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gen:gen_c12v10_c13v18_20230527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commentary:gen:gen_c12v10_c13v18_20230527 [2023/05/26 03:09 -0500 Fri. (23 個月前)] – [參、(創 13:14-18)明確認定士地和後裔的應許] lyx | commentary:gen:gen_c12v10_c13v18_20230527 [2024/04/04 20:45 -0500 Thu. (12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外部編輯 127.0.0.1 | ||
---|---|---|---|
行 94: | 行 94: | ||
* (創 26 章)則彰顯以撒確實是真實的後裔,他聽從雅威吩咐,神就在事情未發生前,就藉亞比米勒的命令,排除難題。 | * (創 26 章)則彰顯以撒確實是真實的後裔,他聽從雅威吩咐,神就在事情未發生前,就藉亞比米勒的命令,排除難題。 | ||
- | * 三個相似重覆的故事,教導的事項不同,但中心思想卻一致:神因人的義行(撒萊、亞伯拉罕、以撒)報賞人,此即律法的法則。 | + | * 三個相似重覆的故事,教導的事項不同,但中心思想卻一致:神因人的義行(撒萊、亞伯拉罕、以撒)報賞人,此即律法的法則。 |
=== f、比較亞伯蘭和以色列民在埃及之況 === | === f、比較亞伯蘭和以色列民在埃及之況 === | ||
行 188: | 行 188: | ||
* 3、(創 13: | * 3、(創 13: | ||
* 4、(創 13: | * 4、(創 13: | ||
- | * 5、(創 13: | + | * 5、(創 13: |
解釋經文時,插入的句子是極其重要,是作者編輯時的寫作目的說明。 | 解釋經文時,插入的句子是極其重要,是作者編輯時的寫作目的說明。 | ||
行 208: | 行 208: | ||
* 另一組和羅得相似經歷者,即河東地的以色列兩個半支派,他們自認為找到好牧場,而放棄河西的迦南應許地。 | * 另一組和羅得相似經歷者,即河東地的以色列兩個半支派,他們自認為找到好牧場,而放棄河西的迦南應許地。 | ||
- | * 其最後結局也如羅得一般,首先被擄,其居住地在歸回時期已成外邦地,直到耶穌時期成為希羅文明之地(視同所多瑪)。耶穌只救那鬼附的,正如天使只救羅得一人。 | + | * 其最後結局也如羅得一般,首先被擄,其居住地在歸回時期已成外邦地,直到耶穌時期成為希羅文明之地(視同所多瑪)。耶穌只救那鬼附的,正如天使只救羅得一人。 |
=== C、憑信心行事與憑眼見行事 === | === C、憑信心行事與憑眼見行事 === | ||
行 289: | 行 289: | ||
* A、(14a)雅威對亞伯蘭應許,在羅得從他那裏分隔之後 | * A、(14a)雅威對亞伯蘭應許,在羅得從他那裏分隔之後 | ||
- | * B、(14b-15)當要舉目,從你所在地方觀看,因我要賜給你與你後裔那地 | + | * B、(14b-15)當要舉目,從你所在地方觀看,我要賜給你 |
- | * C、(16)我要設置你的後裔如同那地的塵沙(重複兩次) | + | * C、(16)我要設置你後裔如那地的塵沙(重複兩次) |
- | * B’、(17)當要起來走遍這地,按它的長且按它的寬,因我要將它賜給你 | + | * B’、(17)當要起來走遍這地,按它長寬,要將它賜給你 |
- | * A’、(18)亞伯蘭支搭帳棚在幔利的橡樹,就是希伯崙,且築壇給雅威 | + | * A’、(18)亞伯蘭支搭帳棚在幔利的橡樹即希伯崙,築壇給雅威 |
==== 說明 ==== | ==== 說明 ==== | ||
行 304: | 行 304: | ||
==== A、與前段羅得的行動有相同或相異的用詞比較 ==== | ==== A、與前段羅得的行動有相同或相異的用詞比較 ==== | ||
- | ^ 上一段經節 | + | ^ 上一段經節 |
- | | 9、11 | + | | 9、11 |
- | | 10 | 舉目觀看 | + | | 10 | 舉目觀看 |
- | | 9 | + | | 9 |
- | | 10、11 | + | | 10、11 |
- | | 12 | 支搭帳棚 | + | | 12 | 支搭帳棚 |
- | | 11 | 為自己選擇 | + | | 11 | 為自己選擇 |
- | | 13 | 邪惡罪過對雅威 | + | | 13 | 邪惡罪過對雅威 |
- | | 12 | 定居 | + | | 12 | 定居 |
- | | 12 | 所多瑪 | + | | 12 | 所多瑪 |
行 324: | 行 324: | ||
* a、對應(創 13: | * a、對應(創 13: | ||
* b、對應(創 11: | * b、對應(創 11: | ||
+ | |||
+ | === (創 11: | ||
+ | |||
+ | * A、(11: | ||
+ | * B、(12: | ||
+ | * C、(12: | ||
+ | * D、(12: | ||
+ | * E、(12: | ||
+ | * D’、(13: | ||
+ | * C’、(13: | ||
+ | * B’、(13: | ||
+ | * A’、(13: | ||
+ | | ||
行 349: | 行 362: | ||
* 「塵沙」意指「微小、沒有價值、貶抑」的喻意用法。 | * 「塵沙」意指「微小、沒有價值、貶抑」的喻意用法。 | ||
- | * 比較神對亞伯蘭後裔的應許:「天上的眾星、海邊的沙(創 15: | + | * 比較神對亞伯蘭後裔的應許:「天上的眾星、海邊的沙(創 15: |
commentary/gen/gen_c12v10_c13v18_20230527.1685088596.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3 -0500 Thu. (12 個月前) (外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