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上》19~20 章(代上 19:16-20:3)查經 20230427
與會:LYH、LYX、WCM;
日期:20230427;
編修:WCM。
參考資料
(代上 18-20 章)經文結構:ABCDCBA
A、(代上 18:1)征服非利士人
B、(代上 18:2-4)征服摩押人
C、(代上 18:5-13)打敗亞蘭人與以東人
C’、(代上 19:1-19)打敗亞捫人與亞蘭人
B’、(代上 20:1-3)征服亞捫人
A’、(代上 20:4-8)三敗非利士人
(代上 19 章)經文結構
作者:WCM。
(代上 19:1-2)大衛派使者去安慰喪父的亞捫王哈嫩
(代上 19:3-4)亞捫人首領們不信任大衛,哈嫩聽之而剃其鬚割其袍羞辱之。
(代上 19:5)大衛安排使者們住耶利哥等鬍鬚長起再回
(代上 19:6-7)亞捫人雇軍(亞蘭人)
(代上 19:8-9)派約押率軍,對陣
(代上 19:10-13)約押與亞比篩說,互相支援、勉勵剛強,願雅威憑他的旨意而行。
(代上 19:14-15)亞蘭人逃跑,亞捫人也逃跑
(代上 19:16-19)亞蘭人見敗,又調大河那邊的亞蘭軍,又敗,哈大利謝諸王,與大衛和好。
(代上 19:16-19)亞蘭人再敗
「亞蘭」12 次(代上 18:5, 6; 19:10, 12, 14, 15, 16ab, 17, 18ab, 19)。
此次大衛親征(代上 19:17),對照一年後,大衛仍住耶京(代上 20:1),奪了亞捫王的金冠冕,戴在大衛頭上,挽回大衛臣僕受辱,也等同挽回大衛門面而得榮(代上 20:2-3)。
討論摘記 20230427
(代上 19:16-19)
LYX:
(代上 19:16-19)比較(撒下 10)
(代上 19:17)
(代上 19:17)大衛有 7 個動作
(14)用「前來、前進」、「戰役、戰爭」(名),應該是有發生戰爭,並非不戰而逃。
(17)用「戰爭」(H4421)+「擊打」 (H3998 被動)
本段描寫:
大衛勝過亞蘭軍,哈大利謝的將軍朔法。
對比(代上 18:3)大衛勝過瑣巴王哈大利謝
(代上 19:18)
(代上 19:18)和(撒下 10:18)比較
(代上 18:4)比較(撒下 8:13)
(代上)均故意強調「戰車、馬兵」,但是數量極懸殊,七百戰車對七千戰車。
(代上 19:7)三萬二千輛戰車聚集在米底巴。
Q:如此多的戰車,又是在平原地帶,以色列人如何能戰勝之?
戰埸地點
此次戰埸,據(撒下 10:16)是在「希蘭」,位於基列地,加利利海東方,靠近北方亞蘭人之地。
不同於上次的「米底巴」,位於鹽海東方,靠近南方亞捫人之地。
(代上 19:19)
《和合本》譯文更正:
被以色列人打敗[被擊打]
歸服他[他們服事他].
