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joh:joh_c18v39_c19v10_20240831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commentary:joh:joh_c18v39_c19v10_20240831 [2024/08/30 17:32 -0500 Fri. (7 個月前)] – 建立 wcm | commentary:joh:joh_c18v39_c19v10_20240831 [2024/09/15 02:56 -0500 Sun. (7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影片資源] 補充鏈接 wcm | ||
---|---|---|---|
行 33: | 行 33: | ||
* 彼拉多害怕冒犯猶太人而引發騷亂,因此他尋求一個折衷方案,希望能取悅他們,同時又能釋放耶穌。他將是否要釋放耶穌的權力交給痛恨耶穌者。 | * 彼拉多害怕冒犯猶太人而引發騷亂,因此他尋求一個折衷方案,希望能取悅他們,同時又能釋放耶穌。他將是否要釋放耶穌的權力交給痛恨耶穌者。 | ||
- | * **Q:由於逾越節是慶祝以色列人從埃及解放出來的節日,所以這個時候釋放囚犯是合宜的?** | + | * **Q:由於逾越節是慶祝以色列人從埃及解放出來的節日,所以這個時候釋放囚犯是合宜的嗎?** |
- | * **Q:彼拉多為什麼會提出釋放「猶太人的王」?這反映了他認同耶穌是王?** | + | * **Q:彼拉多為什麼會提出釋放「猶太人的王」?這反映了他認同耶穌是王嗎?** |
+ | |||
+ | **[討論]** | ||
+ | |||
+ | * **Q:由於逾越節是慶祝以色列人從埃及解放出來的節日,所以這個時候釋放囚犯是合宜的嗎?** | ||
+ | * 可能是羅馬執政者為了討好猶太人而有的慣例。 | ||
+ | * **Q:彼拉多為什麼會提出釋放「猶太人的王」?這反映了他認同耶穌是王嗎?** | ||
+ | * LYH:《天道註解》認為彼拉多這樣的稱呼會讓猶太人反感,且他是個狡猾的政客,不易讓人猜到他言行背後的真正動機和意思。 | ||
+ | * WCM:是沿用先前猶太人控告耶穌的頭銜。 | ||
+ | * 按理講,若彼拉多確認耶穌沒罪,就應該直接釋放耶穌,而不是詢問猶太人的意見。 | ||
+ | * LYX:彼拉多之所以要順著猶太人的意思做,可能是因為先前在他治下發生過數次叛亂事件,致使他在該撒面前名譽受損,若再生亂,恐怕會使該撒對他的治理能力失去信心,而可能危及他的職位而被撤換。 | ||
Joh 18:40 於是,他們再次喊叫說:「不要這個人,而要那巴拉巴。」然而這把拉巴先前是個強盜〔或叛亂者、革命份子〕。 | Joh 18:40 於是,他們再次喊叫說:「不要這個人,而要那巴拉巴。」然而這把拉巴先前是個強盜〔或叛亂者、革命份子〕。 | ||
行 42: | 行 52: | ||
* 巴拉巴這個名字是亞蘭語,意思是「父親的兒子」。一個即將被處決的罪犯「父親的兒子」將透過那父的兒子為他的死而獲得自由。 | * 巴拉巴這個名字是亞蘭語,意思是「父親的兒子」。一個即將被處決的罪犯「父親的兒子」將透過那父的兒子為他的死而獲得自由。 | ||
* 巴拉巴的父是誰?是「那位從起初一直是一位殺人者的兒子」(約 8:44)。 | * 巴拉巴的父是誰?是「那位從起初一直是一位殺人者的兒子」(約 8:44)。 | ||
+ | |||
+ | **[討論]** | ||
+ | |||
+ | * **Q:巴拉巴被描述為叛亂者或革命分子。這些身份中的暗示了參與了有組織的反抗羅馬或猶太宗教領袖的活動?群眾為什麼會支持這樣的人?** | ||
+ | * 巴拉巴不反對猶太宗教思想,反而是為著反抗外族統治,維護民族尊嚴而付出代價,相當於是被猶太人視為民族英雄,而不是罪人。 | ||
