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num:c1v1-c36v13-20220101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commentary:num:c1v1-c36v13-20220101 [2022/01/10 07:19 -0600 Mon. (3 年前)] – [A、聖約內容的強調主題] lyx | commentary:num:c1v1-c36v13-20220101 [2024/04/04 20:45 -0500 Thu. (12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外部編輯 127.0.0.1 | ||
---|---|---|---|
行 15: | 行 15: | ||
基於民數記在篇幅上的重視,透過選民集體主義精神,在各種儀式行動和組織架構上表現出合一。 | 基於民數記在篇幅上的重視,透過選民集體主義精神,在各種儀式行動和組織架構上表現出合一。 | ||
- | * 1、人口統計,使能出戰的人,能夠代替頭生的利未人,能在會幕服事的利未人,都被顯露出來。(1~4章) | + | * 1、人口統計,使能出戰的人,能夠代替頭生的利未人,能在會幕服事的利未人,都被顯露出來。(1~4章) |
- | * 2、窺探迦南,必須每一支派派遣一人,查驗神的應許,並共同參與征服。(13章) | + | * 2、窺探迦南,必須每一支派派遣一人,查驗神的應許,並共同參與征服。(13章) |
- | * 3、對米甸人的討伐,每支派派遣一千人,共同執行雅威的刑罰。(31章) | + | * 3、對米甸人的討伐,每支派派遣一千人,共同執行雅威的刑罰。(31章) |
- | * 4、兩支派半有義務派遣戰士,渡過約但河參與征服。(32章) | + | * 4、兩支派半有義務派遣戰士,渡過約但河參與征服。(32章) |
- | * 5、每支派在會幕奉獻上都是同等分。(7章) | + | * 5、每支派在會幕奉獻上都是同等分。(7章) |
=== 二、透過各項祭儀和禮儀,呈現當時社會的基本價值觀 === | === 二、透過各項祭儀和禮儀,呈現當時社會的基本價值觀 === | ||
行 119: | 行 119: | ||
== 2、層次上的結論 == | == 2、層次上的結論 == | ||
- | * a、諸禮儀、潔淨律法,和諸節期之間的併行,它們成為雅威敬拜儀式中不可或缺的條件,雖然祭司獻祭禮儀被終止,但敬拜雅威仍然持續中,新約只是將祭司體系視為屬肉體層次,而基督天上大祭司體系為屬靈層次,但在時間(節期)和食物(潔淨律)的區別要求,同樣持續中,並無別的層次取代之。 | + | * a、諸禮儀、潔淨律法,和諸節期之間的並行,它們成為雅威敬拜儀式中不可或缺的條件,雖然祭司獻祭禮儀被終止,但敬拜雅威仍然持續中,新約只是將祭司體系視為屬肉體層次,而基督天上大祭司體系為屬靈層次,但在時間(節期)和食物(潔淨律)的區別要求,同樣持續中,並無別的層次取代之。 |
* b、事奉神的層次:拿細耳人、利未人、祭司,當他們就職或還願時,卻有同樣的祭(民 6: | * b、事奉神的層次:拿細耳人、利未人、祭司,當他們就職或還願時,卻有同樣的祭(民 6: | ||
行 125: | 行 125: | ||
* a、校閱以色列十二支派時,提名十二支派的族長,校閱利未支派時,也提名各家族的首領。首領的選定是由摩西提出而決定,正如(民 11 章)七十長老的選定。(民 13 章)十二探子也是首領,同是摩西差遣出去的,因此經文將領導的主權和分權,都交由摩西決定,唯有祭司體制和接續摩西職分的約書亞,是由雅威頒定。因此百姓的首領組織是可變動的,正如第二代的族長都與第一代族長無父子關係。但是祭司體制的接續卻是由亞倫傳給以利亞撒,再傳給非尼哈(代上 6: | * a、校閱以色列十二支派時,提名十二支派的族長,校閱利未支派時,也提名各家族的首領。首領的選定是由摩西提出而決定,正如(民 11 章)七十長老的選定。(民 13 章)十二探子也是首領,同是摩西差遣出去的,因此經文將領導的主權和分權,都交由摩西決定,唯有祭司體制和接續摩西職分的約書亞,是由雅威頒定。因此百姓的首領組織是可變動的,正如第二代的族長都與第一代族長無父子關係。但是祭司體制的接續卻是由亞倫傳給以利亞撒,再傳給非尼哈(代上 6: | ||
