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威聖會 聖經真理研究院

辨明真理、認真遵行

使用者工具

網站工具


commentary:pro:11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commentary:pro:11 [2014/04/16 18:49 -0500 Wed. (11 年前)] – [【論雅威的憎惡之內容】] lyhcommentary:pro:11 [2024/12/23 19:57 -0600 Mon. (3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論雅威的憎惡之內容】] lyh
行 73: 行 73:
   驕傲(zadon,HB2087),名詞,字根(zid)動詞(zud)字義是”煮沸”<創25:27-34>。探討此字義真有意思。人在自己心裡火熱與在靈裡火熱<羅12:11>完全不同,《TWOT》說:它是指自己看重自己,”有認為自己重要的意味,常常經過誇大之後,就包含了蔑視,甚至反叛。Sid常用指三種特性:   驕傲(zadon,HB2087),名詞,字根(zid)動詞(zud)字義是”煮沸”<創25:27-34>。探討此字義真有意思。人在自己心裡火熱與在靈裡火熱<羅12:11>完全不同,《TWOT》說:它是指自己看重自己,”有認為自己重要的意味,常常經過誇大之後,就包含了蔑視,甚至反叛。Sid常用指三種特性:
  
-  一是僭越,火熱使人自義,會在對自己有力的角度下於月其分。假先知<申18:20,22>>、假神<出18:20>、巴比倫<耶50:29>+  一是僭越,火熱使人自義,會在對自己有力的角度下逾越其分。假先知<申18:20,22>>、假神<出18:20>、巴比倫<耶50:29>
  
-  二是違背不順從。會堅持己見,違背在自己以上的權威者<申1:43;撒上17:28>;三是任性的決定。堅持己見,故意殺人<出21:14>,不聽祭司判決<申17:12-13>;它與隱而未現的罪有別,是任意妄為<詩19:12-13>。”+  二是違背不順從。會堅持己見,違背在自己以上的權威者<申1:43;撒上17:28> 
 +     
 +    三是任性的決定。堅持己見,故意殺人<出21:14>,不聽祭司判決<申17:12-13>;它與隱而未現的罪有別,是任意妄為<詩19:12-13>。”
  
   它與謙遜人對照,謙遜人(sauna`HB6800),是使屈辱、卑屈之意思。只2次<彌6:8;箴11:2>出現。顯然,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的人,就是謙卑的人。反之,就是驕傲的人。遵行律法這神道路的人就是智慧,反之,就是羞恥愚昧。   它與謙遜人對照,謙遜人(sauna`HB6800),是使屈辱、卑屈之意思。只2次<彌6:8;箴11:2>出現。顯然,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的人,就是謙卑的人。反之,就是驕傲的人。遵行律法這神道路的人就是智慧,反之,就是羞恥愚昧。
行 99: 行 101:
   正直人在此節的用意,若依照TWOT在傳7:29「神造人原是正直」,對正直的解釋,是指”神賜與他認識神律法的能力”,那麼,依照這種論調,我們可以推論說,對照此處的正直人,就是指他『只是』一位認識神律法的能力者,但不一定是遵行律法的人,而是因為他的純正,才指引自己?這就是說,正直人不一定就是純正?只有有能力認識律法的正直人,當他遵行律法了,才是純正了?同樣,正直人的正義才拯救自己?反之,對比正直人的奸詐人、惡人,就應是指無神賜與他認識神律法的能力,所以奸詐人、惡人與他們的乖僻或邪惡是有差距的,只有當他們去行違背律法的事,才變成乖僻、邪惡的?這種說法當然值得商榷,不能採納。所謂正直人就是純正的人,惡人就是因其惡而跌倒的。此可由11:5,6,兩節並行可證。亞當被造時,就是正直人,但是正直人不能保證永遠正直,也會因撒但的誘惑,或是自己私慾的迷惑,生出詭詐而跌倒的,正如何西亞先知所說的,「他們卻如亞當背約,在境內向我行事詭詐。」<6:7>   正直人在此節的用意,若依照TWOT在傳7:29「神造人原是正直」,對正直的解釋,是指”神賜與他認識神律法的能力”,那麼,依照這種論調,我們可以推論說,對照此處的正直人,就是指他『只是』一位認識神律法的能力者,但不一定是遵行律法的人,而是因為他的純正,才指引自己?這就是說,正直人不一定就是純正?只有有能力認識律法的正直人,當他遵行律法了,才是純正了?同樣,正直人的正義才拯救自己?反之,對比正直人的奸詐人、惡人,就應是指無神賜與他認識神律法的能力,所以奸詐人、惡人與他們的乖僻或邪惡是有差距的,只有當他們去行違背律法的事,才變成乖僻、邪惡的?這種說法當然值得商榷,不能採納。所謂正直人就是純正的人,惡人就是因其惡而跌倒的。此可由11:5,6,兩節並行可證。亞當被造時,就是正直人,但是正直人不能保證永遠正直,也會因撒但的誘惑,或是自己私慾的迷惑,生出詭詐而跌倒的,正如何西亞先知所說的,「他們卻如亞當背約,在境內向我行事詭詐。」<6:7>
  
