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lev:lev_c25v1_c27v34_20250111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commentary:lev:lev_c25v1_c27v34_20250111 [2025/01/05 20:30 -0600 Sun. (3 個月前)] – 建立 wcm | commentary:lev:lev_c25v1_c27v34_20250111 [2025/01/11 02:56 -0600 Sat. (3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wcm | ||
---|---|---|---|
行 1: | 行 1: | ||
- | ====== 《利未記》概論 7 獨特的律法(利 25-27 章) ====== | + | ====== 《利未記》概論 7 獨特的律法(下)(利 25-27 章) ====== |
作者:林義勳 LYX; 初稿日期:20250101; 講論日期:20250111; 編修:WCM。 | 作者:林義勳 LYX; 初稿日期:20250101; 講論日期:20250111; 編修:WCM。 | ||
行 15: | 行 15: | ||
===== 二、(利 24 章)燃燈、擺陳設餅、尊神名(神榮耀彰顯的模式) ===== | ===== 二、(利 24 章)燃燈、擺陳設餅、尊神名(神榮耀彰顯的模式) ===== | ||
- | 以上段落內容略,具體內容請參閱 [[commentary: | + | 以上段落內容略,具體內容請參閱 [[commentary: |
===== 三、(利 25 章)安息年、禧年 ===== | ===== 三、(利 25 章)安息年、禧年 ===== | ||
行 188: | 行 188: | ||
* 反之,,此等許願表達神恩臨及眾選民,不受限於其身份的差異。 | * 反之,,此等許願表達神恩臨及眾選民,不受限於其身份的差異。 | ||
- | === C、(標題待定) | + | === C、經文所探討的內容不限於還願 |
* 經文所探討的內容,是指人對神許願,將性命或財產置於一種神聖關係之中,此非律法正式要求的。當人要撤回所許的願時,他應付的價銀。 | * 經文所探討的內容,是指人對神許願,將性命或財產置於一種神聖關係之中,此非律法正式要求的。當人要撤回所許的願時,他應付的價銀。 | ||
行 217: | 行 217: | ||
* 因此「永獻的」,除了「未在禧年前贖回的奉獻地」之外,都指「當滅的人或物」。 | * 因此「永獻的」,除了「未在禧年前贖回的奉獻地」之外,都指「當滅的人或物」。 | ||
* 比較(利 27:28, 29),(29 節)即上述的內容,但(28 節)可指耶弗他的女兒(士 11 章)。(28 節)是成聖歸雅威,屬於許願範疇,但(29 節)是成為當滅之物,屬神所厭惡的。 | * 比較(利 27:28, 29),(29 節)即上述的內容,但(28 節)可指耶弗他的女兒(士 11 章)。(28 節)是成聖歸雅威,屬於許願範疇,但(29 節)是成為當滅之物,屬神所厭惡的。 | ||
+ | * (林前 7: | ||
+ | * (徒 21: | ||
+ | * 天主教的「修女」制度,就源自於此律法。基督教反對之,也是反對律法的例證。 | ||
+ | * 「為何耶弗他的女兒為此哀哭?」: | ||
+ | * 可能原因:舊約時代結婚、生子,視為最大福份,因為是為所賜的產業,並且也因此盼望「生出應許的後裔」,即「盼望基督來到」之意。 | ||
+ | * 然而,新約時代,基督已來到,因此結婚生子就不是最大福份,若能「專心服事主」,就比生子之福更好。因此保羅才會談到(林前 7 章)「守獨身之福」。 | ||
* (民 18: | * (民 18: | ||
行 229: | 行 235: | ||
=== B、舍客勒、重量、價值估算、審判準則 === | === B、舍客勒、重量、價值估算、審判準則 === | ||
- | * 此用語在傳達一種準則,不光是經濟貿易上的準則,更是宗教上的準則。如同按禧年計算之用語,傳達公平、公正的判斷準則,更隱含最終審斷的機制。可惜的是,日後以色列人對此用語的理解,將之用於錢幣的更換,以防止有偶像的錢幣奉獻進入聖殿裏。 | + | * 此用語在傳達一種準則,不光是經濟貿易上的準則,更是宗教上的準則。如同按禧年計算之用語,傳達公平、公正的判斷準則,更隱含最終審斷的機制。可惜的是,日後以色列人對此用語的理解,只是將之用於錢幣的更換,以防止有偶像的錢幣奉獻進入聖殿裏。 |
