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威聖會 聖經真理研究院

辨明真理、認真遵行

使用者工具

網站工具


topic:foundation_of_belief:17_yahweh_worship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topic:foundation_of_belief:17_yahweh_worship [2020/08/14 06:44 -0500 Fri. (5 年前)] wucmtopic:foundation_of_belief:17_yahweh_worship [2025/01/04 21:01 -0600 Sat. (3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結論] lyh
行 24: 行 24:
 ==== 雅威敬拜 ==== ==== 雅威敬拜 ====
  
-這是選民的核心信仰:救贖目的就是「雅威敬拜」(王上18:36-40),律法是唯一道路(王上19:10,14),聖約以節期的農牧生態為主軸(出34:18-26)。+這是選民的核心信仰:救贖目的就是「雅威敬拜」(王上 18:36-40),律法是唯一道路(王上 19:10,14),聖約以節期的農牧生態為主軸(出 34:18-26)。
  
-攻佔迦南美地:流奶與蜜之地就是農牧之地。又大又美的城邑、滿屋美物、泉源不竭、各種果園樹木、五穀菜疏之豐富(申6:10-11,8:7-10)。+攻佔迦南美地:流奶與蜜之地就是農牧之地。又大又美的城邑、滿屋美物、泉源不竭、各種果園樹木、五穀菜疏之豐富(申 6:10-11,8:7-10)。
  
-西乃山的背叛,是離棄雅威敬拜,走向埃及異教之金牛牘敬拜:雅威敬拜變成埃及化崇拜(出32章),背離聖約目的:去埃及化(金牛牘崇拜)、去迦南化(巴力崇拜)(利18:1-5)。+西乃山的背叛,是離棄雅威敬拜,走向埃及異教之金牛牘敬拜:雅威敬拜變成埃及化崇拜(出 32 章),背離聖約目的:去埃及化(金牛牘崇拜)、去迦南化(巴力崇拜)(利 18:1-5)。
  
-西乃山重新立約,以強調「雅威敬拜」為核心信仰(出34章)。+西乃山重新立約,以強調「雅威敬拜」為核心信仰(出 34 章)。
  
 ==== 律法的農牧經濟與商工經濟[註一] ==== ==== 律法的農牧經濟與商工經濟[註一] ====
行 38: 行 38:
 商工經濟以城市商貿、工業為主的經濟,一切以利益為取向,崇尚掠奪,奢侈、自由、平等、秩序混亂。 商工經濟以城市商貿、工業為主的經濟,一切以利益為取向,崇尚掠奪,奢侈、自由、平等、秩序混亂。
  
-  * *由該隱與其後代為代表(創4:16-24),第一代開始築城,第七代拉麥娶雙妻,破壞夫妻一體制,生三子:雅八為畜牧業祖師,猶八為音樂祖師,土八該隱(由該隱而生)為搥打金屬者祖師。拉麥自誇為「該隱印記」的保護者(創4:23-2415)。+  * *由該隱與其後代為代表(創 4:16-24),第一代開始築城,第七代拉麥娶雙妻,破壞夫妻一體制,生三子:雅八為畜牧業祖師,猶八為音樂祖師,土八該隱(由該隱而生)為搥打金屬者祖師。拉麥自誇為「該隱印記」的保護者(創 4:23-2415)。
   * *比較:挪亞也有三子,卻是幫助父親建造方舟者。   * *比較:挪亞也有三子,卻是幫助父親建造方舟者。
-  * *幫手:畜牧業的婦女以相夫教子為主,挪亞妻子幫助丈夫造方舟、教三子;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都是跟從丈夫住帳棚生活,從無離婚或淫亂事故,以丈夫從事的行業為依歸。+  * *幫手:畜牧業的婦女以相夫教子為主,挪亞妻子幫助丈夫造方舟、教三子;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妻子們,都是跟從丈夫住帳棚生活,從無離婚或淫亂事故,以丈夫從事的行業為依歸。
   * *女權興起:跟夏娃有關。拉麥的雙妻,跟城邦文明有關。男女的戰爭,由男主女從的土地人,變成女主男從的商工機械人。這關乎人心性的轉變,變性:男變女、女變男、同性戀、中性化取向突出。女主、男僕就是城市商工文明的特徵。   * *女權興起:跟夏娃有關。拉麥的雙妻,跟城邦文明有關。男女的戰爭,由男主女從的土地人,變成女主男從的商工機械人。這關乎人心性的轉變,變性:男變女、女變男、同性戀、中性化取向突出。女主、男僕就是城市商工文明的特徵。
  
行 49: 行 49:
 **從亞當後代到洪水時代** **從亞當後代到洪水時代**
  
-===== 壹、人是「美麗天地的後代」(創2:4「來歷」原文) =====+===== 壹、人是「美麗天地的後代」(創 2:4「來歷」原文) =====
  
-神造天地並其中的萬軍(創2:1),把水中的天與地劃分出來(創1:3-14彼後3:5-6),又在天上造三光、海中魚族與飛禽在地面、地上活物和人,是要人在「地上」居住(賽45:12,18),耕種土地,發展農業文明(創1:15-30),這是神的賜福與吩咐(創1:289:1)。因為人本是天地的後代!+神造天地並其中的萬軍(創 2:1),把水中的天與地劃分出來(創 1:3-14彼後 3:5-6),又在天上造三光、海中魚族與飛禽在地面、地上活物和人,是要人在「地上」居住(賽 45:12, 18),耕種土地,發展農業文明(創 1:15-30),這是神的賜福與吩咐(創 1:289:1)。因為人本是天地的後代!
  
