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撒母耳記下》第四講 (撒下 7,8 章)
經文:(撒下 2Sa 7:01-29)(2Sa 8:01-18)。時間:2013-04-13 安息日。
以下的播放列表可能包含更大的範圍,因此請根據您的需要,自由選擇播放。
可根據名稱中的用詞,識別出不同的內容類型,例如:講解(人名縮寫)、禱告(pray)、讚美詩(hymn)、討論(discuss)等。
:commentary:2sa
聚會紀要
TJD 講解
經文用「王」,不寫大衞之名。(撒下)比較(代上 17)則記大衞。
拿單先知常隨大衞。大衞起心願意為雅威建殿,但雅威啟示拿單先知,過去未曾吩咐人為他建殿。
雅威吩咐大衞:
立他作以色列君,常與他同在,使他剪除仇敵。過去由於以色列人不按雅威吩咐,將迦南人完全剪除,以致於以色列人常因此受管教。
雅威要為大衞建立家室。若後代有錯,將用人(HB582,以挪士)的杖責之,用人(HB120,亞當)的鞭責之。此言並不出現在(代上 17)中。
王會讓人民服役,征稅,但也可以去好好地治理人民,服事神。神希望大衞的後代能永遠服事神。
(7:18-)
「主雅威」此稱呼被大衞用了七次。此組合詞出現在大先知書《以西結書》最多,也多用在小先知書《阿摩司書》中。此稱呼和(代上 17)所用不同。
(19)
人(HB582,以挪士)和人(HB120,亞當),也出現在(詩 Psa 8:3-4)人(HB582)算什麼?……世人(HB120,亞當)算什麼?……,此言以預表而言,是指着耶穌基督說的。
(19)的內容和(詩 Psa 8)是相類似的。
「人所常遇的事」,原文是「人(亞當)的律法、習俗」。對於神所造的萬物,神本來是託付給亞當管理,若他不犯罪,則他便在萬物之上,有管理者的尊榮。但由於亞當犯罪,失去了神原本所賦予他的尊榮。而大衞在此深深體會到,神對他的應許、與他所立的約,是和過去神和亞當所立約是一致的。
「你的話是真實的」是此獨有的,而(撒下 2Sa 7)一切獨有的內容,就是其所要強調之內容。
(撒下 2Sa 8)
攻非利士人
「治服」,使上嚼環,而能操控之。
「以繩量之,身高者殺,身矮者留」,此乃獨有,表示留下年輕者,使他們順服進貢。
「砍戰馬蹄筋」,使大部份的戰馬不能再作爭戰之用,而留下少許。
對於來助瑣巴王的亞蘭人,大衞也殺他們,並在大馬士革設立防營,並奪取的金銀銅獻給神。
大衞「量人身高」表示審判,「設防營」表示治理。
大衞想為神建殿
當大衞統一南北以色列,並且迎回約櫃,一切平順之時,他希望能對神奉獻,建造香柏木的房屋(殿)放置約櫃。
大衞的治理
大衞設立書記、史官,這是他和掃羅的不同,表明了他很用心地在治理。他並不是很隨意地安排人事。
掃羅敗落,但神特意的挑選大衞,也在後來特意的挑選耶穌基督。
神對大衞的吩咐,使大衞也明白這乃是過去對亞當的吩咐。神始終信實,不丟棄人。
討論
Q:(撒下)和(代上)
A:LYX:(代上)稱「神」強調他是「大能者」;(撒下)稱「主」是強調領導者之身份地位及主僕關係。
(撒下)強調大衞所承繼的,是等同於神對亞當所應許的。而(代上)強調的是以祭司角度而言。
《以西結書》大概是在被擄後寫成,而《阿摩司書》大概也是在被擄後寫成。而(撒下)之筆法類似於前,表示其充滿着對百姓有極大的安慰。
LYH:(撒下)用「主雅威」,「雅威」此名大多是與以色列人立約時所用,而「神」是一個通用的稱呼,不僅限於以色列人。
經文用「雅威」,表明他與以色列人有立約關係,而所立的王是「雅威」的僕人。而大衞自己意識到,他想為神建殿,是將神當作一般神明看待,但神特意強調他名是「雅威」,乃有立約關係。
(撒下 2Sa 5:12)大衞知神立主是為了百姓,為百姓服務。神的工人(如保羅)是為教會服務,絕不忘記此點。
Q:(撒下 2Sa 8:18)大衞眾子都作祭司,何故?
