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威聖會 聖經真理研究院

辨明真理、認真遵行

使用者工具

網站工具


commentary:job:job_c9v1_c11v20_20250426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commentary:job:job_c9v1_c11v20_20250426 [2025/04/25 15:35 -0500 Fri. (2 天前)] – [一、經文大意] lyxcommentary:job:job_c9v1_c11v20_20250426 [2025/04/25 22:41 -0500 Fri. (41 個小時前)] (目前版本) – [四、(伯 11:1-12)瑣法的責備] lyx
行 13: 行 13:
 ===== 二、經文結構 ===== ===== 二、經文結構 =====
  
-=== 1、(伯 9:1-15)承認神的權能 ===+=== 1、(伯 9:1-15)承認神的權能:暗示人的義在神前無價值===
  
   * A、(伯 9:2-4)爭辯無效(為義、回答)。   * A、(伯 9:2-4)爭辯無效(為義、回答)。
行 20: 行 20:
   * A’、(伯 9:14-15)不敢爭辯,只有求恩(為義、回答)。   * A’、(伯 9:14-15)不敢爭辯,只有求恩(為義、回答)。
  
-=== 2、(伯 9:16-35)期望另有一位公正聽訟者 ===+=== 2、(伯 9:16-35)期望另有一位公正聽訟者:質疑神的審判公正性 ===
  
   * A、(伯 9:16-18)不信神會垂聽,因祂使己受苦。   * A、(伯 9:16-18)不信神會垂聽,因祂使己受苦。
行 43: 行 43:
   * A’、(伯 10:18-22)無望中求神中止:再次求死之前稍有喜色。   * A’、(伯 10:18-22)無望中求神中止:再次求死之前稍有喜色。
  
-=== 4、(伯 11:2-12)責備約伯是有罪而無知 ===+=== 4、(伯 11:2-12)瑣法責備約伯是有罪而無知 ===
  
   * A、(伯 11:2-4)約伯的自義是空談。   * A、(伯 11:2-4)約伯的自義是空談。
     * B、(伯 11:5-6)暗指約伯背後隱藏罪惡。     * B、(伯 11:5-6)暗指約伯背後隱藏罪惡。
-      * C、(伯 11:7-9)神智慧難測。 +      * C、(伯 11:7-9)神智慧難測。 
-    * B’、(伯 11:10-11)奸惡神必看見,且拘禁召集法庭 +    * B’、(伯 11:10-11)神必看見奸惡,且拘禁召集法庭 
-  * A’、(伯 11:12)人是頭腦空無聰明。+  * A’、(伯 11:12)人是頭腦空無聰明。
  
 === 5、(伯 11:13-20)勸勉約伯歸正,必得安穩 === === 5、(伯 11:13-20)勸勉約伯歸正,必得安穩 ===
行 108: 行 108:
  
   * ①他若完全,神仍定他彎曲(伯 9:20)。   * ①他若完全,神仍定他彎曲(伯 9:20)。
-  * ②他為堅持自己完全,是不顧命(伯 9:21)。+  * ②他為堅持自己完全,是不顧命(伯 9:21)。
   * ③然而神不分完全人與惡人,一同滅絕(伯 9:22)。   * ③然而神不分完全人與惡人,一同滅絕(伯 9:22)。
  
行 146: 行 146:
 最終他又重回(伯 3 章)求神賜死,好中止這一切(伯 10:18-22)。 最終他又重回(伯 3 章)求神賜死,好中止這一切(伯 10:18-22)。
  
-==== 2、第一項控訴 ====+==== 2、第一項控訴:我犯何罪? ====
  
 約伯向其朋友求問,他犯何罪,以致如此?現在他轉向神求問同樣問題(伯 10:2)。 約伯向其朋友求問,他犯何罪,以致如此?現在他轉向神求問同樣問題(伯 10:2)。
行 154: 行 154:
 但神不回應他的問題,卻重視惡人所想(伯 10:3照亮惡人們的商議)。 但神不回應他的問題,卻重視惡人所想(伯 10:3照亮惡人們的商議)。
  
-==== 3、第二項控訴 ====+==== 3、第二項控訴:斷罪如同世人 ====
  
 「眼的觀看」代表判斷,他質疑神對自己的判斷如世人一樣(伯 10:4),認定他是有罪的。 「眼的觀看」代表判斷,他質疑神對自己的判斷如世人一樣(伯 10:4),認定他是有罪的。
  
-==== 4、第三項控訴 ====+==== 4、第三項控訴:應有足夠時間評斷是否有罪 ====
  
 神的時間是不如人受限的,應有足夠時間評斷出約伯有無罪過,現在卻硬加罪名(伯 10:5-6)。 神的時間是不如人受限的,應有足夠時間評斷出約伯有無罪過,現在卻硬加罪名(伯 10:5-6)。
行 164: 行 164:
 神明知他未行惡,卻又不願救他脫離苦難(伯 10:7)。 神明知他未行惡,卻又不願救他脫離苦難(伯 10:7)。
  
