舊有異教傳統生活,換言之,這些異教傳統因著不敬虔的人,悄然的融入到了教會之中,也就是發生了「異教化、世俗化、本地化」的情況。 | ||
- | 在安息日的次日,所要求的是祭司獻搖祭,而不是在這一天聚會。這一天是強調耶穌基督死而復活,成為初熟之物。 | + | * 最顯著的例子就是:「把太陽日當作聖日、主日;把太陽神生日當作耶穌生日,即把耶穌當作是太陽神」, |
+ | * 還有一例便是視聖經中的真神為「三位一體神」的觀念,也是與前述「在太陽日行主日崇拜、在太陽神的生日慶祝」相配套的信仰,這「三位一體神」也是早就存於外邦異教中的重要觀念。 | ||
- | 因此,強調在星期日(安息日的次日)作崇拜聚會,並不合神的規定,因為神規定要有聖會的日子,是在安息日、或是節期的日子。 | + | * 有關安息日、星期日之討論,請參考:[[topic: |
+ | * 有關「三位一體神」之詳述,請參考:[[topic: | ||
+ | * 生日宴會習俗與異教關係,請參考:[[feast: | ||
===== WHAT:五旬節的意義 ===== | ===== WHAT:五旬節的意義 ===== | ||
行 34: | 行 92: | ||
——《和合譯本》 | ——《和合譯本》 | ||
- | 二月十七日開始降雨四十晝夜,將直到三月廿七停雨,降雨期間涵蓋五旬節期。 | + | **從「二月十七日」開始降雨四十晝夜,將直到三月廿七日停雨,降雨期間涵蓋五旬節期。** |
- | 挪亞洪水事件的意義與五旬節的意義具有相關性。 | + | **因此,「挪亞洪水事件」的意義與「五旬節」的意義具有相關性。** |
* 神用洪水滅世,也用方舟拯救義人挪亞一家。義人是遵守神話語、遵守神律例典章之人。 | * 神用洪水滅世,也用方舟拯救義人挪亞一家。義人是遵守神話語、遵守神律例典章之人。 | ||
行 44: | 行 102: | ||
**(創 11: | **(創 11: | ||
+ | |||
|Gen 11:9 |為此,他稱呼它的名字為巴別〔按LXX譯:它的名字稱為巴別〕,因為在那裏雅威混亂了那全地的言語,且雅威從那裏驅散他們在那全地面上了。|| | |Gen 11:9 |為此,他稱呼它的名字為巴別〔按LXX譯:它的名字稱為巴別〕,因為在那裏雅威混亂了那全地的言語,且雅威從那裏驅散他們在那全地面上了。|| | ||
> Gen 11:9 因為 雅威在那裏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就是變亂的意思〕 | > Gen 11:9 因為 雅威在那裏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就是變亂的意思〕 | ||
行 50: | 行 109: | ||
**(徒 2: | **(徒 2: | ||
+ | |||
|Act 2:1 | |Act 2:1 | ||
|Act 2:2 | |Act 2:2 | ||
行 65: | 行 125: | ||
**(出 19: | **(出 19: | ||
+ | |||
|Exo 19:1 |在第三個月朔裏,以色列眾子從埃及地出去之後,在那一個日子裏,他們來到西乃曠野。|| | |Exo 19:1 |在第三個月朔裏,以色列眾子從埃及地出去之後,在那一個日子裏,他們來到西乃曠野。|| | ||
> Exo 19:1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後、滿了三個月的那一天、就來到西乃的曠野。 | > Exo 19:1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後、滿了三個月的那一天、就來到西乃的曠野。 | ||
行 71: | 行 132: | ||
**(約 16: | **(約 16: | ||
+ | |||
|Joh 16:13 | |Joh 16:13 | ||
行 86: | 行 148: | ||
**(來 10: | **(來 10: | ||
+ | |||
|Heb 10:14 | |Heb 10:14 | ||
|Heb 10:15 | |Heb 10:15 | ||
行 110: | 行 173: | ||
若我們要與神立這個約,要領受神賜的聖靈,就必須要守神的律法,守神的節期。 | 若我們要與神立這個約,要領受神賜的聖靈,就必須要守神的律法,守神的節期。 | ||
+ | |||
+ | ===== WHERE:在何處持守? ===== | ||
+ | |||
