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威聖會 聖經真理研究院

辨明真理、認真遵行

使用者工具

網站工具


commentary:num:c23v1-c24v25-20210630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commentary:num:c23v1-c24v25-20210630 [2021/07/02 09:39 -0500 Fri. (4 年前)] wcmcommentary:num:c23v1-c24v25-20210630 [2024/04/04 20:45 -0500 Thu. (12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外部編輯 127.0.0.1
行 12: 行 12:
     * 在敬拜儀式上仿造,以「七」之數表「完整」,和以「牛、羊之牲」表「潔淨,獻為燔祭」,類同律法吩咐的獻祭條例。     * 在敬拜儀式上仿造,以「七」之數表「完整」,和以「牛、羊之牲」表「潔淨,獻為燔祭」,類同律法吩咐的獻祭條例。
   * 2、將己視同神僕:   * 2、將己視同神僕:
-    * 巴蘭吩咐巴勒站立在燔祭旁,此「站立」用詞若用於敬拜上,表示作為使者,隨時為神差用——參《TWOT》註釋。此語與(民 22:22)「雅威使者站立在路上」用意相呼應,表達耐心等候之。巴蘭自己則一方面認為,雅威會臨及他,對他啟示當說的話,表明他是雅威的先知。一則,他走向「淨光的高處」〈HB08205〉,參閱(賽 41:18; 49:9; 耶 3:2, 21; 4:11; 7:29; 12:12; 14:6),表示他可以如先知般看見神的作為。(參聖經背景註釋)。+    * 巴蘭吩咐巴勒站立在燔祭旁,此「站立」用詞若用於敬拜上,表示作為使者,隨時為神差用——參《TWOT》註釋。此語與(民 22:22)「雅威使者站立在路上」用意相呼應,表達耐心等候之。巴蘭自己則一方面認為,雅威會臨及他,對他啟示當說的話,表明他是雅威的先知。一則,他走向「淨光的高處」(H8205),參閱(賽 41:18; 49:9; 耶 3:2, 21; 4:11; 7:29; 12:12; 14:6),表示他可以如先知般看見神的作為。(參聖經背景註釋)。
   * 3、地點的選定和更遷,為看見以色列民而行預言:巴勒以為看見就能行咒詛(民 23:13, 27-28),因此,他從兩河間的毗奪遠處而邀來巴蘭,而非在毗奪咒詛以色列人。而巴蘭看見以色列民卻只發出祝福,但最終他看見亞瑪力和基尼人(民 24:20-22)而說出咒詛的預言。   * 3、地點的選定和更遷,為看見以色列民而行預言:巴勒以為看見就能行咒詛(民 23:13, 27-28),因此,他從兩河間的毗奪遠處而邀來巴蘭,而非在毗奪咒詛以色列人。而巴蘭看見以色列民卻只發出祝福,但最終他看見亞瑪力和基尼人(民 24:20-22)而說出咒詛的預言。
   * 4、巴勒與巴蘭的祈禱,正如耶穌對法利賽人的禱告評語(路 18:9-14)。   * 4、巴勒與巴蘭的祈禱,正如耶穌對法利賽人的禱告評語(路 18:9-14)。
行 23: 行 23:
     * 巴蘭既受神啟示,將不能按己意隨便咒詛他人,而他見以色列民得福如亞伯拉罕得福(創 13:16),他自己也祈願如義人的善終,如同按(創 12:3)之「蒙福原則」而得福。     * 巴蘭既受神啟示,將不能按己意隨便咒詛他人,而他見以色列民得福如亞伯拉罕得福(創 13:16),他自己也祈願如義人的善終,如同按(創 12:3)之「蒙福原則」而得福。
   * 3、論以色列民(9b-10a):   * 3、論以色列民(9b-10a):
-    * 以色列民隔離而居,不計在列國中,此表達是神揀選以色列,以致他們要如同對待列國是不潔者而獨居於外(利 13:46; 民 5:2-3)。參(彌 7:14)「求雅威……用杖牧養於祢獨居之民,就是祢產業的羊群。」+    * 以色列民隔離而居,不計在列國中,此表達是神揀選以色列,以致他們要對待列國如同是不潔者而獨居於外(利 13:46; 民 5:2-3)。參(彌 7:14)「求雅威……用杖牧養於祢獨居之民,就是祢產業的羊群。」
     * 以色列的獨居,按律法教導,呈現於外的包括:禁異族通婚、禁混合撒種、禁男女衣服混穿、禁衣料混雜、和飲食條例等等,更包含安息、節期的敬拜上。     * 以色列的獨居,按律法教導,呈現於外的包括:禁異族通婚、禁混合撒種、禁男女衣服混穿、禁衣料混雜、和飲食條例等等,更包含安息、節期的敬拜上。
     * 祝福以色列:人數眾多,如同神祝福亞伯拉罕的用法(創 13:16; 15:5-6; 28:14)。     * 祝福以色列:人數眾多,如同神祝福亞伯拉罕的用法(創 13:16; 15:5-6; 28:14)。
行 49: 行 49:
  
