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1sa:25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 | commentary:1sa:25 [2024/04/04 20:45 -0500 Thu. (12 個月前)] (目前版本) – 建立 - 外部編輯 127.0.0.1 | ||
---|---|---|---|
行 1: | 行 1: | ||
+ | ====== 《撒母耳記上》第 25 章註釋 ====== | ||
+ | |||
+ | 經文:(撒上 1Sa 25: | ||
+ | |||
+ | 以下的播放列表可能包含更大的範圍,因此請根據您的需要,自由選擇播放。\\ | ||
+ | 可根據名稱中的用詞,識別出不同的內容類型,例如:講解(人名縮寫)、禱告(pray)、讚美詩(hymn)、討論(discuss)等。 | ||
+ | |||
+ | {{jukebox>: | ||
+ | |||
+ | ---- | ||
+ | |||
+ | ===== TJD講解 ===== | ||
+ | |||
+ | ==== 分段架構 ==== | ||
+ | |||
+ | - 第一段:引言(1) | ||
+ | - 第二段:(2-11) | ||
+ | - 第三段: | ||
+ | - 第四段:中心點(21-22節) | ||
+ | - 第五段: | ||
+ | - 第六段: | ||
+ | - 第七段:結語 | ||
+ | |||
+ | |||
+ | ==== 本章中心:「男丁」一詞 ==== | ||
+ | |||
+ | 本章可分為七段:第一段:引言;第七段:結語;中心點為第四段(21-22節)。 | ||
+ | |||
+ | 為何先提此第四段?這是談到大衞動了血氣,要興兵去殺伐拿巴,這是極為嚴厲之話,是他以雅威的名起誓,主要意義是:不留拿巴的男丁到隔天早晨。 | ||
+ | |||
+ | 「男丁」(撒上 1Sa 25: | ||
+ | |||
+ | * 首先出現在(王上 1Ki 14: | ||
+ | |||
+ | 因此我必使災禍臨到耶羅波安的家、將屬耶羅波安的男丁、無論困住的、自由的、 | ||
+ | 都從以色列中剪除、必除盡耶羅波安的家、如人除盡糞土一般。 (1Ki 14:10 CU5) | ||
+ | |||
+ | |||
+ | * 其次出現在(王上 1Ki 16: | ||
+ | |||
+ | 心利一坐王位、就殺了巴沙的全家.連他的親屬、朋友、也沒有留下一個男丁。 (1Ki 16:11 CU5) | ||
+ | |||
+ | * 再者也用在北國的王亞哈,他也是位極惡的王,要滅除屬他的男丁(王上 1Ki 21:21; 王下 2Ki 9:8)。 | ||
+ | |||
+ | 耶和華說、我必使災禍臨到你、將你除盡、凡屬你的男丁、無論困住的、自由的、都從以色列中剪除. (1Ki 21: | ||
+ | 亞哈全家必都滅亡.凡屬亞哈的男丁、無論是困住的、自由的、我必從以色列中剪除. (2Ki 9: | ||
+ | |||
+ | 所以,綜觀出現此字,都跟作王行耶羅波安的道,神就要把的血脈、整個家族除滅。所以這裏會出現在《撒母耳記上》出於大衞的口,就可以得知:這位拿巴是何等地兇惡! | ||
+ | |||
+ | ==== 本章開頭 ==== | ||
+ | |||
+ | 從本章開頭記載撒母耳死了,大衞下到「巴蘭」的曠野,這地方本是在以色列地的最南邊,但如果按照經文所描寫的,是在「瑪雲」附近,該地距希伯崙並不遠,所以比較可能的情況是:並不在巴蘭曠野,而是按照《LXX希臘文七十士譯本聖經》的翻譯,直接譯為「瑪雲」曠野。 | ||
+ | |||
+ | ==== 第一段:(1)撒母耳的死 ==== | ||
+ | |||
