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lev:lev_c27v1_c27v34_20121012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commentary:lev:lev_c27v1_c27v34_20121012 [2024/04/04 20:45 -0500 Thu. (12 個月前)] – 外部編輯 127.0.0.1 | commentary:lev:lev_c27v1_c27v34_20121012 [2024/09/25 22:05 -0500 Wed. (7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wcm | ||
---|---|---|---|
行 1: | 行 1: | ||
- | ====== 《利未記》 27 章(利 27: | + | ====== 《利未記》27 章(利 27:1-34)聚會講論記錄 |
時間:2013-10-12 安息日。 | 時間:2013-10-12 安息日。 | ||
行 7: | 行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利27章 | ||
- | |||
- | ===== 一、主旨 ===== | ||
- | |||
- | 1. 本章是還特許願之例,附在本書之後,有人說是附錄(如思高譯本),但是,若由架構(三數)與文脈(首尾對應)來看,本章應非附錄,而是本文。神重視人的許願過於一切,許願不還,不如不許;因為無人強迫,神也不強迫人,既是甘願許下的諾言,就要照做,免得得盡一切好處,卻不履行當付出的代價。 | ||
- | |||
- | 2. 文分可還的特許的願與不可許的願,一層比一層強調還所許的願與履行當行的三種義務,都是與神的救恩有涉。神既已救贖,成全如人所願,蒙恩人自當感恩圖謝,湧泉以報。不過,文末提出非許願之三樣,是以色列人不能忘記的義務,就是頭生的歸主、永獻的、什一捐,此乃最最重要的事。 | ||
- | |||
- | 由雅各的許願與緩慢拖延的還願,可以看出神若要追討時,是何等的可怕。他的女兒被示劍人污辱,他的眾子違約,且利用神聖的割禮之約為名,來行屠城擄掠之實。使雅各有了臭名,也遭來受報復的險境。(創33-34章)。 | ||
- | |||
- | 還特許的願包括動產(人身、牲畜)、不動產(房屋、田地)兩類,不能當作許願的也有三種(頭生的、永獻的、什一捐),因為是歸屬雅威所有的,已經不是人自己的了。所以還所許的願,要按照此種許願例來辦理。由經文內容看來許願例不在強調一定要還願,而在強調如何依照所規定的去做。 | ||
- | |||
- | 3. 人身(2-8)與土地(16-25)構成最主要的內容,土地與禧年並贖回之間的關係更是緊要,此與25-26章之間的關係亦是緊密聯合。最後一段強調歸屬於雅威的聖物,絕對要分別出來,不可侵佔誤用。用於文末總結意味濃厚,其中對於神的應當盡的義務絕對要去履行,不能反悔,不可忘記。 | ||
- | |||
- | ===== 二、架構 ===== | ||
- | |||
- | 以ABC三段式架構呈現 | ||
- | |||
- | * (一) 序言(1-2a) | ||
- | * (二) 還願例(2b-33) | ||
- | * A. 動產(2-13) | ||
- | * (A) 人身(2-8) | ||
- | * (B) 牲畜(9-13) | ||
- | * B. 不動產(14-25) | ||
- | * (A) 房屋(14-15) | ||
- | * (B) 土地(16-25) | ||
- | * C. 禁止還願例(26-33) | ||
