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表

永世根基系列 7:評〈彌賽亞猶太教——退返西乃山〉乙文

作者:林義鴻 LYH; 初稿日期:20250406; 講論日期:20250412; 編修:WCM。

前言

本文所評原文出處:

上述第 2 篇文章的結論:

若有人以為彌賽亞教的信仰比較純正、聖經解釋比較可靠,我誠心勸告這樣的人要三思。彌教信仰不但不純正,聖經解釋有很多錯誤,甚至所提供的資料,很多也有待查證。

我明白 Rock「信主這三年多」,接觸到彌賽亞教徒,「後成為彌賽亞信徒」。[xli]我恐怕你當時對真理還沒有清楚,就被錯誤的道理勾引了去。所以我在此勸告 Rock 悔改歸正。但若你心志已堅定,我也希望你能誠實,不要在基督教圈子中隱瞞自己的身份來傳教。不如向彌賽亞回人 Yosefhai 學習,自己另開一個傳教的網站,坦白表示是彌賽亞教的園地。

我更正張某的幾點錯誤:

一、對「罪性」的誤解

誤把「那罪」當作「罪性」

〈彌賽亞猶太教——退返西乃山〉乙文於「(3)新約信徒再犯罪怎麼辦?」一段中提到:

(3)新約信徒再犯罪怎麼辦?

誠然,一個人信主,就是因為知罪,於是悔改,才需要耶穌寶血潔淨。但人的罪性不會在信耶的一瞬間就消失不見了。即使保羅就曾經為罪掙扎,他說﹕「我所願意的,我並不做;我所恨惡的,我倒去做。……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羅七15, 24)為罪自責是一個有生命的基督徒的正常表現。

評論

(羅 7 章)的「那罪」是有位格的「擬人化」,一般被誤解為「罪性」:即「原罪遺傳說」。這是主後的奧古斯丁發行的用詞,被基督教界認可、採用至今的。

亞當犯罪,他的罪行會影響他的後代,這毋庸置疑,但是說「他的後裔都有『罪性』」,則是胡說八道,無的放矢!

保羅在(羅 5:12)名言:「因這緣故,怎樣透過一個人,那罪進入這世界,且那死透過那罪,且那死也照樣臨到所有人,所有人在此狀況下都犯了罪。」

這裏的「罪」帶有「定冠詞」,中譯「那罪」(希臘文 ἡ ἁμαρτία,音譯 he hamartia)。

同樣的「那罪」,也在(羅 7:8-24)中重複出現,意指「特定的罪」,與一般的罪有別。

舊約中使用「那罪」的經文:

新中使用「那罪」的經文:

《約翰壹書》的內容,是要我們罪得赦免之後,不要再犯罪,而要完全遵守神的誡命!

〈彌賽亞猶太教——退返西乃山〉乙文接著提到:

事實上,沒有基督徒是完美的。聖經說﹕「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雅四17)「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太五48)。誰能做得到?沒有!但感謝神,我們信主之後所犯的罪,一樣可以依靠主的寶血來解決﹕「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裏了。我們若認自己的罪, 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一8-9)

評論

「一切的不義」應指一切的罪,一切的罪在此處經文是指「可以赦免得罪」,不是指「不可赦免的罪」,所以,下文(約壹 2:1-2)「中保,那義者耶穌基督,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是在我們作罪人的時候所犯的一切罪(羅 3:22-26; 弗 2:1-5)。

《約翰壹書》的寫作目的就是要我們罪得赦免之後,不要再犯罪!要完全遵守神的誡命,否則就是「不認識祂」(約壹 2:3-4),要說到做到,如主所作的那樣(約壹 2:5-6),否則,仍是在黑暗中行,因恨弟兄、不愛弟兄(約壹 2:7-11)。

若是繼續犯罪,就不是「在基督耶穌裏」了,就會被定罪!

