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job:job_20220723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commentary:job:job_20220723 [2025/04/04 20:30 -0500 Fri. (45 個小時前)] – [壹、序言 (伯 1-2 章)] lyh | commentary:job:job_20220723 [2025/04/04 20:36 -0500 Fri. (45 個小時前)] (目前版本) – [結語] lyh | ||
---|---|---|---|
行 46: | 行 46: | ||
==== 1、三友的主義 ==== | ==== 1、三友的主義 ==== | ||
- | 認為遵受聖約律法才是蒙福根源、破壞聖約即必遭禍。三人都是依據利未記或申典的禍福觀來立論的。一旦失去福份、遭受災禍,即是因犯罪所致,只有回頭遵約而行就必恢復從前的福份:健康繁榮。其「觀果推因法」,是由外面看內在。主的門徒也曾有如是的問題,但主的回答卻是:不是他本人或他祖先犯了罪,而是要再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約 9: | + | 認為遵受聖約律法才是蒙福根源、破壞聖約即必遭禍。三人都是依據利未記或申典的禍福觀來立論的。一旦失去福份、遭受災禍,即是因犯罪所致,只有回頭遵約而行就必恢復從前的福份:健康繁榮。其「觀果推因法」,是由外面看內在。主的門徒也曾有如是的問題,但主的回答卻是:不是他本人或他祖先犯了罪,而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約 9: |
==== 2、約伯的主義 ==== | ==== 2、約伯的主義 ==== | ||
行 54: | 行 54: | ||
==== 3、青年以利戶的見解 ==== | ==== 3、青年以利戶的見解 ==== | ||
- | 他不依照三友的理論,也不依照約伯的自義論回答他,而是按照神的靈所感動他的去回答,雖然他的內容並無越過三友的範疇,但是,他指出約伯自義問題,是廢棄神的義(32 章)。他強調神比世人為大(33: | + | 他不依照三友的理論,也不依照約伯的自義論回答他,而是按照神的靈所感動他的去回答,雖然他的內容並無越過三友的範疇,但是,他指出約伯自義問題,是廢棄神的義(32 章)。他強調神比世人為大(33: |
==== 4、雅威的啟示 ==== | ==== 4、雅威的啟示 ==== | ||
行 70: | 行 70: | ||
* A、直接對神的旨意的明白:知道神「萬事都能作,你的旨意不能攔阻」。 | * A、直接對神的旨意的明白:知道神「萬事都能作,你的旨意不能攔阻」。 | ||
* B、人的議論是無知的,因會使神的旨意隱藏。 | * B、人的議論是無知的,因會使神的旨意隱藏。 | ||
- | * C、而他自己不明白這奇妙的旨意,他的議論還是有問題,還有不到完全的地步。故他求甚繼續教導(指示),因此,他「厭惡自己(或我的言語)」,在塵土和爐灰中襖悔(伯 42: | + | * C、而他自己不明白這奇妙的旨意,他的議論還是有問題,還有不到完全的地步。故他求神繼續教導(指示),因此,他「厭惡自己(或我的言語)」,在塵土和爐灰中襖悔(伯 42: |
==== 2、神的審判 ==== | ==== 2、神的審判 ==== |
commentary/job/job_20220723.1743816601.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5/04/04 20:30 -0500 Fri. (45 個小時前) 由 l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