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law:20240423090000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topic:law:20240423090000 [2024/04/20 19:58 -0500 Sat. (12 個月前)] – [一、除酵做完全人] lyh | topic:law:20240423090000 [2024/10/02 05:12 -0500 Wed. (6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wcm | ||
---|---|---|---|
行 1: | 行 1: | ||
- | ====== 獨特的律法系列三:除酵節、除盡惡人——論做完全人 ====== | + | ====== 獨特的律法系列 |
作者:林義鴻 LYH; | 作者:林義鴻 LYH; | ||
行 20: | 行 20: | ||
主基督一次的獻祭,使那成聖的人永遠「完全」(來 10: | 主基督一次的獻祭,使那成聖的人永遠「完全」(來 10: | ||
- | 守聖節期必先「潔淨自己」!(提後 2:21; 林後 7:1),遵守摩西律法的「潔淨條例」(利 15:31)。 | + | > (出 13:3)「你們要記念從埃及為奴之家出來的這日、因為 雅威用『大能的手』將你們從這地方領出來.有酵的餅都不可吃。」 |
- | > (約 11: | + | 不僅是人的「身體」也要潔淨!保羅曾說:「靈、魂、身體」得蒙保守、完全無可指摘(帖前 5: |
- | > ——[[version: | + | |
+ | > (帖前 5: | ||
+ | |||
+ | 守聖節期必先「潔淨自己」!(提後 2:21; 林後 7: | ||
+ | |||
+ | > (約 11: | ||
「完全」就是「信心與知識的長大成熟」,即「達到基督身體完滿的身量」(弗 4:13)。 | 「完全」就是「信心與知識的長大成熟」,即「達到基督身體完滿的身量」(弗 4:13)。 | ||
- | 在大陸的真耶穌教會(TJC)的北派,雖比其南派更進一步,懂得去遵守逾越節,但仍不知當守除酵節及其他節期,難怪他們繼續幼稚而無長進的空間。 | + | 在大陸的真耶穌教會(TJC)的北派,雖比其南派更進一步,懂得去遵守逾越節,但仍不知當守無酵節、五旬節、住棚節等其他節期,且逾越節的日子算法也有誤,難怪他們繼續幼稚而無長進的空間。 |
+ | |||
+ | ==== 摩西一生、作為榜樣 ==== | ||
+ | |||
+ | * 1.殺人犯:謀殺異教徒,為解救同胞。 | ||
+ | * 2.娶外邦:幫助西坡拉、成為米甸祭司的女婿。 | ||
+ | * 3.牧羊人:熟悉曠野生活,得見雅威神與受差遣。 | ||
+ | * 4.解放者:拯救同胞、掠奪埃及一切財寶。 | ||
+ | * 5.設聖節:立逾越節和除酵節。殺埃及一切頭生的。 | ||
+ | * 6.過紅海:向海伸杖,開海水使選民經過,合海水淹死埃軍。 | ||
+ | * 7.到聖山:領受聖言,頒布律法、建造雅威帳幕與敬拜體系。 | ||
+ | |||
+ | 耶穌是「第二位摩西」 | ||
+ | |||
+ | * (申 18:15; 徒 3:22; 7: | ||
===== 批判現今基督教主流思想 ===== | ===== 批判現今基督教主流思想 ===== | ||
行 62: | 行 81: | ||
勿忘神恩浩大,因富足平順(申 8: | 勿忘神恩浩大,因富足平順(申 8: | ||
+ | |||
+ | * 法老王要除去以色列人的後代。 | ||
+ | * 此世界要除去真選民的後代:現代思想出現「少生育、不結婚、不生育」,影響信徒的思想。 | ||
===== 三、「除名制度」的探索、「復名」的可能性 ===== | ===== 三、「除名制度」的探索、「復名」的可能性 ===== | ||
行 77: | 行 99: | ||
===== 貳、本論 ===== | ===== 貳、本論 ===== | ||
- | ===== 一、除酵做完全人 ===== | + | ===== 一、除酵作完全人 ===== |
==== 1、舊約的教導 ==== | ==== 1、舊約的教導 ==== | ||