+ | 撒母耳是神所重用的一位先知,他輔佐掃羅,但是掃羅並不聽從雅威透過撒母先知所吩咐的話,因此後來兩人就分道揚鑣。記下撒母耳的死,也是為了(撒上 1Sa 28)的內容鋪路——掃羅王求告神,但因神不聽惡人的禱告,以致於他就趨向於交鬼的。 | ||
+ | |||
+ | ==== 第二段:(2-11) ==== | ||
+ | |||
+ | === 「拿巴」 === | ||
+ | |||
+ | 在瑪雲,有位大富戶,有三千綿羊……,他的產業是在迦密,一般而言,迦密位於希伯崙的東南方約十一公里處。是迦勒族。(撒上 1Sa 15)記:掃羅打敗亞瑪力人後,他曾到此處立碑。他名叫拿巴,是迦勒族的後代子孫。「拿巴」這字意思是「非常愚頑」,如同牛發了牛脾氣,不肯負軛那樣地蠻橫,且是剛愎自用的人。 | ||
+ | |||
+ | |||
+ | === 「亞比該」 === | ||
+ | |||
+ | 她是拿巴的妻子,她為人表現在她的聽明才智上,而且經文形容她有「俊美」的名觀,此詞同樣出現在《創世記》中,形容拉結之美麗。 | ||
+ | |||
+ | === 當剪羊毛之時,大衞差人向拿巴問安 === | ||
+ | |||
+ | 正當剪羊毛之時,是收獲歡樂之時節,大衞差僕人去向拿巴請安問好。由於大衞和跟隨者們在野外並不欺壓拿巴的牧羊人們,而是作為牧人們的屏障保護他們,因此值此眾人歡慶之時,並且大衞正在逃難,同行者眾(六百人以上),因此想要向拿巴討得點禮物,但卻被拿巴以言語羞辱,認為他們是無名之人、是背逆主人奔逃之僕人等,此乃意指大衞背叛逃離原主人掃羅——但事實上,大衞之所以會逃跑,是因為掃羅忌恨他,要殺大衞,以求能保住王位,不讓撒母耳的預言——神要將 位交給更好的人——實現。 | ||
+ | |||
+ | 大衞盛怒之下,召集四百人全帶刀,並包括他自己,留二百人看守器具,一行人便浩浩蕩蕩地從拿巴所地出發。 | ||
+ | |||
+ | 有位拿巴的僕人去通知拿巴的妻亞比該,並請求她能設法解決此事。亞比該便急忙準備禮物,去迎接大衞,以阻止大衞流人的血。 | ||
+ | |||
+ | 亞比該向大衞說:「雖有人起來追逼你,尋索你的性命……」此言如同(撒上 1Sa 20: | ||
+ | |||
+ | 亞比該向大衞求饒之舉,禮物先行人殿後,並且說求饒的好話,這是和雅各回迦南地向其兄以掃求饒之舉是如出一轍的。 | ||
+ | |||
+ | 「到了雅威照所應許你的話賜福與你……」,此言如同和主耶穌同釘十字架之其中一位強盜,願意向耶穌求恩典的那一位所說的話。 | ||
+ | |||
+ | 「平平安安地回去」,此言如耶穌醫治患血漏之婦人後,說「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大衞預表後來耶穌。 | ||
+ | |||
+ | 拿巴在宴樂狂歡之後聞訊大驚,魂不附體,經文述其是被雅威所擊打而死,這表明了拿巴如同法老王之硬心。 | ||
+ | |||
+ | 大衞向亞比該求親,亞比該隨即答應:她應該還是有按當時的要求,滿了哀哭的日子,便毫不扭捏拘泥,馬上去跟隨大衞作他的妻。經文後記大衞先娶亞希暖為妻,並且他原來的妻子米甲,卻被掃羅另給了他人為妻。 | ||
+ | |||
+ | ==== 不要自己伸冤,要聽憑主怒 ==== | ||
+ | |||
+ | 當我們遇到不公平的對待時,不要自力救濟,這是新約中不斷提醒我們的,並且(申 32)也講這主題。 | ||
+ | |||
+ | 第一段:大衞派人求取禮物,卻受羞辱。 | ||
+ | 第二段:一位有智慧的婦人雖嫁給了愚頑人,卻仍為其夫家求平安。 | ||
+ | 第三段:神出手伸冤,大衞得到賢德的婦人亞比該為妻。 | ||
+ | |||
+ | 經文以大富戶拿巴來影射那位始終不悔改的掃羅王,並且阻止人去行流人血的罪——就是該隱殺亞伯之惡行。 | ||
+ | |||
+ | ----- | ||
+ | |||