-  不過,此節是在強調一種觀念,就是正直人不能保證自己『永遠』得救,而是當他真的保持純正、不詭詐時,他才能引導自己,拯救自己;而奸詐人或惡人只要悔改,不再行乖僻、邪惡的事,他們也不會毀滅自己,或陷自己的罪孽中。以西結書就是在強調這種觀念<結18章>。人是因行為稱義,他過去一切的義不能作為將來作惡的藉口,因為神不紀念<18:24>+  不過,此節是在強調一種觀念,就是正直人不能保證自己『永遠』得救,而是當他真的保持純正、不詭詐時,他才能引導自己,拯救自己;而奸詐人或惡人只要悔改,不再行乖僻、邪惡的事,他們也不會毀滅自己,或陷自己的罪孽中。以西結書就是在強調這種觀念<結18章>。人是因行為稱義,他過去一切的義不能作為將來作惡的藉口,因為神不紀念<18:24>
  
   11:4. 發怒的日子,貲財無益;惟有公義能救人脫離死亡。   11:4. 發怒的日子,貲財無益;惟有公義能救人脫離死亡。
行 105: 行 107:
   發怒的日子   是指神公義審判的日子<羅2:5>。同23節。   發怒的日子   是指神公義審判的日子<羅2:5>。同23節。
  
-  貲財(HB1952)的本意是指物品或物質,其量多得足以為財物或財產<箴3:9>。28節的財富(HB6239)就是詩49:6的財富。無益(HB3276)   是指絕無用處。 +  貲財(HB1952)的本意是指物品或物質,其量多得足以為財物或財產<箴3:9>。28節的財富(HB6239)就是詩49:6的財富。無益(HB3276)   是指絕無用處。雅1:10b-11;5:1-6,直指富足人的衰殘,與以先知性的口氣斥責、警戒他們的罪罰。世上的任何貲財都不能救贖自己的弟兄<詩49:6-9>
- +
-  世上的任何貲財都不能救贖自己的弟兄<詩49:6-9>+
  
   公義(HB6666)   是指正直的品行或德行。這是遵行律法所得的義<申6:25>,正如此章中的純正人的義,正直人的義<4-5>   公義(HB6666)   是指正直的品行或德行。這是遵行律法所得的義<申6:25>,正如此章中的純正人的義,正直人的義<4-5>
行 119: 行 119:
   《TWOT》說”舊約不容許誰宣稱他是徹底的完美:挪亞有不完美處<創9:21-23>;在伊甸園的受造物(亞當或撒但),受造時完全,後來在其間察出不義<結28:13,15>,顯然是會犯罪的。約伯是完美的作品,完整而均衡。然而,他也在爐灰中懊悔<伯42:6>。”。   《TWOT》說”舊約不容許誰宣稱他是徹底的完美:挪亞有不完美處<創9:21-23>;在伊甸園的受造物(亞當或撒但),受造時完全,後來在其間察出不義<結28:13,15>,顯然是會犯罪的。約伯是完美的作品,完整而均衡。然而,他也在爐灰中懊悔<伯42:6>。”。
  
