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 20:16 耶穌對她說:「馬利亞!」那婦轉身後,用希伯來語對他說:「拉波尼!」這是說:「老師!」
[討論]
Joh 20:17 耶穌對她說:「切勿再緊拉我,因為我尚未升到那父那裏;然而你應當持續前去我的那些弟兄那裏,並對他們說:『我正升到我的那父那裏,就是你們的父,也是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
[討論]
歸於父、子、聖靈的名,
WCM:
[註約20:17 「我的那父」:這是有定冠詞的「父」,後接的三個 kai 連接詞子句,均是補充說明此父的意義。]
Q:「拉住」之意?
《古希臘語漢語詞典》①栓住;②纏住;⋯⋯
聚會所的看法:耶穌在暗地裏升天,之後再下來顯現給弟兄們看,然後才公開地升天。——這是值得探討的。
WCM:由耶穌所說的原因看,馬利亞的持續的摸、拉、纏住耶穌,會導致耶穌無法離開,所以耶穌提出理由,因他還沒有升上去見那父,另一理由是,這也會導致馬利亞不想離開去告訴其他門徒。
耶穌所講的原因,只是談到「還沒有升天」,並未明確「他馬上要升天」,因此,「耶穌在暗中先升了天」的說法,是不可信的。
這樣的說法,類似於「耶穌升了天,又下到地獄中,去傳道給地獄中的靈聽」,這是天主教的錯誤遺傳,造成了他們重要的教義「煉獄說」!因著少數不明確的經文,就形成了重要的教義,錯誤影響至極。
而新教改革人士,對於天主教的錯誤,有極深入的研究更正。然而,對於新教成立之後,內部形成的錯誤,卻又無力去更正,以致於又「重蹈覆轍」,新教又如同舊教一樣,敗壞了。
Q:經文特意對比馬利亞和多馬嗎?
LYH:的確,由此可看出,馬利亞的信心和愛心,及多馬的不信。
Joh 20:18 那抹大拉的馬利亞正前去向那些門徒報告:「我現已看見那主了。』而且他對她說了的那些話。
Joh 20:19 於是,在那一(特定的)日子黃昏時,在那安息週的第一天,而那門早已被關上了,就是那些門徒所在的地方,是因著那猶太人的懼怕緣故;那耶穌來到了,且站在那中間,並對他們說:「願平安歸與你們。
雖然耶穌以復活的身體出現的時間是安息週的第一天(周日),但這並不代表安息日已經被周日所取代。
Q:門徒關門是因「那猶太人的懼怕」,事實上,文士、法利賽人在五旬節聖靈降臨前好像從沒想過捉拿門徒?
Q:聖經的「平安」概念是神和人及人與人之間的和好狀態,應該與現代人強調的內心平穩安靜沒有聯繫?
[討論]
Joh 20:20 而他說了這話後,就將那雙手和那肋旁指給他們看;於是那些門徒看見那主,就歡喜了。
[討論]
Joh 20:21 於是,耶穌再次對他們說:「願平安歸與你們!那父曾經怎樣差遣我,我也怎樣差遣你們。」
Q:耶穌在這句話中使用了「再次」一詞,重覆強調平安的重要性?
那父被耶穌大,耶穌被門徒大,差遣者被受差者大,強調神國的治理、次序關係。
這顯示了門徒被賦予了與耶穌相似的使命,即傳講神國的福音。可是,有釋經家認為這句話暗示了三位一體的神學觀,因聖父聖子聖靈都參與了救贖計畫。聖父差遣聖子,聖子完成使命後差遣門徒,而聖靈則在門徒中繼續這一使命。但這些人從來不會說門徒與所謂的「三一神」同等。
[討論]
Q:此處所用的兩個差遣,用字不同,但意義是否相同?
Q:耶穌在這句話中使用了「再次」一詞,重覆強調平安的重要性?
LYH:
Q:「那父曾經怎樣差遣我,我也怎樣差遣你們。」到底是「怎樣差遣」的?