 ==== 人與天地的關係 ==== ==== 人與天地的關係 ====
  
   * A. 天降雨露   * A. 天降雨露
-    * 天降雨露在地上,讓人耕種(創2:4-5)。+    * 天降雨露在地上,讓人耕種(創 2:4-5)。
   * B. 從地造人   * B. 從地造人
-    * 取地上的塵土造人,吹生氣在他鼻孔裡,他才成為一位活人(創2:7)。此證明人是「天生地養」的農民。+    * 取地上的塵土造人,吹生氣在他鼻孔裡,他才成為一位活人(創 2:7)。此證明人是「天生地養」的農民。
   * C. 伊甸園本在地上   * C. 伊甸園本在地上
-    * 人當管理員,不必耕種。試驗不合格,即不能「遍滿全地、治理這地」,更因聽蛇的話(創3:17 聽妻子的話即是聽蛇話),沒有加以管制(創1:28)。+    * 人當管理員,不必耕種。試驗不合格,即不能「遍滿全地、治理這地」,更因聽蛇的話(創 3:17 聽妻子的話即是聽蛇話),沒有加以管制(創 1:28)。
   * D. 逐出樂園去耕種「人所出之土」   * D. 逐出樂園去耕種「人所出之土」
-    * 地因人而受咒詛,生出荊棘和蒺藜,人辛苦耕作,才得以餬口,直到歸土,因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創3:17-19)。再次證明,人與土地的親屬關係。+    * 地因人而受咒詛,生出荊棘和蒺藜,人辛苦耕作,才得以餬口,直到歸土,因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創 3:17-19)。再次證明,人與土地的親屬關係。
   * E. 挪亞之父拉麥   * E. 挪亞之父拉麥
-    * 挪亞之父拉麥,也是耕地的農民,他命名「挪亞」的原因,也是跟土地有關。「這操作勞苦是因為雅威咒詛了地」(創5:29)。+    * 挪亞之父拉麥,也是耕地的農民,他命名「挪亞」的原因,也是跟土地有關。「這操作勞苦是因為雅威咒詛了地」(創 5:29)。
   * F. 挪亞   * F. 挪亞
-    * 挪亞也是「這地的人——農夫」(創9:20),繼承父業。 +    * 挪亞也是「這地的人——農夫」(創 9:20),繼承父業。 
-    * 他五百歲生了三子(創5:32),此事非常獨特,挪亞活到950歲(創9:29),等於中年(500歲)才生子立後,是亞當後代最晚生的,跟三祖類似[註二]。 +    * 他五百歲生了三子(創 5:32),此事非常獨特,挪亞活到 950 歲(創 9:29),等於中年(500 歲)才生子立後,是亞當後代最晚生的,跟三祖類似[註二]。 
-    * 生子之後,他跟以諾一樣,跟神同行(創6:9-10),蒙神指示,建造方舟,宣傳義道(彼後2:5),百年之後,洪水滅這地(創7:6,11)。 +    * 生子之後,他跟以諾一樣,跟神同行(創 6:9-10),蒙神指示,建造方舟,宣傳義道(彼後 2:5),百年之後,洪水滅這地(創 7:6, 11)。 
-    * 洪水之後,土地恢復耕作,神不因人緣故咒詛地(創8:21-22),所以,挪亞與三子繼續執行神的「土地政策」(創9:20)。 +    * 洪水之後,土地恢復耕作,神不因人緣故咒詛地(創 8:21-22),所以,挪亞與三子繼續執行神的「土地政策」(創 9:20)。 
-    * 挪亞醉酒 07937 shakar,顯示土地肥沃、適宜耕作,收穫豐富的滿足與歡樂[註三](參見創49:11-12)。他是醉臥在他自己的帳棚中,不是在別人的帳棚,也不是在帳棚外,所以,他的赤身並不可恥,也不違律。反而是迦南的父親含,他必是進入此帳棚才「看見」他父親赤身的(9:21-22)。為何不能馬上處理、加以遮蓋,反而宣揚?這真是愚蠢。+    * 挪亞醉酒 07937 shakar,顯示土地肥沃、適宜耕作,收穫豐富的滿足與歡樂[註三](參見創 49:11-12)。他是醉臥在他自己的帳棚中,不是在別人的帳棚,也不是在帳棚外,所以,他的赤身並不可恥,也不違律。反而是迦南的父親含,他必是進入此帳棚才「看見」他父親赤身的(創 9:21-22)。為何不能馬上處理、加以遮蓋,反而宣揚?這真是愚蠢。
  
