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joh:joh_c18v28_c18v38_20240824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commentary:joh:joh_c18v28_c18v38_20240824 [2024/08/23 08:23 -0500 Fri. (8 個月前)] – 建立 wcm | commentary:joh:joh_c18v28_c18v38_20240824 [2024/08/24 21:10 -0500 Sat. (8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wcm | ||
---|---|---|---|
行 5: | 行 5: | ||
===== 影片資源 ===== | ===== 影片資源 ===== | ||
- | * [[|【聖經原文查經】約翰福音查經-74 文字版(約 18: | + | * [[https:// |
* [[https:// | * [[https:// | ||
行 34: | 行 34: | ||
* 亞納將耶穌送到該亞法那大祭司那裏,但約翰沒有記錄那場審判。猶太人他們沒有權力處決耶穌,所以他們把耶穌送到彼拉多那裡去執行這個判決。 | * 亞納將耶穌送到該亞法那大祭司那裏,但約翰沒有記錄那場審判。猶太人他們沒有權力處決耶穌,所以他們把耶穌送到彼拉多那裡去執行這個判決。 | ||
* 猶太人不會進入官廳,他們非常注重禮儀的潔淨以免染污自己,但他們卻把耶穌帶到官廳接受審判。 | * 猶太人不會進入官廳,他們非常注重禮儀的潔淨以免染污自己,但他們卻把耶穌帶到官廳接受審判。 | ||
+ | |||
+ | **[討論]** | ||
+ | |||
+ | * **Q:為何作者要特別記這件事?** | ||
+ | * Ken:為了讓外邦人明白猶太人的典故。——表示讀者可能是外邦人。 | ||
+ | * WCM:若讀者是猶太人,那麼這就如同先知書中的記載,人們重視對神的敬拜,但卻不行公義,手中滿了殺人的血,如(賽 1: | ||
Joh 18:29 於是,那彼拉多出到外面,來到他們那裏,而說:「你們對這個人提出什麼控告呢? | Joh 18:29 於是,那彼拉多出到外面,來到他們那裏,而說:「你們對這個人提出什麼控告呢? | ||
行 43: | 行 49: | ||
* **Q:猶太人沒有提出具體的指控,只是聲稱他「一直是作惡的」?因為這是關乎猶太人的宗教律法,而不干犯羅馬的法律?** | * **Q:猶太人沒有提出具體的指控,只是聲稱他「一直是作惡的」?因為這是關乎猶太人的宗教律法,而不干犯羅馬的法律?** | ||
+ | |||
+ | **[討論]** | ||
+ | |||
+ | * **Q:猶太人沒有提出具體的指控,只是聲稱他「一直是作惡的」?因為這是關乎猶太人的宗教律法,而不干犯羅馬的法律?** | ||
+ | * LYX:若按(18: | ||
Joh 18:31 於是,那彼拉多對他們說:「你們應領他去,且應按著你們的那律法審判他。」那些猶太人對他說:「去殺任何人,對我們而言是不合法。」 | Joh 18:31 於是,那彼拉多對他們說:「你們應領他去,且應按著你們的那律法審判他。」那些猶太人對他說:「去殺任何人,對我們而言是不合法。」 | ||
行 48: | 行 59: | ||
* 猶太人給彼拉多提供了一個必須介入的理由:他們要求判處耶穌死刑,而他們沒有執行死刑的權力。 | * 猶太人給彼拉多提供了一個必須介入的理由:他們要求判處耶穌死刑,而他們沒有執行死刑的權力。 | ||
* **Q:在約翰福音中,已經有兩次試圖用石頭砸死耶穌的記錄,因為他被指控亵渎神(約 8:59; 10: | * **Q:在約翰福音中,已經有兩次試圖用石頭砸死耶穌的記錄,因為他被指控亵渎神(約 8:59; 10: | ||
+ | |||
+ | **[討論]** | ||
+ | |||
+ | * **Q:在約翰福音中,已經有兩次試圖用石頭砸死耶穌的記錄,因為他被指控亵渎神(約 8:59; 10: | ||
+ | * 的確!所以猶太人的說法是假話。 | ||
+ | * 然而「他被指控亵渎神」這是《對觀福音》中審判的主題。而《約翰福音》中卻是從「你是猶太人的王嗎?」這是角度,這是政治的角度,不是宗教的角度。 | ||
Joh 18:32 這為要那耶穌的話語能夠應驗,就是他曾指示說,他將要怎樣方式的死而死亡。 | Joh 18:32 這為要那耶穌的話語能夠應驗,就是他曾指示說,他將要怎樣方式的死而死亡。 | ||
* 耶穌的話的應驗可以追溯到(約 12:32-33; 18: | * 耶穌的話的應驗可以追溯到(約 12:32-33; 18: | ||
+ | |||
+ | **[討論]** | ||
+ | |||
+ | * 在以色列的律法中,並沒有釘十字架處死的方式。 | ||
+ | * 在律法中主要是用石頭打死,只是在(申 21: | ||