- | * (A) 頭生的(26-27) | ||
- | * (B) 永獻的(28-29) | ||
- | * (C) 十一捐(30-33) | ||
- | * (三) 結語(34) | ||
- | |||
- | ===== 三、用詞 ===== | ||
- | |||
- | 以三數為主6次 | ||
- | |||
- | 4次 | ||
- | |||
- | 用詞重複 | ||
- | |||
- | ===== 四、釋義 ===== | ||
- | |||
- | 1-2. 現中譯本:當人向上主還特別許的願時,要照下列的規定清還。譯文正確又清楚。 | ||
- | |||
- | 人 | ||
- | |||
- | 律法把家中人物之所有權都歸給家長(父親或丈夫),他是一家之主,因此許願或還願,是以此等家長權為主的(民6章),若是違反民6章中的許願規定或限制,其所許的願無效。這絕非如今的所謂民主平等自由的時代所能接受或理會的事,所以,神的律法甚難在今日賜等惡世代被順利地遵行,因為神本的、家長式、男權的時代,與今日人本的、去神的、女權時代是彼此對敵的。 | ||
- | |||
- | 「還特許的願」 | ||
- | |||
- | 還特許的HB6381 | ||
- | |||
- | 此詞與許願相連時的各種譯文,光是英譯本就會叫人眼花撩亂。 | ||
- | |||
- | LXX | ||
- | |||
- | 其他英譯本 | ||
- | |||
- | 「許願」 | ||
- | |||
- | 此詞首見於雅各的許願,與雅威的提醒他命令他還願(創28, | ||
- | |||
- | 「被許的人」 | ||
- | |||
- | 「要按你所估的價值」 | ||
- | |||
- | 本名詞在本章共計21次,是本章的鑰詞。它也在利未記中屢次出現,在五祭中,用於擺上柴火,與估定價獻贖愆祭;在祭司經理、收拾金燈台上的燈,與擺上陳設餅等;此章則專指祭司對還願的人物上的估定。 | ||
- | |||
- | 用於人身估價的有9次(2-8);用於不潔淨牲畜估價的有2次(12-13);用於贖回房屋估價的有1次(15);用於田地估價的有7次(16-25);用於頭牲估價的有2次(27)。 | ||
- | |||
- | 2b-13. 還動產的許願條例動產分人身與牲畜兩方面,人身又分年齡(成年、未成年、孩童、老年)和性別(男性、女性),以及窮人等六條款;牲畜有四條款。人身是最重要的,所以先說,並且細分為五條,還考慮窮人付不出來的窮人條款,這由你(摩西?)估價;牲畜重在分別潔淨與成聖兩方面,由祭司估價。 | ||
- | |||
- | 2. 你 由上文的摩西來看,你所指的最直接的就是摩西,但是日後(摩西死後)呢?這個你應是指祭司,因為摩西也是祭司。所以,估價者應都是祭司。 | ||
- | |||
- | 3-7. 人身估定 | ||
- | |||
- | 3-4. 男人與女人 | ||
- | |||
- | 「20歲到60歲」 | ||
- | |||
- | 「要按聖所的平」 | ||
- | |||
- | 「聖所」 | ||
- | |||
- | 5-6. 未成年與孩童 | ||
- | |||
- | 7. 老年 | ||
- | |||
- | 8. 窮人條款 | ||
- | |||
- | 此節出現三次的詞,估定與祭司。許願還願所歸給的對象歲是雅威神,但實際是歸給祭司使用,所以要由祭司來加以工正的評估。 | ||
- | |||
- | 「按許願人的力量」 | ||
- | |||
