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joh:joh_c13v1_c13v13_20240518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commentary:joh:joh_c13v1_c13v13_20240518 [2024/05/17 08:12 -0500 Fri. (11 個月前)] – 建立 wcm | commentary:joh:joh_c13v1_c13v13_20240518 [2024/05/18 07:10 -0500 Sat. (11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wcm | ||
---|---|---|---|
行 5: | 行 5: | ||
===== 影片資源 ===== | ===== 影片資源 ===== | ||
- | * [[|【聖經原文查經】約翰福音查經-60 文字版(約 13: | + | * [[https:// |
* [[https:// | * [[https:// | ||
行 37: | 行 37: | ||
* 「到底」這個詞可以有兩種理解。在時間上,耶穌將愛他的人到他在地上的生命結束,也可以有一種質性的意義,意味著到了極限,完全和徹底。 | * 「到底」這個詞可以有兩種理解。在時間上,耶穌將愛他的人到他在地上的生命結束,也可以有一種質性的意義,意味著到了極限,完全和徹底。 | ||
+ | * **[討論]** | ||
+ | * 「到底」原文是 telos G5056 名詞 直接受格單數中性 τέλος 結束、終局、總結。是指「事件的結束點」,不是單純的「時間結束點」。 | ||
+ | * LYX:認為應該不是指「耶穌生命結束時」。是指耶穌愛他們是要達到終結的目的,就是要拯救他們,而不是要失去他們。要達到終極的目的。 | ||
+ | * 例如:忍耐到底(指完全地忍耐、全然地忍耐)的就必得救。 | ||
+ | * WCM:認為不能排除「時間性的結束」意義。「忍耐到底」也等於是「忍耐到最後一刻。 | ||
+ | * LYH:(約 13: | ||
+ | * WCM:在那賣主之猶大尚未完全墮落之前,有最後的機會,耶穌可以愛他,去挽回他。 | ||
+ | * LYH:「律法的終結是基督」,不應理解成「律法的有效期是只到耶穌時代」,將 telos 解釋為時間終結,是錯誤的解釋,這是「時代論」的錯誤! | ||
- | Joh 13:2 而當舉行晚餐時,那魔鬼已經丟入猶大、西門的兒子、屬加略人那心中,為使他可以交付他。 | + | Joh 13:2 而當舉行晚餐時,那屬魔鬼的已經丟入那心中,為使屬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可以交付他。 |
* **Q:作者刻意不說明這是逾越節晚餐的原因? | * **Q:作者刻意不說明這是逾越節晚餐的原因? | ||
+ | * **[討論]** | ||
+ | * 因為從(約 13: | ||
* 雖然是魔鬼把背叛耶穌的想法植入了猶大的心裡,但這並不能他賣耶穌的藉口,這是猶大意志的選擇。 換句話說,他後來不能聲稱是魔鬼讓我這麼做的! | * 雖然是魔鬼把背叛耶穌的想法植入了猶大的心裡,但這並不能他賣耶穌的藉口,這是猶大意志的選擇。 換句話說,他後來不能聲稱是魔鬼讓我這麼做的! | ||
+ | * **[討論]** | ||
+ | * LYH:魔鬼有能力去將意念想法植入猶大的心裏,但人也有能力去拒絕之,去選擇正確的意念。 | ||
+ | * WCM:「魔鬼的意念」,對比「那靈的那智謀」,這說法是否類似? | ||
+ | * |Rom 8:5 |因為按著肉體的人,常是圖謀於那肉體的事,而按著靈的人圖謀於那靈的事|| | ||
+ | * |Rom 8:6 |因為那肉體的那智謀是死亡,而那靈的那智謀是生命和安泰。|| | ||
+ | * LYX:經文用「那屬魔鬼的已經丟入那心中」,沒有具體講某一事物的名詞,而只用「那屬魔鬼的」來代表。 | ||
+ | * 丟入那心裏的,並不是指「魔鬼」本身,而是「那屬魔鬼的」。 | ||
+ | |||
+ | * **Q:洗腳的意義和實行的時機?** | ||
+ | * 是為了挽回那即將犯錯失落的人,就有必要去洗腳,藉此要挽回他。而不是沒有目的實行。 | ||
+ | * 「大兒子和小兒子、浪子的比喻」,大兒子並不會為小兒子之回頭而高興,他們也知要「愛」,但卻無法愛小兒子。 | ||
+ | |||
+ | * **Q:大兒子為何愛不了小兒子?** | ||
+ | * WCM:或許是因為過份強調公義,認為要嚴懲罪惡,因此便少了憐憫心。這似乎是「行義過份」的意思。 | ||
+ | |||
+ | * **Q:同我吃飯的人用腳踢我?** | ||
+ | * 因為這是我底下的踢,旁人是不知道的。 | ||
+ | * 耶穌知道猶大打算背叛,但是周圍的人並不知道。耶穌要如何做,才能挽回猶大?因為不能明說。 | ||
+ | * 耶穌只能用「洗腳」一事,來試圖挽回猶大,而不是明說。 | ||
+ | |||
+ | * **Q:(WCM)為何耶穌不能用明說的方式去更正猶大?** | ||
+ | * LYX:要更正弟兄,首先要私下一個人去找他,指出他的錯。但耶穌在此沒法私下更正,因為有他人存在,就不能明說,只能用彼此都知道的方式,去提醒對方。 | ||
+ | * 若是耶穌公開猶大要賣他,就不可能挽回他了。 | ||