Joh 19:1 於是,那時那彼拉多抓拿了那耶穌,並鞭打了。 | Joh 19:1 於是,那時那彼拉多抓拿了那耶穌,並鞭打了。 | ||
- | * **Q:??有人認為彼拉多對耶穌的鞭打是另一個與猶太人妥協的嘗試,這樣做是為了安撫猶太人不要處死耶穌?還是可以被理解為對耶穌的羞辱,尤其是彼拉多已經宣稱他找不到任何對耶穌的罪狀?(約 18:38)** | + | * **Q:有人認為彼拉多對耶穌的鞭打是另一個與猶太人妥協的嘗試,這樣做是為了安撫猶太人不要處死耶穌?還是可以被理解為對耶穌的羞辱,尤其是彼拉多已經宣稱他找不到任何對耶穌的罪狀?(約 18: |
+ | |||
+ | **[討論]** | ||
+ | |||
+ | * **Q:有人認為彼拉多對耶穌的鞭打是另一個與猶太人妥協的嘗試,這樣做是為了安撫猶太人不要處死耶穌?還是可以被理解為對耶穌的羞辱,尤其是彼拉多已經宣稱他找不到任何對耶穌的罪狀?(約 18:38)** | ||
+ | * 「對耶穌的鞭打」是使用「蝎子鞭」去鞭打,即帶鉤的鞭子,目的是使皮膚嚴重破損,使其大量失血,縮短死亡的時間,免得在十字架上留太久(一般不超過三天)。若不鞭打造成傷口,光靠釘十字架的傷口,並不容易快速死亡。 | ||
+ | * 此種鞭打,是會致命的,目的是為要釘木架,並不容易救活。因此,彼拉多在鞭打後,還說要釋放耶穌,顯然不是真情實意,可說是為了開脫自己的罪責。 | ||
Joh 19:2 而那些兵丁從眾荊棘中編織了一個花冠後,戴在他的那頭上,且將紫色外衣披在他身上, | Joh 19:2 而那些兵丁從眾荊棘中編織了一個花冠後,戴在他的那頭上,且將紫色外衣披在他身上, | ||
* **Q:兵丁為耶穌戴上「荊棘花冠」和「紫袍」除了羞辱外的含義?** | * **Q:兵丁為耶穌戴上「荊棘花冠」和「紫袍」除了羞辱外的含義?** | ||
+ | |||
+ | **[討論]** | ||
+ | |||
+ | * **Q:兵丁為耶穌戴上「荊棘花冠」和「紫袍」除了羞辱外的含義?** | ||
+ | * 是仿照羅馬君王的裝扮,頭戴冠冕,身著紫袍,因紫色為皇室貴族的代表。 | ||
Joh 19:3 又持續來到他那裏,而不斷說:「歡迎!那猶太人的那王!」且他們不斷給他許多巴掌。 | Joh 19:3 又持續來到他那裏,而不斷說:「歡迎!那猶太人的那王!」且他們不斷給他許多巴掌。 | ||
行 60: | 行 86: | ||
* 彼拉多在這裡再次重申了他的結論,即耶穌沒有任何罪狀,,因為耶穌只是宣稱他的國不是屬於這個世界的,對羅馬沒有明顯的威脅。 | * 彼拉多在這裡再次重申了他的結論,即耶穌沒有任何罪狀,,因為耶穌只是宣稱他的國不是屬於這個世界的,對羅馬沒有明顯的威脅。 | ||
* **Q:彼拉多的行為是否體現了對公義的追求?** | * **Q:彼拉多的行為是否體現了對公義的追求?** | ||
+ | |||
+ | **[討論]** | ||
+ | |||
+ | * **Q:彼拉多的行為是否體現了對公義的追求?** | ||
+ | * WWY:彼拉多明知耶穌無罪,但仍然不斷宣稱耶穌是「猶太人的王」,他雖不同意耶穌是猶太人的王,但用此罪名處治耶穌,以此來給該撒和猶太人有所交代,一切都顯得是合法有據。 | ||
Joh 19:5 於是,那耶穌出到外面,穿戴著那荊棘的花冠和那紫色外衣。而他對他們說:「看啊!這個人。」 | Joh 19:5 於是,那耶穌出到外面,穿戴著那荊棘的花冠和那紫色外衣。而他對他們說:「看啊!這個人。」 | ||
行 65: | 行 96: | ||
* **Q:彼拉多說:「看啊!這個人。」的目的是什麼?是諷刺耶穌?是安撫猶太人?** | * **Q:彼拉多說:「看啊!這個人。」的目的是什麼?是諷刺耶穌?是安撫猶太人?** | ||
* **Q:有人認為彼拉多的話,「看啊!這個人。」回應了撒母耳記上的話(撒上 9: | * **Q:有人認為彼拉多的話,「看啊!這個人。」回應了撒母耳記上的話(撒上 9: | ||
+ | |||
+ | **[討論]** | ||
+ | |||
+ | * **Q:彼拉多說:「看啊!這個人。」的目的是什麼?是諷刺耶穌?是安撫猶太人?** | ||