   * 1、論巴勒(18):   * 1、論巴勒(18):
-    * 當要「起來」〈HB6965〉,「起來」一詞的另一層含意:「使之堅立」。由(17 節)巴勒已站立在燔祭旁,則此起來之意表達巴勒要對祂將聽到的信息尊敬,下句話是一對仗句,表示巴勒要專注聽神透過巴蘭對巴勒說話,正如但以理對尼布甲尼撒王、伯沙撒王說話一樣,神對外邦君王啟示,一方面顯示祂的權柄,一方面證明祂才是背後決策者,若果君王尊重神僕,他的王國才能堅立。+    * 當要「起來」(H6965),「起來」一詞的另一層含意:「使之堅立」。由(17 節)巴勒已站立在燔祭旁,則此起來之意表達巴勒要對祂將聽到的信息尊敬,下句話是一對仗句,表示巴勒要專注聽神透過巴蘭對巴勒說話,正如但以理對尼布甲尼撒王、伯沙撒王說話一樣,神對外邦君王啟示,一方面顯示祂的權柄,一方面證明祂才是背後決策者,若果君王尊重神僕,他的王國才能堅立。
   * 2、論神自己:   * 2、論神自己:
-    * 神不「說謊」〈HB3576〉,《TWOT》解釋此用詞是說不實的話,所說與事實不符,它特別強調說謊本身的行為,而非以欺騙為目的。由下句「後悔」一詞對映,則表達神不會改變心意,正如(民 22 章)對巴蘭說:「祂只祝福而不咒詛以色列人……」一樣。然而事實呈現,巴勒和巴蘭一樣,不明白神的堅持,而只堅持自己的。+    * 神不「說謊」(H3576),《TWOT》解釋此用詞是說不實的話,所說與事實不符,它特別強調說謊本身的行為,而非以欺騙為目的。由下句「後悔」一詞對映,則表達神不會改變心意,正如(民 22 章)對巴蘭說:「祂只祝福而不咒詛以色列人……」一樣。然而事實呈現,巴勒和巴蘭一樣,不明白神的堅持,而只堅持自己的。
   * 3、論巴蘭自己(20):   * 3、論巴蘭自己(20):
     * 巴蘭重申自己如同第一個箴言所言,他不能改變、攔阻神要祝福的旨意。**由(18-20 節)表明,神不受巴勒改變敬拜地點所左右,然而巴勒卻以為敬拜地點會改變神對人的觀點,此後以色列人亦受此影響,而單以耶路撒冷為神喜悅人的地點,都未明白新約指稱神的靈同在的地方,才是神喜悅人敬拜的地方。**     * 巴蘭重申自己如同第一個箴言所言,他不能改變、攔阻神要祝福的旨意。**由(18-20 節)表明,神不受巴勒改變敬拜地點所左右,然而巴勒卻以為敬拜地點會改變神對人的觀點,此後以色列人亦受此影響,而單以耶路撒冷為神喜悅人的地點,都未明白新約指稱神的靈同在的地方,才是神喜悅人敬拜的地方。**
行 84: 行 84:
 ==== 二、(民 24:3-9)巴蘭第三個箴言 ==== ==== 二、(民 24:3-9)巴蘭第三個箴言 ====
  
