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威聖會 聖經真理研究院

辨明真理、認真遵行

使用者工具

網站工具


commentary:joh:joh_c7v10_c7v24_20231202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commentary:joh:joh_c7v10_c7v24_20231202 [2023/12/01 23:57 -0600 Fri. (16 個月前)] – 建立 wcmcommentary:joh:joh_c7v10_c7v24_20231202 [2024/04/04 20:45 -0500 Thu. (12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外部編輯 127.0.0.1
行 3: 行 3:
 記錄:WCM; 記錄:WCM;
 日期:20231202。 日期:20231202。
 +
 +===== 影片資源 =====
 +
 +  * [[https://youtu.be/rUUQMqYzkmY|【聖經原文查經】約翰福音查經-36 文字版(約 7:10-24)|經文結構分段、問題探討|2023.12.02]]
 +  *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4QG5GOmPruMYRR7vbcI_IGpWxtTmVPq|《約翰福音》查經影片播放清單]]
  
 ===== (約 7:10-24)耶穌在住棚節 ===== ===== (約 7:10-24)耶穌在住棚節 =====
  
-作者:CCY Ken。+經文:《雅威聖經漢譯本》; 
 +本大段解釋作者:CCY Ken。
  
 ==== 結構分析 ==== ==== 結構分析 ====
行 42: 行 48:
 Joh 7:17  倘若任何人一直想要遵行祂的那意願,他將驗知有關於這教導是出於那神,或是我憑我自己持續講論的。 Joh 7:17  倘若任何人一直想要遵行祂的那意願,他將驗知有關於這教導是出於那神,或是我憑我自己持續講論的。
  
-  * 驗知這教導是出於那神的基本條件是真心渴望想要遵行祂的那意願。只有這樣,神才賜予理解祂真理的能力。除非我們真正渴望按照祂的那意願行事,否則神不會在他的話語上賜予光明。+  * 驗知這教導是出於那神的基本條件是真心渴望想要遵行祂的那意願。只有這樣,神才賜予理解祂真理的能力。除非我們真正渴望按照祂的那意願行事,否則神不會在他的話語上賜予光明。
  
   * 遵行「祂的那意願」就是按照聖經的律法原則生活。天父的旨意不單單讓我們相信頭腦相信耶穌是祂的兒子。   * 遵行「祂的那意願」就是按照聖經的律法原則生活。天父的旨意不單單讓我們相信頭腦相信耶穌是祂的兒子。
 +
 + * [註](17)「遵行祂的那意願」相當於(19)「持續遵行那律法」。
  
 Joh 7:18  那憑他自己持續講論的人,一直尋求自己的榮耀;然而那持續尋求那差他來者的榮耀之人,這人是真實的,且在他裏面一直不存在不義。 Joh 7:18  那憑他自己持續講論的人,一直尋求自己的榮耀;然而那持續尋求那差他來者的榮耀之人,這人是真實的,且在他裏面一直不存在不義。
行 67: 行 75:
  
   * 群眾說「你一直有一個魔鬼」,因為精神錯亂通常是被鬼附著的標誌之一。這種褻瀆暴露了他們對基督榮耀的侮辱   * 群眾說「你一直有一個魔鬼」,因為精神錯亂通常是被鬼附著的標誌之一。這種褻瀆暴露了他們對基督榮耀的侮辱
 +
  
 Joh 7:21  耶穌回應而對他們說:「我曾作了一件工作,而你們都一直希奇。 Joh 7:21  耶穌回應而對他們說:「我曾作了一件工作,而你們都一直希奇。
行 86: 行 95:
  
