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威聖會 聖經真理研究院

辨明真理、認真遵行

使用者工具

網站工具


commentary:joh:joh_c17v13_c17v26_20240803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commentary:joh:joh_c17v13_c17v26_20240803 [2024/08/02 09:17 -0500 Fri. (8 個月前)] wcmcommentary:joh:joh_c17v13_c17v26_20240803 [2024/08/10 02:09 -0500 Sat. (8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補充討論內容 wcm
行 5: 行 5:
 ===== 影片資源 ===== ===== 影片資源 =====
  
-  * [[|【聖經原文查經】約翰福音查經-71 文字版(約 17:13-26)|經文結構分段、問題探討|2024.08.03]]+  * [[https://youtu.be/oty95-hmj2c|【聖經原文查經】約翰福音查經-71 文字版(約 17:13-26)|經文結構分段、問題探討|2024.08.03]]
   *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4QG5GOmPruMYRR7vbcI_IGpWxtTmVPq|《約翰福音》查經影片播放清單]]   *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4QG5GOmPruMYRR7vbcI_IGpWxtTmVPq|《約翰福音》查經影片播放清單]]
  
行 31: 行 31:
   * 主耶穌的喜樂是可以分享的。他願意將他的喜樂充滿他的門徒,使他們在世上經歷到與他相同的喜樂。喜樂應該是跟隨基督的人的一個特徵(約 15:11)。   * 主耶穌的喜樂是可以分享的。他願意將他的喜樂充滿他的門徒,使他們在世上經歷到與他相同的喜樂。喜樂應該是跟隨基督的人的一個特徵(約 15:11)。
   * **Q:耶穌即將釘十字架前,為何仍能夠持續擁有喜樂?**   * **Q:耶穌即將釘十字架前,為何仍能夠持續擁有喜樂?**
 +
 +**[討論]**
 +
 +  * **Q:耶穌即將釘十字架前,為何仍能夠持續擁有喜樂?**
 +    * LYH:
 +      * (來 12:2)談耶穌的喜樂,是將來的。
 +        * 《雅威本》|Heb 12:2    |注視著那位信心的開創者與完成者耶穌,他憑著那擺在他前頭的喜樂,藐視羞辱後,忍受了木架,他現已坐在那神的寶座的右邊。||
 +        * 《和合本》Heb 12:2    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或作仰望那將真道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 神寶座的右邊。
  
 Joh 17:14 我早已將祢的那話語賜給他們,而這世界已恨惡他們,因為他們一直不是出自這世界,正如我一直不是出自這世界。 Joh 17:14 我早已將祢的那話語賜給他們,而這世界已恨惡他們,因為他們一直不是出自這世界,正如我一直不是出自這世界。
行 50: 行 58:
   * **Q:有人認為(約 7:6-19)的對象只包含主耶穌所代求的使徒們而不是一般的門徒,理解這節是指:使他們成聖(就像以色列古時的祭司一樣)為將來的重要使命做準備?**   * **Q:有人認為(約 7:6-19)的對象只包含主耶穌所代求的使徒們而不是一般的門徒,理解這節是指:使他們成聖(就像以色列古時的祭司一樣)為將來的重要使命做準備?**
   * 「聖別」一詞的意思是分別出來。耶穌祈求那父使門徒們因他們所受真實的那話語而從世人中分別出來。   * 「聖別」一詞的意思是分別出來。耶穌祈求那父使門徒們因他們所受真實的那話語而從世人中分別出來。
 +
 +**[討論]**
 +
 +  * **Q:有人認為(約 7:6-19)的對象只包含主耶穌所代求的使徒們而不是一般的門徒,理解這節是指:使他們成聖(就像以色列古時的祭司一樣)為將來的重要使命做準備?**
 +    * LYX:
 +      * 耶穌禱告所針對的對象:是「使徒」,而非一般的門徒,即現今一般的信徒。
 +      * 耶穌禱告的內容有二:合而為一、使他們聖別。
 +
 +  * **Q:如何證明,這些門徒是指「十二使徒」?**
 +    * 
 +
  
 Joh 17:18 祢曾怎樣差我來到這世界,我也差他們來到這世界。 Joh 17:18 祢曾怎樣差我來到這世界,我也差他們來到這世界。
行 58: 行 77:
 Joh 17:19 且為了他們緣故,我一直使自己分別為聖,為要他們能夠也持續保有在真實中被分別為聖。 Joh 17:19 且為了他們緣故,我一直使自己分別為聖,為要他們能夠也持續保有在真實中被分別為聖。
  