- | * b、雲彩的同在和引領,是曠野行程中一再被提及和主要模式,但在(民 10: | + | * b、雲彩的同在和引領,是曠野行程中一再被提及和主要模式,但在(民 10: |
* c、(民 12 章)米利暗和亞倫對摩西權柄的質疑,比較(民 16 章)可拉黨對摩西、亞倫權柄的質疑,其前因後果各有不同,教導的意涵也更不相同。質疑祭司體係的嚴重性,可由此比較中顯明出來。 | * c、(民 12 章)米利暗和亞倫對摩西權柄的質疑,比較(民 16 章)可拉黨對摩西、亞倫權柄的質疑,其前因後果各有不同,教導的意涵也更不相同。質疑祭司體係的嚴重性,可由此比較中顯明出來。 | ||
* d、米利暗、亞倫、摩西的死亡或預告,可比較經文記載上的差異,從中可以結論出亞倫死亡時的特別記載。不考慮《申命記》對摩西死亡的記載,單以《民數記》內容作比較,則祭司的傳承更重要。 | * d、米利暗、亞倫、摩西的死亡或預告,可比較經文記載上的差異,從中可以結論出亞倫死亡時的特別記載。不考慮《申命記》對摩西死亡的記載,單以《民數記》內容作比較,則祭司的傳承更重要。 | ||
行 132: | 行 132: | ||
==== A、聖約內容的強調主題 ==== | ==== A、聖約內容的強調主題 ==== | ||
- | *聖約在民數記中以約和櫃或約櫃組合詞,共計出現七次: | + | |
+ | 聖約在民數記中以約和櫃或約櫃組合詞,共計出現七次: | ||
*1、民3: | *1、民3: | ||
*2、民4: | *2、民4: | ||
*3、民7: | *3、民7: | ||
- | *4、民10: | + | *4、民10: |
*5、民14: | *5、民14: | ||
- | *6、民18: | + | *6、民18: |
- | *7、民25: | + | *7、民25: |
- | *立約不是結束而是開端 | + | |
+ | 立約不是結束而是開端,持續按著聖約與神相交,才是立約的目的。 | ||
*1、出埃及記: | *1、出埃及記: | ||
*2、民數記: | *2、民數記: | ||
- | === 一、雅威是與百姓同在的證明 (除了以約櫃表同在之外的經文)=== | ||
- | | + | === 一、雅威是與百姓同在的證明(除了以約櫃表同在之外的經文)=== |
- | * b、這營是我居住的(民 5:3; 11:20; 19:20; 23:21; 35: | + | |
- | * c、雅威在法櫃施恩座以上,二基路伯中間說話的(民 7:89; 10:35-36; 17: | + | 每一項同在的用詞都各別表達聖約的意義。 |
- | * d、雲、火柱同在、引領(民 9:15-23; 11:25; 12;5;14:14): | + | |
+ | | ||
+ | * b、這營是我居住的(民 5:3; 11:20; 19:20; 23:21; 35: | ||
+ | * c、雅威在法櫃施恩座以上,二基路伯中間說話的(民 7:89; 10:35-36; 17: | ||
+ | * d、雲、火柱同在、引領(民 9:15-23; 11:25; 12;5;14:14): | ||
=== 二、神的十二項恩典多次臨到選民 === | === 二、神的十二項恩典多次臨到選民 === | ||
+ | |||
+ | 維護聖約不只需選民的信心和認識,更在乎雅威的施恩。 | ||
* a、以利未人代替以色列頭生者(民 3:11-13, 41, 45; 8:16, 18) | * a、以利未人代替以色列頭生者(民 3:11-13, 41, 45; 8:16, 18) | ||
行 159: | 行 168: | ||