   * 「在這日,你不可作工」並不是絕對的:其他經文明確地對其進行了調整。安息日在聖殿中的祭司的事奉,以及在律法要求的那一天給孩子行割禮,就是典型的例子。但是猶太人忽視了或忽略了這些。他們根據外表來判斷。他們沒有根據事情的價值和經文的整體意義來考慮這一事件。   * 「在這日,你不可作工」並不是絕對的:其他經文明確地對其進行了調整。安息日在聖殿中的祭司的事奉,以及在律法要求的那一天給孩子行割禮,就是典型的例子。但是猶太人忽視了或忽略了這些。他們根據外表來判斷。他們沒有根據事情的價值和經文的整體意義來考慮這一事件。
 +
 +----
 +
 +===== 討論摘記 ====
 +
 +==== 「那些猶太人」、「那群眾」之區分 ====
 +
 +WCM:
 +經文使用「那些猶太人」、「那群眾」不用的群體,應該是有所區分。
 +
 +==== 稱呼耶穌為「那個人、這個人」 ====
 +
 +(11)那些猶太人問:那個人在哪裏?
 +
 +「那個人、這個人」出現在(約 7:11, 26, 27)。他們稱呼耶穌為「那個人、這個人」,表示視他為平常人,而不是視為「先知」,更不是「基督」。
 +
 +LYX:
 +耶穌是當有些人開始信他是基督之後,才是他能去受難的時候。
 +
 +==== (約 7:13)「猶太人的懼怕」 ====
 +
 +|Joh 7:13    |只是沒有一人直言無隱地為他持續講論,因那猶太人的懼怕〔或譯:顧慮〕緣故。||
 +|Joh 19:38   |然而在這些事以後,來自亞利馬太的約瑟,一直是耶穌隱密的門徒,是因為猶太人的那懼怕緣故,他請求那彼拉多,為要他可以取去那耶穌的那身體。而那彼拉多也允准了,於是他來到了,且取去他的那身體。||
 +|Joh 20:19   |於是,在那一(特定的)日子黃昏時,在那安息週的第一天,而那門早已被關上了,就是那些門徒所在的地方,是因著那猶太人的懼怕緣故;那耶穌來到了,且站在那中間,並對他們說:「願平安歸與你們。」||
 +
 +以上「猶太人的懼怕」,(約 19:38)他是「隱密的門徒」、(約 20:19)「暗暗地作」有關,不想被人知道。
 +
 +|Joh 9:22    |他的父母說這些話,是因為他們一直以來懼怕那些猶太人,因為那些猶太人早已經商議好了,為使任何人若承認他是基督,他能夠成為逐出會堂者。||
 +
 +「懼怕那些猶太人」:是因為怕被逐出會堂。
 +
 +這些猶太人的作法,會如主耶穌所預言的(約 16:1-2),會將信耶穌的人加以逐出會堂,且會殺他們,視為「宰獻」,即「凡殺你們的人認為是向那神獻上侍奉」。
 +
 +「宰獻」相當於是舊約原文「滅絕淨盡、宰獻、殺獻」一詞,即將那被殺的視為是當滅的,是針對外邦人、惡人所行的宰殺。因此,他們視耶穌是「假先知」,是當被除滅的。
 +
 +> Pro 1:29    因為你們恨惡知識、不喜愛敬畏 雅威[雅威的懼怕]、
 +> Pro 2:5     你就明白敬畏 雅威[雅威的懼怕]、得以認識 神[神的知識]。
 +
 +敬畏 雅威[雅威的懼怕]、得以認識 神[神的知識],彼此是同義對仗。
 +
 +「懼怕」是情感上的,「知識」是理智上的,本是不同的,但「懼怕」和「知識」卻是同義詞,因此推知,這兩者是一體的兩面。以「初生之犢不畏虎」,因「無知識」而「不懼怕」,有知識才會有懼怕。
 +
 +WCM:因此認為,「猶太人的懼怕」相當於是「猶太人因認識到被假先知誤導之惡果而懼怕,因而定下要殺假先知之規定」,他們將耶穌視為是靠鬼王行異能的假先知,欲殺害之。
 +
 +==== 「⋯⋯的懼怕、敬畏、畏懼」有五種用法 ====
 +
 +「懼怕、敬畏、畏懼」分別用在以下五種身分上:
 +
 +(約 7:13)猶太人的懼怕