-==== 5、(伯 10:8-12) ====+==== 5、(伯 10:8-12)先前善待,如今卻惡待? ====
  
 以「窯匠製作器皿」(伯 10:8-9),「牧民制作乳酪」(伯 10:10)、「織布者編織衣服」(伯 10:11)三種比喻,指明神原先賜與他生命和堅愛,保守他的靈,是何等可貴。 以「窯匠製作器皿」(伯 10:8-9),「牧民制作乳酪」(伯 10:10)、「織布者編織衣服」(伯 10:11)三種比喻,指明神原先賜與他生命和堅愛,保守他的靈,是何等可貴。
行 178: 行 178:
 約伯提出他所不能理解的事。神是大有能力的,這是他不曾否認的,但神為何好似為毀滅而創造,為追討人過犯而施堅愛,這個沮喪讓他重新回到(伯 3 章)求死的哀歌,感嘆陰間的恐怖。 約伯提出他所不能理解的事。神是大有能力的,這是他不曾否認的,但神為何好似為毀滅而創造,為追討人過犯而施堅愛,這個沮喪讓他重新回到(伯 3 章)求死的哀歌,感嘆陰間的恐怖。
  
-===== 四、(伯 11:1-12)瑣法的責備 =====+ ===== 四、(伯 11:1-12)瑣法的責備 =====
  
-==== 1、 ====+==== 1、攻擊約伯是話多而無理 ====
  
 瑣法對約伯的回答,是直接攻擊他是話多而無理,並未提出任何論證,純粹是直接的、條件反射式的情感投射。 瑣法對約伯的回答,是直接攻擊他是話多而無理,並未提出任何論證,純粹是直接的、條件反射式的情感投射。
行 186: 行 186:
 首先認定「約伯是以為話多就有理」(伯 11:2-4),就轉求神「使約伯知道自己罪孽深重」(伯 11:5-6),「明白神那不可測度的完美」(伯 11:7-9),以及「神主宰萬有的權能」(伯 11:10),「因神知人的虛偽」(伯 11:11),「人卻如驢頑固無知」(伯 11:12)。 首先認定「約伯是以為話多就有理」(伯 11:2-4),就轉求神「使約伯知道自己罪孽深重」(伯 11:5-6),「明白神那不可測度的完美」(伯 11:7-9),以及「神主宰萬有的權能」(伯 11:10),「因神知人的虛偽」(伯 11:11),「人卻如驢頑固無知」(伯 11:12)。
  
-==== 2、 ====+==== 2、說明「神的智慧論」 ====
  
 瑣法的言詞是以智慧文學(如箴言)的方式呈現,先列出約伯如愚昧人,在話語上不敬虔,自義又無果效(伯 11:3-4)。 瑣法的言詞是以智慧文學(如箴言)的方式呈現,先列出約伯如愚昧人,在話語上不敬虔,自義又無果效(伯 11:3-4)。
行 196: 行 196:
 他針對約伯的說法,揀取他要反駁的,針鋒相對於約伯。 他針對約伯的說法,揀取他要反駁的,針鋒相對於約伯。
  
-==== 3、 ====+==== 3、雖神的智慧難測,但神仍願意讓人知道祂的能力和神性 ====
  
 瑣法的「神的智慧論」和「人的虛妄、愚蠢」作了很好的對比,聖經的諸多經卷也都有相似記載,如(詩 139 篇; 羅 11:33-36)。 瑣法的「神的智慧論」和「人的虛妄、愚蠢」作了很好的對比,聖經的諸多經卷也都有相似記載,如(詩 139 篇; 羅 11:33-36)。
行 204: 行 204:
 事實上,瑣法的「神的智慧論」,目的是為了判定「約伯犯罪而不自知」(伯 11:6, 11-12)。 事實上,瑣法的「神的智慧論」,目的是為了判定「約伯犯罪而不自知」(伯 11:6, 11-12)。
  
-==== 4、 ====+==== 4、「智慧有兩面性」(伯 11:6) ====
  
 「智慧有兩面性」(伯 11:6),大多數中文譯本和英文譯本為減低譯文所造成的困難解釋,而有多種譯法。如:他有諸般的智識(和合本),即那難以理解的事(思高本),說智慧對謀畧之成功有奇妙的果效(呂振中),因為他的理解力是多方面的(ESV),它們是如何實現的雙重秘密(Darby)。 「智慧有兩面性」(伯 11:6),大多數中文譯本和英文譯本為減低譯文所造成的困難解釋,而有多種譯法。如:他有諸般的智識(和合本),即那難以理解的事(思高本),說智慧對謀畧之成功有奇妙的果效(呂振中),因為他的理解力是多方面的(ESV),它們是如何實現的雙重秘密(Darby)。
行 214: 行 214:
 若意指「智慧有兩面性」,則是對約伯的兩種自稱(教訓純正、在神眼中是清潔)的完全否定。 若意指「智慧有兩面性」,則是對約伯的兩種自稱(教訓純正、在神眼中是清潔)的完全否定。
  