於是亞蘭人不敢[原:願意]
再幫助[原:拯救、使得勝]亞捫人了。
(代上 20:1)
「大衛仍住在耶路撒冷」
(代上 19)省略了大衛的醜事,即大衛與拔示巴同寢之事(撒下 11)。
「過了一年」
原文:「那一年」、「的返回」(回歸年)
以上兩字的字根均是「年」
是指:到了來年的春天。
一般北方的爭戰,大多是在秋天,收割之後,天氣適合,也方便馬兵出征。
《FHL信望愛》
4.約押率軍徹底毀滅亞捫人的政權 20:1-3
○ 撒下 11:1 12:26 12:30-31
◎此處作者省略大衛與拔示巴的事件 撒下 11:2-12:25 ,只記載與亞捫人戰爭的勝利。不過歷代志的讀者都讀過撒母耳記,因此 20:1 「大衛仍住在耶路撒冷」, 20:2 立刻變成「大衛奪了亞捫人之王….」的邏輯突兀,其實也會讓讀者想起大衛在耶路撒冷犯過的罪惡。
●「列王出戰的時候」:當時的戰爭多發生在冬天雨季結束之後,也就是春天的好幾個月的時間。到了收割季節,男丁都要下田工作,也不適合作戰。亞述和巴比倫的年表很多都提到戰役在陽曆的三到五月開始。
●「拉巴」:字義是「偉大」,亞捫人的首都,如今約旦的安曼。
●大衛仍「住在」耶路撒冷:「坐」、「停留」。
●「傾覆」: H02040,「破壞」、「摧毀」。
(代上 20:2)
「大衛奪了亞捫人之王所戴的金冠冕」
《聖經研究、于牧師》
人将这冠冕戴在大卫头上(代上二O:2)
在地中海沿岸的地区,雨雪季节随著冬天过去,或是麦秋以后,不仅气候乾燥宜于用兵,而且也是收获后争粮的时机。一般小战则派遣将军率领,大举征伐,通常是由列国的王带兵亲征。那年,约押率领军队攻伐亚扪,大卫没有出征“仍住在耶路撒冷”,安逸而生淫欲,就因而发生了大卫与拔示巴犯罪的事件(代上二O:1 撒下一一:1-27)。
LYH:
父王死後,新王哈嫩之所以聽臣僕之話與大衛交惡,可能是因為不再用老臣。
這類似於後來的羅波安不聽老臣之言安撫耶羅波安之請求。
「亞捫人的王」
《FHL信望愛》
●「王」:可能是一般名詞,也可能是專有名詞「米勒公」 王上 11:5,33 ,兩個字一樣。
●「一他連得」:三十四公斤重。所以這個「王」比較可能是神像「瑪勒堪」,帶著那麼重的冠冕,實在是太累了。大衛戴這王冠應該也只是象徵性的戴一下子,表示自己已經征服亞捫。
米勒公 מִלְכֹּם
《FHL信望愛》
(撒下)對應內容:
2Sa 11:1 過了一年、到列王出戰的時候、大衛又差派約押、率領臣僕和以色列眾人出戰.他們就打敗亞捫 * 人、圍攻拉巴。大衛仍住在耶路撒冷。
⋯⋯
2Sa 12:26 約押攻取亞捫人的京城拉巴。
2Sa 12:27 約押打發使者去見大衛、說、我攻打拉巴、取其水城。
2Sa 12:28 現在你要聚集其餘的軍兵來、安營圍攻這城.恐怕我取了這城、人就以我的名叫這城。
2Sa 12:29 於是大衛聚集眾軍、往拉巴去攻城、就取了這城。
2Sa 12:30 奪了亞捫人之王所戴的金冠冕.〔王或作瑪勒堪瑪勒堪即米勒公又名摩洛亞捫族之神名〕其上的 * 金子、重一他連得、又嵌著寶石.人將這冠冕戴在大衛頭上。大衛從城裏奪了許多財物。
2Sa 12:31 將城裏的人、拉出來放在鋸下、或鐵耙下、或鐵斧下、或叫他經過磚窯.〔或作強他們用鋸或用打糧食的鐵器或用鐵斧作工或使在磚窯裏服役〕大衛待亞捫各城的居民、都是如此。其後大衛和眾軍都回耶路撒冷去了。
之前對摩押人,有將身長二繩者殺,一繩者留。
(代上 20:3)
兩者差異:「或叫他經過磚窯」(撒下 12:31)
有人認為是殘殺亞捫人,不過不太可能,應該是服苦役,是與預備聖殿的建築材料有關,因為後來在所羅間時代,有許多以色列人本國不作的苦工,是給外人奴隸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