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註解〕(創 8:1-22)
【標題】律法中第一個完整的福音:新生的開始
作者:林義勳 LYX;
初稿日期:20221228;
講解日期:20221231;
輸入:WCM; 編輯:WCM;
英文名:Genesis 8:1-22.
壹、經文釋註
一、神記起挪亞與同他在方舟裏的(創 8:1-2)
1、神的兩個動作(創 8:1a, 1b)
A、「記起」(HB2141)
B、「神使風(靈)經過那地上」
2、諸水的反應,三個動作(創 8:1c-2)
A、「靜止」(HB7918)
《BDB》譯為消退、減輕、減少。
《Strong》原指放置陷阱;喻指減輕、安撫、停止。
《LXX》以(GK2869)譯之,意為停止狂暴、(風勢)減緩、放鬆、停止。
本字在聖經中僅出現五次,在(民 17:5; 斯 2:1; 7:10)《和合譯本》都譯作「止息」,《TWOT》特提在(民 17:5)意思是「停止」,對比亞倫的杖發芽。
B、深淵的泉源和諸天的窗戶「關閉」(HB5534)
C、那雨從諸天「被止住」(HB3607)
D、由以上三個動詞,都有停止動作的意味,表達刑罰終止、結束。
二、諸水一百五十日結束的結局(創 8:3-5)
1、諸水漸行又漸回;漸行又漸減少(創 8:3, 5)
A、「返回」(HB7725)在本段中出現兩次(創 8:3)、
B、「水的返回」
2、眾水在地上一百五十日(創 7:24; 8:3)
A、(創 7:24)在地上強盛(HB1396)
B、(創 8:3)在一百五十日結束時減少(HB2637)
3、「方舟停留在亞拉臘山脈上」
A、「停留」(HB5117)
基本意為休息、缺乏移動,更有指向被安置於一處。
《TWOT》指帶有終結的弦外之意,或勝利、救恩之意。
《和合譯本》最多譯法為「放、安置、平安、安息、停留」。
首見於神將亞當安置在伊甸園(創 2:15);另雅威憐恤羅得,將他們領出所多瑪,安置在城外(創 19:16)。若動詞的主詞是雅威神,確有救恩意味。(創 7:18)方舟行走在水面上,現在它安置在山脈上,可傳達方舟得救之意,因聖經常用「山」是拯救處,雅威是山神,百姓是山民。
B、「亞拉臘」(HB780)
C、眾水升高(強盛)用了一百五十日,眾水消減用了兩個半月
三、地都枯乾了(創 8:6-14)
1、經文描寫結構分析
AA’:時間的時段和挪亞開頂口。
BB’:烏鴉和鴿子都不回來了。
CC’:鴿子兩次放走和回來。
2、經文主要描寫,挪亞急切於知道水是否完全消退
A、方舟頂部開口處,三種用詞
a、「透光處」(HB6672):(創 6:16)與正午、閃光有關。
b、「洞口」(HB2474):(創 8:6)原指牆上的鑽洞處,常譯成窗戶,與諸天的窗戶(HB699)不同詞。鑽洞是為採光用。
C、「蓋子」(HB4372):(創 8:13)原指覆蓋物,最常用指會幕的頂蓋,為要遮住會幕使成黑暗無光。
以上三詞都與光有關,挪亞只能透過此開口得知外面風雨狀態。新約也用相似意涵,基督是唯一真光,人只能透過這光,看見神的啟示真理。
B、烏鴉、鴿子、橄欖樹的象徵意
a、「烏鴉」(HB6158)
按潔淨律(利 11:15; 申 14:14)為不潔的。
(王上 17:4, 6)神使用烏鴉叼餅供給以利亞;
(詩 147:9)神賜食給小烏鴉;
(賽 34:11)神使鳥鴉住在仇敵(以東)產業喻為遭災受報。
不潔者按其天性,不會回報主人,除非神限制住牠口中的慾望,如叼餅、肉供給以利亞。
b、「鴿子」(HB3123)
其意為 yownah,音似同挪亞 naach。按潔淨律(利 1:14; 5:11; 12:6, 8)等成為可供獻祭的潔淨物。
何西阿先知以鴿子比喻北國以色列人(何 7:11; 11:11)。
鴿子的哀鳴(賽 38:14; 59:11; 結 7:16; 鴻 2:7)表被擄、受難。
潔淨者雖渺小(成為祭物時)、無知(比喻北國以色列人),仍會回報信息給主人。
c、「橄欖樹」(HB2132)
在迦南地常表財富(與葡萄樹),也常被先知用以比喻以色列人。
在(亞 4:3, 11, 12)預表兩先知、兩見證者。
在(詩 52:8; 何 14:6)喻指理想的義人。
新擰下的葉子表新生。
今日常誤以鴿子和橄欖樹葉象徵友誼與和平,事實上聖經並無此用意,反是希臘羅馬世界才有此象徵。
C、挪亞明知神未吩咐之前,他不可離開方舟,卻急於知道水的枯乾。
a、挪亞的等候,使用動詞
(創 8:10)「焦急地等待」(HB2342):常指生產時迴旋、痛苦,表達切望等候之意;
(創 8:12)「期待」(HB3176):有耐心等候、信心的期待之意。
前者在(詩 37:7; 哀 3:26)表達對雅威的救恩仰望;後者更表達對神拯救時期來到的仰望。
D、本段主要用詞也都重覆兩次的出現:
返回(HB7725)、
枯乾(HB3001)、
變小(HB7043)、
枯竭(HB2717)、
再一次(HB3254)、
看啊!再次(HB5750 + HB312)、
觀看(HB7200)、
七天。
a、等同(創 8:3-5)都在主要用詞上重覆兩次,用以強調主要內容。
b、等同(創 8:3, 5)的「返回」都使用在蘆葦海和約但河事件上,「枯乾」一詞也同樣被使用(書 2:10; 4:24; 5:1)。
四、神命令出方舟(創 8:15-19)
1、神命令分兩個面向
2、出方舟的目的
3、出方舟的活物撰寫方式
五、挪亞築壇獻祭與雅威的回應(創 8:20-22)
1、按經文出現,本段落是首次提及築壇(HB4196)和獻祭(HB4927)。
A、「築壇」
B、「獻上燔祭」
C、潔淨的牲畜和潔淨的飛鳥
D、挪亞獻祭的目的為何?
