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gen:gen_c12v10_c13v18_20230527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commentary:gen:gen_c12v10_c13v18_20230527 [2023/05/24 05:11 -0500 Wed. (23 個月前)] – [C、憑信心行事與憑眼見行事] lyx | commentary:gen:gen_c12v10_c13v18_20230527 [2024/04/04 20:45 -0500 Thu. (12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外部編輯 127.0.0.1 | ||
---|---|---|---|
行 13: | 行 13: | ||
* A、(12: | * A、(12: | ||
* B、(12: | * B、(12: | ||
- | * C、(12: | + | * C、(12: |
* D、(12: | * D、(12: | ||
* C’、(12: | * C’、(12: | ||
- | * B’、(12: | + | * B’、(12: |
* A’、(13: | * A’、(13: | ||
行 75: | 行 75: | ||
=== c、因撒萊是妻子身分,亞伯蘭和法老說話內容不同 === | === c、因撒萊是妻子身分,亞伯蘭和法老說話內容不同 === | ||
- | * ⅰ、埃及人說這位是他妻子,就會殺我(創 12:12)。 | + | * ⅰ、亞伯蘭說: |
* ⅱ、法老說:你的妻子,當要帶者(創 12:19)。 | * ⅱ、法老說:你的妻子,當要帶者(創 12:19)。 | ||
行 82: | 行 82: | ||
* 相同未提神有任何指示的事件上,(創 12 章)饑荒,(創 14 章)羅得被擄,亞伯蘭兩樣情,前者膽怯,後者英勇; | * 相同未提神有任何指示的事件上,(創 12 章)饑荒,(創 14 章)羅得被擄,亞伯蘭兩樣情,前者膽怯,後者英勇; | ||
- | * 在財物的處理上也大不相同。 | + | * 12與14章在財物的處理上也大不相同。 |
* 其後的事件,前者造成兄弟分離,後者帶來麥基洗德的祝福。 | * 其後的事件,前者造成兄弟分離,後者帶來麥基洗德的祝福。 | ||
行 94: | 行 94: | ||
* (創 26 章)則彰顯以撒確實是真實的後裔,他聽從雅威吩咐,神就在事情未發生前,就藉亞比米勒的命令,排除難題。 | * (創 26 章)則彰顯以撒確實是真實的後裔,他聽從雅威吩咐,神就在事情未發生前,就藉亞比米勒的命令,排除難題。 | ||
- | * 三個相似重覆的故事,教導的事項不同,但中心思想卻一致:神因人的義行報賞人,此即律法的法則。 | + | * 三個相似重覆的故事,教導的事項不同,但中心思想卻一致:神因人的義行(撒萊、亞伯拉罕、以撒)報賞人,此即律法的法則。 |
=== f、比較亞伯蘭和以色列民在埃及之況 === | === f、比較亞伯蘭和以色列民在埃及之況 === | ||
行 115: | 行 115: | ||
* ⅳ、被擄女子美貌造成以色列男子戀慕而取為妻(申 21:11)。 | * ⅳ、被擄女子美貌造成以色列男子戀慕而取為妻(申 21:11)。 | ||
- | * 在以色列的歷史中,因美貌與俊美,常造成許多事端,雖然美貌並非罪過,但卻常在人眼目上產生極大引誘而行出違反律法之事,新約則直接警戒眼目的情慾。 | + | * 在以色列的歷史中,因美貌與俊美,常造成許多事端,雖然美貌並非罪過,但卻常在他人眼目上產生極大引誘而行出違反律法之事,新約則直接警戒眼目的情慾。 |
=== b、法老的控訴與判決 === | === b、法老的控訴與判決 === | ||
- | * ⅰ、「你對我做這個是什麼呢?」(創 12: | + | * ⅰ、「你對我做這個是什麼呢?」(創 12: |
- | * 法老知道遭災是亞伯蘭的行為造成的,他才是罪過的根源,法老的控訴是合宜的。新約說:首先犯罪的是女人。 | + | * 法老知道遭災是亞伯蘭的行為造成的,他才是罪過的根源,法老的控訴是合宜的。正如新約說:首先犯罪的是女人。 |
* ⅱ、「為何不告訴我⋯⋯為何說⋯⋯」(創 12: | * ⅱ、「為何不告訴我⋯⋯為何說⋯⋯」(創 12: | ||
* 控訴的具體事證是亞伯蘭說謊,隱瞞事實真相。話說一半等同說謊。 | * 控訴的具體事證是亞伯蘭說謊,隱瞞事實真相。話說一半等同說謊。 | ||
