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威聖會 聖經真理研究院

辨明真理、認真遵行

使用者工具

網站工具


commentary:1ch:1ch_c18v1_c18v17_20230413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commentary:1ch:1ch_c18v1_c18v17_20230413 [2023/04/13 03:01 -0500 Thu. (2 年前)] – [六、簡扼釋義] lyhcommentary:1ch:1ch_c18v1_c18v17_20230413 [2024/04/04 20:45 -0500 Thu. (13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外部編輯 127.0.0.1
行 1: 行 1:
 ====== (歷代志上 18 章)(代上 18:1-17) ====== ====== (歷代志上 18 章)(代上 18:1-17) ======
  
-===== (代上 18 章)周圍列國的征服與內政治裡 =====+===== (代上 18 章)周圍列國的征服與內政治理 =====
  
 作者:LYH; 作者:LYH;
行 69: 行 69:
   * (代上 18:14-17)、大衛內政官員列表。   * (代上 18:14-17)、大衛內政官員列表。
  
-    架構    ABCDCBA +==== (代上 18:14-17)結構:ABCDCBA ====
-    A.14大衛做王 +
-      B.15元帥約押 +
-        C.15c.史官約沙法 +
-          D.16.核心:兩位祭司撒督和亞希米勒 +
-        C`16c書記沙威沙 +
-      B`17a統轄比拿雅 +
-    A`b.17眾王子做首領+
  
 +  * A、(14)大衛做王
 +    * B、(15a)元帥約押
 +      * C、(15b)史官約沙法
 +        * D、(16a)核心:兩位祭司撒督和亞希米勒
 +      * C’、(16c)書記沙威沙
 +    * B’、(17a)統轄比拿雅
 +  * A’、(17b)眾王子做首領
 +
 +根據原文直譯:
 +
 +  * A、(14)「王」(大衛作以色列眾人的王)
 +    * B、(15a)約押「在軍隊之上」(約押作元帥)
 +      * C、(15b)約沙法作「史官」
 +        * D、(16a)亞希突的兒子撒督、和亞比亞他的兒子亞希米勒作「祭司長」
 +      * C’、(16b)沙威沙作「書記」
 +    * B’、(17a)比拿雅「在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之上」(比拿雅統轄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
 +  * A’、(17b)「在王的手邊作領袖」(大衛的眾子都在王的左右作領袖)
 +
 +  * AA’:王、王的手邊作領袖:政治領袖。
 +  * BB’:軍事:武官,國防安全。
 +  * CC’:史官、書記:文官,內政治理。
 +  * D:核心:祭司長,宗教服事、審判、律法教導。
  
 ===== (代上 18 章)比較(撒下 8 章)用詞差異表 ===== ===== (代上 18 章)比較(撒下 8 章)用詞差異表 =====
行 83: 行 98:
 作者:WCM。 作者:WCM。
  