  
 ==== 人受造目的 ==== ==== 人受造目的 ====
  
-神造人的目的本來就是要人能生養眾多,遍滿「全地」,治理這地和管理空、海、地三界中一切活物(創1:28),人類食物也是從地中長出的,與活物一樣(2:29-30)。挪亞出方舟之後,神繼續要人執行此種使命,且跟他們立約不再以洪水滅「地」,以虹約為證據(創9:1-17)。+神造人的目的本來就是要人能生養眾多,遍滿「全地」,治理這地和管理空、海、地三界中一切活物(創 1:28),人類食物也是從地中長出的,與活物一樣(創 2:29-30)。挪亞出方舟之後,神繼續要人執行此種使命,且跟他們立約不再以洪水滅「地」,以虹約為證據(創 9:1-17)。
  
-「地還存留的時候,稼穡、寒暑、冬夏、晝夜,就永不停息了(創8:20-21),此為「天地之約」(耶33:2531:35-36)。+「地還存留的時候,稼穡、寒暑、冬夏、晝夜,就永不停息了(創 8:20-21),此為「天地之約」(耶 33:2531:35-36)。
  
 ==== 逐出樂園之後的生態轉變 ==== ==== 逐出樂園之後的生態轉變 ====
  
-亞當二子,一耕地、一牧養,是農牧經濟(創4:1-2)。洪水之後,挪亞繼續耕地,因神已經取消咒詛地,他成為一位「這地的人」——農夫(創9:20)。+亞當二子,一耕地、一牧養,是農牧經濟(創 4:1-2)。洪水之後,挪亞繼續耕地,因神已經取消咒詛地,他成為一位「這地的人」——農夫(創 9:20)。
  
-他喝醉酒,三子不同的處理方式,造成一受咒詛、一受祝福(創9:21-27)。+他喝醉酒,三子不同的處理方式,造成一受咒詛、一受祝福(創 9:21-27)。
  
-*「閃的帳棚」此說法證明,與神同行而蒙福的人是農牧經濟,不是城邦文明的工商經濟(創9:27),他是繼續雅威崇拜的後代。雅威崇拜與農牧經濟的生態是一致的。雅威的律法也是以此為主的律法。雖也有工商業,但是一種「賤民」:奴隸或無地產者的僱工或寄居的外人,為地主服務。+*「閃的帳棚」此說法證明,與神同行而蒙福的人是農牧經濟,不是城邦文明的工商經濟(創 9:27),他是繼續雅威崇拜的後代。雅威崇拜與農牧經濟的生態是一致的。雅威的律法也是以此為主的律法。雖也有工商業,但是一種「賤民」:奴隸或無地產者的僱工或寄居的外人,為地主服務。
  
 ==== 洪水之後到巴別塔事件 ==== ==== 洪水之後到巴別塔事件 ====
  
-洪水之後,除了挪亞醉酒事件之外,就是他的三子都生了孩子(創10:1)。由閃生子到分地而居的「法勒」(10:22-25),已過了三代(亞法撒、沙拉、希伯),時間算來至少經過一百年[註四]。未分地而居的三族,逐漸往東遷移,定居在「示拿地」平原(創11:1-2)。他們改變挪亞的農耕,因「自東」מִקֶּדֶם 遷移,必是遊牧的帳棚生態,因挪亞也是支搭帳棚的。直到示拿地的平原,他們才定居來。但三族從事的行業開始似乎一樣,直到示拿地,便造城、又造塔以便宣揚己名、免得分散在全地上(創11:1-4)。+洪水之後,除了挪亞醉酒事件之外,就是他的三子都生了孩子(創 10:1)。由閃生子到分地而居的「法勒」(創 10:22-25),已過了三代(亞法撒、沙拉、希伯),時間算來至少經過一百年[註四]。未分地而居的三族,逐漸往東遷移,定居在「示拿地」平原(創 11:1-2)。他們改變挪亞的農耕,因「自東」מִקֶּדֶם 遷移,必是遊牧的帳棚生態,因挪亞也是支搭帳棚的。直到示拿地的平原,他們才定居來。但三族從事的行業開始似乎一樣,直到示拿地,便造城、又造塔以便宣揚己名、免得分散在全地上(創 11:1-4)。
  
-這同含族的第三代寧錄一樣,他是「世上的英雄」,在雅威面前是「英勇的獵戶」(創10:6-96:4著名英雄)。這不是農耕生活,而是遊獵生態。他建立起「示拿地王國」,又擴張到亞述地,去建造三城(尼尼微、利河伯、迦拉),以及利鮮那大城(10-11)。由此可見,含族的寧錄成為雄霸天下的霸主,以示拿地的「巴別城」為首都,也就是日後的「巴比倫城」。當時人類的口音、言語一樣,又聚集在此大平原上,已過百年之久,並未依照神的吩咐「分地而居」,反而要定聚居一地,建造塔城,以便傳揚人的名,免得「分散到全地」(11:3-4)。+這同含族的第三代寧錄一樣,他是「世上的英雄」,在雅威面前是「英勇的獵戶」(創 10:6-96:4 著名英雄)。這不是農耕生活,而是遊獵生態。他建立起「示拿地王國」,又擴張到亞述地,去建造三城(尼尼微、利河伯、迦拉),以及利鮮那大城(創 10-11 )。由此可見,含族的寧錄成為雄霸天下的霸主,以示拿地的「巴別城」為首都,也就是日後的「巴比倫城」。當時人類的口音、言語一樣,又聚集在此大平原上,已過百年之久,並未依照神的吩咐「分地而居」,反而要定聚居一地,建造塔城,以便傳揚人的名,免得「分散到全地」(創 11:3-4)。
  