+ | |Lev 23:21 | ||
+ | |||
+ | ==== 「在你們一切的住處」 ==== | ||
+ | |||
+ | * 在不受約束之地,不受奴役之地,才能守節。 | ||
+ | * 在埃及地為奴之家、在被擄之地,人無法自由地守安息日及節期。 | ||
+ | |||
+ | ==== 若身處不自由,但仍想持守,該怎麼辦? ==== | ||
+ | |||
+ | * 祈求神幫助,將此事視為是屬靈的爭戰。 | ||
+ | * 憑著信心,靠著聖靈,穿戴神的全副軍裝;用真理裝備自己,拿起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 | ||
+ | * 以上準備好,勇敢應戰。具體就是去爭取將時間分別出來,可以效法摩西的作法,向法老要求要去守節敬拜神。 | ||
===== HOW:如何守?五旬節的遵守要點 ===== | ===== HOW:如何守?五旬節的遵守要點 ===== | ||
==== (申 16: | ==== (申 16: | ||
- | |||
> Deu 16:16 | > Deu 16:16 | ||
行 178: | 行 255: | ||
以色列人在什亭行淫亂、拜邪神。 | 以色列人在什亭行淫亂、拜邪神。 | ||
- | 平安祭有三:有感謝、還願……。 | + | 平安祭有三:有感謝祭、還願祭、甘心祭(利 7:11-18)。 |
- | === 「和平、和好」是聖靈的果子 | + | ==== 新約教導的平安感謝祭 ==== |
+ | (來 13:15-16) | ||
+ | |Heb 13:15 | ||
+ | |Heb 13:16 | ||
+ | |||
+ | > Heb 13:15 | ||
+ | > Heb 13:16 | ||
+ | |||
+ | * 「頌讚的祭」即「感謝祭」,屬於「平安祭」的一種。 | ||
+ | * 「美善工作的果子和捐輸的果子⋯⋯這樣性質的祭」: | ||
+ | * 有分享的性質,類似「平安祭」與人分享; | ||
+ | * 有禮物之性質,類似於「素祭」是禮物。 | ||
+ | |||
+ | === 「和平、和好」是聖靈的果子 === | ||
* (加 5: | * (加 5: | ||
行 190: | 行 280: | ||
=== (20)搖祭⋯要成為聖潔的,要歸給祭司 === | === (20)搖祭⋯要成為聖潔的,要歸給祭司 === | ||
- | 「搖祭」是前後搖動,而不是左右或上下搖。 | + | * 「搖祭」名詞(H8573) תְּנוּפָה |
+ | * 有另一字「篩子」(H5299)נָפָה | ||
+ | * 「搖一搖」動詞,Hif‘il(H5130) נוּף | ||
+ | * 《TWOT》:本動詞之 Hif‘il 同時用做一般動詞,為「舉起、搖動」等概念,也用做祭禮的詞彙,表示「獻搖祭」。做為一般動詞乃指揮動的工具⋯⋯舉起鐮刀收割(申 23: | ||
+ | * 「搖祭」名詞(H8573)多次以「搖祭的胸」,連同「舉祭的腿」作為祭司在平安祭中所當得之分(利 7:30; 10:14; 民 6: | ||
+ | * 「搖祭」可以同時包括胸、腿(利 9: | ||
+ | * 綜上所述,「搖祭」之「搖動」與「篩子」有關,大概帶有「舉起,搖動揮舞」之意,並且「搖祭」與「舉祭」是相似的,因此動作可以確定包括「舉起」,而不僅是「搖動」。至於如何搖動?經文中並未加以限定。 | ||
「要成為聖潔的,要歸給祭司」:這是要歸給大祭司耶穌基督的,就是他所當得新婦。 | 「要成為聖潔的,要歸給祭司」:這是要歸給大祭司耶穌基督的,就是他所當得新婦。 | ||
行 202: | 行 298: | ||
=== 要與神的工人、寄居者窮人一同歡樂,要愛人如己 === | === 要與神的工人、寄居者窮人一同歡樂,要愛人如己 === | ||
- | (利 23: | + | > (利 23: |
- | + | > (申 16: | |
- | (申 16: | + | |
有餘的人要分給缺乏的人,彼此相愛。 | 有餘的人要分給缺乏的人,彼此相愛。 |
feast/2023/20230528_pentecost.1685234747.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3 -0500 Thu. (12 個月前) (外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