* **「舍客勒」(H8255)** | * **「舍客勒」(H8255)** | ||
* 字源來自動詞「秤重」(H8254),原意是「按重量估價」。描述評判物件價值時,常以重量來決定其價值。 | * 字源來自動詞「秤重」(H8254),原意是「按重量估價」。描述評判物件價值時,常以重量來決定其價值。 | ||
* 經上另有原文用詞如「尊重」、「敬重」,均與重量有關,原意即「視為有重量的、有價值的」 | * 經上另有原文用詞如「尊重」、「敬重」,均與重量有關,原意即「視為有重量的、有價值的」 | ||
- | * 因此,本字詞除了表達「稱重的準則」之外,更表示「按聖所所認定的準則來評估價值」,故已經帶有「末後審判」之意味。 | + | * 因此,本字詞除了表達「稱重的準則」之外,更表示「按聖所所認定的準則來評估價值」,故已經帶有「末後最終審判」之意味。 |
- | === C、(標題待定) | + | === C、評估的準則 |
* (出 21: | * (出 21: | ||
行 248: | 行 254: | ||
==== 4、「按祭司估價而定」(利 27:8, 12, 14, 27, 23) ==== | ==== 4、「按祭司估價而定」(利 27:8, 12, 14, 27, 23) ==== | ||
- | * A、審當是透過祭司,按其實際能力、好壞、可使用期限等等不同而估價,由祭司說了算,百姓沒有權力反駁。 | + | * A、審判是透過祭司,按其實際能力、好壞、可使用期限等等不同而估價,由祭司說了算,百姓沒有權力反駁。 |
* B、本用詞是佐證「按聖所的舍客勒」用詞的含義,兩者都在表達神最終評估人的價值,是由神指定的工人評定。 | * B、本用詞是佐證「按聖所的舍客勒」用詞的含義,兩者都在表達神最終評估人的價值,是由神指定的工人評定。 | ||
行 286: | 行 292: | ||
* (利 26 章)以認罪承受罪責而得神記念,以守律成為神子民。 | * (利 26 章)以認罪承受罪責而得神記念,以守律成為神子民。 | ||
* (利 27 章)以仰望禧年贖回產業為基,以許願奉獻為榮。 | * (利 27 章)以仰望禧年贖回產業為基,以許願奉獻為榮。 | ||
+ | |||
+ | ===== 三、(利 23~27 章)新約引用 ===== | ||
+ | |||
+ | ==== 1、直接引用 ==== | ||
+ | |||
+ | * a、(利 24: | ||
+ | * (太5: | ||
+ | |||
+ | * b、(利 25: | ||
+ | * (來 11: | ||
+ | * (彼前 2: | ||
+ | |||
+ | * c、(利 26: | ||
+ | * (啟 21: | ||
+ | * (林後 6: | ||
+ | | ||
+ | ==== 2、參照引用 ==== | ||
+ | |||
+ | * a、(利 24: | ||
+ | * (太 26: | ||
+ | * (可 14: | ||
+ | |||
+ | * b、(利 25: | ||
+ | * (徒 11: | ||
+ | * (約壹 3: | ||
+ | |||
+ | * c、(利 25: | ||
+ | * ——選民不可永賣,因為是神的奴僕。 | ||
+ | * (羅 6: | ||
+ | * (林前 7: | ||
+ | * d、(利 25: | ||
+ | * (弗 6: | ||
+ | * (西 4: | ||
+ | |||
+ | ==== 3、新約時代引用律法,有更深的意涵 ==== | ||
+ | |||
+ | * 新約時代引用律法經文的意義不限於字面意義的套用,其屬靈的意義更被使徒們在聖靈啟示下,看見更深、更遠的意涵。且其啟示的標的更指向未來的天國。 | ||
+ | |||
+ | * 反面,當代猶太人對於耶穌所辯駁之言,視為褻瀆神的,引用律法審判法則定為死罪。他們雖是引用律法,卻是誤用律法的真義。今日外邦信徒對於律法的理解,在大部分經文上如同猶太人一樣,不是誤用律法,就是反對律法,本段經文(利 23-27 章)所隱喻天國啟示,外邦信徒大都反對、否認。 | ||
+ | |||
+ | * 註:「禧年」即「公羊角年」,「公羊角」即「號角」。 | ||
+ | * 新約經文中,有許多「吹號角」之經文,均與之相關。 | ||
commentary/lev/lev_c25v1_c27v34_20250111.1736130616.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5/01/05 20:30 -0600 Sun. (3 個月前) 由 w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