 這種重現該隱後代的作法,等同是被咒詛的族類一般,改變神的土地政策。 這種重現該隱後代的作法,等同是被咒詛的族類一般,改變神的土地政策。
  
-兩河流域南部的示拿地,巴別即巴比倫,這是迦勒底人的「貿易之地(迦南地)」(結16:2917:4),此時又是工業取向(做磚、燒透、拿石漆當灰泥好建造城與塔),等於是商工業生態,而非農牧生態。此與神造人的目的完全違背,故神介入,加以阻止,以便達成「分地而居」,遍滿全地,治理這地,宣揚神的名的目的(11:5-9)。+兩河流域南部的示拿地,巴別即巴比倫,這是迦勒底人的「貿易之地(迦南地)」(結 16:2917:4),此時又是工業取向(做磚、燒透、拿石漆當灰泥好建造城與塔),等於是商工業生態,而非農牧生態。此與神造人的目的完全違背,故神介入,加以阻止,以便達成「分地而居」,遍滿全地,治理這地,宣揚神的名的目的(創 11:5-9)。
  
-新約啟示錄提到大淫婦(啟17章),即是大巴比倫城(啟18章),也就是「耶路撒冷城」(啟11:8)。原先的聖城,已變成釘死他們的主之地,跟埃及、所多瑪城一樣。出於此世,講世界的事:眼目的情慾、肉體的情慾和今生誇耀(約一2:16-17)。所以,雅各書說她是「世界之友」,是淫婦(雅4:4)。 +新約啟示錄提到大淫婦(啟 17 章),即是大巴比倫城(啟 18 章),也就是「耶路撒冷城」(啟 11:8)。原先的聖城,已變成釘死他們的主之地,跟埃及、所多瑪城一樣。出於此世,講世界的事:眼目的情慾、肉體的情慾和今生誇耀(約一 2:16-17)。所以,雅各書說她是「世界之友」,是淫婦(雅 4:4)。 
- +  
-她與此世界的政權掛勾,大淫婦騎在那隻海怪上,即是此意(啟17:3)。宗教藉著世界政權行事。易言之,即是國教。自從羅馬帝國與所謂的基督教聯合,後者變成「國教」,英國的聖公會變成英國國教;新教也出現國教:德國的路德會信宗,瑞士的加爾文長老會改革宗等是。以及其他凡是順從國府,不敢違抗的教派,反而成為其傳聲筒,如中共的三自教會和「真耶穌教會」。+她與此世界的政權掛勾,大淫婦騎在那隻海怪上,即是此意(啟 17:3)。宗教藉著世界政權行事。易言之,即是國教。自從羅馬帝國與所謂的基督教聯合,後者變成「國教」,英國的聖公會變成英國國教;新教也出現國教:德國的路德會信宗,瑞士的加爾文長老會改革宗等是。以及其他凡是順從國府,不敢違抗的教派,反而成為其傳聲筒,如中共的三自教會和「真耶穌教會」。
  
 ==== 挪亞三子的生活方式 ==== ==== 挪亞三子的生活方式 ====
  
-  * A. 閃族是住帳棚的游牧業,雅弗族也是一樣(9:27),但以後分地而居,雅弗族成為「海民」(創10:5)。 +  * A. 閃族是住帳棚的游牧業,雅弗族也是一樣(創 9:27),但以後分地而居,雅弗族成為「海民」(創 10:5)。 
-  * B. 含族繼續該隱後代的城邦政治:以寧錄為獵戶的英雄時代,就是城邦文明(創10:6-20) +  * B. 含族繼續該隱後代的城邦政治:以寧錄為獵戶的英雄時代,就是城邦文明(創 10:6-20) 
-  * C. 閃族是游牧生態的「陸民」(創10:22-31)。希伯之子「法勒」,為紀念巴別塔事件而命名(創10:25)。+  * C. 閃族是游牧生態的「陸民」(創 10:22-31)。希伯之子「法勒」,為紀念巴別塔事件而命名(創 10:25)。
  
 ==== 巴別塔城的淵源與始末 ==== ==== 巴別塔城的淵源與始末 ====
行 113: 行 113:
 ==== 含族寧錄與巴別 ==== ==== 含族寧錄與巴別 ====
  
-含族的英雄獵戶寧錄,顯示非農業經濟取向,而是暴力掠奪的城邦文明取向(創10:8-12)。[註六]+含族的英雄獵戶寧錄,顯示非農業經濟取向,而是暴力掠奪的城邦文明取向(創 10:8-12)。[註六]
  
 ===== 貳、亞當之後代 ===== ===== 貳、亞當之後代 =====
  
-以塞特的農業耕地為主,其後代直到第三代以挪士出生時,才開始「以雅威的名」求告神(創4:25-26)。這雅威崇拜的後代,又經過三代(該南、瑪列、雅列),直到第七代以諾,才與神同行(創5:21-24)。但其後二代並未如此,直到第十代的挪亞才又與神同行(6:9)+以塞特的農業耕地為主,其後代直到第三代以挪士出生時,才開始「以雅威的名」求告神(創 4:25-26)。這雅威崇拜的後代,又經過三代(該南、瑪列、雅列),直到第七代以諾,才與神同行(創 5:21-24)。但其後二代並未如此,直到第十代的挪亞才又與神同行(創 6:9)
  