〈彌賽亞猶太教——退返西乃山〉乙文接著提到:

感謝神,我們在基督裏是安全的,「那些在基督耶穌裏的就不定罪了」(羅八1)!請繼續參考下面「(三)不明白什麼是救恩」一段。

評論

在基督裏不被定罪,並不保證以後犯罪還有希望。

(羅 8:1)強調「在基督耶穌裏」,若是繼續犯罪,就不是「在基督耶穌裏」了,既然不是在基督耶穌裏了,就會被定罪。

受浸歸入基督,若仍犯罪,尤其是「自願的犯罪、明知故犯的犯了那「天條大罪」,參見(來 10:25-30; 6:3-8),如同選民出了埃及、過了紅海,在曠野犯了「死罪」(約壹 5:18-20),就會被完全毀滅。

『罪無可逭』,參見(林前 10:1-12),意指「罪刑無法逃避。如:「此一凶手作案手段十分殘酷,罪無可逭,應處以重刑。」

律法的功用不只是叫人「知罪」,更是叫人明白「那罪(魔鬼)」的可惡

〈彌賽亞猶太教——退返西乃山〉乙文於下一段「(4)新約把舊約廢掉了嗎?」中提到:

(4)新約把舊約廢掉了嗎?

⋯⋯

舊約有律法,叫人知道什麼是罪,於是人才能明白自己需要救恩,不是新約廢掉舊約。舉個例,小學的學生要學習加減乘除,要背乘數表;但當到了中學,他學習幾何代數,甚至微積分,他的教師就不會要求他背乘數表,但卻沒有廢除乘數表裏的道理。

同樣道理,耶穌作了「更美之約的中保」(來八6),只有主耶穌的血所立的約是「永約」(來十三20),西乃之約,是沒有那麼美的約,不是永存的約,不需要再回去了。

評論

二、誤解的原因:對「聖經原文」的無知

等等諸如此類的原文翻譯,《和合本》及許多中文譯本都是翻譯錯誤的。

關於更為正確的譯文,請參見《雅威聖經譯本》 www.yhwhholy.org/bible/version/yhb/start

三、對「釋經」的錯解

1、對「日子」的錯解

2、對「得救」的誤解

3、對於「故意犯罪就不得救」的胡解

四、對於「得救的確據」的胡說

她在〈評彌賽亞教要人Rock Jean(詹志強?) 的信仰和釋經〉乙文,「(三)沒有得救的確據」一段中提到:

(三)沒有得救的確據

⋯⋯

『誠然,悔改不等於重生,但知罪、悔改卻是接受基督十架贖罪救恩的必備條件!人若接受救恩,他必定得救,不是感覺問題,是神的應許。聖經說﹕「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三 16)「凡接待〔接受〕他〔耶穌〕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 神的兒女。」(約一 12)「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那聽我話、又信差我來者的,就有永生;不至於定罪,是已經出死入生了。」(約五 24)』。

評論

她對於「人得救後,會再次墮落」是持反對意見的,如:猶大賣主也會得救?

為了防備「再次墮落」,我們才需要『戰戰兢兢作成得救功夫』(腓 2:12),如同保羅所言:「或者」我也得以從死人裏復活,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已經完全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要我得著的。』(腓 3:11-12)——連保羅也沒有「完全的把握」,何況是其他人呢?

五、誤認為「人得救、重生、稱義是『瞬息間的事情』」

她在〈評彌賽亞教要人Rock Jean(詹志強?) 的信仰和釋經〉乙文,「(四)分不清得救和成聖」一段中提到:

(四)分不清得救和成聖

⋯⋯

Rock 的救恩觀有一大誤點﹕他混淆了稱義和成聖。他以為人必須一直保持生活聖潔,到最後的一天,才能得救,因為他不明白人得救、重生、稱義是一個瞬息間的事情,但當人得著新生命之後,這生命需要時間長進。這樣的人真可憐。

評論

但人若不長進,反而因隨流失去時,會不會仍然得救?不會!

「我們若忽略這麼大的救恩,怎能逃罪?」(來 2:1-3)。她卻避而不談!

六、我贊成她的部份觀點

我贊成:她認為「有天堂和有得獎賞的盼望」,反對 Rock「沒有天堂和賞賜」的說法!

也贊成:她認為「有撒但和污鬼」,反對 Rock「不相信有撒但和污鬼」」的「比喻」說詞!

七、對「解經」的問題

我大致同意初學律法知識的 Rock 對律法認知的不到位所造成的偏差:

正如〈評彌賽亞教要人Rock Jean(詹志強?) 的信仰和釋經〉乙文所列舉的五大點,Rock 真的要再好好學習才是。

結語

同樣以五十步笑一百步的張某也應當自省:

是否仍然犯了「看見弟兄眼中的木屑,卻看不見自己眼中的大梁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