- | 原文不用『力量』此字眼,而是以『手與口』等實體能明確的搆得到來描述。充分表現閃族的語言習慣是現實的,不是抽象的。是以看得見的物來形容或喻指看不見的情況。正如天國中的聖城就是羔羊的妻子,聖城的尺寸、高度;範圍等等,都是實物描述,但是這些都是朝向更抽象、更屬靈的實際存在而有的喻義。我們若是忽略此種表現方式與其表現的目的,就會陷入迷惑中,其盲點就是以字句、或字面義解釋天上的、屬靈的事。但是,我們務要謹慎,那種過度的喻意解經,會造成更加的混亂。解經真難,就是難在此種分野的拿握,是否恰到好處。 | ||
- | |||
- | 9-13. 牲畜估定 | ||
- | |||
- | 估定是以牲畜的潔淨不潔淨為分野,可奉獻為祭物之潔淨牲畜,一定要成為聖潔。不可獻為祭物之不潔淨牲畜,不分好壞,一律由祭司估價;贖回時要加上五分之一。 | ||
- | |||
- | 9-10. 潔淨的都要成為聖別〞直譯:且若一牲畜就是從牠,他們帶近一個帶近物屬於雅威的,每一位就是從牠,他給予屬於雅威的,讓牠成為一種聖物吧!" | ||
- | |||
- | 所謂「潔淨的」是指可以獻為祭物的、可吃的牲畜。但這不一定成為聖別。所謂成為聖別就是完全無瑕疵,這在【利22: | ||
- | |||
- | 「成聖」 | ||
- | |||
- | 神要求的是人的心,人的心對神是盡心的(盡原文就是完全)愛(就是奉獻),那麼,還特許的願就當如此成聖,才能成為神所喜悅的食物。神是由人的實際表現來看其內心的,其實神何需這些祭物呢?(詩50篇)。 | ||
- | |||
- | 10. 改換和更換改換 | ||
- | |||
- | 更換 | ||
- | |||
- | 此二詞似乎是同義字,因此是強調用法,強調一經許願要獻上牠,絕不可更換代替牠,無論是好換壞或壞換好。但是,弔詭的就是下文又出現,『假若一定要改變或更換的話』,這種情況若發生時,卻只要強調9節所強調的『牠和牠的更換物就一定要成為聖別』。那麼,要成為聖別才是最最重要的,不在乎是否更換不更換牲畜。許願人並非違背誓言,只是更變原本指定要獻上的牲畜。 | ||
- | |||
- | 原文同9節,使用重複出現兩次的詞,不可、更換(四次)、好、壞、牲畜、成為聖別,等等。 | ||
- | |||
- | 「若以牲畜更換牲畜」 | ||
- | |||
- | 更換使用重複的強調語氣,不定獨立詞重複出現在主動詞前,有『的確要更換』之強調意味(賁張共計出現5次此種用詞)。下文又加上『並且他生成了』,表示這種交換行動已經完成了。神真的也容許許願人更換。 | ||
- | |||
- | 「所許的與所換的都要成為聖」 | ||
- | |||
- | 經文重複2次『他生成(HB1961存在)』,前者是單純主動『完成式』,特別強調繫動詞的原意『他存在了、生成了、生效了』,也就是交換牲畜的動作已經生成、生效了。YLT直譯——then it have been——。後一詞「他要生成」是一種命令意味的『未完成式』,重複9節的要成為一種聖物。 | ||
- | |||
- | 「牠」 | ||
- | |||
- | 牠的交換物 | ||
- | |||
- | 11-12. 不潔淨,是不可獻給雅威為供物的 | ||
- | |||
- | 污穢(或不潔淨)與聖別有所區別,人的食物要分別潔淨與不潔淨,神的食物更是要如此,而且加上要完全分別成聖,就是供物不可有殘疾,或是其他不正常生長的、不完全、或不完整的。這種作法是表示對神的尊重,日後,就是被擄歸國的選民,尤其是祭司,還是藐視神,尊重人過於神(瞻徇人情面),以致獻上污穢的食物在雅威的壇上,就是瞎眼瘸腿的(瑪1-2章)。神要人的心尊重祂,愛慕祂,聽從祂的律例典章,而不是應付了事,不確實照作。 | ||
- | |||
- | 估價時,由許願者與祭司兩方面來作,先由許願者把那牲畜安置在祭司面前,然後由祭司在好壞之間來估價。按照祭司的估價作準,不可由人隨意估定或更改。因為祭司是代表神來接納人的。神從來不會親自出面與卑微渺小污穢的人接觸的,祂有千萬使者,用都用不完,幹嗎要自己來?有史以來,那些自稱看見神的人,充其量都只是看見祂的代言者罷了,連摩西都不能看見雅威神的面。因為雅威神是獨一不死的,住在人所不能靠近的光裡,是人未曾看見,也是不能看見的。(提前6: | ||
