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約翰福音》21 章(約 21:15-25)查經 20241012
經文:《雅威聖經漢譯本》; 本大段看法作者:CCY Ken; 編修:WCM; 日期:20241012。
影片資源
結構分析(約 21:15-19)耶穌和彼得
- A、(21:15a)西門,約翰的(兒子),你一直愛我多過這些嗎?
- B、(21:15b)我一直熱愛你
- C、(21:15c)持續餵養我的那些羊羔
- A’、(21:16a)西門,約翰的(兒子),你一直愛我嗎?
- B’、(21:16b)我一直熱愛你
- C’、(21:16c)持續餵養我的那些羊羔
- A’’、(21:17a)西門,約翰的(兒子),你一直熱愛我嗎?
- B’’、(21:17b)我一直熱愛你
- C’’、(21:17c)持續餵養我的那些羊羔
說明
- AA’A’’:西門,約翰的(兒子),你一直愛我多過這些嗎
- BB’B’’:我一直熱愛你
- CC’C’’:持續餵養我的那些羊羔
結構分析(約 21:20-25)耶穌與祂所愛的門徒
- A、(21:20)看見耶穌所愛的門徒跟隨
- B、(21:21-22)倘若我願意去存留他,直到我正來到,對於你何干呢?
- B’、(21:23)倘若我願意去存留他,直到我正來到,對於你何干呢?
- A’、(21:24-25)正是這位門徒見證了這些事並寫下了它們
說明
- AA’:耶穌所愛的門徒
- BB’:倘若我願意去存留他,直到我正來到,對於你何干呢?
經文、看法
Joh 21:15 於是當他們吃了早餐,那耶穌對那西門彼得說:「西門,約翰的(兒子),你一直愛我多過這些嗎?」他對他說:「是的,主啊!你早已知道:我一直熱愛你。」他對他說:「你當要持續餵養我的那些羊羔。」
- Q:經文所指的「這些」是甚麼?是生活所需的食物(魚)嗎?是反問彼得真的愛他勝過其他門徒嗎?耶穌的問題可能是在考驗彼得在經歷了否認耶穌之後,他的忠誠和愛是否堅定不移?
- 彼得從前三次不認主,現在他會三次表達他對耶穌的愛。
- 耶穌將愛與持續餵養我的那些羊羔聯繫起來,表明真正的愛需要通過服侍其他弟兄來體現。
Joh 21:16 他又第二次對他說:「西門,約翰的(兒子),你一直愛我嗎?」他們對他說:「是的,主啊!你早已知道:我一直熱愛你。」他對他說:「你當要持續餵養我的那些羊羔。」
- Q:「餵養我的那些羊羔」意味著餵養門徒明白神的話?
- 耶穌要求彼得參與他作為牧人的角色。羊群仍舊屬於耶穌,祂對彼得說「我的羊」,而非「你的羊」,這強調了耶穌對羊群的主權和關愛。復活的耶穌指派祂的門徒繼續他的使命,這不僅是對祂在地上工作的延續,也是對祂救贖計畫的進一步實現。
Joh 21:17 他第三次對他說:「西門,約翰的(兒子),你一直熱愛我嗎?」那彼得感到苦惱,因他對他第三次說:「你一直熱愛我嗎?」就對他說:「主啊!你早已知道萬事,你一直驗知:我一直熱愛你。」耶穌對他說:「你當要持續餵養我的那些羊羔。
- 彼得感到苦惱可能是因為他意識到自己從前的不忠誠,或者因為被重複問同一個問題而感到煩厭。
- Q:有人認為耶穌早已知道萬事足以証明他就是神?
- 羅馬天主教會認為,彼得與耶穌的互動就假定了彼得的首要地位,因此他們主張彼得是第一任教宗。
Joh 21:18 我實實在在告訴你,當你還是年輕時,你一直自己束腰,而不斷前往你一直願意的地方;然而當你是已衰老時,你將伸出你的那雙手,而別人將束上你,且將帶往你一直不願意的地方。」
- 這段經文中的預言是否意味著人們無法控制自己的命運?
- 自由也可以從內在和外在兩個層面來理解。外在自由涉及物理上的限制,而內在自由涉及自主選擇的能力。世上沒有甚麼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
Joh 21:19 然而他說了這話,是指示以怎樣的死,他將榮耀那神;且他說了這話後,他對他說:「你應當持續跟從我。」
- 耶穌將彼得死亡的預言與邀請跟隨他連結起來。彼得被視為配為他的主而死。
- 彼得最終確實將為耶穌捨命(約 13:37),如同好牧人耶穌為羊群捨命。
- 耶穌呼召彼得持續跟從他,即使面對死亡。這也是今天的耶穌跟隨者應有的心志。
Joh 21:20 那彼得轉身後,看見那門徒,即那耶穌所愛的,也跟隨著,這人也是在那晚筵中側躺在他的那胸膛上的,且說:「主啊!誰正是那交付你的人呢?」
- 為何彼得在聽到自己命運後,轉身看約翰?因為嫉妒?不安?好奇?有沒有可能彼得反思自己在耶穌心中的地位,以及他與耶穌的關係是否同樣親密?
Joh 21:21 於是那彼得看見這人後,對耶穌說:「主啊!然而這人將怎樣呢?」
- 人們往往傾向於將自己與他人比較。彼得的問題反映了這種傾向。
Joh 21:22 那耶穌對他說:「倘若我一直願意去存留他,直到我正來到,對於你何干呢?你應當持續跟從我。」
- 耶穌的回答在告訴彼得應專注於個人使命而不是被其他事物所分心。其他門徒會發生什麼事與他無關。
Joh 21:23 於是這一個話語來到那些弟兄裏,就是那一個門徒一直不會死。然而那耶穌沒有對他說過:「他一直不會死。」反而是:「倘若我一直願意去存留他,直到我正來到,對於你何干呢?」
- 「倘若我一直願意」中的「倘若」是假設的;耶穌只是在提出一個假設,就是約翰會活著直到他再次回來,但神從未讓他免於死亡。這是門徒們對神的話語的誤解。
Joh 21:24 這一位正是那門徒,那為這些事持續作見證者,且那寫下這些事者,而我們早已知道:「他的那見證一直是真的。」
- 「這些事」指的是「整本」約翰福音。
- Q:在什麼情況下,一個人的見證會被認為是真實或是虛假的?經文強調「真實」就像作者知道那見證日後會被人質疑是不真的?
- 「我們」知道他的那見證一直是真的,意味不只一個人如此認為。
- 有學者認為「我們」是指約翰的門徒。
Joh 21:25 然而那耶穌也一直是有許多他所行的其他事,倘若一一地被寫下這些,我一直認為這世界本身也不能容納那些被寫下來的書卷。
- 約翰福音中省略了耶穌所做的許多事情,因為與認識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無關。
- Q:經文中提到的「世界本身也不能容納」是什麼意思?這是否意味著有些事情是無法完全通過文字傳達的?或是文學上的誇張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