-^  節  ^  (代上 18 章)    ^  節  ^    (撒下 8 章)    ^  差異的可能原因  ^ +^  節  ^  (代上 18 章)    ^  節  ^    (撒下 8 章)    ^  分析、說明  ^ 
-|  1   | 迦特的奪取        |  1  | 母城的嚼環(和合本:京城的權柄)      +|  1   | 迦特的奪取        |  1  | 母城的嚼環(和合本:京城的權柄)   (代上)說明地名,使讀者明確。   
-|  2                  2  | 使他們躺臥⋯⋯用繩量一量、量二繩的殺了、量一繩的存留。      |+|  2                  2  | 使他們躺臥⋯⋯用繩量一量、量二繩的殺了、量一繩的存留。   (代上)忽略過程。   |
 |  3   | 要堅定自己的國權    3  | 要奪回他的國權      | |  3   | 要堅定自己的國權    3  | 要奪回他的國權      |
-|  4   | 奪了他的戰車一千、馬兵七千    4  | 擒拿了他的馬兵一千七百    可能是抄本問題 +|  3   | 伯拉河    3  | 大河   | (代上)說明地名,使讀者明確。    | 
-|  8   | 提巴、和均城      |  8  | 比他、和比羅他城      +|  3   | 直到哈馬    3  |  -  |(代上)說明地名,使讀者明確。並與下文哈馬王關聯。    | 
-|  8   | 所羅門用此製造銅海、銅柱、和一切的銅器    8  |  -  |    |+|  4   | 奪了他的戰車一千、馬兵七千    4  | 擒拿了他的馬兵一千七百   | 可能是抄本問題 
 +|  8   | 提巴、和均城      |  8  | 比他、和比羅他城   可能是抄本問題,或是後來的稱呼改變。   
 +|  8   | 所羅門用此製造銅海、銅柱、和一切的銅器    8  |  -  | (代上)強調銅的用途。   |
 |  9   | 哈馬王陀烏        9  | 哈馬王陀以    字形極相似,可能抄寫問題。  | |  9   | 哈馬王陀烏        9  | 哈馬王陀以    字形極相似,可能抄寫問題。  |
 +|  10  | 他兒子哈多蘭(哈多神是當被稱頌的)      10  | 他兒子約蘭(雅威神是當被稱頌的)   | 可能是作為人質,留在宗主國服事王,因而改名。   |
 +|  11  | 分別為聖、奪取(高舉、舉起、舉祭、背負、承擔)    |  11  | 分別為聖、分別為聖  | (代上)強調「舉祭」奉獻之意義。   |
 |  11  | 以東            |  12  | 亞蘭      | |  11  | 以東            |  12  | 亞蘭      |
-|  11  |  -              |  12  | 以及從瑣巴王利合的兒子哈大底謝所掠之物      |+|  11  |  -             |  12  | 以及從瑣巴王利合的兒子哈大底謝所掠之物      |
 |  12  | 洗魯雅的兒子亞比篩    13  | 大衛      | |  12  | 洗魯雅的兒子亞比篩    13  | 大衛      |
 |  12  | 以東            |  13  | 亞蘭      | |  12  | 以東            |  13  | 亞蘭      |
行 100: 行 119:
  