 ==== 雅威崇拜的墮落 ==== ==== 雅威崇拜的墮落 ====
行 127: 行 127:
     * 此言重複兩次強調,顯示其祖、父(該南、瑪列、雅列)並未如此。     * 此言重複兩次強調,顯示其祖、父(該南、瑪列、雅列)並未如此。
   * B. 塞特的雅威崇拜   * B. 塞特的雅威崇拜
-    * 塞特「取代」亞伯。在他生出「人」以諾士時:稱為「神的兒子」,因為開始「以雅威之名求告」(創4:25-26),塞特此舉與以諾才開始與神同行,此亦證明該隱與以挪士之後的三代(該南、瑪列、雅列),此種敬拜似乎已經消失不見。「」 +    * 塞特「取代」亞伯。在他生出「人」以諾士時:稱為「神的兒子」,因為開始「以雅威之名求告」(創 4:25-26),塞特此舉與以諾才開始與神同行,此亦證明該隱與以挪士之後的三代(該南、瑪列、雅列),此種敬拜似乎已經消失不見。「」 
-  * C. 「以諾」此名與該隱之子以諾同名(創4:17)。 +  * C. 「以諾」此名與該隱之子以諾同名(創 4:17)。 
-    * 此顯示以諾之父「雅列」開始與該隱後代「結親」(創6:1-2)。故,雅列生子,命名為「以諾」。農業耕種的經濟向工商業暴力掠奪經濟靠攏:土地併吞,大地主出現,城邦的邦聯或聯邦也出現。 +    * 此顯示以諾之父「雅列」開始與該隱後代「結親」(創 6:1-2)。故,雅列生子,命名為「以諾」。農業耕種的經濟向工商業暴力掠奪經濟靠攏:土地併吞,大地主出現,城邦的邦聯或聯邦也出現。 
-  * D. 以諾生了「瑪土撒拉」「之後」,才開始「與神同行」(創5:22)。+  * D. 以諾生了「瑪土撒拉」「之後」,才開始「與神同行」(創 5:22)。
     * 此顯示,與神同行之「前」,他奉父之命娶該隱後代之女,稱為**「人的女兒」**。     * 此顯示,與神同行之「前」,他奉父之命娶該隱後代之女,稱為**「人的女兒」**。
-    * 他生子、命名「瑪土撒拉」,應受父親與該隱後代結親的影響,故瑪土撒拉此名又與雅利生的「瑪土撒利」同名(創4:185:21-22)。 +    * 他生子、命名「瑪土撒拉」,應受父親與該隱後代結親的影響,故瑪土撒拉此名又與雅利生的「瑪土撒利」同名(創 4:185:21-22)。 
-    * 他生子「之後」,便恢復真正的「雅威敬拜」。由於他的勢力孤單,只與神同行「三百年」,神便將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創5:24)。 +    * 他生子「之後」,便恢復真正的「雅威敬拜」。由於他的勢力孤單,只與神同行「三百年」,神便將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創 5:24)。 
-    * *猶大書根據猶太傳統,論及「亞當七世孫」以諾,他與神同行的證明(猶1:14-16)。他的當代是「不敬虔之罪人」。也就是說,亞當後代的雅威崇拜已經墮落,人變成屬肉體的(創6:3),因此,是「引人結黨,屬乎肉體、沒有聖靈的人」(猶1:19)。+    * *猶大書根據猶太傳統,論及「亞當七世孫」以諾,他與神同行的證明(猶 1:14-16)。他的當代是「不敬虔之罪人」。也就是說,亞當後代的雅威崇拜已經墮落,人變成屬肉體的(創 6:3),因此,是「引人結黨,屬乎肉體、沒有聖靈的人」(猶 1:19)。
   * E. 瑪土撒拉,並未改變結親的政策。   * E. 瑪土撒拉,並未改變結親的政策。
-    * 瑪土撒拉自從他父親以諾被神取去之後,並未改變結親的政策,以致他的兒子「拉麥」,也跟該隱的後代「拉麥」同名(創5:25)。 +    * 瑪土撒拉自從他父親以諾被神取去之後,並未改變結親的政策,以致他的兒子「拉麥」,也跟該隱的後代「拉麥」同名(創 5:25)。 
-    * 這人活到187歲(亞當以來最晚生的)才生子,也活到969歲,最長壽(創5:25-27)。但他並未繼承父親以諾的「與神同行」——單一的雅威崇拜。逐漸變成混雜的宗教,此種轉變跟與亞哈王結親的約沙法王並其後代一樣:巴力崇拜(代下18-23章)。 +    * 這人活到 187 歲(亞當以來最晚生的)才生子,也活到 969 歲,最長壽(創 5:25-27)。但他並未繼承父親以諾的「與神同行」——單一的雅威崇拜。逐漸變成混雜的宗教,此種轉變跟與亞哈王結親的約沙法王並其後代一樣:巴力崇拜(代下 18-23 章)。 
-  * F. 拉麥的覺悟與轉變(創5:28-31) +  * F. 拉麥的覺悟與轉變(創 5:28-31) 
-    * 他活到182歲,才生「挪亞」,他的命名顯示他的覺悟與轉變。至少他認知土地耕作的勞苦是來自「雅威的咒詛」(創5:29),雅威會咒詛地,是因人離棄「雅威崇拜」如亞當、該隱或另一位拉麥。+    * 他活到 182 歲,才生「挪亞」,他的命名顯示他的覺悟與轉變。至少他認知土地耕作的勞苦是來自「雅威的咒詛」(創 5:29),雅威會咒詛地,是因人離棄「雅威崇拜」如亞當、該隱或另一位拉麥。
     * 離棄雅威敬拜就是離開神所規定的「律法誡命」的生活方式。他的命名就是他的盼望,也是他的信心表現。因為盼望含帶著信心或信仰。     * 離棄雅威敬拜就是離開神所規定的「律法誡命」的生活方式。他的命名就是他的盼望,也是他的信心表現。因為盼望含帶著信心或信仰。
  