行 85: | 行 107: | ||
* B、神在尋找地上的完全人(伯 1-2 章)。 | * B、神在尋找地上的完全人(伯 1-2 章)。 | ||
- | * C、大衛的家即是基督教會,做完全人是除酵的目的(詩 101: | + | * C、大衛的家即是基督教會,作完全人是除酵的目的(詩 101: |
==== 2、新約的教導 ==== | ==== 2、新約的教導 ==== | ||
- | === A、耶穌基督要門徒做完全人(τέλειος teleios) === | + | === A、耶穌基督要門徒作完全人(τέλειος teleios) === |
- | * a、愛你仇敵(太 5: | + | * a、愛你仇敵(太 5:43-48) |
+ | * 「你仇敵」指同為鄰舍,但彼此不合。不是不同信仰的仇敵。 | ||
+ | * 「愛你仇敵」的律法要求實例:(出 23: | ||
* b、耶穌愛的要求(可 10: | * b、耶穌愛的要求(可 10: | ||
行 104: | 行 128: | ||
* b、使命: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全的引到神面前(西 1:28), | * b、使命: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全的引到神面前(西 1:28), | ||
- | === C、這是工人代禱的目的(西 4:12) ===基督耶穌的僕人以巴弗為他所建立、所教導的教會竭力代禱:「他為了你們,在那些禱告中,時常奮戰,為要你們能夠在神的一切旨意上,被建立起來,長大成熟的,且得著確信著。」 | + | === C、這是工人代禱的目的(西 4:12) === |
+ | |||
+ | 基督耶穌的僕人以巴弗,為著他所建立、所教導的歌羅西教會竭力代禱: | ||
+ | |||
+ | * (西 4:12)「他為了你們,在那些禱告中,時常奮戰,為要你們能夠在神的一切旨意上,被建立起來,長大成熟的,且得著確信著。」 | ||
+ | * 「神的一切旨意」:也包括「神的妥拉律法」。 | ||
=== D、這是能分辨好歹的必備條件(來 5: | === D、這是能分辨好歹的必備條件(來 5: | ||
- | === E、雅各書中的完全: === | + | 能分辨好歹,才能避免被欺騙,才能更進一步追求更大、更全備的帳幕。 |
+ | |||
+ | === E、雅各書中的完全 === | ||
* a、忍耐要有完全的工作與目的(雅 1:4) | * a、忍耐要有完全的工作與目的(雅 1:4) | ||
* b、眾光之父從上頭降下「各樣全備的賞賜」(雅 1:17) | * b、眾光之父從上頭降下「各樣全備的賞賜」(雅 1:17) | ||
- | * c、當實行那完備、釋放人(得自由)的律法(雅 1:25) | + | * c、當實行那完備、釋放人(得自由)的律法(雅 1:25)即(詩 19 篇)內容。 |
- | * d、話語完全無過即是完全人(雅 3:2)。 | + | * d、話語完全無過,即是完全人(雅 3:2)。 |
* 雅各的舌頭論:舌與酵同樣是最小,卻具有最大的影響力。 | * 雅各的舌頭論:舌與酵同樣是最小,卻具有最大的影響力。 | ||
+ | * 年少的大衛便說話完全,後來被神重用。 | ||
- | === F、約翰書信中的完全: === | + | === F、約翰書信中的完全 === |
- | * 這完全的愛「持續將那懼怕驅逐在外面」(約一 4:18)。 | + | * 這完全的愛「持續將那懼怕驅逐在外面」(約壹 4:18)。 |
===== 二、除酵即是除盡一切惡人(林前 5 章) ===== | ===== 二、除酵即是除盡一切惡人(林前 5 章) ===== | ||
==== 1、依據律法中的審判機制 ==== | ==== 1、依據律法中的審判機制 ==== | ||
+ | |||
+ | 律法中的「典章」是指「施行細則、具體內容」,「典章」一詞原文即「審判」一詞。 | ||
* **A、違背律法與救恩之自願犯罪者(來 6:6-8; 10: | * **A、違背律法與救恩之自願犯罪者(來 6:6-8; 10: | ||
行 135: | 行 169: | ||
* e、行邪術的女人(出 22: | * e、行邪術的女人(出 22: | ||