-  以上三人,應是指以遵行律法上的行為完全,以及志不逾為前提,正如正直人的純正,必指引自己;此節的完全人的義,使他的路平直;這種完全都是指行為完全,遵行律法的義<詩119:1>。因此,義人過去遵守律法的完全,並不保證他日後不會犯罪而變成不完全,正如以西結書所論定的。但這正是神要教人徹底完全的證明,否則一次一時的遵行律法,誰都可以作得到。最難的就是堅持到底,遵行律法的義。就此此三者而論,挪亞醉酒在帳棚中赤身露體,並未違背律法;伊甸園的受造物,在日後確實犯了律法;但約伯並未違背律法,只是他並未完全認識神而已。+  以上三人,應是指以遵行律法上的行為完全,以及志不逾為前提,正如正直人的純正,必指引自己;此節的完全人的義,使他的路平直;這種完全都是指行為完全,遵行律法的義<詩119:1>。因此,義人過去遵守律法的完全,並不保證他日後不會犯罪而變成不完全,正如以西結書所論定的。但這正是神要教人徹底完全的證明,否則一次一時的遵行律法,誰都可以作得到。最難的就是堅持到底,遵行律法的義。就此此三者而論,挪亞醉酒在帳棚中赤身露體,並未違背律法;伊甸園的受造物,在日後確實犯了律法;但約伯並未違背律法,只是他並未完全認識神而已。
  
-  因此,神藉著耶穌說,門徒當如神般的完全<太5:48>,也是指在遵行律法上的完全:就是指聖潔公義良善而言。因為律法是聖潔的,誡命也是聖潔公義良善的。<羅7:12>,聖靈的果子也是如此<加5:22-23>。連耶基督都拒絕人稱他是良善的,他說,”你為甚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可10:17>。”只有一位是良善的。”<太19:17>;難道耶穌那時不聖潔不良善嗎?不是的,耶穌強調的是作為一個人,他的本分就是遵行誡命,而有律法的義,他才能為神所判斷、得以稱義<雅2:12;4:12>,而不是由於人來稱你為義,或自以為義,像文士法利賽人一般。使徒保羅說,”他作基督的執事,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忠信。他被哥林多教會或別人論斷,都以為極小的事。連他自己都不論斷自己。他雖不覺得自己有錯,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但判斷我的乃是主。”<林前4:3-4>。但是,只要是基督徒,他都要如使徒保羅所說的,他並不以為已經完全了,而是竭力追求完全<腓3章),他要把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他為此勞苦<西1:28-29>。這種完全,就是如同基督神的兒子,他在肉身時,因受苦難學會了順從,而得以完全。<來5:8>。詩119:67,71:”我未受苦以先,走迷了路,現在卻遵守你的話;我受苦是與我有義,為要使我學習你的律例。”。選民在聖潔上受了苦,得神管教,學會了信心之順從的功課後,就會得以完全(聖潔),正如選民在曠野時,受神管教一樣的經歷<申8章>+  因此,神藉著耶穌說,門徒當如神般的完全<太5:48>,也是指在遵行律法上的完全:就是指聖潔公義良善而言。因為律法是聖潔的,誡命也是聖潔的、公義的、良善的。<羅7:12>,聖靈的果子也是如此<加5:22-23>。連耶基督都拒絕人稱他是良善的,他說,”你為甚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可10:17>。”只有一位是良善的。”<太19:17>;難道耶穌那時不聖潔不良善嗎?不是的,耶穌強調的是作為一個人,他的本分就是遵行誡命,而有律法的義,他才能為神所判斷、得以稱義<雅2:12;4:12>,而不是由於人來稱你為義,或自以為義,像文士法利賽人一般。使徒保羅說,”他作基督的執事,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忠信。他被哥林多教會或別人論斷,都以為極小的事。連他自己都不論斷自己。他雖不覺得自己有錯,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但判斷我的乃是主。”<林前4:3-4>。但是,只要是基督徒,他都要如使徒保羅所說的,他並不以為已經完全了,而是竭力追求完全<腓3章),他要把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他為此勞苦<西1:28-29>。這種完全,就是如同基督神的兒子,他在肉身時,因受苦難學會了順從,而得以完全。<來5:8>。詩119:67,71:”我未受苦以先,走迷了路,現在卻遵守你的話;我受苦是與我有義,為要使我學習你的律例。”。選民在聖潔上受了苦,得神管教,學會了信心之順從的功課後,就會得以完全(聖潔),正如選民在曠野時,受神管教一樣的經歷<申8章>
  