行 147: | 行 147: | ||
* 最有智慧的所羅門犯了最愚蠢的罪; | * 最有智慧的所羅門犯了最愚蠢的罪; | ||
* 最虔誠的大衛犯了最該死的罪; | * 最虔誠的大衛犯了最該死的罪; | ||
- | * 最英勇的以利亞卻最恐懼。 | + | * 最英勇的以利亞卻恐懼了。 |
* 不需防範的地方乃是加倍軟弱的地方。我們不是步偉人的腳蹤,而是步他們信心的腳蹤。 | * 不需防範的地方乃是加倍軟弱的地方。我們不是步偉人的腳蹤,而是步他們信心的腳蹤。 | ||
行 155: | 行 155: | ||
===== 一、(創 13: | ===== 一、(創 13: | ||
- | * A、(2-5)亞伯蘭牲畜金銀極其多,走到伯特利他築祭壇地,在那裏以雅威名呼求 | + | * A、(2-5)亞伯蘭財富極多,到伯特利築祭壇地,呼求雅威名 |
- | * B、(6-9)地無法負荷他們住在一起,亞伯蘭對羅得說不要爭鬥,你我分隔 | + | * B、(6-9)地無法同住,亞伯蘭說不要爭鬥,你我分隔 |
- | * C、(10)羅行觀看約但河區域,因是滋潤良好,如雅威的園子,如埃及地 | + | * C、(10)羅行看約但河東滋潤良好,如雅威園子,埃及地 |
- | * D、(11)羅得選擇那約但河全圓形區域,往東方拔營,他的弟兄被分隔 | + | * D、(11)羅得選擇約但河東,往東方拔營,弟兄被分隔 |
* E、(12a)亞伯蘭定居在迦南地 | * E、(12a)亞伯蘭定居在迦南地 | ||
- | * D’、(12b-13)羅得定居在圓形區域的諸城,且他支搭帳棚直到所多瑪 | + | * D’、(12b-13)羅得定居在河東諸城,支搭帳棚直到所多瑪 |
- | * C’、(14-15)羅得分隔後,雅威對亞伯蘭說舉目觀見,將它賜給你與你後裔 | + | * C’、(14-15)羅得分隔後,雅威對亞伯蘭說看,地要賜給你 |
- | * B’、(16-17)後裔如地的塵沙,當要起來走遍這地,按它長寬,將它賜給你 | + | * B’、(16-17)後裔如塵沙,當起來走遍這地,按長寬賜你 |
- | * A’、(18)亞伯蘭支搭帳棚住在幔利的橡樹,即希伯崙,他在那裏築了一座壇給雅威 | + | * A’、(18)亞伯蘭支搭帳棚住幔利橡樹即希伯崙,築壇給雅威 |
===== (創 13: | ===== (創 13: | ||
- | * A、(1)亞伯蘭從埃及上到那南地,他和他妻子和所有屬他的,和同他一起的羅得 | + | * A、(1)亞伯蘭從埃及上到南地,他和妻子和同一起的羅得 |
- | * B、(2-5)亞伯蘭走到伯特利他築祭壇地,在那裏以雅威名呼求,羅得與亞伯蘭同行 | + | * B、(2-5)亞伯蘭到伯特利築壇地,以雅威名呼求,羅得同行 |
- | * C、(6-7)那地無法負荷他們住一起,發生爭鬥,迦南人比利洗人正住那裏 | + | * C、(6-7)那地無法同住發生爭鬥,迦南人比利洗人正住那裏 |
- | * D、(8)亞伯蘭對羅得說不要爭鬥,因為我們是男人,是弟兄們 | + | * D、(8)亞伯蘭對羅得說不要爭鬥,因我們是男人是弟兄 |
- | * C’、(9)你我分隔,若(你)左邊,我就向右邊,若(你)右邊,我向左行 | + | * C’、(9)你我分隔,若你左我就右,若你右我向左行 |
- | * B’、(10-11)羅行觀看約但河區域,因是滋潤良好,就往東方拔營,弟兄分隔 | + | * B’、(10-11)羅行見約但河東滋潤良好,往東拔營弟兄分隔 |
- | * A’、(12-13)亞伯蘭定居迦南地,而羅得支搭帳棚直到所多瑪,是邪惡又諸罪的 | + | * A’、(12-13)亞伯蘭定居迦南地,羅得支搭帳棚直到所多瑪 |
==== 說明 ==== | ==== 說明 ==== | ||
行 187: | 行 187: | ||
* 2、(創 13: | * 2、(創 13: | ||
* 3、(創 13: | * 3、(創 13: | ||
- | * 4、(創 13: | + | * 4、(創 13: |
- | * 5、(創 13: | + | * 5、(創 13: |
解釋經文時,插入的句子是極其重要,是作者編輯時的寫作目的說明。 | 解釋經文時,插入的句子是極其重要,是作者編輯時的寫作目的說明。 | ||
行 208: | 行 208: | ||
* 另一組和羅得相似經歷者,即河東地的以色列兩個半支派,他們自認為找到好牧場,而放棄河西的迦南應許地。 | * 另一組和羅得相似經歷者,即河東地的以色列兩個半支派,他們自認為找到好牧場,而放棄河西的迦南應許地。 | ||
