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目錄表
《約翰福音》13 章(約 13:14-30)查經 20240525
經文:《雅威聖經漢譯本》; 本大段看法作者:CCY Ken; 編修:WCM; 日期:20240525。
影片資源
結構分析(約 13:1-20)耶穌為門徒洗腳
- A、(13:1-2)那魔鬼已經丟入猶大
- B、(13:3-10)耶穌為門徒洗腳
- C、(13:11)早已知道那交付他的人
- B’、(13:12-17)門徒要互相洗腳
- A’、(13:18-20)那同我吃食的人,抬他的那腳針對我
說明
- AA’:背叛
- BB’:洗腳
- C’:知道誰背叛
經文、看法
Joh 13:14 所以倘若我是那主和那老師,洗了你們的那雙腳,你們也應當彼此洗腳。
- 「主」一詞是權威術語,「老師」則傳達了一位公認的導師的意思。與上一節不同,耶穌將這兩個字顛倒過來,變成「那主和那老師」。透過將頭銜顛倒為「那主和那老師」,他強調了自己角色作為「那主」。他有權要求他的門徒服從。
Joh 13:15 因為我給了你們一個榜樣,為要正如我對你們作的,你們也能夠持續作。
- 耶穌降生為人,然後選擇取奴僕樣式門徒洗腳來服事他們。這是雙重的謙卑。
- 如果那位高於他們的人自願為他們服務,那麼地位相等的他們來說,沒有任何任務是太卑微。彼此洗腳意味著謙卑地互相服待。
- 耶穌期望門徒樹立的不是新的洗腳禮。這個想法是,他們自願效法他謙卑的榜樣。
Joh 13:16 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一個奴僕不是大於他的那主人,一個受差遣的也不大於那差他的人。
- 奴僕遵從主人的吩咐,而不是相反。即使有一天,耶穌不再稱他們為僕人(約 15:15),他仍是門徒的主人。
Joh 13:17 倘若你們早已知道這些事,若你們肯持續作它們,你們正是有福的。
- 僅有理論知識是不夠的,除非它轉化為行動。
- 「那持續聽那神的話語,並持續維護遵守者,有福啊!」(路 11:28)。
Joh 13:18 我不是指著你們眾人講;我早已知道我所親自揀選的人,但是為要那聖經能被應驗:『那同我吃食的人,抬他的那腳針對我。』
- 並非所有被耶穌揀選的人最終也能得救。耶穌選擇猶大作為最初的十二人之一,為的是令聖經的話能被應驗。因為神的計劃要求有人出賣無辜的人子(可 14:21)。
Joh 13:19 在那事情發生以前,從現在起我持續告訴你們,為要當事情發生時,你們能夠相信:『我是(誰)。』
- 耶穌作出預言的原因是為了增強門徒的信心,因為他們的信心很快就會受到他的逮捕和釘十字架受到嚴峻考驗。當預言成真時將表明耶穌是一位真正的先知/神的兒子,但不是雅威神(『我是』) 本身。
Joh 13:20 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那持續接納我所差遣者的人,他是持續接納我,然而那持續接納我的人,是持續接納那差我來的。」
- 使者代表差遣他們的人。為使者提供款待實際上就是為他或她的差遣提供款待;拒絕受差遣者就是拒絕差遣者。如果我們接受基督,我們也就接受了天父(約 10:30 )。我們不能只接受其中一個而不接受另一個。
結構分析(約 13:21-30)耶穌預言對他的背叛
- A、(13:21)耶穌的話
- B’、(13:22-25)門徒的回應
- A’、(13:26-27)耶穌的話
- B’、(13:28-30)門徒的回應
說明
- AA’:耶穌的話
- BB’:門徒的回應
經文、看法
Joh 13:21 耶穌說了這些話後,在那靈上被激動,而作見證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從你們之中,一位將要交付我。』」