   所以說,徹底的完全或完美並非依照希臘羅馬人的判斷標準,而是依照神的律法標準,由神來判斷一切。   所以說,徹底的完全或完美並非依照希臘羅馬人的判斷標準,而是依照神的律法標準,由神來判斷一切。
  
-  惡人(rasha‘HB7563),本章共計出現8次。箴言共出現80次。是義人(sedeq)反義平行用字。辦別惡與義的準則是律法,神的審判就是以是否行律法來報應各人。因為律法就是盟約,神要依約而行真實、公義的審判,神不能說謊,違背他自己<提後2:12-13>。本節與罪人平行。+  惡人(rasha‘HB7563),本章共計出現8次。箴言共出現80次。是義人(sedeq)反義平行用字。辦別惡與義的準則是律法,神的審判就是以是否行律法來報應各人。因為律法就是盟約,神要依約而行真實、公義的審判,神不能說謊,違背他自己<提後2:12-13>。本節與罪人平行。
  
   6.正直人的義必拯救自己;奸詐人必陷在自己的罪孽中。   6.正直人的義必拯救自己;奸詐人必陷在自己的罪孽中。
行 141: 行 141:
   三、患難中不能倚靠他<25:19>   三、患難中不能倚靠他<25:19>
  
-  27:13提到為生人外女作保的危險。其中用詞應是雙關語,如生人(外人)外女(陌生女)與『衣服』等是,此處衣服是服裝外觀,可以反穿而施行騙術,同外人或外女一樣,本身就是靠不住的奸詐人,所以,與他們結交作保的結果,就會窮到一無所有,連窮人最後一件可當作蓋被的外衣,都不能保留的地步。+  27:13提到為生人外女作保的危險。其中用詞應是雙關語,如生人(外人)外女(陌生女)與『衣服』等是,此處衣服是服裝外觀,可以反穿而施行騙術,同外人或外女一樣,本身就是靠不住的奸詐人,所以,與他們結交作保的結果,就會窮到一無所有,連窮人最後一件可當作蓋被的外衣,都不能保留的地步。
  
-  奸詐人就是如同淫婦不守貞節的人,經文以與外邦人立約(政治經濟或婚約等等),背棄與雅威的盟約,作為箴言來警戒選民。舉何西阿書為例,選民違約崇邪如同不貞的淫婦。因此,奸詐人的後果一如以色列民的背約後果,可以得證。請看下句話:+  奸詐人就是如同淫婦不守貞節的人,經文以與外邦人立約(政治經濟或婚約等等),背棄與雅威的盟約,作為箴言來警戒選民。舉何西阿書為例,選民違約崇邪如同不貞的淫婦。因此,奸詐人的後果一如以色列民的背約後果,可以得證。請看下句話:
  
