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joh:joh_c11v17_c11v27_20240330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commentary:joh:joh_c11v17_c11v27_20240330 [2024/03/29 21:15 -0500 Fri. (13 個月前)] – 建立 wcm | commentary:joh:joh_c11v17_c11v27_20240330 [2024/04/04 20:45 -0500 Thu. (12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外部編輯 127.0.0.1 | ||
---|---|---|---|
行 15: | 行 15: | ||
* A、(11: | * A、(11: | ||
* B、(11: | * B、(11: | ||
- | * C、(11: | + | * C、(11: |
- | * B’、(11: | + | * B’、(11: |
* A’、(11: | * A’、(11: | ||
行 42: | 行 42: | ||
* **Q:馬大熱切歡迎耶穌來到,馬利亞堅持坐在家裡,因為她對耶穌的到來一無所知還是惱怒耶穌不早點來救他兄弟?** | * **Q:馬大熱切歡迎耶穌來到,馬利亞堅持坐在家裡,因為她對耶穌的到來一無所知還是惱怒耶穌不早點來救他兄弟?** | ||
+ | * [討論] | ||
+ | * LYH:認為兩姊妹是個性不同而已。 | ||
+ | * LYX:從兩姊妹的回答看(21, | ||
+ | * 兩姊妹馬大的個性較急,直接問主;馬利亞則是等到主來問他之後,才提出問題。 | ||
+ | * 關於接待主,兩姊妹都需要接持,只是一個先忙於飲食,一位先聽主教導。 | ||
Joh 11:21 於是那馬大對耶穌說:「主啊!倘若你一直是在這裏,我的那兄弟就不會死了。 | Joh 11:21 於是那馬大對耶穌說:「主啊!倘若你一直是在這裏,我的那兄弟就不會死了。 | ||
行 47: | 行 52: | ||
* **Q:馬大在這裡所說的話是責備耶穌還是表達了她的悲傷?** | * **Q:馬大在這裡所說的話是責備耶穌還是表達了她的悲傷?** | ||
- | * 馬大認為如果耶穌不親自來到,他的兄弟就必死/不能治癒 | + | * 馬大認為如果耶穌不親自來到,他的兄弟就必死/不能治癒 |
* 實際上,馬大是在說:「現在幫助拉撒路已經太晚了(時間已經過去了)」 | * 實際上,馬大是在說:「現在幫助拉撒路已經太晚了(時間已經過去了)」 | ||
行 54: | 行 59: | ||
* **Q:有解經家認為希臘文有兩個字表示「求」。 一個詞描繪了下級向上級提出請求; 這是馬大所用的字。 另一個字的意思是向平等者提出請願; 這是耶穌在禱告中使用的字。根據他們的想法,馬大在這裡用了基督向天父祈求的意思。她沒有理解聖父與聖子是平等的關係?** | * **Q:有解經家認為希臘文有兩個字表示「求」。 一個詞描繪了下級向上級提出請求; 這是馬大所用的字。 另一個字的意思是向平等者提出請願; 這是耶穌在禱告中使用的字。根據他們的想法,馬大在這裡用了基督向天父祈求的意思。她沒有理解聖父與聖子是平等的關係?** | ||
+ | * [討論] | ||
+ | * LYX:(22 節)是說明(21 節)馬大看法的原因。 | ||
+ | * LYH:「求」字 aiteoo 是要求、乞求、請求;邏輯假定,以…為前提;被要求,與(17: | ||
+ | * 而基督和天父即聖子和聖父是平等關係?這是「三位一體神觀」!不是聖經看法。 | ||
+ | * 建議陳弟兄:提出此看法的出處! | ||
+ | * LYX:「求」字 aiteoo 可用於上對下(要求)、下對上(請求)。另一字 erootaoo 也同樣有用在這兩方面,因此似乎不能嚴格區分。 | ||
+ | * WCM:但是基督教三位一體論的傳統,認為耶穌與天父是平等關係,因此便認為馬大說錯話了。但事實上,馬大是正確的,父本來就是比子大的。三位一體論並不是聖經真理。 | ||