- | |||
- | 13. 一定要贖回時,要加上五分之一 | ||
- | |||
- | 加上五分之一 | ||
- | |||
- | 14-15. 還不動產,房屋的許願條例此段開始不動產房地產的許願條例,先房後地。房屋方面,只分聖別後的估價與贖回兩條款;但田地方面則因與禧年有關,所以細分條文為七條款(16-25)。 | ||
- | |||
- | 此段房屋條款用詞以三數為主,聖別與估價(名詞、動詞)都出現三次。 | ||
- | |||
- | 14. 人將房屋分別為聖 | ||
- | |||
- | HB6942, | ||
- | |||
- | 「怎樣估定,就要以怎樣估定」 | ||
- | |||
- | 立定 | ||
- | |||
- | 正如審判官一樣,對於此種代理神來審斷的祭司,人民的尊重是必然的,也是需要的,否則混亂爭論必起。今日人的權威已經式微,是因為神的真正代理人似乎變成無法看見,也無從看見,以至於主張人都可以成為祭司的新教改革,變成一團糟,人以自己為主的民主自由便大放厥詞。 | ||
- | |||
- | 15. 將房屋分別為聖的人 | ||
- | |||
- | 16-25. 還不動產,田地的許願條例田地因牽扯到禧年,所以細分為七個條款。也是依照禧年律例典章辦理。 | ||
- | |||
- | 依照內容分段,由承受不承受為業的地,可分為兩段:A. 承受為業的地(16-21) B. 非承受為業的地(22-24),或依照禧年、贖回、買賣來分段,可分為三段:A. 依照禧年估算(16-18) B. 依照贖回估算(19-21) C. 依照買賣估算(22-24)此段用詞以七數(聖別、估價)、三數(贖回3次、承受為業3次、禧年6次、你的估價6次)為主。田地11次,這地1次,共計12次。 | ||
- | |||
- | 16. 人若將承受為業的幾分地分別為聖 | ||
- | |||
- | 承受為業 | ||
- | |||
- | 地 | ||
- | |||
- | 「按這地撒種多少估定價值」 | ||
- | |||
- | 「撒大麥一賀梅珥,要估價五十舍客勒」 | ||
- | |||
- | 17-18. 從禧年將地分別為聖以禧年作為估價的起算年,經文回復25章禧年律例的規定。按剩餘年數直到禧年推算價值所剩的HB3498, | ||
- | |||
- | 減去HB1639, | ||
- | |||
- | 19-21. 贖回條款贖回 | ||
- | |||
- | 贖回要加價五分之一,正如要贖回牲畜、房屋一樣,虧缺了神。 | ||
- | |||
- | 20. 不贖回與賣給人時此節的斷句很重要,因為不同的斷句,就會影響所斷的意思。它有兩個若字,帶出兩種假設情況,一是他不贖回時;一是他賣給別人時。問題就在後一個情況,可斷為『他賣那地給別人時』,或『他賣那地給別人,不再贖回時』這兩種斷法。不過,第二種似乎是重複第一種情況的不贖回,所以還是以前一種斷法比較適當。尤其是翻譯直述法的『不』再被贖回,與禁令的『不可』再被贖回,我看參照28節的禁令「不可被贖」,原文同此節,所以譯成禁令比較適當。 | ||
- | |||
- | 或在再字的講究上,是指前者不贖回的不再贖回,還是再也不能贖回。 | ||
- | |||
- | 查贖回是未完成式,賣是完成式,所以是指他將不贖回那地,與他已經賣那地給別人了。 | ||
- | |||
- | 我看應是指在這兩種情況發生時,都是喪失贖回權的。但是,已將地賣給他人,這是原先許給神的地,是指還未成全(如願)之前,還是指如願之後呢?沒有指明。只能由下文(21)來看。 | ||
- | |||
- | 21. 直譯:當這地在禧年成為出去時,一種聖地歸屬於雅威,如永獻的田地,它要成為屬於祭司的產業。 | ||
