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gal:gal_commentary_lyx_2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 |||
commentary:gal:gal_commentary_lyx_2 [2025/03/28 22:03 -0500 Fri. (6 天前)] – lyx | commentary:gal:gal_commentary_lyx_2 [2025/03/28 22:03 -0500 Fri. (6 天前)] (目前版本) – lyx | ||
---|---|---|---|
行 55: | 行 55: | ||
「屬乎律法的諸工作〔或譯:行為〕」出現三次,中間夾著「基督的信心」兩次,而兩次「基督的信心」再夾著「我們也已相信」,因此就經文而言,最中心點是「我們也已相信歸入基督耶穌裡」。「律法的工作」參見【本書〈字詞解釋〉 1】,「基督的信心」參見【本書〈字詞解釋〉 4】。我們也信入基督裡,神是按在基督裡而計算並稱我們為義,而如何是在基督裡,則是我們自身的相信。 | 「屬乎律法的諸工作〔或譯:行為〕」出現三次,中間夾著「基督的信心」兩次,而兩次「基督的信心」再夾著「我們也已相信」,因此就經文而言,最中心點是「我們也已相信歸入基督耶穌裡」。「律法的工作」參見【本書〈字詞解釋〉 1】,「基督的信心」參見【本書〈字詞解釋〉 4】。我們也信入基督裡,神是按在基督裡而計算並稱我們為義,而如何是在基督裡,則是我們自身的相信。 | ||
- | | + | * 律法的諸工作按上文論及割禮上的爭議,則此律法的工作的內容可視為猶太人入教的規矩: |
在介詞使用上,保羅將「外邦人」,「律法的諸工作」,「基督的信心」三項都使用相同介詞「屬於」或「出於」。此詞意有出身或條件之用意,也就是說,這三項是三種歸屬範疇,人是屬乎何種範疇,才能被神稱義,因此這是入門條件,而非達至終點的過程條件,個人的相信是救恩的條件,雖然救恩是神所預備,其入門條件是在基督裡,但每一個體自身的相信,是得以在基督裡所必需的,這是人的責任,也是人應當堅持的,不能將這個也推給神,說是神賞賜的。人和一切的肉體是相同含意,保羅將未在基督裡的,都稱為肉體。肉體是與靈相對的,即是亞當的後裔,那按著律法是無法堅守神的約之人。這等人就是想要尋求律法的引導來親近神也無能為力。本節最後一句「一切的肉體屬乎律法的諸工作,他將不被稱義」,在本節的第一句保羅用現在式,最後一句用未來式,表示從現在到以後,都被否定了。參照(詩 143: | 在介詞使用上,保羅將「外邦人」,「律法的諸工作」,「基督的信心」三項都使用相同介詞「屬於」或「出於」。此詞意有出身或條件之用意,也就是說,這三項是三種歸屬範疇,人是屬乎何種範疇,才能被神稱義,因此這是入門條件,而非達至終點的過程條件,個人的相信是救恩的條件,雖然救恩是神所預備,其入門條件是在基督裡,但每一個體自身的相信,是得以在基督裡所必需的,這是人的責任,也是人應當堅持的,不能將這個也推給神,說是神賞賜的。人和一切的肉體是相同含意,保羅將未在基督裡的,都稱為肉體。肉體是與靈相對的,即是亞當的後裔,那按著律法是無法堅守神的約之人。這等人就是想要尋求律法的引導來親近神也無能為力。本節最後一句「一切的肉體屬乎律法的諸工作,他將不被稱義」,在本節的第一句保羅用現在式,最後一句用未來式,表示從現在到以後,都被否定了。參照(詩 143: |
commentary/gal/gal_commentary_lyx_2.txt · 上一次變更: 2025/03/28 22:03 -0500 Fri. (6 天前) 由 l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