+ | * LYH:(約 Joh 5: | ||
+ | * 耶穌早先就說過,他能賜人有生命。 | ||
+ | * WCM:現今的基督教主流想法,認為有生命權的耶穌,他的地位必定是最高的,即他們將「能力/權柄」與「地位」緊密掛鉤,這是錯誤的想法。例如與基督一同作王的教會,仍是低於耶穌的。 | ||
+ | * LYH:耶穌曾說:門徒要做比耶穌做過還大的事,但門徒仍是低於耶穌的。 | ||
+ | * LYX:有許多女人能力比男人更大,過去許多僕人能力比主人更大,但身份地位並不能因此改變。 | ||
+ | * WCM:然而不信從聖經真理的人,有能力的人,就會想要改變身份地位,就想要取得本不應取得的高位,例如要求男女平等。 | ||
* 馬大相信耶穌可以醫治拉撒路的病,但不相信他能讓他從死裡復活。 (約 11:39) | * 馬大相信耶穌可以醫治拉撒路的病,但不相信他能讓他從死裡復活。 (約 11:39) | ||
行 64: | 行 82: | ||
* 舊約聖經有提到人死後身體復活的經文(伯 19:25-27; 詩 16:10; 但 12:2)。 她認為耶穌有能力在「末日」使拉撒路復活。 | * 舊約聖經有提到人死後身體復活的經文(伯 19:25-27; 詩 16:10; 但 12:2)。 她認為耶穌有能力在「末日」使拉撒路復活。 | ||
+ | |||
+ | * [LYH 看法] | ||
+ | * 耶穌引導馬大思考拉撒路不久後將會復活的確定性,但馬大是從「末日」復活的角度來理解復活(第 24 節)。 | ||
+ | * 舊約聖經有提到人死後身體復活的經文(伯19: | ||
+ | * 耶穌有掌握生命的權柄(約5: | ||
Joh 11:25 那耶穌告訴她:「我一直存有那復起和那生命。那持續相信歸於我的人,雖然死了,將必活著。 | Joh 11:25 那耶穌告訴她:「我一直存有那復起和那生命。那持續相信歸於我的人,雖然死了,將必活著。 | ||
行 79: | 行 102: | ||
* 馬大的宣告符合約翰寫下約翰福音的目的--「那基督,即那神的那兒子正是耶穌。」(約 20:31) | * 馬大的宣告符合約翰寫下約翰福音的目的--「那基督,即那神的那兒子正是耶穌。」(約 20:31) | ||
+ | * [討論] | ||
+ | * [LYH看法]當耶穌問及馬大的信仰時,她像安得烈一樣承認他是彌賽亞(約 1:41);像拿但業一樣,她承認他是那神的兒子(約 1:49)。他就是摩西和眾先知所預言的那一位(約 1:45)。 | ||
+ | * 馬大的宣告符合約翰寫下約翰福音的目的--「那基督,即那神的那兒子正是耶穌。」(約 20:31) | ||
+ | * *但是他並不信「此節下半句話:並為要在他的那名裏、你們相信時,持續擁有生命。」 | ||
+ | * WCM:馬大的回答,是轉移話題,她相信耶穌的身份,但是不確定相信(25-26)耶穌的教導,所說的話。 | ||
+ | * 相信耶穌的身份,目的是要「相信」耶穌的教導內容,也就是「被說服」(「相信」的希臘文本意),因而產生信心。 | ||
+ | * 只是相信耶穌的身份地位,但卻不相信耶穌所教導「凡是活著而相信著歸於我的人,必定不死到那世代⋯⋯」之真理,這樣的人並不能得到「必定不死」之效果,也就是說,這樣的人並不符合「凡是活著而相信著歸於我的人」之條件。 | ||
+ | * 拉撒路就是符合「凡是活著而相信著歸於我的人」的條件,他是「必定不死到那世代」的人。 | ||
+ | * 拉撒路是堅守主的話,就是所謂「雖然死也不愛惜」的榜樣,即(啟 12: | ||
+ | * 拉撒路的信心和知識,也等於是耶穌的信心和知識。 |
commentary/joh/joh_c11v17_c11v27_20240330.1711764913.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3 -0500 Thu. (12 個月前) (外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