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esth:1.1-1.1_20151114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前次修改 | |||
— | commentary:esth:1.1-1.1_20151114 [2024/04/04 20:44 -0500 Thu. (12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外部編輯 127.0.0.1 | ||
---|---|---|---|
行 1: | 行 1: | ||
+ | ====== 《以斯帖記》正典探討(一) ====== | ||
+ | * 時間:20151114 | ||
+ | * 講員:LYH 長老 | ||
+ | * 地點:嘉義 | ||
+ | * 錄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典:本意是「尺度」。 | ||
+ | |||
+ | 耶穌基督和保羅,都承認律法和先知的書是聖經。 | ||
+ | |||
+ | ===== 類似於現今的魔幻寫實小說 ===== | ||
+ | |||
+ | 支持《以斯帖記》是正典的人認為,「神」藏在此書中。這相當於「神秘主義」者的想法。在字面上是難以解釋的,而不得不使用寓意式解經。在面對《雅歌》時也會遭遇相同問題。有某註解書以寓意式解經,將波斯王解為天父。 | ||
+ | 《以斯帖記》類似於現今的魔幻寫實小說。 | ||
+ | |||
+ | ===== 以民族主義思想,取代神的律法 ===== | ||
+ | |||
+ | 《以斯拉記》有明確的波斯王命令,以色列人可以回歸耶路撒冷。但是《以斯帖記》中的以色列人,並未回歸,而是以宴飲來慶祝他們的得勝,就設立了「普珥節」。 | ||
+ | |||
+ | 但在神的律法中的三大節期,是記念神的拯救。但是普珥節並未體現這點,反而是記念一位女人的拯救。 | ||
+ | |||
+ | ===== 屠殺,報仇,違背律法規定 ===== | ||
+ | |||
+ | (斯 8:7-11; 9:2-3) | ||
+ | |||
+ | > Est 8:7 | ||
+ | > Est 8:8 | ||
+ | > | ||
+ | > Est 8:11 諭旨中王准各省各城的猶大人在一日之間、十二月、就是亞達月、十三日、聚集保護性命、剪除殺戮滅絕那要攻擊猶大人的一切仇敵、和他們的妻子兒女、奪取他們的財為掠物。 | ||
+ | |||
+ | 原先要殺猶大人危機已經可以解除,但是為何要去殺害那些仇敵呢?因為可以下令禁止殺猶大人,但為何要因仇恨去殺仇敵呢? | ||
+ | |||
+ | > Est 9:2 | ||
+ | > Est 9:3 | ||
+ | |||
+ | 外邦人已經懼怕猶大人了,為何還要殺他們,甚至使其同胞反目成仇? | ||
+ | |||
+ | 神的律法中規定,在對迦南七族攻城前先向他們宣告,若他們投降,就不可殺他們。 | ||
+ | |||
+ | ==== 殺害他們的妻子兒女 ==== | ||
+ | |||
+ | 律法中規定:不可因父殺子,也不可因子殺父。 | ||
+ | |||
+ | > Est 9:5 | ||
+ | |||
+ | 這樣的舉動完全是違背律法的! | ||
+ | |||
+ | ===== 靠女人美貌得救,也不合神旨意 ===== | ||
+ | |||
+ | 女先知與士師之例 | ||
+ | 底波拉是女先知,巴拉執意要倚靠這女人,神最後透過一女人雅億殺了仇敵。 | ||
+ | |||
+ | ==== 容貌俊美 ==== | ||
+ | |||
+ | 波斯王隨意休妻,廢除王后瓦實提,這是淫亂罪。而以斯帖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由於她容貌俊美而嫁給淫亂的波斯王。 | ||
+ | |||
+ | 猶大女子嫁給外邦人,這也是違反律法的。許多拉比也見到這點,而反對將本書列入正典。但是支持者認為,為了猶大人的利益,把女兒嫁給外邦人也是可以的。這是「不擇手段」! | ||
+ | |||
+ | ===== 飲食不潔,違背神律法 ===== | ||
+ | |||
+ | 但以理和三友都拒絕吃不潔之物。使徒彼得在看到異象時,也謹守食物潔淨條例,這是對的。 | ||
+ | |||
+ | 關於主耶穌說:「入口的不會汙穢人……」這並不是廢除食物潔淨條例,而是反對猶太人錯誤的傳統規定,就是「飯前洗手」的規矩。我們當仔細查考,分辨其中差異。 | ||
+ | |||
+ | ===== 身份隱藏問題,言語不實在 ===== | ||
+ | |||
+ | > Est 3:2 | ||
+ | > Est 3:3 | ||
+ | > Est 3:4 | ||
+ | |||
+ | 不把人當作神的前提下,聖經上並未禁止人跪拜人。而末底改不跪拜哈曼,原因應該是由於猶大人的民族優越感,因為他不屑於跪拜亞瑪力人哈曼。 | ||
+ | |||
