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威聖會 聖經真理研究院

辨明真理、認真遵行

使用者工具

網站工具


commentary:num:c18v1-c18v32-20210418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commentary:num:c18v1-c18v32-20210418 [2021/04/21 03:19 -0500 Wed. (4 年前)] – 建立 wucmcommentary:num:c18v1-c18v32-20210418 [2024/04/04 20:45 -0500 Thu. (12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外部編輯 127.0.0.1
行 7: 行 7:
  
   * 1.擔當聖所的罪孽;擔當祭司職分的罪孽:   * 1.擔當聖所的罪孽;擔當祭司職分的罪孽:
-    * a.經文開首雅威對亞倫說,此描寫法同利10:8,直接對亞倫說話,背景相似,一亞倫二子獻凡火,一可拉黨獻香,都為要解世紀斯職分本身的獨特與聖別,非外人可干犯的。 +    * a.經文開首雅威對亞倫說,此描寫法同利 10:8,直接對亞倫說話,背景相似,一亞倫二子獻凡火,一可拉黨獻香,都為要解釋祭司職分本身的獨特與聖別,非外人可干犯的。 
-    * b.罪孽:指因行不法之事引致的刑罰,或可直譯罪行刑罰經文要強調是行為,或結果而定。 +    * b.罪孽:指因行不法之事引致的刑罰,或可直譯罪行刑罰經文要強調是行為,或結果而定。 
-    * c.相似用法,見出28:38"亞倫要背負(擔當)聖物的罪孽",按律法審判原則,各人要擔當自己的罪孽,但神選民開恩,給予補贖機會,設立祭司體系,即選民認罪、悔改後,在可補贖的條件下,透過祭物犧牲和付出和睦的代價後,經由其罪行而使聖所蒙污穢過程中,祭司按神定的潔淨方式,使之潔淨。此即祭司擔當聖所或祭司職分的罪孽的含意。 +    * c.相似用法,見出 28:38)「亞倫要背負(擔當)聖物的罪孽,按律法審判原則,各人要擔當自己的罪孽,但神選民開恩,給予補贖機會,設立祭司體系,即選民認罪、悔改後,在可補贖的條件下,透過祭物犧牲和付出和睦的代價後,經由其罪行而使聖所蒙污穢過程中,祭司按神定的潔淨方式,使之潔淨。此即祭司擔當聖所或祭司職分的罪孽的含意。 
-    * d.祭司職分為祭司眾職責中最重要的一種,新約基督救贖的法則,即按相同模式補贖,所能補贖條件亦相同。+    * d.此種祭司職分為祭司眾職責中最重要的一種,新約基督救贖的法則,即按相同模式補贖,所能補贖條件亦相同。
   * 2.祭司與利未人職責的區分   * 2.祭司與利未人職責的區分
-    * a.第二結識亞倫利未人進去服事,利未人不能自己去服事神,且他們是連結(或譯加入、參加,字根同利未)於亞倫,並要伺候亞倫。 +    * a.第二節是亞倫利未人進去服事,利未人不能自己去服事神,且他們是連結(或譯加入、參加,字根同利未)於亞倫,並要伺候亞倫。 
-    * b.祭司職責是在見證的帳幕面前(2節末,即和幔子內的事(7),也就是那聖所職責和那帳棚所有職責(3),即守衛之責任。由4,6也包含會幕事奉的服事工作,即祭司的助手。 +    * b.祭司職責是在見證的帳幕面前(民 18:2節末,即和幔子內的事(民 18:7),也就是那聖所的職責和那壇的職責(民 18:5)。利未人職責是看守祭司職責和那帳棚所有職責(民 18:3),即守衛之責任。由(民 18:4, 6也包含會幕事奉的服事工作,即祭司的助手。 
-    * c.禁止利未人靠近聖所器皿和那壇(3),表示如同可拉一樣,逾越界限,帶來死亡。 +    * c.禁止利未人靠近聖所器皿和那壇(民 18:3),表示如同可拉一樣,逾越界限,帶來死亡。 
-    * d.利未人成為禮物歸給祭司,事奉獻歸雅威的。(6+    * d.利未人成為禮物歸給祭司,事奉獻歸雅威的。(民 18:6)
  
