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luk_17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commentary:luk_17 [2013/12/28 00:05 -0600 Sat. (11 年前)] – lyx | commentary:luk_17 [2024/04/04 20:44 -0500 Thu. (12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外部編輯 127.0.0.1 | ||
---|---|---|---|
行 91: | 行 91: | ||
==== C. 17:37 ==== | ==== C. 17:37 ==== | ||
- | 要理解本句話,先釐清門徒在問甚麼,以及耶穌回答是否針對問題回答,還是他在說另一種教導或預言,而非真正回答問題。有一派論者認為門徒問錯問題,既然耶穌已談及神國非受時空限制,豈能再問在何地方,故認為耶穌非回答問題,而是說出一個普遍事實的真理,即他所說的事必然成就。然而馬太將本段式24、30、37三節串聯在一起(太24: | + | 要理解本句話,先釐清門徒在問甚麼,以及耶穌回答是否針對問題回答,還是他在說另一種教導或預言,而非真正回答問題。有一派論者認為門徒問錯問題,既然耶穌已談及神國非受時空限制,豈能再問在何地方,故認為耶穌非回答問題,而是說出一個普遍事實的真理,即他所說的事必然成就。然而馬太將本段式24、30、37三節串聯在一起(太24: |
就經文架構兩例證是完全相同,則所要教導目的是一致的,是接續上段撒瑪利亞人得救,所表達神國臨到時,跟隨者所必須持有的態度相聯。同樣下段經文以兩個禱告比喻,也延續相同教導目的。 | 就經文架構兩例證是完全相同,則所要教導目的是一致的,是接續上段撒瑪利亞人得救,所表達神國臨到時,跟隨者所必須持有的態度相聯。同樣下段經文以兩個禱告比喻,也延續相同教導目的。 |
commentary/luk_17.1388210739.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3 -0500 Thu. (12 個月前) (外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