-若意指「智慧是雙重理解」,則是指它超出人的理解範圍,代表暗示約伯所受的刑罰還有神未施與的,是神使之忘記。(伯 11:6因智慧是雙重(理解),而你當要知道:神從你的罪孽中使你忘記。)+若意指「智慧是雙重理解」,則是指它超出人的理解範圍,代表暗示約伯所受的刑罰還有神未施與的,是神使之忘記。(伯 11:6 因智慧是雙重(理解),而你當要知道:神從你的罪孽中使你忘記。)
  
 ===== 五、(伯 11:13-20)瑣法的勸勉 ===== ===== 五、(伯 11:13-20)瑣法的勸勉 =====
行 222: 行 222:
 瑣法的勸勉,如同以利法勸約伯,接受神管教,神就會再次復興他。但他首先提出四個條件,要求約伯做到,神就必回應之(伯 11:13-14)。 瑣法的勸勉,如同以利法勸約伯,接受神管教,神就會再次復興他。但他首先提出四個條件,要求約伯做到,神就必回應之(伯 11:13-14)。
  
-  * ①、「籌備完固己心」+  * ①、**「籌備完固己心」**
     * 使役主動,表預備完整,意為決心全心全意尋找神。     * 使役主動,表預備完整,意為決心全心全意尋找神。
-  * ②、「向祂伸出雙手」+    * 註:這是針對約伯的用詞的辯論方法。「籌備完固」:kun 於(伯 9:2)約伯用了這字的副詞,譯作「確實」。 
 +  * ②、**「向祂伸出雙手」**
     * 表謙卑向神祈求。     * 表謙卑向神祈求。
-  * ③、「遠離奸惡」+  * ③、**「遠離奸惡」**
     * 表不再行惡,不再不遵守律法,改正自己行為上的過失。     * 表不再行惡,不再不遵守律法,改正自己行為上的過失。
-  * ④、「不容不義在帳中」+  * ④、**「不容不義在帳中」**
     * 表改造自己的家庭。     * 表改造自己的家庭。
  
- *瑣法的四條件說,等同於新約福音的認罪悔改說。+**瑣法的四條件說,等同於新約福音的認罪悔改說。**
  
-==== 2、(伯 11:15-19)瑣法認定,神使認罪悔改者,得著眾多果效。 ====+==== 2、(伯 11:15-19)瑣法認定,神使認罪悔改者,得著眾多果效、福份。 ====
  
-  * ①、(伯 11:15a)「臉面無瑕疵」+  * ①、(伯 11:15a)**「臉面無瑕疵」**
     * 表沒有罪愆、不再懼怕,也有得勝之意,可直面親近神之意。     * 表沒有罪愆、不再懼怕,也有得勝之意,可直面親近神之意。
-  * ②、(伯 11:15b)「堅立不懼怕」+  * ②、(伯 11:15b)**「堅立不懼怕」**
     * 原指澆鑄液體金屬,被用指堅定、堅實、勇敢之意。     * 原指澆鑄液體金屬,被用指堅定、堅實、勇敢之意。
     * 在此可指信心上的堅定。     * 在此可指信心上的堅定。
-  * ③、(伯 11:16)「忘記苦難」+  * ③、(伯 11:16)**「忘記苦難」**
     * 對過去苦難的安慰反思,不再留下餘毒。     * 對過去苦難的安慰反思,不再留下餘毒。
-  * ④、(伯 11:17)「一生高昇、閃耀」+  * ④、(伯 11:17)**「一生高昇、閃耀」**
     * 指得享繁榮昌盛,餘生充滿光明與繁榮。     * 指得享繁榮昌盛,餘生充滿光明與繁榮。
     * 意指約伯現在光芒黯淡了,但將再次閃耀,比先前更加明亮。     * 意指約伯現在光芒黯淡了,但將再次閃耀,比先前更加明亮。
-  * ⑤、(伯 11:18)「有盼望、安然躺臥」+  * ⑤、(伯 11:18)**「有盼望、安然躺臥」**
     * 指因有指望而重新有信心;     * 指因有指望而重新有信心;
     * 挖掘水井,無人與之爭戰。可指(創 26 章)以撒僕人與基拉耳牧人為水爭論之事的引用。     * 挖掘水井,無人與之爭戰。可指(創 26 章)以撒僕人與基拉耳牧人為水爭論之事的引用。
-  * ⑥、(伯 11:19)「躺下無驚嚇、眾人求施惠」+  * ⑥、(伯 11:19)**「躺下無驚嚇、眾人求施惠」**
     * 指得平安並成為施惠者,都是反轉約伯現有處境,重新為眾人所尊榮。     * 指得平安並成為施惠者,都是反轉約伯現有處境,重新為眾人所尊榮。
 +    * 註:等同除去敵人、撒但之攻擊。
    