* f、亞倫發芽的杖使百姓不因怨言而死亡(民 17:10) | * f、亞倫發芽的杖使百姓不因怨言而死亡(民 17:10) | ||
* g、除汙水免去死亡的污穢(民 19:20) | * g、除汙水免去死亡的污穢(民 19:20) | ||
- | * h、軍事上的得勝 | + | * h、軍事上的諸多得勝(民10: |
* i、銅蛇的拯救(民 21:8-9) | * i、銅蛇的拯救(民 21:8-9) | ||
* j、咒詛變祝福(巴蘭的預言) | * j、咒詛變祝福(巴蘭的預言) | ||
行 166: | 行 175: | ||
=== 三、神的公義彰顯 === | === 三、神的公義彰顯 === | ||
- | *針對選民七項不可赦免或特別嚴重之罪的審判 | ||
- | * a、對於貪慾之人(民 11:34) | ||
- | * b、對於攻擊神僕者(民 12:1-8; 16:3-19) | ||
- | * c、對於不信和藐視者(民 14:11; 16:30; 20:12) | ||
- | * d、對於犯安息日者(民 15:32-35) | ||
- | * e、對於厭惡神恩者(民 | ||
- | * f、對於與巴力結合、行淫者(民 25:1-18) | ||
- | * g、對於流人血者(民 35:30) | ||
- | === 四、恩約(律法實施)的頒佈對象和適用者 === | + | 對於聖約的執行,排除破壞聖約而不可補贖者,才能使聖約持續有效。 |
+ | |||
+ | 針對選民七項不可赦免或特別嚴重之罪的審判 | ||
+ | |||
+ | * 1、對於貪慾之人(民 11: | ||
+ | * 2、對於攻擊神僕者(民 12:1-8; 16: | ||
+ | * 3、對於不信和藐視者(民 14:11; 16:30; 20:12) | ||
+ | * 4、對於犯安息日者(民 15: | ||
+ | * 5、對於厭惡神恩者(民 | ||
+ | * 6、對於與巴力結合、行淫者(民 25: | ||
+ | * 7、對於流人血者(民 35:30) | ||
+ | |||
+ | === 四、恩約(律法實施)的頒佈對象和適用者 === | ||
* 1、對於以色列百姓 | * 1、對於以色列百姓 | ||
行 187: | 行 200: | ||
* d、除汙水(民 19:20) | * d、除汙水(民 19:20) | ||
* e、逃城(民 35:15) | * e、逃城(民 35:15) | ||
+ | |||
+ | === 五、恩約的修復 === | ||
+ | |||
+ | *1、在幾次的發怨言(11: | ||
+ | *2、民數記雖未提及第二代選民在曠野中出生者受割禮,直到書五章在迦南吉甲才受割。當第一代人全倒斃在曠野(申2: | ||
+ | *3、26章非尼哈的行動產生雅威賜下平安之約,是永遠祭司職分的約,聖約才不致被中斷。 | ||
==== B、聖約的訂立與實現 ==== | ==== B、聖約的訂立與實現 ==== | ||
=== 一、聖約主體的訂立(出 19 章 - 民 10 章): | === 一、聖約主體的訂立(出 19 章 - 民 10 章): | ||
+ | |||
*1、出19~20國度的憲法: | *1、出19~20國度的憲法: | ||
*2、出21~32約書的制定 | *2、出21~32約書的制定 | ||
*3、出33~民10敬拜體制的建立 | *3、出33~民10敬拜體制的建立 | ||
- | === 二、聖約的記號:守逾越節和安息日 === | + | |
+ | === 二、聖約的記號:守逾越節和安息日與衣繸子=== | ||
*1、守逾越節的地點: | *1、守逾越節的地點: | ||
* a、(出 12-13 章)在埃及 | * a、(出 12-13 章)在埃及 | ||
行 200: | 行 222: | ||
* c、(書 5 章)在迦南吉甲 | * c、(書 5 章)在迦南吉甲 | ||