-  * **Q:耶穌是為了門徒而不是那父而分別為聖?**+  * **Q:耶穌是為了門徒而不是那父而分別為聖?**
   * 耶穌的整個禱文中都關乎他的子民!「那基督也愛了那教會,並為她交付了自己,為要藉著那水的洗,在話中潔淨後,聖別她」(弗 5:25, 26)!「耶穌也是如此,為要透過那自己的血,可以使那百姓成聖,就在那城門外受苦難。」(來 13:12)   * 耶穌的整個禱文中都關乎他的子民!「那基督也愛了那教會,並為她交付了自己,為要藉著那水的洗,在話中潔淨後,聖別她」(弗 5:25, 26)!「耶穌也是如此,為要透過那自己的血,可以使那百姓成聖,就在那城門外受苦難。」(來 13:12)
   * 門徒「因真實」成聖。真實是他們成聖的途徑。   * 門徒「因真實」成聖。真實是他們成聖的途徑。
 +
 +**[討論]**
 +
 +  * **Q:耶穌是為了門徒,而不是那父而分別為聖?**
 +    * LYX:是的。
 +      * 經文沒有「耶穌為父而分別為聖」的說法。
 +    * WCM:
 +      * 耶穌自己分別為聖,目的是為使(約 17:17)「請祢在那真實裏聖別他們」能實現。
 +      * |Joh 10:36   |那父已分別為聖,又差到這世界的人,⋯⋯||
 +        * 耶穌是被父神分別為聖,照神的話語,被分別出來,被差到這世界。
 +      * 耶穌到了世界之後,就不斷地保守在神的話語/真實中,不斷地分別自己,作成父神的工。
 +      * 耶穌此舉目的,就是要將耶穌被父所分別,被差到世界,按神的話語/旨意/真實,又自己分別自己,這相同的模式,也是用在門徒身上,他們也要被父神在真實/話語中分別出來,去完成神所託付的工,去繼承耶穌在世上的工作,並且用同樣模式,將神的工作傳承下去。
  
 Joh 17:20 然而我一直不單單為這些人祈求,也更為那些透過他們的話持續相信歸於我的人祈求。 Joh 17:20 然而我一直不單單為這些人祈求,也更為那些透過他們的話持續相信歸於我的人祈求。
行 68: 行 99:
 Joh 17:21 為要所有人能夠持續存有一(致),正如祢,父啊!在我裏面,而我在祢裏面一樣;為要他們也一直是在我們裏面;為要這世界持續相信:『祢差我來了。』 Joh 17:21 為要所有人能夠持續存有一(致),正如祢,父啊!在我裏面,而我在祢裏面一樣;為要他們也一直是在我們裏面;為要這世界持續相信:『祢差我來了。』
  
-父與子合而為一。子完全按照父的旨意在地上行事。子凡事都使父喜悅(約 5:30; 8:29)。基督的跟隨者們之間的合一應效法父和子的合一。+  * 父與子合而為一。子完全按照父的旨意在地上行事。子凡事都使父喜悅(約 5:30; 8:29)。基督的跟隨者們之間的合一應效法父和子的合一。
  
   * 普世教會合一運動使用這節作為在迴避真理的基礎上統一各個基督教派的理由。耶穌並沒有祈求不同基督教派的合一,而是祈求遵行神旨意的合一。   * 普世教會合一運動使用這節作為在迴避真理的基礎上統一各個基督教派的理由。耶穌並沒有祈求不同基督教派的合一,而是祈求遵行神旨意的合一。
行 76: 行 107:
   * 耶穌持續被那父榮耀(約 8:54)。   * 耶穌持續被那父榮耀(約 8:54)。
   * **Q:賜給門徒榮耀與他們能持續存有一(致)的關係?**   * **Q:賜給門徒榮耀與他們能持續存有一(致)的關係?**
 +
 +**[討論]**
 +
 +  * **Q:賜給門徒榮耀,與他們能持續存有一(致)的關係?**
 +    * 是因果關係。
 +    * 這「榮耀」是指「創世以先已擁有的榮耀」(約 17:5)。
 +    * 「賜給榮耀」指的是「使他們能持續看見我的那榮耀,即祢早已賜給我的」(約 17:24)。所以指「看見子的榮耀」。
 +
 +  * **Q:此處的「他們」是指誰?**
 +    * LYX:此處的「他們」是指(約 17:20)後來因著與耶穌同在的這些人的話而信的人。「這些人」是指與耶穌同在的門徒,即所謂的十二使徒(約 17:6-20)。
 +
 +  * **Q:在使徒行傳中傳道的人,只限於十二使徒嗎?其他人所傳的內容?**
 +    * LYX:例如保羅、腓利,他們所傳的都不會違背十二使徒的內容。
 +
 +  * **Q:耶穌先前也差了七十位門徒去傳道,並不限於十二位?**
 +    * LYX:在耶穌死前,一同經歷的主的晚餐、主的受難之人,只有這十二使徒。
 +    * LYH:有後來所揀選的人⋯⋯
  