-  * 1、論自己(3-4):以四個分詞,一個未完成動詞組合。+  * 1、論巴蘭自己(3-4):以四個分詞,一個未完成動詞組合。
     * a、眼睛被睜開之勇士:此用法僅出現在(民 24:3, 15)兩次。     * a、眼睛被睜開之勇士:此用法僅出現在(民 24:3, 15)兩次。
     * b、聽見神話語之人:如同摩西聽見雅威吩咐(民 9:8; 16:4),另參閱(民 12:6)。     * b、聽見神話語之人:如同摩西聽見雅威吩咐(民 9:8; 16:4),另參閱(民 12:6)。
行 103: 行 103:
  
 ===== 肆、(民 24:10-25)巴蘭第四次講論 ===== ===== 肆、(民 24:10-25)巴蘭第四次講論 =====
 +
 +==== 一、(10-14)巴勒與巴蘭最後的對話 ====
 +
 +  * 1、 (10-11)巴勒對先知的生氣、藐視和恐嚇
 +    * 「拍手」為藐視之意,參(哀 2:15)。
 +    * 巴勒的行為正如亞哈王對米該雅先知的反應一樣(王上 22:5-28)。
 +    * 巴蘭雖是貪財,但他所言仍按雅威的口說話時,正如耶穌之言(太 23:2-3)文士、法利賽人坐在摩西座上,他們的吩咐都要謹守、遵行。巴勒總以為王權高於先知,也高於雅威,只有他才可榮耀巴蘭。
 +  * 2、 (12-14)巴蘭最終的勸告
 +    * a、重提當初他作為雅威先知時,本有的職責:不能越過雅威的口,隨己心意行事。在此,巴蘭似乎重拾先知的骨氣,他的語氣中並不懼怕巴勒的恐嚇,以致有以下的預言,似乎是自發性的說出,前三個箴言都以他看見做開始,預見神的計畫:以色列民必可得著應許的迦南地,這是外邦諸族無可敵擋的,最後一個以哀歌方式,表達神的審判,無人可阻止 。
 +    * b、他自言已準備回去了,卻留下最終的警戒預言,以「我的百姓」、「這百姓」、「你的百姓」之間作區分。雖然巴蘭未直接說到,日後以色列民將如何具體對待摩押的百姓,只以一句:「打破摩押邊界,挖盡塞特眾子的井。」(17節);具體預言見(番 2:8-11),摩押最終如所多瑪一樣,他們的始祖羅得逃脫了雅威的審判,但他們卻未能逃脫。
 +
 +==== 二、(15-19)巴蘭第四個箴言 ====
 +
 +  * 1、 (15-16)論巴蘭自己
 +    * 等同(3-4)節,但多了一句「認識雅威的知識」,是補充說明「聽見神的諸話語」的意思。
 +  * 2、(17-19)論以色列
 +    * a、信息對比前三個箴言,它更指向未知的將來,一方面,應驗在後來的大衛身上,(撒下 8 章)打敗摩押與西珥;另一方面,也可預示基督,此次內容成為整個巴蘭信息的中心,真正能成就雅威對選民賜福的,是未來將到的那位神僕彌賽亞。
 +    * b、文章仍以上下文對映式預示未來景象,「星」與「杖」都在希伯來文學中,喻指王的地位。而兩個仇敵「摩押」和「以東」,也都以上下相似意的句子呈現。
 +    * c、巴蘭的預言,對巴勒而言,意指以色列未來將興起一王,將攻克那些在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之前,被以色列人所穿越通過其領土的諸族,由以東開始(民 20:14),到摩押結束。然而,先知預言常是多重應驗,因而由(撒下 8 章)大衛事蹟可見,也應驗此處的用詞。但是傳統的解釋一般是將「星」與「杖(圭)」二詞都特定應驗在基督身上,摩押與以東則喻指亞伯拉罕旁系,他們的先祖都與亞伯拉罕相關聯,但卻是成為岔出神對於亞伯拉罕諸多應許與雅威崇拜者的代表,雖然都有神給于的產業,但不是那預表屬天的產業,而是得著屬地的。
 +    * d、除滅「城」中的餘民:原文是單數型態,可能就是指 22:36 ,巴勒與巴蘭見面的城,單數型態也可以指整個以色列當時穿越的領土之城。