  
 +----
 +
 +===== 討論記錄 =====
 +
 +==== 概論 ====
 +
 +LYX:
 +
 +據研究的看法:
 +
 +  * (代上18 章)對應於(撒下8-23 章)
 +  * (代上 18)五次對外爭戰得勝,對應(撒下 8)。
 +  * (代上 19)與亞捫人爭戰(撒下 10-11)。
 +  * (代上 20:1-3)與亞捫人爭戰的結束點(撒下 12:26-31)。
 +  * (代上 20)對非利士人爭戰(撒下 21:15-21)
 +  * (代上 11)大衛的勇士(撒下 23)
 +
 +對於(撒 8-21 章)這段內容中,省略了以下內容:
 +
 +  * 約拿單之子米非波設事件
 +  * 拔士巴事件
 +  * 暗嫩事件、
 +  * 押沙龍判變
 +  * 掃羅後裔死亡之事
 +
 +可見對比於(撒下 8-21)內容,(代上)省略了大衛對以色列國內部的衝突與爭戰事件,而只記載大衛對外爭戰的事件。
 +
 +
 +(代上 17)應許的大衛之約(代上 18 章)大衛爭戰得勝,(21章)大衛數算人民惹神怒,(22章)大衛對所羅門建殿的吩咐。
 +
 +(17章)神啟示大衛不是建殿者,但神應許與他同在,得勝仇敵。
 +
 +(18章)寫作目的:圍繞(17章)內容。
 +
 +(代上 18)與(撒下 8)大同小異。
 +
 +
 +==== (1) ====
 +
 +
 +Q:「迦特、和屬迦特的村莊」?
 +
 +A:
 +
 +LYX:
 +
 +非利士人有五大城,
 +
 +LYH:
 +
 +迦特是最靠近猶大地的,是處於咽喉地帶,在此有很多巨人,以色列人也很難攻取下來,但大衛能攻取下來,這是很了不起的,非常特別。等於是打壓了非利士人的氣焰,把這個素來騷擾、掠奪猶大地的迦特城攻取下來,壓制住這個特別重要城邑,那麼非利士人以後就比較不容易來騷擾、掠奪猶大地了。
 +
 +WCM:
 +
 +  * (代上 18:1)把具體地名寫出,但未寫出其意義。有利於讀者確認此地。
 +  * (撒下 8:1)寫出其意義是「母(城)的嚼環」,但不明示其地名。
 +
 +
 +Q:(撒下 8:1)用「母(城)的嚼環」,意思?
 +
 +A:
 +
 +LYH:
 +「嚼環」是操控馬匹的器具,似乎有把非利士人當作的牲畜馬。
 +
 +LYX:
 +(撒下 8:1)如控制嚼環般,控制了母親,就是控制了以下的「女兒、村莊」。
 +
 +(代上 18:1)「迦特」(若與下詞相比,意味著是母親)和「村莊」原文是「女兒、女子、孫女、成員、鄉鎮」
 +
 +LYH:
 +只是控制了一個大城迦特,但是其他四大城仍未控制住。
 +
 +WCM:
 +若與(代上 18:2)比較,非利士人並未歸服大衛。很可能只是奪取了該地,但是沒有使非利士人成為奴隸。
 +該地的非利士人可能四散,並未被完全制服。
 +
 +LYH:
 +《LXX》譯文與《MT馬索拉》有差異。
 +
 +《LXX》下半句直譯:「出自非利士人的手中,大衛取得這個分隔物。」
 +
 +《LXX》(撒下 8:1)下半句逐字分析:
 +
 +  * 2983, έλαβε Δαυίδ,  David took 
 +  * 3588, την,  the 
 +  * 873, αφωρισμένην,  things being separated 
 +  * 1537, εκ,  from out of 
 +  * 5495, χειρός  ,the hand 
 +  * 3588, των,  of the 
 +  * 246, αλλοφύλων,  Philistines.
 +
 +==== (2) ====
 +
 +忽略了過程,只記結果,表示只重視結果。
 +
 +==== (3) ====
 +
 +瑣巴王哈大利謝,是靠近亞蘭。
 +
 +本節是應驗(代上 17:9)
 +
 +1Ch 17:9 我必為我民以色列選定一個地方、栽培他們、使他們住自己的地方、不再遷移.兇惡之子也不像從前擾害他們、
 +
 +大河疆界,參考(創 15)對
 +
 +「哈馬」強調此地名,是以色列的北疆。
 +
 +「攻擊、殺敗」一詞本章出現 7 次。
 +
 +==== (4) ====
 +
 +與(撒下 8)數目不同,但《LXX》譯出的數目兩者一致。
 +
 +Q:「將拉戰車的馬砍斷蹄筋.但留下一百輛車的馬。」,何故?
 +
 +A:
 +
 +並沒有留下全部,沒有自用,只留下十分之一。也沒有殺掉這些馬,因為馬肉也是不潔的,不能作食物。
 +
 +律法中規定,王不可為自己加添馬車。
 +
 +以色列人不擅利用馬車爭戰,也因山地多,不利於使用馬車作戰。
 +
 +==== (5) ====
 +
 +殺了許多亞蘭人,不同於先前的非利士人之記載。
 +
 +據上下文,只有非利士人沒有臣服作奴隸。
 +
 +可以看出瑣巴王之富有。瑣巴王和亞蘭聯軍,人數眾多,被殺的也多。
 +
 +首先提到「大馬色」,亞蘭的大城。
 +
 +==== (6) ====
 +
 +=== 「歸服」原文「成為奴隸」 ===
 +
 +「歸服」原文「成為奴隸」,本章中出現多次(代上 18:2, 6, 13)。
 +
 +戰敗的外邦人,成為奴隸,但是求和不戰的哈馬國,並不成為奴隸,而是成為朝貢的附屬國。
 +
 +==== (7) ====
 +
 +=== 「盾牌」意義有不同看法 ===