- | * 其最後結局也如羅得一般,首光被擄,其地在歸回時期已成外邦地,直到耶穌時期成為希羅文明之地。 | + | * 其最後結局也如羅得一般,首先被擄,其居住地在歸回時期已成外邦地,直到耶穌時期成為希羅文明之地(視同所多瑪)。耶穌只救那鬼附的,正如天使只救羅得一人。 |
=== C、憑信心行事與憑眼見行事 === | === C、憑信心行事與憑眼見行事 === | ||
行 214: | 行 214: | ||
* 由(創 13 章)全章結構分析(參上文),中心焦點是亞伯蘭定居迦南地,他自埃及重回南地走到伯特利,再次築壇宣告雅威的名,他的信心恢復可由(創 13:4, 18)兩節表明出來。 | * 由(創 13 章)全章結構分析(參上文),中心焦點是亞伯蘭定居迦南地,他自埃及重回南地走到伯特利,再次築壇宣告雅威的名,他的信心恢復可由(創 13:4, 18)兩節表明出來。 | ||
* 雖然果斷提出兄弟分離,仍然保持在應許地,證明他沒有違背當初的呼召。 | * 雖然果斷提出兄弟分離,仍然保持在應許地,證明他沒有違背當初的呼召。 | ||
- | * 他不選那看來是更適合畜牧維生之地,而住在有地主之地,且相對不舒坦之地,才有雅威再次應許的啟示保證。 | + | * 他不選那看來是更適合畜牧維生之地,而住在已有地主之地,且相對不舒坦之地,才有雅威再次應許的啟示保證。 |
- | * 憑信心行事與憑眼見行事,雖然經文都提羅得舉目看見,和神吩咐亞伯蘭舉目觀看,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看見,一是眼目的看目,一是信心的看見。 | + | * 憑信心行事與憑眼見行事,雖然經文都提羅得舉目看見,和神吩咐亞伯蘭舉目觀看,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看見,一是眼目的看見,一是信心的看見。 |
- | === D、不離應許地,才區分出真的後裔繼承者。 === | + | === D、是否離應許地,才區分出真的後裔繼承者。 === |
* 據古代習俗慣例,一路相隨的羅得,對於無子嗣的亞伯蘭而言,羅得等同是他產業的繼承者。 | * 據古代習俗慣例,一路相隨的羅得,對於無子嗣的亞伯蘭而言,羅得等同是他產業的繼承者。 | ||
行 224: | 行 224: | ||
* 然而,艾倫·羅斯在他著作《創造與祝福:創世記註釋與信息》中卻反對此看法,提出兩理由: | * 然而,艾倫·羅斯在他著作《創造與祝福:創世記註釋與信息》中卻反對此看法,提出兩理由: | ||
* 1、本章只強調土地 7 次(實際上本字出現 9 次),卻完全未提亞伯蘭有此想法。 | * 1、本章只強調土地 7 次(實際上本字出現 9 次),卻完全未提亞伯蘭有此想法。 | ||
- | * 2、羅得選擇最好的土地,卻末從這地消失,進而使繼承權消失;根據(創 19 章)平原的城市也座落在應許之地。然而在神再次對亞伯蘭說話內容中(創 13: | + | * 2、羅得選擇最好的土地,卻末從這地消失,進而使繼承權消失;根據(創 19 章)平原的城市也座落在應許之地。 |
+ | * 但是在神再次對亞伯蘭說話內容中(創 13: | ||
* 說話的時機特別記載是在「羅得從他那裏被分隔之後」,神的話中之意難道沒有針對亞伯蘭的失望(失去繼承者)提出再確認其後裔嗎? | * 說話的時機特別記載是在「羅得從他那裏被分隔之後」,神的話中之意難道沒有針對亞伯蘭的失望(失去繼承者)提出再確認其後裔嗎? | ||
行 243: | 行 244: | ||
* b、由埃及回到伯特利路程遙遠,其中必有兩者牧養牲畜之地,也必然有無法供應兩者一同畜牧之地,卻獨獨走至伯特利才發生牧人爭鬥。經文未直接言明事端生發的主因,卻言明那地無法負荷同住,因財富眾多,因此埃及所累積的財富一直到兩、三個月之後才爆發問題。 | * b、由埃及回到伯特利路程遙遠,其中必有兩者牧養牲畜之地,也必然有無法供應兩者一同畜牧之地,卻獨獨走至伯特利才發生牧人爭鬥。經文未直接言明事端生發的主因,卻言明那地無法負荷同住,因財富眾多,因此埃及所累積的財富一直到兩、三個月之後才爆發問題。 | ||
- | * c、原先在南地時,饑荒是沉重的(創 12: | + | * c、原先在南地時,饑荒是沉重的(創 12: |
* 不同的考驗對亞伯蘭和羅得的兄弟情,造成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的考驗。 | * 不同的考驗對亞伯蘭和羅得的兄弟情,造成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的考驗。 | ||