 ===== 貳、(民 18:8-19)舉祭 ===== ===== 貳、(民 18:8-19)舉祭 =====
  
   * 1.字詞含意   * 1.字詞含意
-    * a.句記(HB8641):字根源於動詞使升高、舉起(HB7311),TWOT解釋本名詞特給神的祭物,也成為歸祭司的包含百姓甘心樂意獻上的(出25:2);亞倫承接聖職的、腿(出29:27);百姓的平安祭中的胸腿(出29:28);初熟物(民15:20);十分之一物(民18:24,26);戰利品(民31:29)。 +    * a.舉祭(HB8641):字根源於動詞使升高、舉起(HB7311),TWOT解釋本名詞特給神的祭物,也成為歸祭司的分。包含百姓甘心樂意獻上的(出 25:2);亞倫承接聖職的祭物之胸、腿(出 29:27);百姓的平安祭中的胸腿(出 29:28);初熟物(民 15:20);十分之一物(民 18:24, 26);戰利品(民 31:29)。 
-    * b.鹽約:言備用做防腐保存的象徵。也有妨礙發酵過程的功用,而常被視為悖逆的象徵,所鹽有防止悖逆的代表。因此,鹽約的一方面表違約的不變、堅立;另一方面表達透過祭司體系的規定,使約得以運作,不被破壞。+    * b.鹽約:鹽被用做防腐保存的象徵。也有妨礙發酵過程的功用,而常被視為悖逆的象徵,所鹽有防止悖逆的代表。因此,鹽約的一方面表違約的不變、堅立;另一方面表達透過祭司體系的規定,使約得以運作,不被破壞。
     * c.永獻物(HB2764):指當獻給神,不為他人使用之人、牲、物。     * c.永獻物(HB2764):指當獻給神,不為他人使用之人、牲、物。
   * 2.經火成為至聖的歸亞倫   * 2.經火成為至聖的歸亞倫
-    * a.百姓回報給神的,都是經火而出的(9),才成為油膏,成為永遠的律例(或譯:永得的分)成為至聖。新約使徒們也提到門徒經火,才成神所悅納的。 +    * a.百姓回報給神的,都是經火而出的(民 18:9),才成為油膏,成為永遠的律例(或譯:永得的分)成為至聖。新約使徒們也提到門徒經火,才成神所悅納的。 
-    * b.祭司中唯有潔淨者才可食用(11,13):此規定侍衛免得污穢之人玷污聖物;這聖物雖是歸亞倫家族,成為他們的分、產業,卻仍需受限制。此舉祭歸亞倫和陳設餅歸亞倫的男丁,在限制上是一樣的,是外人不可侵佔、用,但因著愛,亞希米勒將之給了大衛和跟隨者,他們用聖餅,世紀斯放棄自己權力主動給予,但仍受限潔淨條款,由此可知,神頒佈舉祭條例,侍衛保護祭司權益,但潔淨要求超出各人獲益,(撒上21:1-6)。 +    * b.祭司中唯有潔淨者才可食用(民 18:11, 13):此規定是為免得污穢之人玷污聖物;這聖物雖是歸亞倫家族,成為他們的分、產業,卻仍需受限制。此舉祭歸亞倫和陳設餅歸亞倫的男丁,在限制上是一樣的,是外人不可侵佔、用,但因著愛,亞希米勒將之給了大衛和跟隨者,他們用聖餅,是祭司放棄自己權力主動給予,但仍受限潔淨條款,由此可知,神頒佈舉祭條例,是為保護祭司權益,但潔淨要求超出各人獲益,(撒上 21:1-6)。 
-    * c.祭司不可食用脂油(17節,利3:16-17):脂油被視為最美好的,如同血被視同生命,都是雅威的。雖貴為祭司,仍不可竊佔屬神的,如同利未人不可且戰祭司的;基督不可竊佔神的,門徒不可竊佔基督的。+    * c.祭司不可食用脂油(民 18:17利3:16-17):脂油被視為最美好的,如同血被視同生命,都是雅威的。雖貴為祭司,仍不可竊佔屬神的,如同利未人不可竊佔祭司的;基督不可竊佔神的,門徒不可竊佔基督的。
   * 3.可贖與不可贖   * 3.可贖與不可贖
-    * a.頭生子與不潔淨牲畜頭生的,要贖出(15),潔淨牲畜頭生的不可贖出(17)。 +    * a.頭生子與不潔淨牲畜頭生的,要贖出(民 18:15),潔淨牲畜頭生的不可贖出(民 18:17)。 
-    * b.正如罪行也可分可贖與不可贖,新舊約裡的則是一致的。 +    * b.正如罪行也可分可贖與不可贖,新舊約裡的則是一致的。 
-    * c.被贖者必有相對的代價(16),沒有免費的拯救。 +    * c.被贖者必有相對的代價(民 18:16),沒有免費的拯救。 
-    * d.干犯不可贖的觀定,要付出相對代價,亦不能贖出。(利27:33)。+    * d.干犯不可贖的觀定,要付出相對代價,亦不能贖出。(利 27:33)。
  