 +(羅 3:18)神的懼怕
 +(徒 9:31)那主的害怕
 +(弗 5:21)基督的害怕
 +(路 2:9)牧羊人的懼怕
 +
 +|Rom 3:18    |他們的眼中沒有神的敬畏。||
 +|Act 9:31    |於是教會沿著全猶太、加利利、撒瑪利亞,都得平安被建造著,且在主的敬畏中行著,又在聖靈的鼓勵下,人數被加多。||
 +|Eph 5:21    |要在基督的敬畏中彼此服從著。||
 +|Luk 2:9     |又主的使者站在他們旁邊,且主的榮光周圍照射他們,而他們驚嚇,大大地害怕。||
 +
 +
 +==== Q:(約 7:17)「遵行祂的那意願」之意義? ====
 +
 +  * (17)「遵行祂的那意願」相當於(19)「持續遵行那律法」。
 +
 +==== Q:(約 7:18)何謂「尋求自己的榮耀」、「持續尋求那差他來者的榮耀」? ====
 +
 +**(約 5 章)談到「尋求⋯⋯的榮耀」類似內容**
 +
 +|Joh 5:38 |且祂的那話語,你們一直沒有存留在你們裏面,因為這一位所差遣的那一位,那一位你們一直不相信。||
 +|Joh 5:39    |你們一直查考那些經文,因為你們一直認為在它們裏面持續擁有永生。而這些(經文)正是那為我持續作見證的。||
 +|Joh 5:40    |而你們一直不情願來到我這裏,好能持續擁有生命。||
 +|Joh 5:41    |我一直不領受從人來的榮耀,||
 +|Joh 5:42    |但是我早已驗知〔或譯:識別〕你們:『你們一直沒有那神的那愛在你們自己裏面。』||
 +|Joh 5:43    |我因著我的那父的名來到了,而你們一直不接納我;倘若有別人因著自己的那名來到了,你們的倒將接納那種人。||
 +|Joh 5:44    |當你們領受從彼此而來的榮耀時,怎能去相信呢?且你們一直不尋求那從那獨一神而來的榮耀。||
 +
 +他們的情況:
 +  * 「祂的那話語,你們一直沒有存留在你們裏面⋯⋯」(約 5:38)。
 +  * 「你們一直不情願來到我這裏」(約 5:40)。
 +  * 「你們一直沒有那神的那愛在你們自己裏面」(約 5:42)
 +  * 「我因著我的那父的名來到了,而你們一直不接納我;倘若有別人因著自己的那名來到了,你們的倒將接納那種人。」(約 5:43)
 +  * 「當你們領受從彼此而來的榮耀時,怎能去相信呢?且你們一直不尋求那從那獨一神而來的榮耀。」(約 5:44)
 +
 +==== Q:(約 7:20)「誰一直尋找你要殺死你呢?」 ====
 +
 +|Joh 5:18    |於是,因這緣故,那些猶太人越發一直尋法子去殺他,因他不僅僅持續鬆弛了那安息日(的規矩),也更是他說,那神是他自己的父,使他自己跟那神是平等的。||
 +|Joh 7:1     |而在這些事以後,那耶穌繼續在那加利利行走;因為他一直不想要在猶太行走,因那些猶太人一直尋找他要去殺死。||
 +
 +《約翰福音》中的「那些猶太人」是特定人群,例如(約 5:10)「些猶太人對那已被治好的人說」、(約 5:15)「那人離開,而對那些猶太人說」,那人本是猶太人,所以「那些猶太人」是特定的群體,特指反對耶穌的群體。
 +
 +|Joh 1:19    |且這個是那約翰的見證:當那些猶太人從耶路撒冷差遣了眾祭司和眾利未人到他那裏,為要詢問他:「你是誰?」||
 +
 +「那些猶太人」是自(約 1 章)起便出現,是指特定信仰立場,即反對耶穌的信仰立場,他們包括了猶大支派為主的人及眾祭司和眾利未人。不同於「加利利人」。
 +
 +==== Q:(約 7:24)「按外貌來判斷」? ====
 +