* 經文只記亞伯蘭的說話和羅得的行動,正如(創 12 章)雅威和亞伯蘭相處樣式,雖是兄弟,卻產生不同的地位了,亞伯蘭已站在如雅威賜恩者的地位,不只是他謙讓弟兄,而是看見更大福分。 | * 經文只記亞伯蘭的說話和羅得的行動,正如(創 12 章)雅威和亞伯蘭相處樣式,雖是兄弟,卻產生不同的地位了,亞伯蘭已站在如雅威賜恩者的地位,不只是他謙讓弟兄,而是看見更大福分。 | ||
行 283: | 行 284: | ||
* c、雅威對亞伯蘭的呼召,是「去到我使你看見的」。經文在(創 13:10, 14)羅得和亞伯蘭都舉目看見,羅得憑自己看見約但河東區城,雅威卻叫亞伯蘭看見迦南地,兄弟分隔的最終原因在此被顯明。 | * c、雅威對亞伯蘭的呼召,是「去到我使你看見的」。經文在(創 13:10, 14)羅得和亞伯蘭都舉目看見,羅得憑自己看見約但河東區城,雅威卻叫亞伯蘭看見迦南地,兄弟分隔的最終原因在此被顯明。 | ||
- | ===== 參、(創 13: | + | ===== 參、(創 13: |
===== 一、(創 13: | ===== 一、(創 13: | ||
* A、(14a)雅威對亞伯蘭應許,在羅得從他那裏分隔之後 | * A、(14a)雅威對亞伯蘭應許,在羅得從他那裏分隔之後 | ||
- | * B、(14b-15)當要舉目,從你所在地方觀看,因我要賜給你與你後裔那地 | + | * B、(14b-15)當要舉目,從你所在地方觀看,我要賜給你 |
- | * C、(16)我要設置你的後裔如同那地的塵沙(重複兩次) | + | * C、(16)我要設置你後裔如那地的塵沙(重複兩次) |
- | * B’、(17)當要起來走遍這地,按它的長且按它的寬,因我要將它賜給你 | + | * B’、(17)當要起來走遍這地,按它長寬,要將它賜給你 |
- | * A’、(18)亞伯蘭支搭帳棚在幔利的橡樹,就是希伯崙,且築壇給雅威 | + | * A’、(18)亞伯蘭支搭帳棚在幔利的橡樹即希伯崙,築壇給雅威 |
==== 說明 ==== | ==== 說明 ==== | ||
行 303: | 行 304: | ||
==== A、與前段羅得的行動有相同或相異的用詞比較 ==== | ==== A、與前段羅得的行動有相同或相異的用詞比較 ==== | ||
- | ^ 上一段經節 | + | ^ 上一段經節 |
- | | 9、11 | + | | 9、11 |
- | | 10 | 舉目觀看 | + | | 10 | 舉目觀看 |
- | | 9 | + | | 9 |
- | | 10、11 | + | | 10、11 |
- | | 12 | 支搭帳棚 | + | | 12 | 支搭帳棚 |
- | | 11 | 為自己選擇 | + | | 11 | 為自己選擇 |
- | | 13 | 邪惡罪過對雅威 | + | | 13 | 邪惡罪過對雅威 |
- | | 12 | 定居 | + | | 12 | 定居 |
- | | 12 | 所多瑪 | + | | 12 | 所多瑪 |
行 323: | 行 324: | ||
* a、對應(創 13: | * a、對應(創 13: | ||
* b、對應(創 11: | * b、對應(創 11: | ||
+ | |||
+ | === (創 11: | ||
+ | |||
+ | * A、(11: | ||
+ | * B、(12: | ||
+ | * C、(12: | ||
+ | * D、(12: | ||
+ | * E、(12: | ||
+ | * D’、(13: | ||
+ | * C’、(13: | ||
+ | * B’、(13: | ||
+ | * A’、(13: | ||
+ | | ||
行 348: | 行 362: | ||
* 「塵沙」意指「微小、沒有價值、貶抑」的喻意用法。 | * 「塵沙」意指「微小、沒有價值、貶抑」的喻意用法。 | ||
- | * 比較神對亞伯蘭後裔的應許:「天上的眾星、海邊的沙(創 15: | + | * 比較神對亞伯蘭後裔的應許:「天上的眾星、海邊的沙(創 15: |
commentary/gen/gen_c12v10_c13v18_20230527.1684923116.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4 20:43 -0500 Thu. (12 個月前) (外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