 ===== 參、挪亞的後代 ===== ===== 參、挪亞的後代 =====
  
-挪亞的與神同行(創6:8-12)+挪亞的與神同行(創 6:8-12)
  
-  * A. 他在雅威面前「找到」恩典,因為他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與神同行才能找到恩典:蒙神啟示建造方舟得救(創6:13-22)。 +  * A. 他在雅威面前「找到」恩典,因為他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與神同行才能找到恩典:蒙神啟示建造方舟得救(創 6:13-22)。 
-  * B. 他的生活方式是游牧,與當時的世代有別(創6:1-4):當代是混婚、屬肉、巨人族,英雄人物出現,造成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思想「架構」(形狀)盡都是惡(創6:5),從小思想架構就是惡(創8:21原文)。具體的表現就是「世界在神面前敗壞,地上滿了強暴(創6:11)。神再次觀看「這地」,看哪!它是被敗壞了,因凡肉體「在這地上」,都使他的路/行為敗壞了」(創6:12)。罪人的路就是走在反神律法的道路上,敗壞這地。 +  * B. 他的生活方式是游牧,與當時的世代有別(創 6:1-4):當代是混婚、屬肉、巨人族,英雄人物出現,造成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思想「架構」(形狀)盡都是惡(創 6:5),從小思想架構就是惡(創 8:21 原文)。具體的表現就是「世界在神面前敗壞,地上滿了強暴(創 6:11)。神再次觀看「這地」,看哪!它是被敗壞了,因凡肉體「在這地上」,都使他的路/行為敗壞了」(創 6:12)。罪人的路就是走在反神律法的道路上,敗壞這地。 
-  * C. 洪水滅這地:恢復創造之前的景況: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創1:2)。 +  * C. 洪水滅這地:恢復創造之前的景況: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創 1:2)。 
-  * D. 出方舟,進入新天地:獻上馨香的火祭,蒙神悅納,不在因人咒詛地。神祝福他們,繼續人的使命:耕種做農夫(創8-9章)+  * D. 出方舟,進入新天地:獻上馨香的火祭,蒙神悅納,不在因人咒詛地。神祝福他們,繼續人的使命:耕種做農夫(創 8-9 章)
  
  
 ===== 肆、閃的後代 ===== ===== 肆、閃的後代 =====
  
-閃族繼承挪亞的「雅威敬拜」,雅威是閃的神,是蒙祝福的族類。但是他們到第四代希伯生法勒之後,才分地而居。此中有百年之久,都是三族群居,以寧錄為首的霸主,定居在示拿地。由閃的後代以十代為主,記載方式,跟亞當的後代一樣(創5章),但是,區別是:+閃族繼承挪亞的「雅威敬拜」,雅威是閃的神,是蒙祝福的族類。但是他們到第四代希伯生法勒之後,才分地而居。此中有百年之久,都是三族群居,以寧錄為首的霸主,定居在示拿地。由閃的後代以十代為主,記載方式,跟亞當的後代一樣(創 5 章),但是,區別是:
  
   * 一、 避開「活多少歲數、死了」的記法。   * 一、 避開「活多少歲數、死了」的記法。
   * 二、 人類歲數急遽銳減的記法。   * 二、 人類歲數急遽銳減的記法。
-    * *歲數的兩次銳減,十代各分五代:一是洪水以後的五代:自閃到法勒,由約近千歲,變成一半:不到五百歲左右(創11:10-17);一是自分地而居之後,自法勒到他拉的五代,又減半:約兩百多歲左右(創11:18-32)。這種銳減既與洪水事件與巴別事件有關,顯示人類所為都是背約的結果。+    * *歲數的兩次銳減,十代各分五代:一是洪水以後的五代:自閃到法勒,由約近千歲,變成一半:不到五百歲左右(創 11:10-17);一是自分地而居之後,自法勒到他拉的五代,又減半:約兩百多歲左右(創 11:18-32)。這種銳減既與洪水事件與巴別事件有關,顯示人類所為都是背約的結果。
  