* f、干犯律法中的姦淫大罪(利 20:10-21; 申 22:21-24; 出 22:19)。 | * f、干犯律法中的姦淫大罪(利 20:10-21; 申 22:21-24; 出 22:19)。 | ||
- | * g、干犯聖安息日者(民 15: | + | * g、干犯聖安息日者(民 15:32-36) |
+ | * 即干犯第四誡。安息日包含每週第七日、每年的三大節期。 | ||
* h、打人致死者、故意謀害人命者、拐賣人的人口販子(民 35: | * h、打人致死者、故意謀害人命者、拐賣人的人口販子(民 35: | ||
* i、打罵父母者(出 21:15, 17)。 | * i、打罵父母者(出 21:15, 17)。 | ||
行 150: | 行 185: | ||
==== 4、趕出的意義與目的 ==== | ==== 4、趕出的意義與目的 ==== | ||
- | * A、如除酵的意義,成為新團;歸正是除酵的目的:使肉體敗壞、靈在主的日子可以得救(林前 5:5)。 | + | * A、如同除酵的意義,成為新團;歸正是除酵的目的。 |
+ | * 「歸正」的意思:「使肉體敗壞、靈在主的日子可以得救」(林前 5:5)。 | ||
+ | * 例子一:「流便與父親的妾上床,但卻沒有治死,而是後來受責罰。」來理解。 | ||
+ | * 例子二:(提前 1: | ||
+ | * 例子三:(提後 2: | ||
+ | * 例子四:(來 6: | ||
* B、主來時工人的工程檢驗問題(林前 3:10-15) | * B、主來時工人的工程檢驗問題(林前 3:10-15) | ||
行 162: | 行 202: | ||
==== 2、芥菜種的比喻(太 13: | ==== 2、芥菜種的比喻(太 13: | ||
- | * A、解釋比喻的原則:與麵酵喻同比。強調由極小(種子、麵酵)「轉變」成極大(樹、三斗麵發起來) | + | * A、解釋比喻的原則:與麵酵喻同比。 |
+ | * 強調由極小(種子、麵酵)「轉變」成極大(樹、三斗麵發起來)。 | ||
+ | * 有人以此認為是「變質說」,認為指天主教、馬丁路德。 | ||
+ | * 也有以正面解:主耶穌如小種子,後來長成巨大的基督的教會。 | ||
* B、男人與婦人:陸地寶藏與海珠(以色列民與外邦人) | * B、男人與婦人:陸地寶藏與海珠(以色列民與外邦人) | ||
行 180: | 行 223: | ||
==== 1、猶太教 ==== | ==== 1、猶太教 ==== | ||
- | * A、教規是趕出會堂:懼怕猶太人(約 9:22, 34)。 | + | * A、教規是趕出會堂: |
+ | * 懼怕猶太人(約 9:22, 34)。 | ||
- | * B、耶穌接納被趕出者:他來審判這世界,使瞎者得見,能見者反瞎了眼(約 9: | + | * B、耶穌接納被趕出者: |
+ | * 他來審判這世界,使瞎者得見,能見者反瞎了眼(約 9: | ||
* C、「因猶太人的懼怕」(希臘原文:διὰ τὸν φόβον τῶν Ἰουδαίων;英文直譯:for the fear of the Jews)(約 7:13; 19:38; 20:19) | * C、「因猶太人的懼怕」(希臘原文:διὰ τὸν φόβον τῶν Ἰουδαίων;英文直譯:for the fear of the Jews)(約 7:13; 19:38; 20:19) | ||
+ | * [編者註:如同「雅威的懼怕」是指「雅威的妥拉律法」,「猶太人的懼怕」可能指「猶太人的傳統規條、教導(妥拉的本意)」 | ||
* 《和合本》譯作「懼怕猶太人」,並不符合原文詞性,屬於失真; | * 《和合本》譯作「懼怕猶太人」,並不符合原文詞性,屬於失真; | ||
* 另有譯作「對猶太人的懼怕」,擅自添加原文所無的介系詞「對⋯⋯」,亦是屬於失真。 | * 另有譯作「對猶太人的懼怕」,擅自添加原文所無的介系詞「對⋯⋯」,亦是屬於失真。 | ||
行 214: | 行 260: | ||
* **三、完全的道是愛、是不喜不義、反喜真實(林前 13: | * **三、完全的道是愛、是不喜不義、反喜真實(林前 13: | ||
+ | * 摩西也勉勵約書亞要「剛強壯膽」(申 31:6)。 | ||
+ | * (書 1: | ||
+ | |||
+ | ---- | ||
