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僅部份內容摘記 詳情請聆聽錄音】
這是首次完整記述外邦人信主的過程。
異象的最大目的:使彼得知道要去向外邦人傳福音。
從(徒 11:1-18)的見證得知,他先被改變,接納了外邦人,並且透過這見證去改變其他弟兄們。
經文編寫的架構是前後呼應的方式。
可從彼得見證的內容得知,認識耶穌在世上所行一切事,被殺且得活顯現。
哥尼流的異象呼應了彼得的異象。
「該撒利亞」 位於以色列北邊的海港,是羅馬人所建設,具有完整的羅馬式設施,是羅馬人在以色列地的首府。
「哥尼流」 是百夫長,下轄百人軍隊,相當於現今的軍隊連長。他是外邦人,可能是羅馬的公民,或是由奴隸得自由後所成的羅馬公民。
「虔誠人」 他雖不是受割的猶太人,但是卻是遵守神律法的虔誠人,他必然會遵守安息日及其他律法規定。
「他和全家都敬畏神」 表示他們都遵守神的律法。
「多多賙濟」 他們也照神的吩咐去行善。行善也是律法中的重要內容。
「常常禱告」 禱告包含誓願,是向神有所求。因此天使對他回應。
天使直接吩咐哥尼流,但對彼得,卻是用異象而不明說。
要經由人的傳揚,加以見證。
哥尼流所行的賙濟、禱告,包括他向神獻上的活祭,都是他向神所獻上的馨香祭物,是神所喜悅的。
他的家人、他的下屬都願意聽他的吩咐,為他去執行這有關信仰的任務。
一般的猶太人禱告時間是每日上午九點(巳初)、下午三點(申初),哥尼流是在申初禱告。而敬虔者會更加上中午的禱告,如彼得在此的禱告。
彼得在禱告時,肉體飢餓感不斷影響他的禱告。
被神感動不見得是聖靈充滿,例如耶穌肉身母親馬利亞懷孕時受感動。
「看見天開了」 表示有所改變,神要人啟示某些事。司提反也看到天開了,表示他要受難。
「有一物」 有一「器皿」,這是可以盛裝行李之器皿,或是船具可以盛物。根據描述,這是表示如同「方舟」載滿各樣的活物。
「吃」 意義有「一般的吃食」,「吞吃仇敵、戰勝」,「祭司接納祭物」等。彼得要如同祭司一樣去接納、去吃所獻上的祭物。(徒 15:9)藉著信潔淨了他們的心,並不分他們我們。這是彼得後來的見證詞,表明不論是否受割禮,都可以蒙神選召,成為神的選民。
作者對於彼得所見的異象和見證,如同保羅的信主,都是記述三次,表示作者相當強調這些內容。彼得的異象有一次,內容記載二次,彼得見證此異象三次。
彼得所明白的是:此異象是指外邦人得潔淨,而絕不是指廢除食物潔淨條例。
坊間僅有一位由『愛德曼』所著的註釋書,說明這異象指的是外邦人得潔淨,而絕口不提廢除食物潔淨條例的錯誤說法。這樣的說明才是正解。
原意是「站出去」,表示其心思不在原位,而是在外。這是路加著作中常見的字。
LYX:根據(徒 11:3),彼得若是真得吃了不潔的物,那麼那些猶太眾弟兄們必定不會和他
凡物是潔淨的(可 7)的意義是指,食物吃後拉到廁所去,就是潔淨的動作,是拉在外部廁所,而不能汙染聖所。 (羅 14)是在解決對食物不同的觀點,食物必定是潔淨之物,絕不包含不潔之物,因此不是指可吃不潔之物。
LYH:本問題是:字面意是食物,但是否能被後來的寓意靈意所否定?
可用另一的例子,祭物的字面意,靈祭物的靈意之關係。
古代人的生活和宗教是結合的,食物是信仰生活的內容。
(15)「第二次有聲音向他說,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表示這是靈意,是神啟示的重點。
這與祭物有關,而不是指食物。
LYX:(可 7:24-30)的真意並非廢除潔淨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