 ===== 伍、他拉與以撒的後代 ===== ===== 伍、他拉與以撒的後代 =====
  
-他拉住在「迦勒底的吾珥」(創11:28),也是活到 70 歲才生了三子:亞伯蘭、拿鶴、哈蘭(創11:26)。這「迦勒底的吾珥」正是巴比倫帝國的首都。神呼召他出來,要到迦南地去。但走到一半,即定居哈蘭,也死在哈蘭(創31-32)。這是失敗的回應。+他拉住在「迦勒底的吾珥」(創 11:28),也是活到 70 歲才生了三子:亞伯蘭、拿鶴、哈蘭(創 11:26)。這「迦勒底的吾珥」正是巴比倫帝國的首都。神呼召他出來,要到迦南地去。但走到一半,即定居哈蘭,也死在哈蘭(創 31-32 )。這是失敗的回應。
  
 ==== A. 呼召亞伯蘭出哈蘭 ==== ==== A. 呼召亞伯蘭出哈蘭 ====
  
-神呼召他拉的兒子亞伯蘭,離開哈蘭到迦南地(創12:1-3)。亞伯蘭因信出了哈蘭,來到迦南地的示劍(創12:4-5)。他逐水草而居,寄居在外,不是農耕生態。除了一次下埃及之外,此後未離寄居地。因他信神的應許:必賜此地給他後裔永為業。+神呼召他拉的兒子亞伯蘭,離開哈蘭到迦南地(創 12:1-3)。亞伯蘭因信出了哈蘭,來到迦南地的示劍(創 12:4-5)。他逐水草而居,寄居在外,不是農耕生態。除了一次下埃及之外,此後未離寄居地。因他信神的應許:必賜此地給他後裔永為業。
  
 ==== B. 所多瑪城的鑑戒 ==== ==== B. 所多瑪城的鑑戒 ====
  
-他與羅得分地而居,羅得選擇約旦河平原畜牧,直到住進「所多瑪城」,被外邦擄掠,被他救回;又重回所多瑪,天使救出後,卻亂倫生子。這是城鄉、農牧與商工區別之所在(創13-19章)。天火滅罪城,主再臨的日子,像羅得出所多瑪的日子(路17:28-30)。+他與羅得分地而居,羅得選擇約旦河平原畜牧,直到住進「所多瑪城」,被外邦擄掠,被他救回;又重回所多瑪,天使救出後,卻亂倫生子。這是城鄉、農牧與商工區別之所在(創 13-19 章)。天火滅罪城,主再臨的日子,像羅得出所多瑪的日子(路 17:28-30)。
  
 === 亞伯拉罕的信心榜樣 === === 亞伯拉罕的信心榜樣 ===
  
-他趕出庶子以實瑪利、他獻上愛子、他為愛妻置買墳地為產業、他為愛子娶媳婦、再婚仍打發庶子出去等…,都是視此應許地為祖業,不再回迦勒底的吾珥或哈蘭(創21-25章)。+他趕出庶子以實瑪利、他獻上愛子、他為愛妻置買墳地為產業、他為愛子娶媳婦、再婚仍打發庶子出去等…,都是視此應許地為祖業,不再回迦勒底的吾珥或哈蘭(創 21-25 章)。
  
 ==== C. 信心的表現 ==== ==== C. 信心的表現 ====
  
-同樣,他的子孫二代(以撒和雅各)也都是因著信、過帳幕生活,在此地寄居,絕不回祖地(來11章)。除了雅各因約瑟在埃及,得神應許同在下埃及之外,他遺命要歸葬在迦南地(創50章)。+同樣,他的子孫二代(以撒和雅各)也都是因著信、過帳幕生活,在此地寄居,絕不回祖地(來 11 章)。除了雅各因約瑟在埃及,得神應許同在下埃及之外,他遺命要歸葬在迦南地(創 50 章)。
  
-以上三代畜牧業[註七],不走商工路線。他們都是與神同行,遵照神的律法而行(創26:5)。蒙神賜福同在。甚至以撒寄居地:基拉珥,他還當農夫,收成百倍,變成大富戶(創26:12)。既是帳棚又是耕地的農牧生態。但這招來當地人的妒忌,讓他搬遷到別是巴,才得安定(26:23-33);次子雅各,他因奪長子名分而離家,往哈蘭去娶妻生子,二十年後返家。返家途中,他也在「示劍地」支搭帳篷,也買了一塊地、築壇命名(創33:18-20)。但是因女兒被污與屠城事件,使她不得不搬離示劍,來到伯特利還願(創34-35章),最後才返回家鄉希伯崙,他父祖寄居之地(創35:27)。+以上三代畜牧業[註七],不走商工路線。他們都是與神同行,遵照神的律法而行(創 26:5)。蒙神賜福同在。甚至以撒寄居地:基拉珥,他還當農夫,收成百倍,變成大富戶(創 26:12)。既是帳棚又是耕地的農牧生態。但這招來當地人的妒忌,讓他搬遷到別是巴,才得安定(創 26:23-33);次子雅各,他因奪長子名分而離家,往哈蘭去娶妻生子,二十年後返家。返家途中,他也在「示劍地」支搭帳篷,也買了一塊地、築壇命名(創 33:18-20)。但是因女兒被污與屠城事件,使她不得不搬離示劍,來到伯特利還願(創 34-35 章),最後才返回家鄉希伯崙,他父祖寄居之地(創 35:27)。
  