 +  * 即按人的肉身外在情況來行審判,諸如按人的外表、出身、家庭背景、身分、地位、教育程度等等。
 +
 +  * 若按人的外貌來審判,便不是按人是否公義良善來審判。
 +
 +==== Q:(約 7:24)「公義的審判」? A:相當於希伯文「公義的典章」 ====
 +
 +|Joh 7:24 |你們切勿再按外貌來判斷,反當要一直按公義的審判[同希伯文「典章」]來判斷。」||
 +
 +  * 這是對猶太人談律法和典章
 +
 +|Mat 12:17   |以致透過那先知以賽亞被說出的話被應驗了:|(([註太12:17 以下四節引自(賽 Isa 42:1-4),足以證明主耶穌不僅向以色列人,更要向外邦人宣講公理(公理即下文中譯為「審判」,希伯來文可譯為:公平、判決、審判、典章),因此外邦人仍然要以神的誡命律例典章作為行事為人的標準。因為對於外邦人,神的律法仍然是審判的判決標準,並無其他的標準存在。]))|
 +|Mat 12:18   |「看啊!我的那僕人,即我所已揀選的;我的那蒙愛的,即我的那性命所已喜悅的。我將安置我的那靈在他身上,而他將宣告公平審判給那外邦。||
 +|Mat 12:19   |他將不爭競,也不喧嚷;在那街市上也將無人聽見他的那聲音。||
 +|Mat 12:20   |早已被壓傷的蘆葦,他將不折斷;且正冒煙的亞麻布燈心,他將不熄滅;直到他可以拋出公平審判,達到勝利;|(([註12.20 「拋出」審判:或譯取出、帶出。]))|
 +|Mat 12:21   |且外邦將期待他的那名。」|(([註12.21 那名:此為按LXX譯本引用,但舊約希伯來原文:期待他的「律法、訓誨」,出自(賽 Isa 42:1-4)。]))|
 +
 +  * 以上(太 12:17-21)是對外邦人談律法和典章
 +
 +----
 +
 +===== LYH 心得 =====
 +
 +==== 一、耶穌直到節期過半,他才上殿教導 ====
 +
 +  * (14 節)耶穌默默去過節,直到過半時間了,他才上殿教導,猶太人的希奇,他回答(7:16-36);分4次說明(16-19,21-24,28-29,33-34)。直到節期的末日,他突然高聲呼籲:聖靈活水的應許(7:37-38)。
 +
 +====  二、猶太人的懼怕 ====
 +
 +  * 二、猶太人的懼怕(7:13,19:38;20:19):由7:12「他是迷惑人的」(假先知)。希伯來人的思維方式。
 +
 +懼怕在新約聖經的四種用法:
 +  * 1. 神的害怕(羅3:18);
 +  * 2. 那主的害怕(徒9:31);
 +  * 3. 基督的害怕(弗5:21);
 +  * 4. 人的害怕:牧羊人的害怕(路2:9);猶太人的害怕(此處)。
 +
 +因此有「暗中隱藏做門徒」。因為怕被趕出會堂(9:22)。趕出會堂,與殺門徒、以為是事奉、宰獻給神(16:2)。如同舊約攻佔迦南地的「滅絕淨盡」。
 +
 +==== 三、耶穌對猶太人和外邦人同樣講律法和典章 ====
 +
 +耶穌同樣講律法和典章:對外邦人(太12:16-20;約7:18-24按公義的審判,即來文的典章)
  
commentary/joh/joh_c7v10_c7v24_20231202.1701496658.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3 -0500 Thu. (12 個月前) (外部編輯)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HTML5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