Joh 13:3 (耶穌)已知道:「那父已賜萬有給他,歸入那雙手,且他從神而來,正往那神那裏而去。」 | Joh 13:3 (耶穌)已知道:「那父已賜萬有給他,歸入那雙手,且他從神而來,正往那神那裏而去。」 | ||
行 52: | 行 85: | ||
* 耶穌扮演僕人的角色為門徒洗腳,並不像人們通常所期待的「那父已賜萬有給他」的形像(約 13:3)。 | * 耶穌扮演僕人的角色為門徒洗腳,並不像人們通常所期待的「那父已賜萬有給他」的形像(約 13:3)。 | ||
- | Joh 13:5 然後倒水入那盆裏,且開始持續洗那些門徒的雙腳,又用手巾即他束腰的,去擦乾。\\ | + | Joh 13:5 然後倒水入那盆裏,且開始持續洗那些門徒的雙腳,又用手巾即他束腰的,去擦乾。 |
- | 洗腳是在用餐前進行的,而不是用餐的一部分。 | + | |
+ | * 洗腳是在用餐前進行的,而不是用餐的一部分。 | ||
* 妻子可能會洗丈夫的腳,門徒可能會洗師傅的腳,這都是自我謙卑的行為。洗腳通常是由僕人執行,而不是由參與筵席的人執行。有人根據猶太傳統認為,猶太奴隸不會被要求洗人們的腳。這項任務是分配給外邦奴隸的。因此,在耶穌與門徒一起度過逾越節的地方可能沒有猶太奴隸。 | * 妻子可能會洗丈夫的腳,門徒可能會洗師傅的腳,這都是自我謙卑的行為。洗腳通常是由僕人執行,而不是由參與筵席的人執行。有人根據猶太傳統認為,猶太奴隸不會被要求洗人們的腳。這項任務是分配給外邦奴隸的。因此,在耶穌與門徒一起度過逾越節的地方可能沒有猶太奴隸。 | ||
+ | * **[討論]** | ||
+ | * 這說法應是出於某一位解經者說法。 | ||
+ | * LYX:「洗腳」也是猶太人會去做的,而不是外邦奴隸的工作。 | ||
+ | * 例如耶穌在罪女膏主,擦他的腳時,曾對一位招待他的猶太人說:你沒有水給我洗腳。 | ||
+ | * LYH:良好的主內婦人,洗聖徒的腳。 | ||
+ | * LYX:這很可能是在筵席過程中,耶穌突然「離席站起來」(13: | ||
Joh 13:6 於是他來到西門彼得那裏,他對他說:「主啊!你現正洗我的那雙腳?」 | Joh 13:6 於是他來到西門彼得那裏,他對他說:「主啊!你現正洗我的那雙腳?」 | ||
行 70: | 行 110: | ||
* **Q:與晚餐近似,「有份」意味著和耶穌有交通? | * **Q:與晚餐近似,「有份」意味著和耶穌有交通? | ||
+ | * **粗體**[討論] | ||
+ | * 原文:οὐκ ἔχεις μέρος μετ᾽ ἐμοῦ. | ||
+ | * 直譯:無 擁有 一部份 同著 我 | ||
+ | * 「μέρος」是指一部份,應與天國產業有份。 | ||
+ | * 可以是指彼得和耶穌一同去擁有天國產業的份額。而不是彼得只與耶穌有關係份額。 | ||
* **Q:洗腳的真正意義?是指耶穌在十字架上流血以償還罪? | * **Q:洗腳的真正意義?是指耶穌在十字架上流血以償還罪? | ||
+ | * [討論] | ||
+ | * 雖然不明白耶穌洗腳的道理,但門徒也必須要先接受,就是要接受耶穌的愛。 | ||
+ | * 接受耶穌的愛,就是接受耶穌的教導、勸勉、提醒,而要因此反省自己的錯,而從內心完全地悔改,外在行為完全地改正。 | ||
+ | * 可以用(腓 2: | ||
- | * 「倘若我不能洗你」,我們無法洗淨自己而只有耶穌有能力來洗淨。 | + | |
+ | * [討論] | ||
+ | * 外在洗腳的動作,是為了促使有罪之人內心悔改。若此人內心不悔改,外在洗再多次也沒用。因此,「洗腳禮」的說法是不合理的。 | ||
+ | | ||
+ | * **[討論]**這種說法是某一解經說法, | ||
Joh 13:9 西門彼得對他說:「主啊!不單單我的那雙腳,更是那雙手和那頭也要。」 | Joh 13:9 西門彼得對他說:「主啊!不單單我的那雙腳,更是那雙手和那頭也要。」 | ||
行 90: | 行 143: | ||
* **Q:有人認為信徒生活在世上很容易沾染污穢,如果身上有污垢,就不能與神有交通,所以洗腳是為了使信徒恢復交通而進行的潔淨 ?** | * **Q:有人認為信徒生活在世上很容易沾染污穢,如果身上有污垢,就不能與神有交通,所以洗腳是為了使信徒恢復交通而進行的潔淨 ?** | ||
+ | * **[討論]** | ||
+ | * 這種說法是將洗腳當作是「禮儀」。 | ||
+ | * 回答: | ||
+ | * 沾染了汙穢,本應按律法去洗清。 | ||
+ | * 耶穌的目的是,身為老師,卻成為奴僕去服事學生,為要挽回即將失落的學生。即主教導「你們中間要作大的,要先作小,去服事那最小的,去挽回弟兄。」 | ||
+ | * 洗腳只是一種方式,可以按需要改用不同方式,為要達到挽回的目的。 | ||
* 在晚餐期間,他告訴門徒們:「因著那話語,就是我早已對你們講論的,你們已經是潔淨的」(約 15: | * 在晚餐期間,他告訴門徒們:「因著那話語,就是我早已對你們講論的,你們已經是潔淨的」(約 15: |
commentary/joh/joh_c13v1_c13v13_20240518.1715951550.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5/17 08:12 -0500 Fri. (11 個月前) 由 w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