   「陷在自己的罪孽中」   直譯:在自己命運的降臨中被抓住。罪孽(HB1942),字根字面意為雨雪降臨<伯37:6>,衍生的名詞以隱喻方式講到命運的降臨,指災害<伯6:2;30:13>,禍患<箴19:13>   「陷在自己的罪孽中」   直譯:在自己命運的降臨中被抓住。罪孽(HB1942),字根字面意為雨雪降臨<伯37:6>,衍生的名詞以隱喻方式講到命運的降臨,指災害<伯6:2;30:13>,禍患<箴19:13>
行 195: 行 195:
   罪惡的工價就是死亡,這位死去的人,舊人或老亞當,是因自己的罪惡,就是違背聖約而死亡的。   罪惡的工價就是死亡,這位死去的人,舊人或老亞當,是因自己的罪惡,就是違背聖約而死亡的。
  
-  指望,HB8615,字根意為極渴望地等候或期待,如惡人用等候,想要奪取人的性命<詩56:6;119:95>。此陰性名詞,有二用法,一是僅在書2:18,21出現的線繩;一是指仰望。所以,他與滅亡(HB6)相連時,就是線繩已經完全斷絕,毫無指望可言,正如傳9:4-10所指明的,與一切活人相連的,那人還有指望…死了的人,毫無所知,也不再有賞賜。他們的名,無人紀念;他們的愛、恨、嫉妒,早已消滅了…在你所去的陰間,沒有謀算、沒有知識、沒有智慧。+  指望,HB8615,字根意為極渴望地等候或期待,如惡人用計謀等候,想要奪取人的性命<詩56:6;119:95>。此陰性名詞,有二用法,一是僅在書2:18,21出現的線繩;一是指仰望。所以,他與滅亡(HB6)相連時,就是線繩已經完全斷絕,毫無指望可言,正如傳9:4-10所指明的,與一切活人相連的,那人還有指望…死了的人,毫無所知,也不再有賞賜。他們的名,無人紀念;他們的愛、恨、嫉妒,早已消滅了…在你所去的陰間,沒有謀算、沒有知識、沒有智慧。
  
   12-20   12-20
行 203: 行 203:
   13.往來旅行商販是洩漏著秘密;而靈可靠的人隱藏著事情。   13.往來旅行商販是洩漏著秘密;而靈可靠的人隱藏著事情。
  
-  旅行商販(HB7400),rakil,一般譯為”搬弄是非、散播謠言的人、閒話”,TWOT認為意思不夠強烈,而譯為”毀謗者”。我們由它的字根(從事買賣)與衍生詞(貿易、市場)看來,都是與從事買賣有關。因此,此詞也是應與旅行商販有關,這種人因為往來各地作買賣生意,所以聽到了許多消息或傳聞,對於古代保守封閉的鄉村部落而言,他們常成為惟一的傳舌者,一方面由於是商販,往來不少地方,所以道聽塗說的事居多,並未能實際深入地去探查清楚,其中的來龍去脈或真相。另一方面,為了生意取利,可能参別人的許多會商,知道他們當中的密事,而為了商場競爭,便不顧商場倫理,而洩漏商業機密給人。+  旅行商販(HB7400),rakil,一般譯為”搬弄是非、散播謠言的人、閒話”,TWOT認為意思不夠強烈,而譯為”毀謗者”。我們由它的字根(從事買賣)與衍生詞(貿易、市場)看來,都是與從事買賣有關。因此,此詞也是應與旅行商販有關,這種人因為往來各地作買賣生意,所以聽到了許多消息或傳聞,對於古代保守封閉的鄉村部落而言,他們常成為惟一的傳舌者,一方面由於是商販,往來不少地方,所以道聽塗說的事居多,並未能實際深入地去探查清楚,其中的來龍去脈或真相。另一方面,為了生意取利,可能参別人的許多會商,知道他們當中的密事,而為了商場競爭,便不顧商場倫理,而洩漏商業機密給人。
  
