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伯來書 1:4-14) ====== * 時間:20151223 * 錄音: * {{:commentary:heb:20151226-090852-dm555470-shema_israel.mp3|以色列啊,你要聽!}} * {{:commentary:heb:20151226-091454-dm555472-hymn-152-ysnyw.mp3|詩頌第152首}} * {{:commentary:heb:20151226-091736-dm555473-hymn-157-xyfy.mp3|詩頌第157首}} * {{:commentary:heb:20151226-092836-dm555474-heb-c1v4-c1v14-prayer.mp3|開頭禱告}} * {{:commentary:heb:20151226-093138-dm555475-heb-c1v4-c1v14-read.mp3|讀經}} * {{:commentary:heb:20151226-104156-dm555476-heb-c1v4-c1v14-commentary.mp3|(希伯來書 1:4-14)講解}} * {{:commentary:heb:20151226-104614-dm555477-hymn-110-ywlyswzwjd.mp3|詩頌第110首}} * {{:commentary:heb:20151226-114400-dm555478-heb-c1v4-c1v14-commentary.mp3|(希伯來書 1:4-14)回應一}} * {{:commentary:heb:20151226-115902-dm555479-heb-c1v4-c1v14-commentary.mp3|(希伯來書 1:4-14)回應二}} * {{:commentary:heb:20151226-120138-dm555480-hymn-110-ywlyswzwjd.mp3|詩頌第110首}} * {{:commentary:heb:20151226-120914-dm555481-heb-c1v4-c1v14-prayer.mp3|結尾禱告}} * 請配合閱讀:[[version:yhb:heb|《雅威聖經中譯本》]] * 請配合閱讀:[[commentary:heb:heb_structure_analysis|《希伯來書》結構分析]] ===== 架構分析 ===== ==== 經文呈現「三中有三」之經文架構。 ==== 作者用的述事手法: * (2b)由直接受格之關係代詞 ὃν,表示神給他做了什麼事,視為配角。 * (2c)變為 δι᾽ οὗ,這是所有格之關係代詞,作為憑藉格,神藉著他做了什麼事,視為第二主角。 * (3)ὃς 這是主格關係代詞,視為主角,後帶三個分詞,分別介紹這位主角。 由以上三層次逐步說明這位人子是誰;而神從起初的主導者,逐漸變成配角、背後運行者的角色。 ==== 作者描述救恩內容之特點 ==== * 先透過天使傳信息。 * 天使也是神的眾子,是有權能的。 * 救恩信息傳遞次序:天使、摩西、亞倫、耶穌。 ===== 經文詳述 ===== * A. 引言(1:4)兒子繼承比天使更優的名份 * B. 發揮(1:5-2:13)兒子與天使的比較 * I. 應用重點(1:5-6)神何時曾對天使說過 (就繼承者身份而論) * i.(1:5a)說:今日早已經生了 * 引自(詩 2:7),表明這兒子與神是君臣關係、賞賜者與受賞賜者關係 * ii.(1:5b)再說:將來是父子關係 * 引自(撒下 7:14),表明這兒子要成為人子, * iii.(1:6)又說:最終天使要拜他 * 引自(申 32:43),指這兒子第二次再來時之地位。 *(林後 11:21) 類似內容,動詞稍不同。 * II. 初步發揮(1:7-12)論天使和論子 (就創造角度而論) * i. 論天使(7)使之為風、使之為火焰 * 注意本節的主詞是「神」,是神對天使做了某些事。 * 「僕役」指(在敬拜體系中的)服事者,如同地上的祭司。(1:14)「服事者的靈」。 * 引自(詩 104:4),神在創造的過程中,使用了天使。 * ii. 論兒子(8-12) *(8-9)首說:因其愛公義、恨不法而超過同伴 * 注意本節的主詞是「神」,是神對兒子做了某些事。 * 引自(詩 45:6-7),強調這位人子,是完全符合神的要求,所以神膏抹了這位兒子。 *(10-12)又說:因其 *(10a-10b)參與創造 *(11a-11b)長存 *(11c-12)年歲不消逝 * 引自(詩 102:25-27),是來自《LXX七十士譯本》,不同於《馬索拉本》。必須要了解(詩 2:23-28)整段內容。(詩 102:23)是這子對神的詢問,而(詩 2:24)LXX譯文是「他按著他的大能來回答他」,這是神對這子的回答。(詩 2:25-27)是這子對神的頌讚。(28)是子和神的關係。 * 作者對於引用的經文,有刻意的更動,使之呈現更加完美的詩句對稱架構,即「A-B-C-B-A 架構」。 * III. 進深發揮(1:13-2:13)神何時曾對天使說過 (就救恩安排而論)〔回應(5)〕 * i.(1:13-14)兒子與天使的第一個比較 *(13)兒子是坐在神右邊,直等神作成救恩 * 神讓兒子坐下來,而神在工作。兒子必須成為大祭司。 *(14)天使是奉差服役的靈,為救恩的緣故 * 天使在工作,在服事,不同於兒子。 * ii.(2:1-4)兒子與天使的第二個比較 *(1)藉所聽見的,必須注意自己 *(2-3a)天使宣講的報應必實踐 (律法由天使宣講) *(3b-4)兒子宣講的救恩被保證 (救恩由兒子宣講) * iii.(2:5-13)兒子與天使的第三個比較 *(5-8a)神未使萬有順服天使,而是使萬有順服人子 *(8b-9) *(10-13) * C. 結論(2:14-18)