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lev:lev_c23v1_c23v44_20120810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前次修改 | |||
— | commentary:lev:lev_c23v1_c23v44_20120810 [2024/09/25 20:29 -0500 Wed. (7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wcm | ||
---|---|---|---|
行 1: | 行 1: | ||
+ | ====== 《利未記》23 章(利 23: | ||
+ | |||
+ | 時間:2013-08-10 安息日。 | ||
+ | |||
+ | 錄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YX 主講 ====== | ||
+ | |||
+ | 雅威對以色列人啟示的話,是和先前對象不同,有轉變。 | ||
+ | |||
+ | 「節期」有特定時間點,地點,有聚集的大會。在(利23)強調時間點,而不指定地點;(申)則強調地點。 | ||
+ | |||
+ | 「雅威的節期」即雅威指定的日期,是要人在其中歡喜快樂的日子。在規定中很少見有處罰的條款,願意來守節,則會得到恩典。 | ||
+ | |||
+ | 一年三次「朝見神」,意為一年三次要「被雅威看見」,表示他得到神的恩典,能帶禮物來到神面前。人常問是否要守節,則在乎人是否明白要向神感恩。人若長久不感恩,則神的恩則將會失去。 | ||
+ | |||
+ | 「曉諭」就是「說」、「傳」。 | ||
+ | |||
+ | (1-22)以「我雅威你們的神」;(23-44)也是相同結束語。 | ||
+ | |||
+ | (5-14)以「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25-21)也是相同結語。 | ||
+ | |||
+ | 「五旬節」的說法是來自於《希臘文七十士譯本聖經》;「七七節」是《希伯來文聖經》的說法。 | ||
+ | |||
+ | (14,21,31,41)「在你們一切住處……永遠定例」是相同用語,表明出段落。 | ||
+ | |||
+ | 對於住棚節要「守節七天」,不是說八日(34,36,40,41,42)這是強調「七」,呼應(3)第七日安息日。雅威的節期是安息日的擴大, | ||
+ | |||
+ | (3)「聖安息日」原文是「安息的安息日」,指這日要完全安歇。 | ||
+ | |||
+ | 「什麼勞碌的工都不可作」:「勞碌的工」首出現於(創 Gen 30: | ||
+ | |||
+ | 雅威的律法規定,讓人一年有近六十天的休息,這是極大的恩典,因為在古代是罕見的。 | ||
+ | |||
+ | 人守安息日是人與神立約的記號,表明人與神立約。新約時,神透過聖靈與外邦人立約,所以人當守安息日。聖經上並不說人透過洗禮與神立約,而是透過靈立約。 | ||
+ | |||
+ | (10-20)強調獻祭,是由祭司來獻祭。「一捆」有稱為「一俄梅耳」,約2.2公斤,量不算少,是剛收割下來。是大麥(收穫期較短,約六個月)之後五旬節所獻的是小麥(和大麥同時播種,但收穫期較長,約八個月)。 | ||
+ | |||
+ | 所獻的物是來自於「農業」,而排除了商業、礦業、工業等。這是為了回復到神創造之表徵。 | ||
+ | |||
+ | 「正月」要以春分(陽曆3月21-22)為參考,若春分在該月的上半月(初一至十四日),月圓之夜「十四日晚上」是在春分之「後」,則該月初一為正月初一。 | ||
+ | |||
+ | (19)才出現了公山羊的贖罪祭。 | ||
+ | |||
+ | 春季節期是強調,要人守神的律法,是以神的觀點看,透過祭司來行,使神的律法得到滿足,獻上的新素祭、罪祭、燔祭、平安祭。 | ||
+ | |||
+ | (22)也要窮人能獻上,神的恩也普及到窮人,不僅限於富人。 | ||
+ | |||