*2、不守安息日的後果: | *2、不守安息日的後果: | ||
+ | *3、繸子,在眾衣服的兩邊角上,直到諸世代: | ||
+ | |||
=== 三、聖約在曠野中的實行 === | === 三、聖約在曠野中的實行 === | ||
- | * 1、在旅程中透過諸考驗,證顯神選民對於聖約的信心和順服,並顯示其價值的寶貴。參照(羅 8:35-29)。 | + | * 1、在本書卷前後兩大段(1~10與22~36章)中,作者對以色列人持正面態度,他們是守聖約蒙神啟示和保證,聖約對他們而言是保護與恩典。但中篇(11~21章)一系列事件,突出了以色列人未能信從雅威,聖約成為他們的檢驗準則,成則持續擁有應許的保證,敗則與應許無分,此聖經原則在新約也一樣被執行。 |
- | * 2、透過中保和不可或缺的祭司體系,使以色列和雅威的關係維持正常化,或修補破裂的關係,則祭禮的功用不光在敬拜事奉上顯示出來,更在與神分離的過程中,藉此得以挽回。 | + | * 2、在旅程中透過諸考驗,都是為著證顯神選民對於聖約的信心和順服,並顯示其價值的寶貴。參照(羅 8:35-39: |
- | * 3、個人順服以致成聖、祭司祭禮運行以致成聖,是兩者併行而不相互矛盾,如同以色列人行曠野時,雲彩引領、何巴作為眼目,也是兩者併行。 | + | * 3、透過中保(摩西與亞倫)和不可或缺的祭司體系,使以色列和雅威的關係維持正常化,或修補彼此破裂的關係,則祭禮的功用不光在敬拜事奉上顯示出來,更在與神分離的過程中,藉此聖約得以挽回。新約中保在神右邊和聖靈代禱也持續成全信徒。 |
- | * 4、因與民同在而有諸多聖潔要求(民 1:51; 3;10, 38; 4:19-20; 17:13; 18:22, 23),此為聖約得以維繫的基本條件,若有染汙則是破壞聖約,若不及時修補就與聖約無分。 | + | * 4、個人順服以致成聖、祭司祭禮運行以致成聖,是兩者並行而不相互矛盾,如同以色列人行曠野時,雲彩引領、何巴作為眼目,也是兩者並行。新約信徒因基督之血成聖,也需因靠聖靈守神律法成聖。 |
+ | * 5、因與民同在而有諸多聖潔要求(民 1:51; 3;10, 38; 4:19-20; 17:13; 18:22, 23),此為聖約得以維繫的基本條件,若有染汙則是破壞聖約,若不及時修補就與聖約無分。軍營需使諸不潔者離營(5: | ||
+ | * 6、聖約也區分親疏遠近,由數點校閱先後,行軍順序,安營步驟與內外隔離,將以色列民、利未人、祭司區分出來。按拯救而言不分男女老少,但按實行聖約則分平民與聖職人員,新約也是如此。 | ||
=== 四、聖約藉由靈在百姓中的實行 === | === 四、聖約藉由靈在百姓中的實行 === | ||
- | *藉由七種靈的運行,證顯聖約的獨特本質 | + | |
- | *1、5: | + | 藉由七種靈的運行,證顯聖約的獨特本質。 |
- | *2、11: | + | |
- | *3、11: | + | *1、5: |
- | *4、14: | + | *2、11: |
- | *5、16: | + | *3、11: |
- | *6、24: | + | *4、14: |
- | *7、27: | + | *5、16: |
+ | *6、24: | ||
+ | *7、27: | ||
+ | |||
+ | ===五、聖約在耶穌身上的預表實現 === | ||
+ | |||
+ | *1、生命的嗎哪(11: | ||
+ | *2、生命的活水盤石(20: | ||
+ | *3、被掛的銅蛇(21: | ||
+ | *4、雅各的一星(24: | ||
+ | *5、逃城(35: |
commentary/num/c1v1-c36v13-20220101.1641820771.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3 -0500 Thu. (12 個月前) (外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