- 耶穌曾含糊地談到有人會出賣他(約 6:70; 13:10),現在他已經明確地表明他的叛徒就是他的門徒!他知道自己即將被猶大出賣以及他即將在十字架上的死亡,並對此感到「那靈受到激動」。
- 耶穌不是獨一真神,而是「多受痛苦的人」。
Joh 13:22 那些門徒一直彼此對看,為著他一直說的某位,持續不知所措著。
- 猶大知道耶穌在說他,因為出賣耶穌的念頭已經在他心裡(約 13:2)。但是其他門徒感到困惑,不知道他指的是誰。猶大並不是唯一吃這晚餐的門徒,所以沒有門徒能知道誰會背叛耶穌。
Joh 13:23 從他的那些門徒之中,有一位是斜靠坐席著在那耶穌懷裏的,就是那耶穌所愛的人,
- 大多數學者認為耶穌所愛的門徒是使徒約翰,在被釘十字架時(約 19:26)、在空墳墓(約 20:2)和在提比哩亞的海邊(約 21:7)時都有同樣的稱呼。
- 這裡沒有明確提到所愛的門徒是誰,是因為謙卑。
- 耶穌和門徒是以躺臥的姿勢用餐,這是逾越節用餐的習俗,與普通用餐的禮儀不同。
- 出埃及記 12:11 所規定的逾越節餐宴姿態是「你們要這樣吃牠:你們的腰要被束上,你們的雙鞋在雙腳上,且你們的杖在手中;且你們要趕緊地吃」,與耶穌時代有所不同。
Joh 13:24 於是西門彼得向這人點頭而對他說:「請說!關於他所說的是誰?」
- 耶穌愛他所有的門徒,但有些人在他眼中是有區別的。或許因為約翰是耶穌所愛的人,所以彼得讓約翰問耶穌出賣者是誰。另一個原因可能是約翰當時斜靠在耶穌旁懷裏。
- 主耶穌也像我們一樣,在對朋友的感情上有程度上的差別,對某些人感覺更親近
Joh 13:25 那人就這樣地向後靠在耶穌的胸膛上後,對他說:「主啊!是誰呢?」
- 約翰離耶穌夠近,可以低聲說出這個問題,因為真正的叛徒會在聽,他可以相對保密地講述彼得的詢問
Joh 13:26 於是那耶穌回應那人(說):「就是我將要蘸那一小碎屑而給他的人。」於是他蘸了那一小碎屑後,拿著而給了猶大,西門的兒子,加略人。
- 在猶太人的用餐中,主人最好的朋友坐在他的右邊,而左邊的位置是留給貴賓的。很可能猶大就坐在這個位置,因為他和耶穌共同蘸食。在舊約中,我們讀到波阿斯邀請路得一起吃飯: “你也可以到這裡來,吃點餅,將餅蘸在醋裡。”(路得記 2:14)
- 主人提供客人食物是友好的表現。這通常是用來表示對他的尊重,但在這裡卻諷刺地指向了猶大
- 這是耶穌再一次向猶大表示友好。他已經為那人洗過腳,並給了他在自己身旁的尊榮位置
- 耶穌直到最後都為猶大敞開大門。即使在客西馬尼園裡,耶穌也會說:「…伙伴啊!你為何一直在這裏呢?…」(太 26:50 )
- 耶穌向約翰指出了出賣者,但似乎沒有向其他門徒指出。
- Q:約翰知道誰是出賣者後好像沒有特別反應?是因為他不明白耶穌所說的話?
Joh 13:27 而在那一小屑片之後,那時那撒但進入了那人裏面。於是耶穌對他說「你正要作的,快作吧!」
- Q:撒但進入猶大裡面暗示他是被鬼附的? 個人認為猶大出賣耶穌是個人選擇,只是他經不起撒但的試探。
Joh 13:28 然而那斜靠坐席的人們,沒有一個驗知這話是為什麼他對他說了。
- 他們認為猶大被耶穌指派執行任務,顯然沒有人懷疑猶大。
Joh 13:29 因為有些人一直以為:「由於猶大帶著那錢囊,就是耶穌對他說,要買節期我們正需要的物品,或將要給那些窮人一些東西。」
- 猶大保管著錢袋,充當財務主管。因此,當耶穌告訴猶大快快行動時,門徒們將耶穌的指示解釋為猶大通常承擔的職責,用這些錢買食物和幫助窮人。
Joh 13:30 於是那人領受那一小碎屑後,立即出去了,然而那時正是黑夜。
- 耶穌說「你正要作的,快作吧!」導致猶大立即出去了。
- 猶大意識到耶穌知道他的企圖,因為當耶穌告訴他「你正要作的,快作吧!」(約 13:27),猶大立即離開了。
- 猶大帶著一顆黑暗的心走進了黑暗,出去與宗教領袖商議出賣耶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