 ===== 結論 ===== ===== 結論 =====
行 186: 行 186:
 ==== 神的終審 ==== ==== 神的終審 ====
  
-造天地的主神雅威,他必定對「敗壞大地者」加以敗壞、施行永刑(啟11:18)。+造天地的主神雅威,他必定對「敗壞大地者」加以敗壞、施行永刑(啟 11:18)。
  
-  * *今世審判的顯例:瘟疫改變中美關係:疫帶一路。+  * *今世審判的顯例:瘟疫改變中美關係:帶一路。
   * *今世的失敗例子[註八]   * *今世的失敗例子[註八]
   * *新約教會錫安山模式   * *新約教會錫安山模式
行 194: 行 194:
 ==== 神國降臨 ==== ==== 神國降臨 ====
  
-神國是「行在這地上」:「世界的國成為神和他基督的國,祂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11:15)。+神國是「行在這地上」:「世界的國成為神和他基督的國,祂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 11:15)。
  
 ==== 新天新地 ==== ==== 新天新地 ====
  
-「神的會幕在人間」:此與舊天地之區別,是神人同居(啟21-22章)。+「神的會幕在人間」:此與舊天地之區別,是神人同居(啟 21-22 章)。
  
 ===== 附註 ===== ===== 附註 =====
行 206: 行 206:
 農牧經濟與商工經濟一直是經濟學的兩大範圍,近代自工業革命之後,商品貿易與掠奪土地、資源成為一場空前絕後的「資本主義掠奪經濟戰」。這種資本主義無論是國家計畫經濟資本主義或是市場經濟資本主義,都是相同的掠奪、污染、破壞土地的邪惡主義。 農牧經濟與商工經濟一直是經濟學的兩大範圍,近代自工業革命之後,商品貿易與掠奪土地、資源成為一場空前絕後的「資本主義掠奪經濟戰」。這種資本主義無論是國家計畫經濟資本主義或是市場經濟資本主義,都是相同的掠奪、污染、破壞土地的邪惡主義。
  
-今日的美中之戰,其實都是以「種族主義」為主的國家神話的鬥爭(參見卡西勒的『國家的神話』,第十六章 從英雄崇拜到種族崇拜,275-304頁)。+今日的美中之戰,其實都是以「種族主義」為主的國家神話的鬥爭(參見卡西勒的『國家的神話』,第十六章 從英雄崇拜到種族崇拜,275-304 頁)。
  
-老實、單純、殷勤、節制、虔敬的農牧生活與詭詐、複雜、懶惰、放縱、褻瀆的商工城市文明一旦媾婚結合,人心思變,不再老實。以雅威敬拜、畜牧業為主的南王約沙法,跟以巴力崇拜、商貿文明的亞哈王和耶洗別王后結親之後,三代的混婚造成的混合信仰,違背律法聖約「禁與異教立約」的嚴重惡果(出34:10-17)。西頓王「謁巴力」之女耶洗別是日後「巴力崇拜」在以色列地生根的主因(王上16:31-33)。不但埃及化牛金牛牘崇拜,還迦南化巴力、亞舍拉女神崇拜。+老實、單純、殷勤、節制、虔敬的農牧生活與詭詐、複雜、懶惰、放縱、褻瀆的商工城市文明一旦媾婚結合,人心思變,不再老實。以雅威敬拜、畜牧業為主的南王約沙法,跟以巴力崇拜、商貿文明的亞哈王和耶洗別王后結親之後,三代的混婚造成的混合信仰,違背律法聖約「禁與異教立約」的嚴重惡果(出 34:10-17)。西頓王「謁巴力」之女耶洗別是日後「巴力崇拜」在以色列地生根的主因(王上 16:31-33)。不但埃及化牛金牛牘崇拜,還迦南化巴力、亞舍拉女神崇拜。
  
 ==== [註二] ==== ==== [註二] ====
行 235: 行 235:
 ==== [註六] ==== ==== [註六] ====
  
-湯馬斯˙卡萊爾的「英雄崇拜」與此類似。(參見卡西勒的『國家的神話』,成功出版社,民國72年出版,第十五章 醞釀:卡萊爾,227-274頁)。+湯馬斯˙卡萊爾的「英雄崇拜」與此類似。(參見卡西勒的『國家的神話』,成功出版社,民國72年出版,第十五章 醞釀:卡萊爾,227-274 頁)。
  
 ==== [註七] ==== ==== [註七] ====
  
-雅各一家為游牧的帳棚生態,卻為埃及人所厭惡。無論是牧羊的(創46:34)、是獻神的祭物(出8:26),故,埃及人不願跟希伯來人同桌吃飯(創43:32)。為何如此,值得深入探索。+雅各一家為游牧的帳棚生態,卻為埃及人所厭惡。無論是牧羊的(創 46:34)、是獻神的祭物(出 8:26),故,埃及人不願跟希伯來人同桌吃飯(創 43:32)。為何如此,值得深入探索。
  
 因為埃及人視牛羊為聖物、神明,跟今日的印度人不殺牛、不吃牛肉一樣。 因為埃及人視牛羊為聖物、神明,跟今日的印度人不殺牛、不吃牛肉一樣。
topic/foundation_of_belief/17_yahweh_worship.1597405493.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3 -0500 Thu. (12 個月前) (外部編輯)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HTML5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