- | |||
- | 一種聖地 | ||
- | |||
- | 「永獻」 | ||
- | |||
- | 22-24. 買地歸屬條款此最後條款以禧年為界限,禧年前歸屬雅威;禧年時歸還原賣主,就是那承受為業的原主。 | ||
- | |||
- | 23. 直譯:祭司要為他計算你的估價,直到禧年;他要給予你的估價,在那日分別為聖歸屬雅威。 | ||
- | |||
- | 你(祭司)估算,他(許願者)給予,當那日計算到禧年為止,這期間的估價歸屬雅威。 | ||
- | |||
- | 24. 直譯:在禧年,那地要歸回屬於就是從它賣它的,屬於就是屬於他的地業。 | ||
- | |||
- | 本節使用重複的二數,兩次出現『屬於就是』,兩次出現它(那地),言明賣的的就是原產業的地主。而不是中間其他的買賣人。強調產業歸回原主的禧年條例。 | ||
- | |||
- | 25. 要按聖所的平 | ||
- | |||
- | 「二十季拉」 | ||
- | |||
- | 26-33. | ||
- | |||
- | 許願者只能把原屬於自己的獻給神,當然不能把原屬於神的當作自己的拿來獻。有三種原屬於神的:一是頭生的,人或牲畜。牲畜是公的,不分潔淨不潔淨。若是驢,要用羊羔代贖,否則,要打折牠的頸項;人頭生的,都要贖出來。(出13: | ||
- | |||
- | 二是永獻的,包括人、牲、地。既然當成永獻的,就是不再被使用或濫用。 | ||
- | |||
- | 三是什一捐,包括植物性的種子和果子,動物性的牛羊,兩種什一捐。 | ||
- | |||
- | 27. 贖回 | ||
- | |||
- | ,只有那不潔淨的牲畜與什一捐中的種子、果子。而永獻的與牛羊的什一捐,都不可贖回。 | ||
- | |||
- | 「若不贖回,就要按你所定的價值賣了」 | ||
- | |||
- | 28. 一切永獻的… | ||
- | |||
- | 一切永獻的 | ||
- | |||
- | 這一切 | ||
- | |||
- | 「就是從他所有的」 | ||
- | |||
- | 「他不可被賣,也不可被贖」 | ||
- | |||
- | 「是歸給雅威為至聖」 | ||
- | |||
- | 至聖之物是全屬雅威的,不再屬於奉獻的人自己,所以,不能被賣被贖。經文重複強調與上文可以買賣、可以贖回的區別。 | ||
- | |||
- | 29. 所有永獻的,就是從這人被永獻的,絕不可代贖,他必被治死。\「從這人」 | ||
- | |||
- | 「必被治死」 | ||
- | |||
- | 30-33. 什一捐經文最後以什一捐作為結束,應有特意。此段不但是本章的結束,也是本書的結束,這是神賜給祭司利未人的產業,因為他們在地上沒有產業,雅威才是他們的產業。什一捐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產業。若是選民不獻什一捐,使神的家有糧,那麼,利未人就無以維生,只能回家自顧自己的家,無暇他顧神的家(尼13章;瑪3章)。 | ||
- | |||
- | 30. 是雅威的 | ||
- | |||
- | 直譯:「所有這地的什一,從這地的種子、從這樹的果子,屬於雅威的、它是一種聖物屬於雅威的。」 | ||
- | |||
- | 種子 | ||
- | |||
- | 一種聖物 | ||
- | |||
- | 31. 要贖回 | ||
- | |||
- | 32. 直譯:且若所有牛群與羊群的什一,所有就是這杖下經過的,這第十隻要成為聖物歸屬雅威。 | ||
- | |||
- | 原文重複兩次的詞,一是所有,一是十。 | ||
- | |||
- | 「這杖下經過的」 | ||
- | |||
- | 「第十隻」 | ||