+ | 節期日子的計算方式,分兩種:撒都該方式(耶穌當時所遵循的)、法利賽方式(現今以色列人也有守此方式)。我們按照耶穌所遵循的。 | ||
+ | |||
+ | ===== 無酵、有酵 ===== | ||
+ | |||
+ | 春季節期中,無酵餅即困苦餅,而有酵餅則表示鬆軟好吃,是喜樂的。 | ||
+ | |||
+ | 秋季節期中,贖罪日是要「刻苦」己心,原意「受壓迫」;住棚節則是歡樂、慶祝七天。「吹角」是發出大聲,如同施洗約翰在曠野發出大聲呼喊。 | ||
+ | |||
+ | 春季節期是從神的角度出發,而秋季節期則是以人的角度出發,人的回應。 | ||
+ | |||
+ | 這春、秋兩季節期也呼應六日創造的前三日、後三日。這是循環呼應。是雙循環,互相呼應。 | ||
+ | |||
+ | 春、秋節期的循環呼應,不應視為「時代論」的說法,不應將節期解釋為將來歷史的應驗。「時代論」出自於英國的弟兄會,而影響諸多人。聖經上並沒有以節期解釋為後來的歷史預言。 | ||
+ | |||
+ | ---- | ||
+ | |||
+ | ====== 討論 ====== | ||
+ | |||
+ | 世人對神節期的輕忽,卻重視人所定的節期,令人訝異。 | ||
+ | |||
+ | 「什麼工都不可作」是出現於(3)第七日安息日,(28)贖罪日。其他則是「什麼勞碌的工都不可作」。 | ||
+ | |||
+ | 為何現今基督教人士輕忽神的節期?由於不明白(3)安息日的含意所導致。 | ||
+ | |||
+ | 以色列人進入了迦南地,得了出產,要獻上初熟物,向神感恩。他們的先祖亞伯拉罕出自迦勒底的吾珥,雅各也曾在母舅拉班處受盡苦楚,之後回到迦南地。神對人的允諾都實現,而人就當感念神的信實而奉獻。 | ||
+ | |||
+ | 神所定日子是可以數算的,神要人「六日要作工」,以安息日為基準。 | ||
+ | |||
+ | 要人在春季節期中不要割盡田角,要人感懷神的恩典,要效法神的愛,要顧念窮人。 | ||
+ | |||
+ | 秋季節期的住棚節,要人回想過去神救以色列人出埃及時,住在帳棚中。 | ||
+ | |||
+ | ---- | ||
+ | |||
+ | ====== TJD ====== | ||
+ | |||
+ | ===== 在豐富中不要忘記神 ===== | ||
+ | |||
+ | 不要忘記神曾有創造救贖 | ||
+ | |||
+ | 要對窮人寄居的 | ||
+ | |||
+ | 要對神的工人、祭司,要與他們分享神所賜的物 | ||
+ | |||
+ | 要知己過去的罪,要刻苦己心,要記念神如今給人有土地,神的恩。 | ||
+ | |||
+ | ===== 利 23-24 整體言之 ===== | ||
+ | |||
+ | 咒詛雅威聖名的人,要審判之,這是相聯於「典章」(出 Exo 21-22),表明節期律法是與典章相聯,不可分開。 | ||
+ | |||
+ | (利 Lev 26)強調要守安息日,不要拜偶像等律法,表明這些內容是有關係的。(利 Lev 23-27)表明了,時間是和神的律法相關。 | ||
+ | |||
+ | 神創造的最高峰是在於「第七日安息日」,神要求人在這一日與神一同歡樂,也表明神在我們的時間和生命上擁有主權,人若任意使用時間,就是不承認神的主權。 | ||
+ | |||
+ | ===== 搖祭 ===== | ||
+ | |||
+ | ==== 尊榮神 ==== | ||
+ | |||
+ | (箴 Pro 3: | ||
+ | |||
+ | 「莊稼」指站起來的禾稼。「搖一搖」指揮動。在靈意上,耶穌在教會中是初熟的,基督要先從死裏復活,而教會成員們才可能復活。基督被復活、被高舉到神的右邊。人若不信基督復活,則不可能得到將來復活。使徒們在五旬節受了聖靈,也證明基督復活。 | ||
+ | |||
+ | 基督教界中許多人相信基督復活,但是卻不守神的節期,表示蒙恩卻沒有回應。 | ||
+ | |||
+ | 吹角 | ||
+ | |||
+ | 施洗約翰在曠野呼喊要人悔改認罪,神要人在節期中,吹角至贖罪日間好好預備,好好悔改認罪。 | ||
+ | |||
+ | 聖靈降臨 | ||
+ | |||
+ | 聖靈對世人的責備有三:為罪、為義、為審判。 | ||
