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mar:mar_c0v0_c16v20_20100420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commentary:mar:mar_c0v0_c16v20_20100420 [2023/12/28 04:15 -0600 Thu. (15 個月前)] – wcm | commentary:mar:mar_c0v0_c16v20_20100420 [2024/04/04 20:45 -0500 Thu. (12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外部編輯 127.0.0.1 | ||
---|---|---|---|
行 6: | 行 6: | ||
===== 本書目錄 ===== | ===== 本書目錄 ===== | ||
- | * [[commentary: | + | * [[commentary: |
* [[commentary: | * [[commentary: | ||
* [[commentary: | * [[commentary: | ||
行 35: | 行 35: | ||
神國的臨到在耶穌時代,在以後每一個世代,都是一個福音(原文意指美好的信息)。 | 神國的臨到在耶穌時代,在以後每一個世代,都是一個福音(原文意指美好的信息)。 | ||
- | 「神的國」出現在《馬可福音》十四次 (1:15; 4:11,26,30; 9:11,47; 10: | + | 「神的國」出現在《馬可福音》十四次 (1:15; 4:11,26,30; 9:11,47; 10: |
神國建立,首在工人身上,因此神國的先鋒約翰出場,即指出戰爭的戰場是在人(身和心),透過心思的轉向(悔改的本意),而導出戰爭的元帥:神的兒子、基督。 | 神國建立,首在工人身上,因此神國的先鋒約翰出場,即指出戰爭的戰場是在人(身和心),透過心思的轉向(悔改的本意),而導出戰爭的元帥:神的兒子、基督。 | ||
行 52: | 行 52: | ||
===== 0.2. 背景 ===== | ===== 0.2. 背景 ===== | ||
- | 關於寫作者,在教會傳統中認為是約翰馬可。他是猶太基督徒,他母親馬利亞在耶路撒冷有一棟房子,供信徒聚會之 用(使徒行傳12: | + | 關於寫作者,在教會傳統中認為是約翰馬可。他是猶太基督徒,他母親馬利亞在耶路撒冷有一棟房子,供信徒聚會之用(使徒行傳12: |
- | 本卷中的用詞,極少引用舊約經文,只出現七處是直接套用(1: | + | 本卷中的用詞,極少引用舊約經文,只出現七處是直接套用(1: |
作者是猶太人,寫作上也按猶太文士傳統,用詞上以三和七出現次數為主,強調他所要闡明的真理。 | 作者是猶太人,寫作上也按猶太文士傳統,用詞上以三和七出現次數為主,強調他所要闡明的真理。 | ||
行 123: | 行 123: | ||
=== 5. 耶穌由該撒利亞腓立比,直到耶路撒冷的教導(8: | === 5. 耶穌由該撒利亞腓立比,直到耶路撒冷的教導(8: | ||
- | * ① 彼得認耶穌是基督,第一次預言受難(8: | + | * ① 彼得認耶穌是基督,第一次預言受難(8: |
* ② 上山變貎,下山趕鬼(聾啞鬼)(9: | * ② 上山變貎,下山趕鬼(聾啞鬼)(9: | ||
* ③ 第二次預言受難,教導門徒和睦之道(9: | * ③ 第二次預言受難,教導門徒和睦之道(9: |
commentary/mar/mar_c0v0_c16v20_20100420.1703758555.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3 -0500 Thu. (12 個月前) (外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