-  秘密(HB5475),此名詞是指忠告、會議,引申指親密、謀略。原文字典指字根動詞是(HB3245)的立根基。TWOT則以swd為假設字根指。名詞本意即是機密談話,與忠告。但較強調機密性,與一般性的勸告忠告(HB8458)有別。它與下一節<14>,名詞的謀略忠告(HB8458)或動詞的計謀(HB3289),意思相近。+  秘密(HB5475),此名詞是指忠告、會議,引申指親密、謀略。原文字典指字根動詞是(HB3245)的立根基。TWOT則以swd為假設字根指。名詞本意即是機密談話,與忠告。但較強調機密性,與一般性的勸告忠告(HB8458)有別。它與下一節<14>,名詞的謀略忠告(HB8458)或動詞的計謀(HB3289),意思相近。
  
   靈(HB7307),原文不是上一節<12>的心(HB3820),但用法用意常會互用。所以12,13,14,似乎彼此是連貫一氣的。心與靈通,秘密與謀士同。   靈(HB7307),原文不是上一節<12>的心(HB3820),但用法用意常會互用。所以12,13,14,似乎彼此是連貫一氣的。心與靈通,秘密與謀士同。
行 221: 行 221:
   智謀(HB8458),原指拉繩、引申作引導、智謀、忠告。只有6次出現,1次在伯37:12”藉著他的指引”;5次都在箴言<1:5,11:14,12:5,20:18,24:6>。類似本節的是24:6”因為憑智謀你能為你作戰,得勝因謀士眾多。”20:18”諸計謀憑籌算她被籌辦完固,你當憑智謀來作戰。”(原文直譯)。相關的章節都與爭戰有涉,所以,「人便安居」,應與24:6同樣譯為”得勝”較妥。   智謀(HB8458),原指拉繩、引申作引導、智謀、忠告。只有6次出現,1次在伯37:12”藉著他的指引”;5次都在箴言<1:5,11:14,12:5,20:18,24:6>。類似本節的是24:6”因為憑智謀你能為你作戰,得勝因謀士眾多。”20:18”諸計謀憑籌算她被籌辦完固,你當憑智謀來作戰。”(原文直譯)。相關的章節都與爭戰有涉,所以,「人便安居」,應與24:6同樣譯為”得勝”較妥。
  
-  謀士(HB3289),主動分詞形當名詞,指提出意見,彼此商議的人。舊約聖經被LXX譯為bouleuo或一複合字超過70次,提出意見、熟慮、設計、決定。動詞首見於葉特羅的獻策,他提出一個深思熟慮的計劃,加上實行的步驟。<出17章>。百姓能夠出埃及,是神教導選民憑其智謀而得勝的;就對內的治理審判,也是一樣。然後,神纔帶領百姓到西乃山,頒佈律法,這部律法就是雅威憑其智謀而有的謀略書,使神國與撒旦國的爭戰能憑此謀略書而得勝。今人不行律法,所以處處受敵欺騙引誘,無法識破撒但詭計,真是在打一場永遠必敗的迷糊仗啊!+  謀士(HB3289),主動分詞形當名詞,指提出意見,彼此商議的人。舊約聖經被LXX譯為bouleuo或一複合字超過70次,提出意見、熟慮、設計、決定。動詞首見於葉特羅的獻策,他提出一個深思熟慮的計劃,加上實行的步驟。<出17章>。百姓能夠出埃及,是神教導選民憑其智謀而得勝的;就對內的治理審判,也是一樣。然後,神纔帶領百姓到西乃山,頒佈律法,這部律法就是雅威憑其智謀而有的謀略書,使神國與撒旦國的爭戰能憑此謀略書而得勝。今人不行律法,所以處處受敵欺騙引誘,無法識破撒但詭計,真是在打一場永遠必敗的迷糊仗啊!
  