- | |||
- | 33. 此節有三不可 | ||
- | |||
- | 問 | ||
- | |||
- | 此詞與牛群(HB1241)相同字根,因此在此處有一種閃族的文字遊戲意味。 | ||
- | |||
- | 「交換」 | ||
- | |||
- | 「所更換的與本來的牲畜都要成為聖」 | ||
- | |||
- | 本節直譯:且若一定要更換牠,且他生成了,牠與牠的更換物要成為一種聖物。 | ||
- | |||
- | 34. 這些命令就是雅威吩咐摩西,為以色列眾子,在西乃山的。 | ||
- | |||
- | 此結語可作本章與本書的結語。不過,有人說此章是本書的附錄,所以只是本章的結語。但是,若由架構(三數)與文脈(首尾對應)來看,本章應非附錄,而是本文。神重視人的許願過於一切,許願不還,不如不許;因為無人強迫,神也不強迫人,既是甘願許下的諾言,就要照做,免得得盡一切好處,卻不履行當付出的代價。 | ||
- | |||
- | ===== 五、教訓 ===== | ||
- | |||
- | 1. 許願既是人向神許的,而且神又已經使人如願,那麼,這如同欠債者一樣,虧欠了神,此時,人就當如實加以還清。神在此章已經清楚又詳細的分列出條例來,使人得以有所遵循,所以,人不得藉故變更或拖延不還,免得變成不信不義的罪人,遭神憤怒追討,反目成仇,失去和睦。雅各與哈拿兩位是最好的例證,一反一正,讀者可以對照参看。 | ||
- | |||
- | 2. 名詞許願此詞,LXX以希臘文euche(祈禱、願望、誓言、許願)來譯希伯來文neder。在新約聖經,只見於使徒保羅與四位有願在身的聖徒(徒18: | ||
- | |||
- | 3. 希臘文聖經中,徒23: | ||
- | |||
- | GK331對應希伯來文HB2764(永獻的)(利27: | ||
- | |||
- | GK332 對應希伯來文HB2763(永獻)(民18: | ||
- | |||
- | 因此,只有永獻的(當滅之物),此詞在新舊約聖經中有交集,但是,次數還是少得可憐。因此,對於新約教會的我們,無論是許願或發咒起誓的事,對一般信徒(尤其是非猶太人信徒)是陌生的,少見的。這就變成一種稀奇的事。而且新約對於發咒起誓的用法,都是負面的,彼得三次不認主與猶太人發誓要殺保羅等是。 | ||
- | |||
- | 由以上所論述的,到底新約要如何來看待許願或還願呢?要如何來實行呢? | ||
- | |||
- | 應該依照民30章的許願例來行許願的事宜;應依照民6章來行還特許的願。 | ||
- | |||
- | 永獻的要依照本章,以及民21: | ||
- | |||
- | 什一捐,在民18章;申14: | ||
- | |||
- | 總之,次數雖少,但無論是新舊約聖經,在還許願與不可當還許的願上,彼此還是相通的,不可廢棄或變更。 | ||
- | |||
- | 4. 論及永獻的,有兩種層面。一是永屬雅威的,不可使用或濫用;一是遭受咒詛,盡行毀滅。神所造的生命誠可貴,但尊貴如人,卻生如草芥般,短暫易逝。草芥生長,若順己本性,蔓生無節制,必然有害生態;同樣人若不遵照神所定的律法次序而生活,勢必如草芥般被拔除淨盡。因此,人雖比牛羊、草芥都尊貴,卻當尊重造物主雅威神所定的次序、規矩,方能因此活著。這是無可改變的事實,人不可逆天行事,否則必死在自己的罪中(弗2: | ||
- | |||
- | |||
commentary/lev/lev_c27v1_c27v34_20121012.1712281500.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5 -0500 Thu. (12 個月前) 由 12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