2、雅威回應的分析
A、雅威在祂心中說,或譯雅威對祂的心說
B、雅威說的內容呈現 A-B-A’-B’
C、「年幼」(HB5271)
貳、聖經他處引用挪亞方舟的經文,其意在何?
一、(賽 54:9)
先知在(賽 53 章)以彌賽亞受難、承擔罪責,(賽 54:1-8)造成選民重新復生、得榮為題,引挪亞洪水為例,不再向選民發怒、斥責,其堅愛永不相離。
二、(結 14:14, 20)
先知在(結 14:1-11)以百姓已將假神接到心裏(3, 4, 7),神必不向其啟示,他們必擔其罪孽,百姓唯有除去假先知,不再玷汙自己,不再走迷,神才作他們的神。
(結 14:12-20)再次強調,人必當承擔其罪責,雖同挪亞、但以理、約伯,也只能因己義救自己,故苦難必臨選民身上,雖有義人存在當世,仍要承擔神的刑罰,意如挪亞時代的人們。
三、(太 24:37-39; 路 17:26-27)
耶穌提及他的再臨日子,人可以從無花果樹學得比喻,知其日子將近、必臨,但卻不知確實日子,正如挪亞當代,世人在無知中刑罰審判臨到。
四、(來 11:7)
論挪亞信心的義,達成他家的救恩,定罪那世代,是在乎他受諭示那還未見之事時,因信而敬畏,備齊方舟。
五、(彼前 3:20-21)
彼得將挪亞洪水喻指「水浸」,挪亞八靈魂透過這水浸被保全,今日這水浸也透過耶穌基督的復活拯救信徒,而有純善良知的誓約。
六、(彼後 2:5)
彼得言及神對假先知、假師傅的行徑,刑罰必身,正如對待犯罪的天使一樣,引挪亞時代神對不敬虔的世界不顧惜,以洪水滅之,只保護義的宣告者挪亞。
參、(創 8:1-5)水退的三個描述,和創造時的描述比較
肆、(創 6:5)「他心的意念之計畫的全部,那整日唯有罪惡。」;(創 8:21)「那人心的計畫從他年幼時是罪惡的」,比較兩節經文的意義
一、(創 6:5)神因此句話用洪水滅人,而(創 8:21)卻有所寬容不再滅人。
二、相似句子其結果不同,理由何在?
1、《鄺炳釗》提出的解釋
2、然而經文本身的信息差異意義何在?
A、時間上的差異
何謂年幼犯罪?
由(伯 13:26)約伯向全能者自訴,神追究他的罪孽和過犯,使他擔當幼年的罪孽而受苦痛。約伯是義人,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但他仍承認幼年的罪孽,表明他心志未成熟時仍會犯罪。
亞當的罪看似無可赦免,但(創 3 章)經文更強調神尋找他時,是要給他機會認罪悔改,表明其罪是有可能赦免,但他拒絕神的面,也在審判時推託其罪,致神因他的不回轉而定罪。亞伯卻以其禮物而得神喜悅。
保羅在論外邦人的救恩時,(弗 2:1-5)再三強調,先前因著過犯和罪惡是死亡的,其情況如始祖犯罪,卻因基督而再次被賦予生命,表明人年幼所犯之罪,是當人悔改時,付出當付的代價(可赦與不可赦之罪價),在神面前仍可得救恩。與耶穌同釘十架的革命分子,所犯的是謀殺罪(雖是為宗教因素而犯),按律法仍是死罪不可赦,卻因悔改認主仍得救恩。
(約壹 5:16)「不至於死,當請求……至於死的,我不說:叫他祈求。」
本經文常被誤以為「要為犯不至於死的罪之人祈求」,但經文是指「犯罪者當為所犯之罪向神請求赦免,至於犯至於死之罪的人,作者不去論說要不要叫犯罪者祈求。」
律法論至於死之罪,首重於肉身性命要為此成為罪價,故而經由審判予以處理。但當以色列沒有國權時,只能交由外邦掌權者處置。
但是律法第二層面是靈的性命,是否因而再無機會得神接納?
兩個例證讓我們思考,一是大衛的罪最終神是否赦免?一是(林前 5:5; 林後 2:4-8)。兩段哥林多書的經文可能非指同一位,但卻值得深思犯至於死罪者,其悔恨在神面前就沒有價值了嗎?
B、(創 6:5)多了一詞「意念」(HB4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