+ | * 「看啊!這個人。」在梵蒂岡版抄本中,內容把「人」拿掉了,譯作「「看啊!這個。」這樣的情況,表示了「天主教」的思想,認為他不是人,可能有「幻影說」之看法。 | ||
+ | * LYX:應該不是安撫猶太人,也不是諷刺耶穌,反而可能是諷刺猶太人,稱這個人是你們猶太人的王。 | ||
+ | * **Q:有人認為彼拉多的話,「看啊!這個人。」回應了撒母耳記上的話(撒上 9: | ||
+ | * 這樣的說法不太可信。 | ||
Joh 19:6 於是,當那些祭司長和差役們看到他時,叫喊說著:「釘木架!釘木架!」那彼拉多對他們說:「你們抓拿他吧!且釘木架吧!因為我一直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罪狀。」 | Joh 19:6 於是,當那些祭司長和差役們看到他時,叫喊說著:「釘木架!釘木架!」那彼拉多對他們說:「你們抓拿他吧!且釘木架吧!因為我一直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罪狀。」 | ||
行 76: | 行 115: | ||
* **(2)為了維持與宗教領袖之間的和諧而對祭司長和差役們的要求妥協?** | * **(2)為了維持與宗教領袖之間的和諧而對祭司長和差役們的要求妥協?** | ||
* **(3)他在圖逃避作出殺害無罪的人的最終責任?** | * **(3)他在圖逃避作出殺害無罪的人的最終責任?** | ||
+ | |||
+ | **[討論]** | ||
+ | |||
+ | * **Q:彼拉多宣稱耶穌無罪,但又告訴祭司長和差役們去抓拿並釘他十字架,感覺很矛盾。** | ||
+ | * **(1)彼拉多是否因為對自身地位的擔憂而作出這樣的回應?** | ||
+ | * **(2)為了維持與宗教領袖之間的和諧而對祭司長和差役們的要求妥協?** | ||
+ | * **(3)他在圖逃避作出殺害無罪的人的最終責任?** | ||
+ | * LYH:應該是政治人物之間的推拖。 | ||
Joh 19:7 那些猶太人回應他(說):「我們一直擁有一個律法,而按著那律法,他正應當去死,因為他使他自己成為神的兒子。」 | Joh 19:7 那些猶太人回應他(說):「我們一直擁有一個律法,而按著那律法,他正應當去死,因為他使他自己成為神的兒子。」 | ||
行 86: | 行 133: | ||
* **Q:越發害怕的原因?害怕甚麼?耶穌說他是猶太人的那王不害怕,當聽到耶穌是神的兒子就害怕?** | * **Q:越發害怕的原因?害怕甚麼?耶穌說他是猶太人的那王不害怕,當聽到耶穌是神的兒子就害怕?** | ||
+ | |||
+ | **[討論]** | ||
+ | |||
+ | * **Q:越發害怕的原因?害怕甚麼?耶穌說他是猶太人的那王不害怕,當聽到耶穌是神的兒子就害怕?** | ||
+ | * LYX、LYH:從原來政治上的問題,牽涉到宗教上的問題,令他更加害怕。 | ||
+ | * WWY:應該他感到良心不安,因為他認為耶穌無罪。 | ||
+ | * LYX: | ||
+ | * 《馬太福音》內容偏向於是良心的問題,因彼拉多之妻早已作了異夢,告訴過他。 | ||
+ | * 《約翰福音》內容應該是偏向於,害怕猶太人作亂的情況惡化。 | ||
Joh 19:9 且再次進入那官廳,又對那耶穌說:「你到底是從哪裏來的?」然而那耶穌不曾給他一個回答。 | Joh 19:9 且再次進入那官廳,又對那耶穌說:「你到底是從哪裏來的?」然而那耶穌不曾給他一個回答。 |
commentary/joh/joh_c18v39_c19v10_20240831.1725057167.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8/30 17:32 -0500 Fri. (7 個月前) 由 w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