Joh 20:22 而說了這個之後,就吹了一口氣,且對他們說:「你們現在開始要領受聖靈,
[討論]
Joh 20:23 無論你們赦免〔原指:遣走、拋棄;下同〕誰的那些罪,他們就被赦免了;你們持續緊抓住〔原指:有權力、征服;轉指:緊抓、掌握、控制;下同〕誰的(那些罪),他們就被抓住了。」
[討論]
Joh 20:24 然而多馬,出自那十二位中的一個,那被稱為雙生的,當耶穌來到時,並不同他們一起。
Joh 20:25 於是,其他的門徒對他說:「我們現已看見那主了。」然而他對他們說:「若非我看見在他的那雙手中的釘子痕跡,且將我的那指頭探入那釘子的地方,並將我的那手探入他的那肋旁,我總不能相信。」
Joh 20:26 而在八天之後,他的那些門徒再次在(屋子)裏面,而多馬同他們一起。那耶穌當那些門都早已被關住時來到了,且站在那中間,並說:「願平安歸與你們。」
耶穌在門關著的情況下出現,這表示復活後的身體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既有物質性也有靈性。
耶穌復活後第三次向使徒們說「願平安歸與你們。」(約 20:19, 21)
第一次顯現主要是為了向門徒證明他已經從死裡復活,而第二次顯現可能是為了多馬的要求而特意再顯現,同時也是為了加強使徒們的信心。
Joh 20:27 然後對那多馬說:「當要伸出你的那指頭到這裏,並看我的那雙手,又伸出你的那手,而探入我的那肋旁。而切勿再成為不信的,總要成為有信心的。」
Joh 20:28 多馬回應而對他說:「我的那主啊!且我的那神啊!」
基督教朋友認為多馬的回應是確定了耶穌的神性,表明他不僅僅是一個人,也是三位一體的神。
個人認為現代人在面對難以置信的事情時,也會發出驚歎「Oh, my God」!這不就跟當時情況類此嗎?
Q:可是有人會反駁,聲稱在當時的猶太文化中,稱耶穌為「我的主,我的神」是對耶穌神性的直接認同。這與日常感歎「Oh, my God!」不同。此外,聖經每一個詞都經過挑選。在這種語境下,多馬的回答是經神所啟示,具有宗教含義,不應被簡化為一個驚歎?
[討論]
Joh 20:29 那耶穌對他說:「因為你現今已看見我了你才相信嗎?有福的〔或譯:福哉〕!那些未曾看見而已相信的人。
Q:耶穌似乎在區分兩種的相信:一種是需要看見才相信的,另一種是未曾看見就相信的。我讀起來好像暗示看見才相信的人是沒福的?
未曾看見就相信是更有福,因為這種人不需要外顯的證據就能信,更能討神的喜悅
Q:「有福」的內涵是甚麼?是一種內在的滿足感和喜樂? 得永生? 還是有更深層的意義?
[討論]
Joh 20:30 一方面,於是那耶穌在那些門徒面前行了許多別樣的記號,這些不是早先被寫在這一書卷上的。
這暗示耶穌曾行了許多記號,而約翰福音中記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這意味著我們所讀到的記號是經過篩選的,可能更貼近作者想要傳達的資訊—那基督,即那神的那兒子正是耶穌。
別樣的記號沒有記載,因為福音書不是百科全書,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記錄。
也有可能令基督徒意識到他們所知道耶穌所行的事跡只是一部份,從而促使他們更深入瞭解基督教信仰。
Joh 20:31 另一方面,這些早先被寫下來,是為要你們持續相信:「那基督,即那神的那兒子正是耶穌。」並為要在他的那名裏你們相信時,持續擁有生命。
「持續相信」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瞬間的事件,沒有所謂的「一信得救,永遠得救」。
耶穌是「生命」(約 14:6),並且他日後顯露出來的時候,門徒也要同他顯露在榮耀中(西 3:4a)。
相信耶穌不僅僅是口裡承認他是主或是他的救贖,真正的相信是要遵行他的教導和實現神的旨意,這種順從被視為獲得永生的重要途徑。
那些沒有在他的那名裏的人,他們在靈性上是死的,沒有神的生命。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