Joh 18:33 於是,那彼拉多再次進入那官廳,而叫那耶穌來,且對他說:「你正是那猶太人的那王嗎?」 | Joh 18:33 於是,那彼拉多再次進入那官廳,而叫那耶穌來,且對他說:「你正是那猶太人的那王嗎?」 | ||
* **Q:為何問這個問題?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 * **Q:為何問這個問題?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 ||
+ | |||
+ | **[討論]** | ||
+ | |||
+ | * **Q:為何問這個問題?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 ||
+ | * WCM: | ||
+ | * 這應該是猶太人所控告的內容。而彼拉多詢問耶穌以取得耶穌的口供。 | ||
Joh 18:34 耶穌回應(說):「你現在說這話是來自你自己,還是其他人論及我而對你說的呢?」 | Joh 18:34 耶穌回應(說):「你現在說這話是來自你自己,還是其他人論及我而對你說的呢?」 | ||
行 65: | 行 93: | ||
* 彼拉多的聲明:「難道我是猶太人嗎?」使他與把耶穌帶給他的猶太人保持距離。 | * 彼拉多的聲明:「難道我是猶太人嗎?」使他與把耶穌帶給他的猶太人保持距離。 | ||
* 彼拉多的話表明,他不是作為一個猶太人,而是作為一個羅馬長官的身份來斷案。從彼拉多的觀點來看,耶穌是「猶太人」之一;猶太人是他的「自己的人」(約 1:11) | * 彼拉多的話表明,他不是作為一個猶太人,而是作為一個羅馬長官的身份來斷案。從彼拉多的觀點來看,耶穌是「猶太人」之一;猶太人是他的「自己的人」(約 1:11) | ||
+ | |||
+ | **[討論]** | ||
+ | |||
+ | * WCM: | ||
+ | * 彼拉多的回話,似乎文不對題,然而卻實際上回答了耶穌的問話,即表明,因為他並不是猶太人,他所問的內容不是出於他自己,而是猶太人所控告的。 | ||
+ | * 此處,彼拉多特別指出「你的國人⋯⋯把你交付給我⋯⋯」,表明這一切與他無關。 | ||
+ | * 「你的國人」這一說法,促使耶穌在下一節中去對此發言,更正彼拉多的觀念,表明「國度範圍」不是彼拉多所想的那樣。 | ||
Joh 18:36 耶穌回應(說):「我的那國度一直不是出自這一個世界,倘若我的那國度曾是出自這一個世界,我的那些差役就持續要爭戰,使我不被交付給那些猶太人。然而現今我的那國度一直不是來自此處。」 | Joh 18:36 耶穌回應(說):「我的那國度一直不是出自這一個世界,倘若我的那國度曾是出自這一個世界,我的那些差役就持續要爭戰,使我不被交付給那些猶太人。然而現今我的那國度一直不是來自此處。」 | ||
行 84: | 行 119: | ||
* **Q:那真實的人的意思?是指屬於神的人?「那一直是出自那神的人,持續聽那神的那些話」(約 8:47)** | * **Q:那真實的人的意思?是指屬於神的人?「那一直是出自那神的人,持續聽那神的那些話」(約 8:47)** | ||
*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屬於真實」?「小子們!別再讓我們只在話語和舌頭上愛人,卻要在行為和實際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將會驗知:「我們一直是屬於/出於那真實」(約壹 3:18) | *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屬於真實」?「小子們!別再讓我們只在話語和舌頭上愛人,卻要在行為和實際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將會驗知:「我們一直是屬於/出於那真實」(約壹 3:18) | ||
+ | |||
+ | **[討論]** | ||
+ | |||
+ | * **Q:彼拉多的問題從「你正是那猶太人的那王嗎?(約 18: | ||
+ | * 由局限的「猶太人的王」成為不限範圍的「王」。 | ||
+ | * **Q:那真實的人的意思?是指屬於神的人?「那一直是出自那神的人,持續聽那神的那些話」(約 8:47)** | ||
+ | * 從行為上,可以判斷是否「屬於真實」。 | ||
Joh 18:38 那彼拉多對他說:「什麼是真理呢?」而他說了這些後,再次出來到那猶太人那裏,而對他們說:「我一直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罪狀。 | Joh 18:38 那彼拉多對他說:「什麼是真理呢?」而他說了這些後,再次出來到那猶太人那裏,而對他們說:「我一直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罪狀。 | ||
- | * **Q:「真實」(約 18: | + | * **Q:「那真實」(約 18: |
* **Q:這個問題是在嘲笑耶穌對真理的聲稱?還是真誠地提出的?** | * **Q:這個問題是在嘲笑耶穌對真理的聲稱?還是真誠地提出的?** | ||