+ | |||
+ | [討論分享] | ||
+ | |||
+ | ===== 酵 ===== | ||
+ | |||
+ | * 《和合本》 | ||
+ | * 1Co 5:8 所以我們守這節不可用舊酵、也不可用『惡毒〔或作陰毒〕邪惡的酵』、只用誠實真正的無酵餅。 | ||
+ | * 《雅威本》 | ||
+ | * 1Co 5:8 照樣,讓我們繼續守這節期,不在舊酵中,也不在『邪念惡行的酵』中,乃是在審視無瑕、和純潔的無酵中。 | ||
+ | |||
+ | 「酵」不是指人,而是指「人內在邪念、外在惡行」,如此稱為「酵」。 | ||
+ | |||
+ | 「娶繼母」的罪,是否至於死? | ||
+ | |||
+ | ===== Q:信徒不結婚、不生育,就等於是屬靈嗎? ===== | ||
+ | |||
+ | 前言:現今世界潮流「不結婚、不生育」。現今也有些傳道人以保羅的教導(林前 7 章),認為「若有信徒追求結婚、生育之事,是不屬靈的表現」。 | ||
+ | |||
+ | 回答: | ||
+ | * (林前 7 章)談到「不結婚」,是「為了事奉主」,但必須要有恩賜。 | ||
+ | * 結婚是人的正常行為及需求,不能說這是「不屬靈」。 | ||
+ | * 是否結婚?也不是女人自己單獨能決定,必須也要經過家中父親的同意才能決定。 | ||
+ | * 保羅所教導的,絕對不是「禁慾主義」!也反對極端的「禁慾主義」。 | ||
+ | |||
+ | ===== 「因猶太人的懼怕」意義探討 ===== | ||
+ | |||
+ | 「因猶太人的懼怕」(希臘原文:διὰ τὸν φόβον τῶν Ἰουδαίων;英文直譯:for the fear of the Jews)(約 7:13; 19:38; 20:19) | ||
+ | |||
+ | WCM 提出一個看法: | ||
+ | * 如同「雅威的懼怕」是指「雅威的妥拉律法」,「猶太人的懼怕」可能指「猶太人的傳統規條、教導(妥拉的本意)」 | ||
+ | * 可以用「顧慮」來理解,即「猶太人所顧慮的內容」,即「猶太人的規條中所禁止的內容」。 | ||
+ | |||
+ | LYX: | ||
+ | |||
+ | * 彼前 3:14 你們就是為義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嚇、也不要驚慌. | ||
+ | * 〔的威嚇或作所怕的〕,就是「懼怕」。 | ||
+ | * 「懼怕」之古典解釋:有1.恐懼、害怕;2.顧慮、疑惑;3.(對統治者或神的)敬畏;4.逃跑。 | ||
+ | * 所以採取「猶太人的顧慮」來解釋是合宜的。 | ||
+ | |||
+ | ===== Q:對於「至於死的罪」如何理解? ===== | ||
+ | |||
+ | * 《雅各書》是談到,若有人因著至於死的罪而生病,不為他禱告。 | ||
+ | |||
+ | 對於教會審判會眾,若有犯至於死罪之人,當如何處置? | ||
+ | |||
+ | * 比如(林後)談到淫亂問題,因為當時羅馬人的風氣,在筵席上淫亂為樂,並不以為罪。對於長久習於如此的人,歸入基督後,並不容易馬上改除,因此要考慮到這個情況,需要酌情處理。 | ||
+ | |||
+ | ===== 守節的人,要先潔淨自己 ===== | ||
+ | |||
+ | LYX: | ||
+ | |||
+ | 一個人要守神的節期,必須要先潔淨自己。潔淨的方法,要按照律法規定,即《利未記》中的規定。 | ||
+ | |||
+ | 成為了潔淨的人之後,他所獻上的物,才能被分別為聖,成為「聖別之物」,即「聖物」。 | ||
+ | |||
+ | 如同「受浸」,是來自於「祭司用洗濯池來潔淨自己」,因此聖經並未將「潔淨律法條款」廢除!若是廢除,那就沒有「受浸、浸禮、洗禮」一事了! | ||
+ | |||
+ | 耶穌也要受浸,他仍要守「潔淨律法條款」! | ||
topic/law/20240423090000.1713661085.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4/20 19:58 -0500 Sat. (12 個月前) 由 l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