A:LYX:經文未明確說明。如同掃羅也自行獻祭,且大衞也穿祭司服以弗得——對此可以參考先前的解釋。
LYH:譯為「祭司」是根據《希伯來文馬索拉本聖經》,譯為「領袖」是根據《希臘文七十士譯本聖經》,這表示根據不同的原本。
以結構:是A-B-C-D-C-B-A.中心點是宗教性的「祭司長」。表明了一切都不能越過祭司中保,即不能越過神。
在地上,大衞所在的猶大支派是不可能作為祭司,而耶穌基督出於猶大支派,是作為天上的大祭司。
(撒下 2Sa 8:6,14)重複「大衞無論何往,神與之同在」,而其中心點是兩次的,「分別為聖歸給神」。這是宗教性的,是最重要的。
(撒下 2Sa 7)也是比較大衞和掃羅王之不同,大衞是尊重神的。另外,掃羅王的家譜及安排並沒有記祭司、史官和書記,而大衞卻有,表示掃羅只重自己的家庭,而大衞重視神的旨意,為了治理神的人民而不是奴役剝削人民。
大衞是預表了後來的耶穌基督、末後的亞當。而許多人誤解,將新舊約分開隔斷,不守舊約中的律例典章,這就如同不守律法的掃羅王,不守神吩咐的亞當,因此神都分別廢棄了他們。有任何教會或團體若膽敢廢掉神的律法,必被廢棄;若我們如大衞先為了神的家,則神必定會為了我們的家;若我們只想到為了我們自己的家,則就如掃羅所行的一樣。
LYX
(撒下 7)分段:大衞建殿之心(1-3);神回應(4-7),神對大衞的吩咐(8-16)。大衞兩段禱告是回應神的話。
經文提「神的殿」和「神的家」。而(6)神在常在會幕和帳幕(帳棚),神啟示的會幕建成後便在其中顯現,和未建會幕前在摩西的帳棚中顯現。這表示,神的同在是不會局限在一個固定的空間或時間,就是可以隨處遷移的會幕和帳棚。建立固定的聖殿,容易使人誤認為神會被局限在聖殿中,但這樣的錯謬的確出現在後來的猶太人之中。
若是細察所羅門王在聖殿建成奉獻時的禱告,就不應該產生以上的錯謬。耶穌基督降世立新約,並不是將約的內容改變,而是承受對象有所改變。
對大衞而言,不受外在因素來影響神的同在與否,也就是不需要靠建殿來求神的同在,而是保持對神的專一之心,繼續遵守神的律法。然而,對於他的兒子所羅門建殿,是神同意完成大衞的心願。
用詞之轉換:為你建立「家」(11),你後裔「他的國」(12),「你僕人的家」,這「國度」成為亞當的律法(19)——如此說法,後來變為,以「大衞的家」代表「以色列國」。
譯文:(12)我必使「你的後裔」接續你的位,原意是「你的後裔、子宮」。這表示將來的一位後裔要成為被堅立的,這預表耶穌基督成為了全人類的救主。
(18)主雅威啊,惟你是神,你的話是真實不變的。
神的話說出給人,而人有所回應。
LYH
Q:大衞禱告內容的份量更多,何故?
A:(20-21)兩個「知道」,意為透過經驗而認識之。聖經的重點:神人彼此認識。
「新約」就是神的律法放在人心中,使人能認識神。(提後 2:19)神認識誰是他的人。神認識的人會給他印記,否則不給印記。神所認識的人是離開不義的人,就是遵守律法的人。神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神的子民,這就是「新約」。
(撒下 2Sa 7:24)你的民以色列作你的民,……你雅威也作了他們的神。神「堅立」你的民,這「堅立」就是使之堅固。
(約 17:3)認識你獨一的神,並你所差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認識就是遵行神旨意,就是相信。想得永生之人,就必須要真的認識。
許多人一生的心願,就是不斷地賺錢,要去建會堂給神,這就如同大衞之心願一樣。但是要注意以下幾點:
- (6)神不斷行走,並未安息,不斷地作工。為何神不斷作工,不得安息呢?因為始姐犯罪,神將之逐出,使人變成流浪之人,為此神就必須要不斷地要引人回家,不斷地救贖。
主耶穌在安息日不斷作工,治病救人,因為神也不斷作工,不得安息。
要大衞記住,是神在為你作,是神在人身上動工,在人裏面動工、教導人律法,叫人遵行。很多人在外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沒有注意到讓神在自己裏面動工,以致於枉然。
- (11)神要使他安靜。因大衞不斷地在殺伐,神不要人去流血,而要他的後裔所羅門(和平)去建殿,他預表了後來的那位特別的後裔耶穌基督,流出自己寶血,惟有這位能為神建真正的殿。
大衞深知,神對他的愛!普天下絕沒有其他的神像雅威神一樣,如此地愛人。
神救贖人,就是逾越節所教導的道理,要以羔羊的血贖出人。
期望你會禱告,但之前要先認識神,如此的人,他的禱告神才會垂聽。
願榮耀歸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