 Joh 17:23 我在他們裏面,且祢在我裏面,為使他們能夠持續保有完完全全地達到一(致)的;為使這世界能持續驗知:『祢差我來了,並愛了他們,正如祢愛了我一樣。』 Joh 17:23 我在他們裏面,且祢在我裏面,為使他們能夠持續保有完完全全地達到一(致)的;為使這世界能持續驗知:『祢差我來了,並愛了他們,正如祢愛了我一樣。』
行 81: 行 129:
   * **Q:持續保有完完全全地達到一(致)為何能令世界驗知『祢差我來了,並愛了他們,正如祢愛了我一樣。』?**   * **Q:持續保有完完全全地達到一(致)為何能令世界驗知『祢差我來了,並愛了他們,正如祢愛了我一樣。』?**
   * **Q:神對門徒的愛與祂對耶穌的愛是同等的?**   * **Q:神對門徒的愛與祂對耶穌的愛是同等的?**
 +
 +**[討論]**
 +
 +  * **Q:持續保有完完全全地達到一(致)為何能令世界驗知『祢差我來了,並愛了他們,正如祢愛了我一樣。』?**
 +    * 本節經文是「為要⋯⋯為要⋯⋯」表示有「兩個目的」,但這兩個目的,本身是否有因果關係?或是並列的關係。本問題是基於兩個目的之間有因果關係。
 +    * 教會至今,仍不能合一。若兩者有因果關係,那麼下一個目的也不可能達成。
 +      * **Q:「我在他們裏面,且祢在我裏面」的意思?**
 +        * LYH:基於(約 14 章)是指聖靈臨到門徒的意思。
 +        * LYX:基於(約 14:20)聖靈臨到門徒裏面時,就會知道「在那一個(特定的)日子時,你們將驗知:我在我的那父裏面,而你們在我裏面,且我在你們裏面。」
 +
 +  * **Q:神對門徒的愛與祂對耶穌的愛是同等的?**
 +    * Ken:之所以認為是有不同的,是因為有人認為,耶穌是神的獨生愛子,所以其所受的愛是不同於別人的!
 +    * LYH:這是因為人因著有錯誤的神觀,以致於看法有誤。
 +    * LYH:根據(約 17:23)本文,就是指神給門徒的愛和給耶穌的愛是相同的。
  
 Joh 17:24 父啊!祢早先賜給我的,我一直期盼,使我是在哪裏,那些人也能一直是同我一起;使他們能持續看見我的那榮耀,即祢早已賜給我的;因為祢在世界的開創以先已愛了我。 Joh 17:24 父啊!祢早先賜給我的,我一直期盼,使我是在哪裏,那些人也能一直是同我一起;使他們能持續看見我的那榮耀,即祢早已賜給我的;因為祢在世界的開創以先已愛了我。
  
   * 耶稣没有使用之前请求的词(例如第 20 节:「祈求」),而是使用了「期盼」,這兩個用字有沒有明顯分別?   * 耶稣没有使用之前请求的词(例如第 20 节:「祈求」),而是使用了「期盼」,這兩個用字有沒有明顯分別?
 +  * **Q:為何耶穌希望門徒能看見父賜給他的榮耀?**
 +  * **Q:當耶穌還在世上時,透過他在地上的事工就已經顯現出榮耀了。耶穌在這裡所說的持續看見我的「那榮耀」。「那榮耀」是指天上的榮耀?釘木架的榮耀?**
 +
 +**[討論]**
 +
 +  * **「耶穌早先的榮耀」**
 +    * LYH:應由(腓 2:9-13)來理解,是要透過順服父神而得。
 +    * WWY:由(約 17:1)耶穌急於要重得原先創世前就擁有的榮耀,但現今在世上並無此榮耀,因為「暫時比天使小一些」。
 +
   * **Q:為何耶穌希望門徒能看見父賜給祂的榮耀?**   * **Q:為何耶穌希望門徒能看見父賜給祂的榮耀?**
-  * **Q:當耶穌還在世上時,透過他在地上的事工就已經顯現出榮耀了。耶穌在這裡所說的持續看見我「榮耀」是指天上的榮耀?釘木架的榮耀?**+    * LYX:指門徒得到啟示,能理解這位子是誰,如何經歷得著榮耀的過程。這是人子為門徒禱告的內容。 
 +    * 父所賜給他的榮耀,指的是「耶穌受難、死而復活」,能看見此榮耀,能明白其意義,這才是真門徒。 
 + 
 +  * **Q:當耶穌還在世上時,透過他在地上的事工就已經顯現出榮耀了。耶穌在這裡所說的持續看見我的「那榮耀」。榮耀」是指天上的榮耀?釘木架的榮耀?** 
 + 
 + 
 +  * 從(約 17:1, 5)來看這兩種「榮耀」 
 +    * (約 17:1)是指「救贖的榮耀」。 
 +    * (約 17:5)是指子在創世之前,作為工師的榮耀。
  
 Joh 17:25 公義的父啊!這世界的確不曾驗知祢,然而我已驗知祢,且這些人已驗知:「祢差我來了。』 Joh 17:25 公義的父啊!這世界的確不曾驗知祢,然而我已驗知祢,且這些人已驗知:「祢差我來了。』
commentary/joh/joh_c17v13_c17v26_20240803.1722608270.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8/02 09:17 -0500 Fri. (8 個月前) 由 wcm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HTML5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