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約翰福音》11 章(約 11:1-16)查經 20240323
經文:《雅威聖經漢譯本》; 本大段看法作者:CCY Ken; 編修:WCM; 日期:20240323。
影片資源
結構分析(約 11:1-16)拉撒路之死
- A、(11:1-3)馬利亞和她姊妹馬大的兄弟拉撒路生病了
- B、(11:4-7)這個病不至於死,乃是為著那神的榮耀
- C、(11:8-10)猶太人一直尋搜你,要用石頭打你
- A’、(11:11-13)我們的那朋友拉撒路睡著了
- B’、(11:14-15)我因著你們緣故持續歡喜,為要你們能夠相信
- C’、(11:16)我們可以和他同死吧
說明
- AA’:拉撒路的情況
- BB’:患病原因
- CC’:迫害和死亡
經文、看法
Joh 11:1 然而有一位生病著的,出自伯大尼的拉撒路,這伯大尼就是馬利亞和她姊妹馬大的村莊。
Joh 11:2 然而馬利亞,就是那位用香膏膏抹那主,且用她的頭髮擦乾他的那雙腳,她的那兄弟拉撒路一直生病著。
Joh 11:3 於是那姊妹們差遣(人)到他那裏說:「主,看啊!你一直愛的人正病著。」
- 伯大尼位於耶路撒冷以東約三公里(約 11:18),靠近約旦河,位於通往耶利哥的路上,位於橄欖山的東坡,這不是(約 1:28)中的伯大尼
- 新約聖經中有很多女人被稱為「馬利亞」,所以約翰稱她為那位用香膏膏抹那主的人。耶穌說,福音被傳到全世界,她所作之事也將要被講論,為(了)她的紀念(可 14:9)。
- 約翰後來用來描述他與耶穌的關係的同一個詞,即「那另一位門徒,即那耶穌所愛的」(約 20:2),約翰當然是指他自己。 即使在今天,基督裡的弟兄表達彼此的愛也是很常見的
- 當拉撒路病危時,她們沒有向他請求幫助;他們並沒有要求他來找他們。那姊妹們給耶穌捎去了一個簡單的資訊:「主啊 你愛的人病了」(第 3 節)。拉撒路不是「我們的兄弟」,也不是「拉撒路,你的兄弟」,而是「你所愛的人」。姊妹們的描述可能構成了對耶穌的一種微妙的修辭呼籲。如果耶穌真的愛拉撒路,那麼他應該會有所回應
Joh 11:4 然而那耶穌聽見後說:「這個病不至於死,乃是為著那神的榮耀,好使那神的那兒子透過它可以被榮耀。」
- 雖然姊妹們的訊息沒有提到拉撒路面臨死亡的危險,但是耶穌一開始就指出「這個病不至於死」。我們不應該將其理解為拉撒路不會死,因為過了一會兒,耶穌明確地說拉撒路死了(14 節)。這意味著最終拉撒路不會死,而是會因耶穌復活的大能而活過來。
- 耶穌讓拉撒路從死裡復活的目的不單是為了安慰他的姊妹,甚至不是為了讓他復活。耶穌行這神蹟是為了將榮耀歸給神(約 11:4, 40)。
- Q:那神得榮耀帶來那神的那兒子得榮耀的原因?
Joh 11:5 然而那耶穌素來愛那馬大和她的姊妹和那拉撒路。
Joh 11:6 所以當他聽見:「他正病著。」那時他的確停留在他所在地方兩天。
Joh 11:7 然後在這之後,他對那些門徒說:「讓我們再次前往到猶太。」
- 耶穌雖然愛拉撒路,他還是等了兩天才去探望她們。他對拉撒路或他的姊妹們並非無動於衷。耶穌首先考慮的是神的榮耀而不是人的需要
- 延遲去伯大尼的確保了拉撒路已經死了足夠長的時間,這樣就沒有人可以聲稱他沒有真正死了
Joh 11:8 那些門徒對他說:「拉比,現今那些猶太人一直尋搜你,要用石頭打你,而你要再去那裏嗎?」
Joh 11:9 耶穌回應(說):「十二小時豈不是屬於那白天嗎?倘若有人持續在那白天走路,他不會碰倒,因為他持續看見這一個世界的那光。
Joh 11:10 然而倘若有人持續在那黑夜行走,他一直碰倒,因為那光持續不是在他身上。」
- 耶穌的門徒對耶穌前往猶大感到擔憂,因為那裡有很多人想要殺死他。耶穌在這裡的焦點是「前往猶太」,而不是醫治拉撒路,回到猶太是對門徒信心的考驗。
- 即使耶穌回到耶路撒冷且猶太人再次試圖殺害他,他們也無法得逞,因他的時刻還沒到來。
- Q:耶穌說「十二小時豈不是屬於那白天嗎?」的意思?
