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威聖會 聖經真理研究院

辨明真理、認真遵行

使用者工具

網站工具


commentary:joh:joh_c11v1_c11v16_20240323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commentary:joh:joh_c11v1_c11v16_20240323 [2024/03/22 18:45 -0500 Fri. (13 個月前)] – 建立 wcmcommentary:joh:joh_c11v1_c11v16_20240323 [2024/04/04 20:45 -0500 Thu. (12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外部編輯 127.0.0.1
行 50: 行 50:
  
   * **Q:那神得榮耀帶來那神的那兒子得榮耀的原因?**   * **Q:那神得榮耀帶來那神的那兒子得榮耀的原因?**
 +    * [討論]
 +      * 根據原文所用的介系詞,分為以下兩個:
 +        * 「為了神的榮耀」:使用 ὑπὲρ 意指「為了某人、某事的利益」。
 +        * 「好使那神的那兒子透過它可以被榮耀」:使用 ἵνα 表示「目的、結果」。
 +          * 以一個例句來理解:納稅是為了國家的利益,好使社會公共設施可以被建設。
  
 Joh 11:5  然而那耶穌素來愛那馬大和她的姊妹和那拉撒路。 Joh 11:5  然而那耶穌素來愛那馬大和她的姊妹和那拉撒路。
行 68: 行 73:
  
   * 耶穌的門徒對耶穌前往猶大感到擔憂,因為那裡有很多人想要殺死他。耶穌在這裡的焦點是「前往猶太」,而不是醫治拉撒路,回到猶太是對門徒信心的考驗。   * 耶穌的門徒對耶穌前往猶大感到擔憂,因為那裡有很多人想要殺死他。耶穌在這裡的焦點是「前往猶太」,而不是醫治拉撒路,回到猶太是對門徒信心的考驗。
 +    * [討論]:
 +      * 「前往猶太」具體就是「前往伯大尼」;
 +      * 目的是為了「叫醒拉撒路」,即「使拉撒路復活」;
 +      * 此事是教導門徒「死而復活」之道,對所有門徒而言,也是「信心的考驗」。
  
   * 即使耶穌回到耶路撒冷且猶太人再次試圖殺害他,他們也無法得逞,因他的時刻還沒到來。   * 即使耶穌回到耶路撒冷且猶太人再次試圖殺害他,他們也無法得逞,因他的時刻還沒到來。
  
-  * **Q:耶穌說「十二小時豈不是屬於那白天嗎?」的意思?**+  * **Q:耶穌說「十二小時豈不是屬於那白天嗎?」的意思,說這話與上文的關係是什麼?** 
 +    * [討論] 
 +      * 門徒認為此行前往猶太是有危險的。耶穌以「趁白日行走」此言,向門徒說明,現今還在「白日」的狀態,「黑夜」尚未臨到,因此要趁目前仍可作工之時盡力去作,因為耶穌被捉拿、被交付的時候還沒到。 
 +      * 「黑夜」的到來,是比喻耶穌被捉拿,惡勢力猖獗的日子到來。
  
   * 「世界的那光」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耶穌是說那些在白天行走的人不會在黑暗中絆倒。但在更深的層面上,由於耶穌是世界的那光(約 8:12; 9:5),那些遵行他的話語的人等同在光中行走。也就是說,與他同行,相信並遵守他的話,這樣的人不會絆倒。   * 「世界的那光」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耶穌是說那些在白天行走的人不會在黑暗中絆倒。但在更深的層面上,由於耶穌是世界的那光(約 8:12; 9:5),那些遵行他的話語的人等同在光中行走。也就是說,與他同行,相信並遵守他的話,這樣的人不會絆倒。
行 98: 行 110:
  
   * **Q:耶穌想門徒相信的內容?**   * **Q:耶穌想門徒相信的內容?**
 +    * [討論]
 +      * 「死人復活」的神蹟,是可以證明耶穌是神所差來的基督。
 +      * (太 11:3-5)施洗約翰在獄中差人來問,耶穌是否是基督?耶穌的回答:「你們去把所聽見所看見的事告訴約翰.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痳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其中就有「死人復活」。
 +      * 其中「長大痳瘋的潔淨、聾子聽見」只在《對觀福音》中出現,不在《約翰福音》。
 +      * 《對觀福音》與《約翰福音》述事的差異,無法相解釋,因作者目的不同:
 +        * 《對觀福音》施洗約翰下監後,耶穌才出來傳道;《約翰福音》施洗約翰和耶穌似乎是同時傳道。
  
 Joh 11:16  於是多馬,那被稱為低土馬〔此二詞一為亞蘭文,一為希臘文,其意為雙胞胎。〕對那些同作門徒的人說:「讓我們也前去,好使我們可以和他同死吧。」 Joh 11:16  於是多馬,那被稱為低土馬〔此二詞一為亞蘭文,一為希臘文,其意為雙胞胎。〕對那些同作門徒的人說:「讓我們也前去,好使我們可以和他同死吧。」
行 105: 行 123:
   * 多馬在當下表現出忠誠和赴死的意願,但後來耶穌被捕後,多馬還是與其他門徒一起逃走(太 26:56)   * 多馬在當下表現出忠誠和赴死的意願,但後來耶穌被捕後,多馬還是與其他門徒一起逃走(太 26:56)
  
-  * 儘管目睹了拉撒路的復活(約 11:38-44),多馬仍然無法相信被釘十字架的主已經戰勝了死亡。直到看到復活的主,他才驚呼:「我的主,我的神!」(約 20:28)+  * 儘管目睹了拉撒路的復活(約 11:38-44),多馬仍然無法相信被釘十字架的主已經戰勝了死亡。直到看到復活的主,他才驚呼:「我的主,我的神!」(約 20:28)
  
 +  * **Q:多馬是真心想和耶穌同死嗎?或只是諷刺之語?**
 +    * [討論]
 +      * 多馬說這話,表示他認為此行凶多吉少,耶穌自身難保,我們同去也會一起死。多馬連此行的安全都不相信,更何況去使拉撒路復活一事,他根本不可能相信。
 +      * 耶穌在此段中使用比喻對門徒說,以睡覺喻死亡,但是門徒的表現卻是不能明白,這正表示,耶穌用比喻之目的是因為門徒的不信。
 +      * 所以耶穌就說:「好叫你們相信⋯⋯」(約 11:15),這是耶穌此行的目的,因為門徒在行前並不信「死而復活」之道理。
 +      * 猶太人重視神蹟,若無神蹟,他們大多不信。
 +      * 福音派認為,只要因神的話而信就好,不要因見神蹟才信。然而他們卻沒有從神的話而來的信心,而在對於疾病並不靠神,而是去靠醫院醫生,他們宗派也主動去開辦醫院。
 +
 +  * [討論](LYH)
 +    * 真耶穌教會素來強調神蹟,醫生治不好的病,到 TJC 信主就好了,即「人的盡頭是神的起頭」。
 +    * 洪德祺傳道對此現象,發起討論:若教會失去這樣的神蹟,信徒的信仰如何維持?
 +    * 在神學院中也討論,神對於信徒的大病,時常有未醫治完全,留下病尾之情況。
 +    * 有這種情況,應該是刻意要藉著留下病尾,為要訓練信徒全心靠主。
  
 ===== 約翰褔音 7:2-10 和 11:1-16 平行的對比 ===== ===== 約翰褔音 7:2-10 和 11:1-16 平行的對比 =====
commentary/joh/joh_c11v1_c11v16_20240323.1711151159.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3 -0500 Thu. (12 個月前) (外部編輯)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HTML5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