* 彼拉多現在對耶穌的言論作出了簡短的回應,他沒有進一步追問,也不知道真理在他面前(約 14:6) | * 彼拉多現在對耶穌的言論作出了簡短的回應,他沒有進一步追問,也不知道真理在他面前(約 14:6) | ||
行 94: | 行 136: | ||
**[討論]** | **[討論]** | ||
- | * **Q:「真實」(約 18: | + | * **Q:「那真實」(約 18: |
* LYH: | * LYH: | ||
* 我的看法:真實,aleetheia,此陰性名詞源自形容詞 aleethees(真實的、不遮掩的),由「不 a」,「遮掩或隱藏 lanthanoo」二字組成,義為「無隱藏、不遮掩的」。既然不是隱藏的,就會被看見。如始祖聽見神聲,就因看見己身赤身肉體,便以無花果樹「遮身」,而躲藏神的面。這是羞於見人也羞於見神的表現,因為他不能讓神看見他的赤身(本我真相)。因此,真實就是真相。 | * 我的看法:真實,aleetheia,此陰性名詞源自形容詞 aleethees(真實的、不遮掩的),由「不 a」,「遮掩或隱藏 lanthanoo」二字組成,義為「無隱藏、不遮掩的」。既然不是隱藏的,就會被看見。如始祖聽見神聲,就因看見己身赤身肉體,便以無花果樹「遮身」,而躲藏神的面。這是羞於見人也羞於見神的表現,因為他不能讓神看見他的赤身(本我真相)。因此,真實就是真相。 | ||
行 101: | 行 143: | ||
* LYH: | * LYH: | ||
* 若是真誠地提出,不會問完後,立刻走人,而不繼續追問。若是嘲笑,他不會對猶太人說:我察不出他有何罪來。因此,他問「真理是什麼。」便馬上停止審問,是因為這種審問,會牽扯到他本身與猶太人的許多問題,故,反問耶穌此句話後,便迅速終結此次審問。 | * 若是真誠地提出,不會問完後,立刻走人,而不繼續追問。若是嘲笑,他不會對猶太人說:我察不出他有何罪來。因此,他問「真理是什麼。」便馬上停止審問,是因為這種審問,會牽扯到他本身與猶太人的許多問題,故,反問耶穌此句話後,便迅速終結此次審問。 | ||
+ | * WCM: | ||
+ | * 說出「什麼是真理呢?」,且他不是針對耶穌使用的詞「那真實/那真理」,馬上走人,表示他根本不想聽答案。 | ||
+ | * 這樣的情況,相當於不屑地說:「什麼是真理呢?談什麼真理!」 | ||
+ | * **Q:由(約 19: | ||
+ | * 彼得的證詞: | ||
+ | * |Act 3:13 |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就是我們列祖的神,已榮耀他的那位僕人耶穌,一方面你們交付這人,並當判決那人去釋放時,你們於彼拉多面前棄絕這人,|| | ||
+ | * 司提反的證詞: | ||
+ | * |Act 7:52 |眾先知中的哪一位,你們的列祖沒有逼迫過?並且他們殺了那些預告關於那義人的來臨之人,如今你們成為這人的出賣者和兇手。|| | ||
+ | * **Q:是誰將耶穌釘了十字架?** | ||
+ | * 據(約 19: | ||
+ | * 本書作者將此罪責,歸咎於「他們」即猶太人。但實際操作者應該還是羅馬兵丁。 | ||
+ | * **Q:殺耶穌的主謀、從犯?** | ||
+ | * LYH:主謀是「該亞法」大祭司(約 11:49)。 | ||
+ | * Joh 11:47 祭司長和法利賽人聚集公會、說、這人行好些神蹟、我們怎麼辦呢。 | ||
+ | * Joh 11:48 若這樣由著他、人人都要信他.羅馬人也要來奪我們的地土、和我們的百姓。 | ||
+ | * Joh 11:49 內中有一個人、名叫該亞法、本年作大祭司、對他們說、你們不知道甚麼。 | ||
+ | * Joh 11:50 獨不想一個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國滅亡、就是你們的益處。 | ||
+ | * Joh 11:51 他這話不是出於自己、是因他本年作大祭司、所以預言耶穌將要替這一國死。 | ||
+ | * ——猶太人、彼拉多、兵丁,都是從犯。 | ||
+ | * **Act 3:17 弟兄們、我曉得你們作這事、是出於不知、你們的官長也是如此。** | ||
+ | * **Q:「世界的王」是背後主謀!** | ||
+ | * Joh 12:31 現在這世界受審判.這世界的王要被趕出去。 | ||
+ | * Joh 14:30 以後我不再和你們多說話、因為這世界的王將到.他在我裏面是毫無所有. | ||
+ | * Joh 16:11 為審判、是因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 | ||
commentary/joh/joh_c18v28_c18v38_20240824.1724419437.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8/23 08:23 -0500 Fri. (8 個月前) 由 w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