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威聖會 聖經真理研究院

辨明真理、認真遵行

使用者工具

網站工具


commentary:joh:joh_c13v1_c13v13_20240518

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約翰福音》13 章(約 13:1-13)查經 20240518

經文:《雅威聖經漢譯本》; 本大段看法作者:CCY Ken; 編修:WCM; 日期:20240518。

影片資源

結構分析(約 13:1-20)耶穌為門徒洗腳

  • A、(13:1-2)那魔鬼已經丟入猶大
    • B、(13:3-10)耶穌為門徒洗腳
      • C、(13:11)早已知道那交付他的人
    • B’、(13:12-17)門徒要互相洗腳
  • A’、(13:18-20)那同我吃食的人,抬他的那腳針對我

說明

  • AA’:背叛
  • BB’:洗腳
  • C’:知道誰背叛

結構分析(約 13:1-32)by Peter F. Ellis

  • A、(13:1)時辰已經到來。
    • B、(13:2-11)除了一個之外,所有人都是潔淨的。
      • C、(13:12-17)洗腳是給使徒們的一個榜樣。
    • B’、(13:18-27)耶穌單獨挑出那一個不潔淨的人。
  • A’、(13:28-32)猶大的離去觸發了耶穌死亡和榮耀的時刻。

來源:(譯自 The Genius of John: A Composition-critical Commentary on the Fourth Gospel, by Peter F. Ellis, P.211 )

經文、看法

Joh 13:1 然而在那逾越的節期以前,那耶穌已知道:「他的那時辰來臨了,以致他可以從這一個世界離開,到那父那裏。」既愛在這世界的那些屬自己的人,他就愛他們到底。

  • 「到底」這個詞可以有兩種理解。在時間上,耶穌將愛他的人到他在地上的生命結束,也可以有一種質性的意義,意味著到了極限,完全和徹底。

Joh 13:2 而當舉行晚餐時,那魔鬼已經丟入猶大、西門的兒子、屬加略人那心中,為使他可以交付他。

  • Q:作者刻意不說明這是逾越節晚餐的原因?
  • 雖然是魔鬼把背叛耶穌的想法植入了猶大的心裡,但這並不能他賣耶穌的藉口,這是猶大意志的選擇。 換句話說,他後來不能聲稱是魔鬼讓我這麼做的!

Joh 13:3 (耶穌)已知道:「那父已賜萬有給他,歸入那雙手,且他從神而來,正往那神那裏而去。」

  • 他完全知道父把一切都交在他手中。父已經「把一切交給他」(約 3:35)。耶穌完全知道他有權柄放棄那生命後並再次領受,這是他父親的旨意(約 10:18)。他將通過被釘在十字架上從地上升起回到父那裡(約 12:32-33)。

Joh 13:4 他就從那筵席中起來,而捨了那外衣,且拿了一條手巾後,束自己的腰,

  • 耶穌扮演僕人的角色為門徒洗腳,並不像人們通常所期待的「那父已賜萬有給他」的形像(約 13:3)。

Joh 13:5 然後倒水入那盆裏,且開始持續洗那些門徒的雙腳,又用手巾即他束腰的,去擦乾。
洗腳是在用餐前進行的,而不是用餐的一部分。

  • 妻子可能會洗丈夫的腳,門徒可能會洗師傅的腳,這都是自我謙卑的行為。洗腳通常是由僕人執行,而不是由參與筵席的人執行。有人根據猶太傳統認為,猶太奴隸不會被要求洗人們的腳。這項任務是分配給外邦奴隸的。因此,在耶穌與門徒一起度過逾越節的地方可能沒有猶太奴隸。

Joh 13:6 於是他來到西門彼得那裏,他對他說:「主啊!你現正洗我的那雙腳?」

  • 門徒們對耶穌洗腳的事一片死寂,直到他來到彼得面前。對彼得來說,作為耶穌的門徒, 僕人接受主的服事是完全不協調的。

Joh 13:7 耶穌回應而對他說:「我所持續作的,你還從未知曉,然而在這些事以後,你將要驗知。」

  • 「以後要驗知」的時間點是指耶穌被榮耀後(約 12:16),聖靈將教導一切事,且提醒他們耶穌說過的一切話(約 14:26 )。

Joh 13:8 彼得對他說:「你決不可洗我的那雙腳,直到那世代。」耶穌回應他(說):「倘若我不能洗你,你就一直與我無份。」

  • 如果主想做某事,即使不理解原因,作為門徒,也應該相信他的主並遵從他的意願。
  • Q:與晚餐近似,「有份」意味著和耶穌有交通?
  • Q:洗腳的真正意義?是指耶穌在十字架上流血以償還罪? 願意謙卑自己服待門徒?
  • 「倘若我不能洗你」,我們無法洗淨自己而只有耶穌有能力來洗淨。

Joh 13:9 西門彼得對他說:「主啊!不單單我的那雙腳,更是那雙手和那頭也要。」

  • 彼得不想與耶穌無份。 出於安全考量,他把「永遠不要洗我的腳」轉變為要求耶穌洗他的手和頭。個人認為彼得認為加上洗手和頭也許更有份於耶穌。

Joh 13:10 耶穌告訴他:「那早已淋浴的人,除了那雙腳以外,沒有需要洗,反而他正是完全潔淨的。而你們正是潔淨的,但是不都是這樣的。」

Joh 13:11 因為他原先早已知道那交付他的人,因這緣故他才說:「你們不都是潔淨的。」

  • 「沐浴」一詞是希臘文時態,意思是沐浴發生在某個過去的時刻,其結果持續到現在(完成式)從而強調與人類的沐浴不同,這裡所說的沐浴不需要重複。
  • 全身都被洗淨了。那就是沐浴,重生的象徵。
  • 這裡的文化背景可能是羅馬公共浴場,人們在那裡清洗全身。 然而,從這些澡堂回家時,他們的腳會變得很髒。
  • Q:有人認為信徒生活在世上很容易沾染污穢,如果身上有污垢,就不能與神有交通,所以洗腳是為了使信徒恢復交通而進行的潔淨 ?
  • 在晚餐期間,他告訴門徒們:「因著那話語,就是我早已對你們講論的,你們已經是潔淨的」(約 15:3)。如果接受那話語,父神會潔淨和修剪他們,使他們能夠有多結果子。彼得和其他門徒已經通過接受和遵守耶穌的話。他們是潔淨的,但不是全部。有一個人沒有將耶穌的話放在心上;相反,他讓撒旦進入了他的心。

Joh 13:12 於是當他洗了他們的那雙腳,而拿了他的那外衣,並回臥了,他對他們說:「你們持續驗知我先前對你們作了什麼嗎?

Joh 13:13 你們稱呼我:『那老師和那主。』而你們說的不錯,因為我一直是。

  • 正是因為彼得認識到耶穌是老師和主,他才一開始不願意讓耶穌洗他的腳。耶穌說門徒們把他視為他們的老師和主是正確的,他謙卑的行為並沒有改變這一點。他扮演了一個僕人的角色並不改變他是他們的老師這一事實。
commentary/joh/joh_c13v1_c13v13_20240518.1715951550.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5/17 08:12 -0500 Fri. (11 個月前) 由 wcm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HTML5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