- 「世界的那光」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耶穌是說那些在白天行走的人不會在黑暗中絆倒。但在更深的層面上,由於耶穌是世界的那光(約 8:12; 9:5),那些遵行他的話語的人等同在光中行走。也就是說,與他同行,相信並遵守他的話,這樣的人不會絆倒。
- 「持續在那黑夜行走」意味著遠離耶穌,不遵行他的教訓。 這表示這個人會絆倒,因為他裡面沒有耶穌這世界的光。
Joh 11:11 他說了這些話,且在這之後,他對他們說:「拉撒路,我們的那朋友,他已睡著了,但是我仍然要前去,好讓我可以叫醒他。」
- 耶穌稱拉撒路為朋友,拉撒路是遵守耶穌話語的。「你們就是我的朋友們,倘若你們一直行我所持續吩咐你們的。」(約 15:14)
- 一個人可以成為神的朋友(雅 2:23)就不可能是那世界的伴郎(雅 4:4)。
Joh 11:12 於是那些門徒對他說:「主啊!倘若他已睡著了,他將必得救治。」
Joh 11:13 然而那耶穌在那時候才說關於他的那死亡,然而那些人以為:「他一直說關於那睡覺者的睡眠。」
Joh 11:14 於是那時,那耶穌直言無隱地對他們說:「拉撒路已死了;
- 耶穌說拉撒路已經「睡著了」; 他必須被喚醒(約 11:11)。 門徒的信心還沒有達到耶穌的程度,所以他們「誤解」了他。 拉撒路是身體上的死亡,門徒錯誤地解釋了耶穌的話以為是字面上的睡著了
- 門徒一開始假設拉撒路不會死(約 11:4),他們未發現耶穌透過使用睡眠的隱喻來死亡(約 11:11-12),但隨後用耶穌明明告訴門徒,拉撒路死了(14 節)。 如果拉撒路死了,唯一兌現(約 11:4)的預言的辦法只有透過復活的神蹟來實現
Joh 11:15 而我因著你們緣故持續歡喜,為要你們能夠相信;我先前一直不在那裏,但是讓我們持續去到他那裏吧。」
- 耶穌高興不是因為拉撒路死了。他希望門徒見證拉撒路復活。 這樣復活的見證會增強他們的信心並實現主要目標,即榮耀他的父——耶穌在其他褔音書經常稱他的門徒為「小信的人」 如(太 16:8; 路 12:28)
- Q:耶穌想門徒相信的內容?
Joh 11:16 於是多馬,那被稱為低土馬〔此二詞一為亞蘭文,一為希臘文,其意為雙胞胎。〕對那些同作門徒的人說:「讓我們也前去,好使我們可以和他同死吧。」
- 因為多馬和其他門徒都認為,基督如果返回猶太會面臨喪命的危險。透過這種表達,多馬似乎確信,他們回猶太就會死
- 多馬在當下表現出忠誠和赴死的意願,但後來耶穌被捕後,多馬還是與其他門徒一起逃走(太 26:56)
- 儘管目睹了拉撒路的復活(約 11:38-44),多馬仍然無法相信被釘十字架的主已經戰勝了死亡。直到看到復活的主,他才驚呼:「我的主,我的神!」(約 20:28)
約翰褔音 7:2-10 和 11:1-16 平行的對比
約翰褔音 7:2-10 | 對比 | (約翰福音 11:1-16) |
---|---|---|
那耶穌繼續在那加利利行走(約 7:1) | VS | 他再次離開到約但河對岸(約 10: 40) |
他的那些兄弟對他說:「你要從這裏遷移吧!而一直去到猶太吧!」(約 7:3-4) | VS | 那些門徒對他說:「拉比,現今那些猶太人一直尋搜你,要用石頭打你,而你要再去那裏嗎?」(約: 11:7-8) |
我現在持續不上去過這一個節期,因為我的時候還沒有被滿足。(約 7:6-8) | VS | 那時他的確停留在他所在地方兩天。(約 11:6) |
那時他也上去(約 7:10) | VS | 我仍然要前去(約 11:11) |
結果: 耶穌沒有逮捕死亡(約 7:30, 8:20) | VS | 結果: 耶穌將會死亡(約 11:4–榮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