   智謀或謀士對比的是箴18:1”與眾寡合的,獨自尋求心願,並惱恨一切真智慧。”無論是人或神,有智慧的運作方式,必定是與眾謀合而作成的。不過,人的計謀若與神的計謀衝突時,就是奸計(如亞希多弗,撒下16:23-17:23),與神謀合時,就是好計。賽9:6基督是奇妙的策士,他的計劃與謀略成就了神國的降臨。同樣,在神的教會中,訂定計劃是一種謀略,要由眾多謀士前來獻策,才能廣思集議,成就神國大事。當然,這種會商必須以雅威的謀略為基礎。今人多以人代替神,但也犯了把一切推給神,不知如何與神同工的盲點。所以,以謀略訂立計策,必須兼顧神與人之間的平衡,不可失去平衡,否則必敗無疑。   智謀或謀士對比的是箴18:1”與眾寡合的,獨自尋求心願,並惱恨一切真智慧。”無論是人或神,有智慧的運作方式,必定是與眾謀合而作成的。不過,人的計謀若與神的計謀衝突時,就是奸計(如亞希多弗,撒下16:23-17:23),與神謀合時,就是好計。賽9:6基督是奇妙的策士,他的計劃與謀略成就了神國的降臨。同樣,在神的教會中,訂定計劃是一種謀略,要由眾多謀士前來獻策,才能廣思集議,成就神國大事。當然,這種會商必須以雅威的謀略為基礎。今人多以人代替神,但也犯了把一切推給神,不知如何與神同工的盲點。所以,以謀略訂立計策,必須兼顧神與人之間的平衡,不可失去平衡,否則必敗無疑。
行 233: 行 233:
   災禍(HB7451),   形容詞或陽性名詞。它的字根就是動詞(HB7489)”他將受災禍”。因此,二詞相連,正是重複強調災禍。此詞原是指邪惡的、壞的、不幸、災禍、患難等意。它與下句的安穩對比。   災禍(HB7451),   形容詞或陽性名詞。它的字根就是動詞(HB7489)”他將受災禍”。因此,二詞相連,正是重複強調災禍。此詞原是指邪惡的、壞的、不幸、災禍、患難等意。它與下句的安穩對比。
  
-  安穩HB982,    ”TWOT說,本意是穩固或堅固。希伯來文表達一種美好、安全,而且是安置信任於某人某事的結果。LXX譯為elpizo 盼望(不是譯為pisteuo,相信),有好的意思,指信賴神或被說服;有不好的意思,指信賴一個結果是騙人的玩意。並非表示信仰有關,對啟示捯道上、意志上成熟的反應,而是強調安全或穩固的感覺”。<TWOT>。不過,希臘文GK4103、4104的信心,其字根(HB3982)peitho”說服、信服、信任”,對應的也是HB982、985;2620、2622。都有依靠、穩固的含意在內。+  安穩HB982,    ”TWOT說,本意是穩固或堅固。希伯來文表達一種美好、安全,而且是安置信任於某人某事的結果。LXX譯為elpizo 盼望(不是譯為pisteuo,相信),有好的意思,指信賴神或被說服;有不好的意思,指信賴一個結果是騙人的玩意。並非表示信仰有關,對啟示達到上、意志上成熟的反應,而是強調安全或穩固的感覺”。<TWOT>。不過,希臘文GK4103、4104的信心,其字根(HB3982)peitho”說服、信服、信任”,對應的也是HB982、985;2620、2622。都有依靠、穩固的含意在內。
  