+ | |||
+ | (利 Lev 23: | ||
+ | |||
+ | 聖靈澆灌的人就要好好地來守神的節期。 | ||
+ | |||
+ | ===== 為何許多人忽略神的節期 ===== | ||
+ | |||
+ | 1. 將神的律法分為重要的和不重要的 | ||
+ | |||
+ | 曲解了「最大的是愛」。沒有公義,何來之愛?沒有真理就沒有愛。許多人一定要過春節新年,而不看重神的節期。 | ||
+ | |||
+ | 2. 認為舊約的律法是已經成全了 | ||
+ | |||
+ | 主耶穌說:「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神的律法是不能改變的。 | ||
+ | |||
+ | 3. 很多人認同「時代論」 | ||
+ | |||
+ | 時代論認為舊約聖經已經過去了,就不必守了,而更有甚之的「全能神的教會」,認為連新約聖經也已經過去了,是以其矛攻其盾,而兩者都存在矛盾之中,互相攻擊。 | ||
+ | |||
+ | 4. (賽 Isa 56)只有守神的節期、神的約,如此神才會領人到他的聖山。 | ||
+ | |||
+ | 《撒迦利亞書》人若不守節期,則埃及就沒有雨,表示人就不會有聖靈,表示人就與神沒有關係。 | ||
+ | |||
+ | ---- | ||
+ | |||
+ | ====== (利 Lev 23: | ||
+ | |||
+ | ===== 節期含意 ==== | ||
+ | |||
+ | 洪同勉之時代論:http:// | ||
+ | |||
+ | 將各節期對應至歷史時代之解釋。吾人不以為然。 | ||
+ | |||
+ | LYX:認為是循環及上下對比。 | ||
+ | |||
+ | LYH:春季節期:自無酵至有酵;秋季節期:自困苦至歡樂;這兩者是以兩種方式談相同的事,是循環。無酵即代表困苦。 | ||
+ | |||
+ | TJD:認為在春季節期中,是要強調守平常每週的安息日,這也強調祭司在每週安息日的工作以外,要再加上節期的工作。而在秋季節期中,特別要求七月一日要如第七日安息那般地守。 | ||
+ | |||
+ | ===== 五旬節日子的算法 ===== | ||
+ | |||
+ | LYX:一是認為(HB7676,HB7677)不是特定的安息日,所以就從逾越節次日開始算七七節;另外就是我們認同的,是在那個安息日的次日起算。 | ||
+ | |||
+ | LYH:(3)是沒有定冠詞的安息日,而「這安息日的次日」是帶有定冠詞的。 | ||
+ | |||
+ | ===== (4)兩個「他們」 ===== | ||
+ | |||
+ | 在他們(雅威的節期)中宣告為節期 | ||
+ | |||
+ | ===== 搖祭 ===== | ||
+ | |||
+ | 要獻上搖祭禾捆後才能吃,在新約時代中當如何實行?何意? | ||
+ | |||
+ | 要大祭司(因為帶定冠詞)獻上,不是一般祭司(10,20)。 | ||
+ | |||
+ | 搖祭,是以色列人入迦南地得地後,必須要作的(利 23:9, 申26) | ||
+ | |||
+ | 意義:是給祭司的獎賞賞賜。 | ||
+ | |||
+ | LYH:那所得的地,是否可解為「基督」? | ||
+ | |||
+ | LYX:先前說,第一循環是以祭司角度。談基督被高昇,得國。這要對比第二循環,從人的角度談,當以何方式,學習基督一樣,最後得到歡樂。 | ||
+ | |||
+ | ===== 吃的問題 ===== | ||
+ | |||
+ | 無酵節吃無酵餅我們實行,但是否也要實行獻搖祭?如何實行?是否也要吃?為何無酵餅是字面意,而搖祭是靈意? | ||
+ | |||
+ | 無論是哪一種吃,都有字面意和靈意存在。由於搖祭及祭司在現今無法以字面意實行,只能行靈意。 | ||
+ | |||
+ | ===== (利 23)之教導意義 ===== | ||
+ | |||
+ | 洪同勉認為:對於(利 23)只要去作就好了,是視為去遵行的指導,沒有其他意義的教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