+ | ===== 心得回應 ===== | ||
+ | |||
+ | TYL:拿巴說他不認識大衞是誰,這實在不太可能,因為大衞極為有名,因此是明知故問,表明了他實在是極惡,難怪會被雅威神所擊殺。 | ||
+ | |||
+ | LYX:撒母耳本是大衞的保護者,現成為了牧人們的保護者。拿巴表現出他是貪財者者。 | ||
+ | |||
+ | WHL:拿巴與亞比該對大衞的認識,兩者是極大的反差。 | ||
+ | |||
+ | WCM:(3-4)沒記拿巴之父(17)記他是「彼列之子」,彼列是「沒有價值、粗鄙的、無道德的」之意。 | ||
+ | |||
+ | LYX:對比式的敘述: | ||
+ | |||
+ | * 拿巴之愚笨對比於亞心該之聰慧; | ||
+ | |||
+ | * 大衞失去妻子米甲(掃羅之女)對比於得到亞比該為妻,這是拿巴所擁有中最有價值的。 | ||
+ | |||
+ | * 亞比該稱大衞為主,共十四次,自稱為婢女;她不稱拿巴為主,而稱他為愚頑人,因他失去主人的身份。 | ||
+ | |||
+ | ===== LYH 傳道回應 ===== | ||
+ | |||
+ | 最大的感受是:聖經是豐富無比的! | ||
+ | |||
+ | 神的道如同鑽石,多角度、多面發亮,越探討越顯出亮光;每個人講的道針對的是某方面,但彼此之間不矛盾,而是互補的。但若是發現其中有矛盾點,可能越探討會越發顯出其中的亮光。 | ||
+ | |||
+ | 聖經是值得我們不斷地去探索的,是很深奧、很豐富的、而且是極其完美的。這種完美就類似於說:「為何聖經上會記載得大的罪惡?並且善惡之間有很大的反差?」因此很多人就認為:「神不是邪惡的,而是良善的,因此邪惡就不是出於祂。既然撒但是極邪惡的,因此這邪惡的撒但魔鬼大概不是出於神,不是被神所造的」所以他們就推論出【撒但自存論】,認為撒但是自立的,自有的——而神也是自有——因此,「善惡之爭」演變成「二元論」。以上是舉例說明。 | ||
+ | |||
+ | 又好比說,為何聖經記載這兩個人極其地反差?讓人難以了解。有很多事情一但深入探討,就會發現許多問題金。 | ||
+ | |||
+ | 本周三我在和弟兄們探討:我讀這章時,發現有以下的問題——雖然我六十五歲,但仍然有不了解的問題。 | ||
+ | |||
+ | * 拿巴這名字很不好,但為何他父親給他取這樣不好的名字? | ||
+ | * 這似乎有違常理,因為人們大多極力要取一個好名字,以期望能人如其名。 | ||
+ | * 難道拿巴之罪真的重大到一定要如此死嗎?他真的這麼壞嗎? | ||
+ | * 他看似並沒有明顯地違犯律法條文?如何看出他的罪是死罪呢? | ||
+ | * 為何拿巴聽到亞比該的話之後魂不附體、並十天後被神擊打而死?他是被嚇死的嗎? | ||
+ | * 應該不是被嚇死的,而是因他行惡,死硬不悔改。 | ||
+ | * 為何大衞因着拿巴的死而稱頌神?大衞是否對拿巴的死有幸災樂禍之心? | ||
+ | * 從現今普遍的看法而言,他會被視為沒有愛心、幸災樂禍。這是怎麼一回事? | ||
+ | * 甚至於還馬上娶拿巴之妻亞比該! | ||
+ | * 看似大衞那上就娶寡婦,而亞比該也好像急於要再嫁!? | ||
+ | |||
+ | 對於第一點:由於聖經的寫法是有所偏重的,對於忽略之處不要吹毛求疵,而要重視其強調之處。聖經真理如同鑽石,需要我們好好對待,仔細研讀,方能看出其價值、亮光。 | ||
+ | |||
+ | 經文特意不講拿巴的父親是誰,只說他是迦勒族的人,而迦勒是極受神稱讚的。 | ||
+ | |||
+ | 講到亞比該,如此好的一個婦人,怎會成為拿巴之妻?一個如此有思想的女人成為了愚頑人之妻,若是放在現今,他並沒有用現今所流行的作法「離婚」來解決她的難處,而是保持她的身份,並且保持他的聰明,不因拿巴的惡而受污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