 +
 +==== 三、(20-24)巴蘭最後三個箴言 ====
 +
 +  * 1、(20)論亞瑪力
 +    * 按以色列在曠野中的首位仇敵而論,亞瑪力成為諸國的首位。由(出 17:8-16),亞瑪力也成為首位被雅威提名要塗抹之族。此「諸國」 是按抵擋雅威應許成就的仇敵而言。
 +  * 2、(21-22)論基尼
 +    * 基尼族日後成為寄居在以色列中的寄居者,他們未完全融入以色列中,歷史中出現幾位有名的基尼人:摩西的岳父、內兄、希伯之妻雅億、利甲家之祖。基尼一詞在此也成為定居在迦南地的外邦人的代表,是以色列人進迦南後,未完全除滅的而寄居其中者
 +    * 由(撒上 15:6, 16; 30:29)他們緊密與亞瑪力人相鄰而得禍事,雖然掃羅、大衛都曾恩待過他們,但最終消失在歷史中。
 +    * 亞述(H804)與亞書利(H805)音相近,現今學者多接受戴沃爾的解釋,是指在西奈半島的一個小部落(創 25:3, 18; 撒下 2:9)。經文意義重在外族若未融入雅威崇拜中,都將滅亡,到底是由誰來應驗的,按歷史都已過去了。
 +  * 3、(23-24)非利士
 +    * a、(23)節:在前三個巴蘭的箴言中,他都提說「雅威」一詞,但在後四個箴言中,他只在第四、七箴言中提說「神」一詞。由(14)節是以這百姓對待外邦民族而論述,故不提雅威,而以神代替。因此,本節可謂此段預言的總結,神既已排定以色列人的特殊地位,神有其特別目的要達成,則外邦人要如何存活?意即外邦人要以何種態度面對之?下節經文即表達神是按公義審判之,殘暴者、神以殘暴待之,外邦民族若不善待以色列,就必蒙神報應。
 +    * b、(24)節:此節歷代以來,無論猶太或外邦信者,都極其困惑,迄今無共同的結論。
 +      * 「基提」一詞通稱沿地中海岸入侵敘利亞、迦南的民族,以非利士人為代表。亞述即(22)節的用詞。
 +      * 「希伯」一詞由字義「區域以外」,可泛指兩河流域一帶的民族,有人以為即亞述的另一名稱,則本節的亞述指主前八、九世紀入侵迦南的亞述帝國,那麼,基提就被預指亞歷山大的希臘,然而,都是未定論。
 +      * 按七十士譯本將複數的主詞,變成單數主詞「有一位將來到」,則由(17, 19, 24)節都有末世論與基督論的口吻,但亦是難以理解。
 +    * c、總結巴蘭最後四箴言,有太多讓人難以理解之處,正如以色列眾先知書中亦是如此多的未明之預言,常是難以按字面意去解答。
 +      * 首先,經文未如前三次是雅威明確的啟示諭示,而是巴蘭直接回應巴勒之言所發出的預言。
 +      * 其次,即按(14)節所說,主要提到以色列要如何對待巴勒的百姓,但經文中摩押僅出現在(17)節,且整體以以色列入迦南後,週邊民族的遭遇為主,摩押似乎僅是其中的一小部份,且被提到的民族都遭受苦難,甚至沉淪、滅亡為主題。
 +      * 因此,本小段內容似乎是對要入迦南的第二代以色列說話的,神對他們要成就神應許之事,祂是直接干涉,而非放任不管,終極目標建立神國,必按神計畫成就。正如先知書中對諸多外邦的預言,其目的仍然是為以色列而說的。
  
commentary/num/c23v1-c24v25-20210630.1625236740.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3 -0500 Thu. (12 個月前) (外部編輯)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HTML5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