-  因為他作了保     特別提出理由(kiy)。說明災禍的原因何在,事實上此連接詞也有強調意味在內,可指”就是”。他作了保(HB6148),原文可與亞喀得文的進入(落入某人手中,在某人掌握下)的一個用法、和烏加列文的進入(作抵押)來作比較。來文的抵押其同義字是當頭、擊掌表示贊同。箴6:1-11是此節的最好說明;正如6:12-19雅威的憎惡是11:1,20,雅威的憎惡之最好說明。箴6章中的主旨內容是與第11章相通的。+  因為他作了保     特別提出理由(kiy)。說明災禍的原因何在,事實上此連接詞也有強調意味在內,可指”就是”。他作了保(HB6148),原文可與亞喀得文的進入(落入某人手中,在某人掌握下)的一個用法、和烏加列文的進入(作抵押)來作比較。希伯來文的抵押其同義字是當頭、擊掌表示贊同。箴6:1-11是此節的最好說明;正如6:12-19雅威的憎惡是11:1,20,雅威的憎惡之最好說明。箴6章中的主旨內容是與第11章相通的。
  
   外人(HB2114),擊掌(HB8626),同6:1的外人與擊掌。   外人(HB2114),擊掌(HB8626),同6:1的外人與擊掌。
行 245: 行 245:
   恩德(HB2580),此詞在原文有兩種說法,一是傳統的恩慈,一是忠誠。我認為此二者都應該包括在內,一方面是與約有關的恩慈,另一方面也是與約有關的忠誠。用於神<出34:6-7>,一方面,它與憐憫、深愛相連;另一方面,它與誠實、堅固相提並論,都是盟約用語。它與箴31:10-31的『才德』(HB2428,力量、堅定)的婦人,彼此相通。所以,都取得尊榮<31:28-31三次稱讚)。   恩德(HB2580),此詞在原文有兩種說法,一是傳統的恩慈,一是忠誠。我認為此二者都應該包括在內,一方面是與約有關的恩慈,另一方面也是與約有關的忠誠。用於神<出34:6-7>,一方面,它與憐憫、深愛相連;另一方面,它與誠實、堅固相提並論,都是盟約用語。它與箴31:10-31的『才德』(HB2428,力量、堅定)的婦人,彼此相通。所以,都取得尊榮<31:28-31三次稱讚)。
  
-  強暴的男子(HB6184),字根表達害怕或恐懼之意。它有許多譯文:可怕的、有能力的、殘暴的、強暴的、壓迫者、等等。與敘利亞字根霎時間來臨、暴力地,阿拉伯文字根顫抖、搖晃,可作比較。來文同意自有(雅威的)害怕、顫抖、驚怕、搖動、恐懼等。此詞是陽性眾數,現中譯本加上”敗德的女人”,應是根據LXX +  強暴的男子(HB6184),字根表達害怕或恐懼之意。它有許多譯文:可怕的、有能力的、殘暴的、強暴的、壓迫者、等等。與敘利亞字根霎時間來臨、暴力地,阿拉伯文字根顫抖、搖晃,可作比較。希伯來文同義字有(雅威的)害怕、顫抖、驚怕、搖動、恐懼等。此詞是陽性眾數,現中譯本加上”敗德的女人”,應是根據LXX的譯文(LXE.恨惡正義的女人是羞辱的話題)。此種鮮明的區別,證明LXX的原版希伯來文,與傳統的馬所拉本是相異的。它由男女的對比變成女人的對比。LXX在本節還有下文(懶惰的變成貧窮),與”毅力堅強的往往致富”(現中譯本)對比。
- +
-  的譯文(LXE.恨惡正義的女人是羞辱的話題)。此種鮮明的區別,證明LXX的原版希伯來文,與傳統的馬所拉本是相異的。它由男女的對比變成女人的對比。LXX在本節還有下文(懶惰的變成貧窮),與”毅力堅強的往往致富”(現中譯本)對比。+
  
   17. 堅愛的人善待他的性命;殘忍的人擾害他的肉身。   17. 堅愛的人善待他的性命;殘忍的人擾害他的肉身。
commentary/pro/11.1397692190.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3 -0500 Thu. (12 個月前) (外部編輯)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HTML5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