- *瑣法的六得恩說,也等同於新約福音的果效說。 +**瑣法的六得恩說,也等同於新約福音的果效說。 **
  
 ==== 3、結語 ==== ==== 3、結語 ====
行 261: 行 263:
 ===== 一、約伯向神提出法庭攻防戰 ===== ===== 一、約伯向神提出法庭攻防戰 =====
  
-==== 1、 ====+==== 1、三友阻止約伯申訴爭辯,約伯卻一再控訴 ====
  
-約伯與三友有一分歧處,三友都阻擋約伯向神申訴、爭辯,但約伯卻忍不住一再想向神提出訴訟,請神直接與他在法庭上辯駁。+約伯與三友有一分歧處,三友都阻擋約伯向神申訴、爭辯,但約伯卻忍不住一再想向神提出訴訟,請神直接與他在法庭上辯駁。
  
-==== 2、 ====+==== 2、神從不畏懼人向祂發起爭論 ====
  
 在聖經中,神從不畏懼人向祂發起爭論,且常藉由彼此的爭論,去顯明神的義之所在。 在聖經中,神從不畏懼人向祂發起爭論,且常藉由彼此的爭論,去顯明神的義之所在。
行 271: 行 273:
 (伯 1-2 章)神容忍撒但對祂挑戰,直到(伯 38 章)神才回應約伯的不斷叫囂與挑戰。這並不是神不願直接辯駁約伯,而是神在等候約伯,直到約伯能心平氣和地聽祂的言語。 (伯 1-2 章)神容忍撒但對祂挑戰,直到(伯 38 章)神才回應約伯的不斷叫囂與挑戰。這並不是神不願直接辯駁約伯,而是神在等候約伯,直到約伯能心平氣和地聽祂的言語。
  
-==== 3、 ====+==== 3、因神未立刻且直接回應,人因而誤解 ====
  
 約伯因神未立刻且直接回應他的質疑,就認定無中保在他與神兩造之間,亦即他認定,神與人間的爭論永不可能有公平的評斷。 約伯因神未立刻且直接回應他的質疑,就認定無中保在他與神兩造之間,亦即他認定,神與人間的爭論永不可能有公平的評斷。
行 283: 行 285:
 ===== 二、瑣法的言論被批為狹隘的教條主義者 ===== ===== 二、瑣法的言論被批為狹隘的教條主義者 =====
  
-==== 1、 ====+==== 1、瑣法的言語直接,但不能因而認為他所言是錯的 ====
  
 據希文納著《約伯記註釋》,他對瑣法的評論為「教條主義者」,因為認為他對自己的宗教立場太過信任(此看法為反律法者的常抱持的思想模式,他們總以為按照律法的審判就是教條,毫無憐憫),並且認為他缺乏謙卑的態度。 據希文納著《約伯記註釋》,他對瑣法的評論為「教條主義者」,因為認為他對自己的宗教立場太過信任(此看法為反律法者的常抱持的思想模式,他們總以為按照律法的審判就是教條,毫無憐憫),並且認為他缺乏謙卑的態度。
行 291: 行 293:
 若將瑣法的言論單獨取出來討論,對一般人而言,他的言論是純正且有智慧的,尤其對於今日的外邦人而言,更是難能可貴的,因它們直擊了外邦人的思惟與行動的錯誤,並提出了更正方針,就是新約福音的真義。 若將瑣法的言論單獨取出來討論,對一般人而言,他的言論是純正且有智慧的,尤其對於今日的外邦人而言,更是難能可貴的,因它們直擊了外邦人的思惟與行動的錯誤,並提出了更正方針,就是新約福音的真義。
  
-==== 2、 ====+==== 2、瑣法仍然未能指出約伯錯在哪裏 ====
  
 比較(伯 38-41 章)神對約伯提出神的大作為和大智慧,約伯因此而順服自卑,但對瑣法的指正,約伯卻提出他更多的辯駁(伯 12-14 章)。 比較(伯 38-41 章)神對約伯提出神的大作為和大智慧,約伯因此而順服自卑,但對瑣法的指正,約伯卻提出他更多的辯駁(伯 12-14 章)。
commentary/job/job_c9v1_c11v20_20250426.1745613322.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5/04/25 15:35 -0500 Fri. (2 天前) 由 lyx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HTML5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