 +
 +
 +  * 代上18:7他奪了哈大利謝臣僕所拿的金盾牌帶到耶路撒冷。  
 +  * 王下11:10祭司便將耶和華殿裡所藏大衛王的槍和盾牌交給百夫長。  
 +
 +  * 代下23:9祭司耶何耶大便將 神殿裡所藏大衛王的槍、盾牌、『擋牌』交給百夫長,
 +  * 耶51:11你們要磨尖了箭頭,抓住『盾牌』。耶和華定意攻擊巴比倫,將她毀滅,所以激動了瑪代君王的心;因這是耶和華報仇,就是為自己的殿報仇。
 +
 +——此字是外來語,有學者考究,認為可能是於弓或箭之匣子。
 +
 +  * H7982, שֶׁלֶט
 +  * <音譯> shelet
 +  * <詞類> 名、陽
 +  * <字義> 盾牌
 +  * <字源> 來自HB7980
 +  * <神出>2397a #撒下8:7|
 +  * <譯詞> 盾牌5 擋牌1 籐牌1 (7)
 +
 +==== (8) ====
 +
 +=== 銅的用途 ===
 +
 +(代上)強調奪取的銅,之後的用途是用作聖殿器具。
 +
 +
 +==== (9) ====
 +
 +=== 強論「哈馬」地名 ===
 +
 +
 +「哈馬」強調此地名,是以色列的北疆。且此地是貿易重鎮,相當富有。
 +
 +不戰而屈人之兵,就得到哈馬王的朝貢。他們主動投降,成為附屬國(藩屬)。
 +
 +==== (10) ====
 +
 +=== 哈馬王的兒子哈多蘭、約蘭 ===
 +
 +
 +| 10 | 他兒子哈多蘭(哈多神是當被稱頌的) | 10 | 他兒子約蘭(雅威神是當被稱頌的) |
 +
 +很可能是哈馬王將自己的兒子作為人質,交給宗主國以色列國,而由於其名原先是來自於異教神明之名,因而被改名。
 +
 +瑣巴王原先是要往伯拉大河去,要堅定自己的國權,是由南向北進發,很可能也是要攻打哈馬王,如今大衛打敗了瑣巴王,等於是救了哈馬王。
 +
 +==== (11) ====
 +
 +=== 「奪來」 ===
 +
 +
 +H5375 נָשָׂא 動詞,Qal完成式3單陽 נָשָׂא 高舉、舉起、背負、承擔
 +
 +此字也用於「舉祭」,因此有奉獻給神的意義。
 +
 +此字在(撒上 8:11-12)中未出現。
 +
 +=== 「洗魯雅的兒子亞比篩」 ===
 +
 +洗魯雅是大衛的姊妹,以母親之名來稱呼兒子,不用父親之名,是特別的,可能是因為是大衛的家族,亞比篩、約押、亞撒黑他們三位是大衛的外甥,但由於大衛是七子,因此他們的年紀可能相近。
 +
 +  * 1Ch 2:13    耶西生長子以利押、次子亞比拿達、三子示米亞、〔示米亞即沙瑪見撒母耳上十六章九節〕
 +  * 1Ch 2:14    四子拿坦業、五子拉代、
 +  * 1Ch 2:15    六子阿鮮、七子大衛。
 +  * 1Ch 2:16    他們的姐妹是洗魯雅、和亞比該。洗魯雅的兒子是亞比篩、約押、亞撒黑、共三人。
 +
 +==== (14-17) ====
 +
 +
 +=== 有七個官名 ===
 +
 +有首尾對應層次結構
 +
 +  * (14)「王」(大衛作以色列眾人的王)
 +    * (15a)約押「在軍隊之上」(約押作元帥)
 +      * (15b)約沙法作「史官」
 +       * (16a)亞希突的兒子撒督、和亞比亞他的兒子亞希米勒作「祭司長」
 +      * (16b)沙威沙作「書記」
 +    * (17a)比拿雅「在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之上」(比拿雅統轄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
 +  * (17b)「在王的手邊作領袖」(大衛的眾子都在王的左右作領袖)
 +
 +  * 王、王的手邊作領袖:政治領袖。
 +  * 軍事:武官,國防安全。
 +  * 史官、書記:文官,內政治理。
 +  * 核心:祭司長,宗教服事、審判、律法教導。
 +
 +
 +==== (撒下 8:18) ====
 +
 +
 +**《MT 馬索拉》大衛的兒子都做祭司。**
 +
 +《呂振中》8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統轄【6】做衛兵的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大衛的兒子都做祭司。
 +
 +——「大衛的兒子作祭司」,是明顯不合律法的事,因此本說法可信度低,大概是抄本上的問題所致。
 +
 +**《LXX》大衛的兒子都做殿的首領。**
 +
 +——《LXX》的譯者他們是被擄之後的人,應該是經過考據,也見了成書的《歷代志上下》,或是選擇了某些抄本的內容而如此翻譯。
  
commentary/1ch/1ch_c18v1_c18v17_20230413.1681372867.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3 -0500 Thu. (13 個月前) (外部編輯)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HTML5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