+ | 有人對此談到「雙重認同、忠誠」,就是對王和對本民族。但實際上,人應當對神保持忠誠,而不是隨便改變忠誠對象。 | ||
+ | |||
+ | ===== 守律例問題 ===== | ||
+ | |||
+ | > Est 3:8 | ||
+ | |||
+ | > | ||
+ | > 卻也沒有不守波斯的法律。 | ||
+ | > ●哈曼的控告可分成四部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 ===== | ||
+ | |||
+ | > Est 4:13 末底改託人回覆以斯帖說、你莫想在王宮裏強過一切猶大人、得免這禍. | ||
+ | > Est 4:14 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致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麼。 | ||
+ | |||
+ | 這樣的話也是半真半假。 | ||
+ | |||
+ | * 「(你)得免這禍」,這為真。 | ||
+ | * 「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這為真。 | ||
+ | * 「你和你父家、必致滅亡.」這為假,是末底改的想法。 | ||
+ | |||
+ | ===== 可以因此違抗丈夫?違背律法? ===== | ||
+ | |||
+ | > Est 4:15 以斯帖就吩咐人回報末底改說、 | ||
+ | > Est 4:16 你當去招聚書珊城所有的猶大人、為我禁食三晝三夜、不喫不喝.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我若死就死罷。 | ||
+ | |||
+ | 妻子本當順服丈夫,這是律法之要求,女人豈可因某些原因而不順服丈夫? | ||
+ | |||
+ | ===== 以斯帖求王,王大怒 ===== | ||
+ | |||
+ | > Est 7:2 | ||
+ | > Est 7:3 | ||
+ | > Est 7:4 | ||
+ | > Est 7:5 | ||
+ | > Est 7:6 | ||
+ | > Est 7:7 | ||
+ | |||
+ | 這其中的情節記載相當簡略,不太合常理!這裡也記了王的第二次大怒。 | ||
+ | |||
+ | ===== 宴樂與酒色 ===== | ||
+ | |||
+ | 本書起先,王在宴樂中要求自己的女人要對公眾亮相,這是違背他們的傳統,也違背神的律法,也因此事先,引出了以斯帖的情節。 | ||
+ | |||
+ | 回想雅各在哈蘭,也因見了拉結之美貌而偏愛之,也引發其家中的戰爭。 | ||
+ | |||
+ | ===== 主後二世紀的基督教不接受本書 ===== | ||
+ | |||
+ | 主後200年左右,一位外邦的主教撒提(譯音),特別去到耶路撒冷調查正典內容,當時有二十二卷書。 | ||
+ | |||
+ | 猶太人接受《以斯帖記》,其中一個主因是由於它是用希伯來文寫的。而新約全書完全不是用希伯來文寫的,所以他們均不視為正典。 | ||
+ | |||
+ | ---- | ||
+ | |||
+ | [回應] | ||
+ | |||
+ | WHL:過去的體會也認為是個歷史傳奇小說。設立普珥日也認為是人自定節期。認同長老的論述,這是民族的傳統,所以不傾向於視為正典。 | ||
+ | |||
+ | Ken:本書中沒有出現「神」一字,也存在一些反諷。 | ||
+ | |||
+ | ---- | ||
+ | |||
+ | ===== 天主教的觀點 ===== | ||
+ | |||
+ | 思高本的本書引言中說: | ||
+ | |||
+ | * 似猶滴傳之目的。 | ||
+ | * 認為是馬加比時代寫成,是西元前二世紀,當時聖殿被拆毀,為要激勵以色列人。 | ||
+ | * | ||
+ | * 本書以兩種版本存在,一種是較短的希伯來文版本,一是較長的希臘文版本。 | ||
+ | * 本書過份標榜 | ||
+ | |||
+ | 儘管如此,他們仍然接納此書希臘文版本為正典。 | ||
+ | |||
+ | ===== 不跪拜,末底改自己取禍 ===== | ||
+ | |||
+ | 過度否認外邦人的地位,而高抬猶太人的地位。 | ||
+ | |||
+ | ===== 色誘 ===== | ||
+ | |||
+ | 有些人認為,色誘的行為是神的干預。但我們查考聖經其他部份,求告神的名,才有神的拯救,不似本書不求告神!拯救是出乎雅威,若不知是求告何名,更遑論是出於雅威的拯救。 | ||
+ | |||
+ | ===== 為了支持普珥節 ===== | ||
+ | |||
+ | 本書是為了支持普珥節而寫作。神設立節期,並不是只由於人的經歷,而是為了要明神的旨意。設立逾越節是為了表明先前的拯救,而教導人有將來的拯救,即住棚節。 | ||
+ | |||
+ | 若本書被接納,那麼就可以接納後來的天主教立星期日為主日,廢除了安息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