 ===== 參、(民 18:20-24)祭司不可有地為產業 ===== ===== 參、(民 18:20-24)祭司不可有地為產業 =====
  
-  * 1.祭司利未人都不可有土地為產業繼承(20,23,24): +  * 1.祭司利未人都不可有土地為產業繼承(民 18:20, 23, 24): 
-    * a.神是他們的分和他們的產業:見申10:918:1-2。設此律法,是表明祭司利未人要盡職,百姓不被尼或去拜別神,他們才能得著舉祭。 +    * a.神是他們的分和他們的產業:申 10:918:1-2。設此律法,是表明祭司利未人要盡職,百姓不被迷惑去拜別神,他們才能得著舉祭。 
-    * b.他們的事奉工價是百姓的十分之一(21,24):包含地的種子、樹的果實、牛羊的十分之一利27:30,32)。智愚菜疏是否也包含在內(太23:23路11:42),律法並未禁止,在乎個人的心意,但耶穌更看重人心對公義、憐憫、信實的態度和實行。 +    * b.他們的事奉工價是百姓的十分之一(民 18:21, 24):包含地的種子、樹的果實、牛羊的十分之一利 27:30, 32)。至於菜疏是否也包含在內(太 23:23路 11:42),律法並未禁止,在乎個人的心意,但耶穌更看重人心對公義、憐憫、信實的態度和實行。 
-  * 2.利未人要擔當他們自己的罪孽(23+  * 2.利未人要擔當他們自己的罪孽(民 18:23)
     * a.正如一節祭司要擔當祭司職分的罪孽,因他們要在壇和聖所上服事,利未人在會幕裡的事功,也是一種擔罪的服事。他們盡職,則承擔百姓的罪孽;他們不盡職,則承擔自己的罪責。     * a.正如一節祭司要擔當祭司職分的罪孽,因他們要在壇和聖所上服事,利未人在會幕裡的事功,也是一種擔罪的服事。他們盡職,則承擔百姓的罪孽;他們不盡職,則承擔自己的罪責。
-    * b.百姓不可挨近會幕,以致擔罪而死(22)。此節即是對16-17的總結語,而非指百姓不要親近會幕,到會幕獻祭。會幕內的服事工作,只能由神指定的祭司體系運作,人可愛慕其服事,可透過成為拿細耳人,參與服事,成為祭司利未人的下手,卻不可取代之。+    * b.百姓不可挨近會幕,以致擔罪而死(民 18:22)。此節即是對(民 16-17)章,可拉事件的總結語,而非指百姓不要親近會幕,到會幕獻祭。會幕內的服事工作,只能由神指定的祭司體系運作,人可愛慕其服事,可透過成為拿細耳人,參與服事,成為祭司利未人的下手,卻不可取代之。
  
 ===== 肆、(民 18:25-32)十分之一的十分之一 ===== ===== 肆、(民 18:25-32)十分之一的十分之一 =====
 +
 +  * 1.十分之一起源:(創 14:20)亞伯蘭取十分之一給麥基洗德。
 +  * 2.(利 27:30-32)十分之一是屬雅威的,未記要給祭司利未人。
 +  * 3.(民 16:15)摩西未曾向百姓取過一隻驢子,即在此之前十分之一未歸神僕。
 +  * 4.此處明訂原先歸雅威的十分之一,現在神將之賜與利未人。
 +  * 5.再規定利未人要從十分之一中,取十分之一成舉祭給祭司。
 +  * 6.(瑪 3:8, 10)先知以十分之一作為試驗,判別人們是否忠於雅威。
 +  * 7.(太 23:23; 路 11:42)耶穌言明十分之一是不可忽略的(馬太福音原文直譯),不可放掉(路加福音原文直譯)。
 +  * 8.十分之一的十分之一,是「最好的」,此字原文同(民 18:17)「脂油」,是聖物,是雅威的舉祭。利未人不可因它擔罪,也不可玷污它以致死亡。
  
  
commentary/num/c18v1-c18v32-20210418.1618993199.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3 -0500 Thu. (12 個月前) (外部編輯)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HTML5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